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女翻译·462《中国艺术》(259)
编者按:《中国艺术》(Chinese Art)是西方早期研究中国艺术的重要文献,1958年在纽约出版,上下两卷。作者William Willetts(魏礼泽)(汉学家、西方艺术史家)从中国的地理特色着手,系统梳理了玉器、青铜器、漆器、丝绸、雕塑、陶瓷、绘画、书法、建筑等中国艺术的各个门类。他坚持客观描述作品的方法,“并不对所讨论器物给予美学价值论断,而是让器物自己说话”。
“让器物自己说话”,与观复博物馆“以物证史”的理念有异曲同工之妙。这也是我们选择翻译此书的原因。此次我们邀请到美国CCR(Chinese Cultural Relics《文物》英文版)翻译大奖获得者对此书进行正式专业的翻译,译者也是MLA(Modern Language Association International Bibliography美国现代语言协会国际索引数据库)和AATA(国际艺术品保护文献摘要)收录的美国出版期刊Chinese CulturalRelics的翻译团队成员。
本着尊重原著的原则,此次翻译将存疑处一一译出,其后附有译者注。现在就让我们跟随本书,在绚烂璀璨的器物中,感受中华文明的博大辉煌。
实际上,没有人确切知道这些瓷器的制作年代。当然,有许多瓷器和普遍的确认年代一致。但是否都是这种情况呢?一件真正的宋代瓷器的特征到底是什么呢?很快我们就发现,这些器物组成了独特的一组。其沉静的单色釉以及明显的带有肃穆感的装饰与后代瓷器打开了距离,后代瓷器的颜色太靓丽、装饰太浮夸。但这些特征是区别性特征吗?或者说线索取决于更加隐蔽的特征吗,比如胎釉的组成、造型、装饰风格和窑烧工艺?还有宋代瓷器的相对的珍稀程度和价值问题。谁才是鱼目,谁才是珍珠呢?如果一种品种相对数量较多,这是不是说它们的价值相对较低呢?西方收藏中的各种器物的存在比例是不是和中国当代情况一致呢?中国人有没有故意藏着某些器物不卖给外国人?
为了搞清楚这些问题,相关研究者转向了中国的陶瓷生产文献。有两个很著名,一个是蓝浦写的《景德镇陶录》,发表于1815年,法国人Stanislas Julien曾经进行过部分的翻译,文字并不好。第二本就是《陶说》,作者朱琰,出版于1774年,直到1910年才翻译成欧洲语言,所谓卜夏尔(Bushell)版本问世。
两个著作的内容都东扯西拉,内容很不好用,都是从景德镇的陶瓷生产讲起,然后聊到了历代窑址废品堆积层,并且还有各种引用文字。我们大多数的明以前的陶瓷信息都是从这个第一手资料获得的。我们使用这些资料要格外小心。《陶说》和《陶录》中的文字并不总符合实际,所以需要再查找原文搞清楚实际情况。第二,中国的这些作者到底在说什么,并不总能让我们外国人了解清楚。除了翻译固有的困难以外,而且中国的语言高度的隐喻化(喜欢打比方),所以在描述陶瓷的时候会出现特别的困难。比如颜色就很难用语言来形容。宋代单色釉变幻莫测的调子,使得我们很难达成统一意见描述,每个人看到的似乎都不同。而且两个译本中还有严重的翻译错误存在。
往期文章链接: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width=500&height=375&auto=0&vid=s0360rb9fg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