查看原文
其他

处女翻译·461《中国艺术》(258)

观复宝研 观复博物馆 2019-09-14

编者按:《中国艺术》(Chinese Art)是西方早期研究中国艺术的重要文献,1958年在纽约出版,上下两卷。作者William Willetts(魏礼泽)(汉学家、西方艺术史家)从中国的地理特色着手,系统梳理了玉器、青铜器、漆器、丝绸、雕塑、陶瓷、绘画、书法、建筑等中国艺术的各个门类。他坚持客观描述作品的方法,“并不对所讨论器物给予美学价值论断,而是让器物自己说话”。


“让器物自己说话”,与观复博物馆“以物证史”的理念有异曲同工之妙。这也是我们选择翻译此书的原因。此次我们邀请到美国CCR(Chinese Cultural Relics《文物》英文版)翻译大奖获得者对此书进行正式专业的翻译,译者也是MLA(Modern Language Association International Bibliography美国现代语言协会国际索引数据库)和AATA(国际艺术品保护文献摘要)收录的美国出版期刊Chinese CulturalRelics的翻译团队成员。


本着尊重原著的原则,此次翻译将存疑处一一译出,其后附有译者注。现在就让我们跟随本书,在绚烂璀璨的器物中,感受中华文明的博大辉煌。


第二个证据是基于中国出土的唐代纪年墓葬的器物。但这一证据有两方面的缺陷。这种墓葬出土的器物或许是明器,转为墓葬而生产,所以不是典型的生活实用器。我们经常听到古董商宣称,这些东西是墓里面出来的。另一方面,这种来源有一种内在的连续性,由于现在中国已经流行科学发掘,会出土更多器物来作为支持证据。

 

第三个证据是萨马拉(Samarra)出土的器物。萨马拉废弃于883年,所以我们可以找到很可靠的时间下线为上述时间的器物。如果我们假定中国出口到这里的器物或多或少地是同时期生产的,我们就可以说,萨马拉发现的陶瓷生产的最早时间不会早于838年太多,838年是建造城的时间。

 

第四是唐代的窑址证据,原地发现的证据以及同时期和后代的记录。我们可以讨论其中最著名的窑址,浙江上林湖窑址,了解下为什么这一窑址属于唐代以及以后的数百年。另外一个窑址是四川邛崃窑,Cheng Te-kun博士进行过考察,发现了铭文纪年为754年和879年的瓷片。最后是一些有纪年的唐代器物,但比较罕见,其真伪也没有进过严格甄别。

 

唐代瓷窑

 

收藏者和古董商经常把考古学方面的艺术史方面的问题当成枝节问题,这些问题都让位于主要问题,其所拥有的古董是否到代。如果他们是这样的,当然很短视。因为只有搞清楚其来源,才能最终解决器物的断代和窑口问题。50年前,欧洲首次出现标为宋代的陶瓷的时候,很明显需要一些分析性的方法解决其来源问题。明代青花瓷和清代粉彩则完全没有这方面的问题,因为几乎全部来自江西景德镇。但宋代器物则情况完全不同。没人知道这些宋瓷是在哪里生产的(现在这个情况则很大程度上清楚了,译者注)。那些据说是生产这些陶瓷的地方现在部分或完全遭到废弃达几百年之久。

 

 往期文章链接:

处女翻译·460《中国艺术》(257)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width=500&height=375&auto=0&vid=s0360rb9fg9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