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处女翻译·467《中国艺术》(264)

观复宝研 观复博物馆 2019-09-13

编者按:《中国艺术》(Chinese Art)是西方早期研究中国艺术的重要文献,1958年在纽约出版,上下两卷。作者William Willetts(魏礼泽)(汉学家、西方艺术史家)从中国的地理特色着手,系统梳理了玉器、青铜器、漆器、丝绸、雕塑、陶瓷、绘画、书法、建筑等中国艺术的各个门类。他坚持客观描述作品的方法,“并不对所讨论器物给予美学价值论断,而是让器物自己说话”。


“让器物自己说话”,与观复博物馆“以物证史”的理念有异曲同工之妙。这也是我们选择翻译此书的原因。此次我们邀请到美国CCR(Chinese Cultural Relics《文物》英文版)翻译大奖获得者对此书进行正式专业的翻译,译者也是MLA(Modern Language Association International Bibliography美国现代语言协会国际索引数据库)和AATA(国际艺术品保护文献摘要)收录的美国出版期刊Chinese CulturalRelics的翻译团队成员。


本着尊重原著的原则,此次翻译将存疑处一一译出,其后附有译者注。现在就让我们跟随本书,在绚烂璀璨的器物中,感受中华文明的博大辉煌。


越窑

 

“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9世纪,陆龟蒙

 

卡尔贝克(Ovar Karlbeck)最近发表的一篇文章描述了一组从风格上定位公元前3世纪的器物。其造型和装饰纹饰都模仿第三期青铜器。其胎体属于高温烧成,敲击有清脆声音,釉色浅灰,冷却时由于氧化气氛部分泛褐。釉很薄透,属于长石釉,釉色兼有橄榄色到褐黄色的各种杂色。这些器物的胎釉和另外一组很像,后者近25年发现于绍兴附近,有完整器也有残片,绍兴位于浙江杭州湾南岸附近。下面会分析,后者这些器物与唐代以来中国诗人和古董家的文章中盛赞的越窑有关;我们前面看到,这些器物在《茶经》中被奉为最佳,由于其适茶性而被推崇。由于这种相似性,卡尔贝克决定称呼这些器物为“早期越窑”。

 

第一批细腻而坚硬的越窑浅灰胎橄榄绿釉瓷片,发掘于20年代修建绍兴-宁波铁路期间。其地址在余姚县,位于绍兴以东40英里。1930年,一位叫北田(Kaida)的日本人在中尾(Nakao)博士的指导下,在余姚上林湖发现了窑址和类似的器物。绍兴唐代称越州,当时是中心地区,所以其地名就成为了余姚产的陶瓷的名字,虽然这两个地方实际有点距离。

 

不晚于12世纪的文献就已经把余姚和越窑瓷联系在一起。当地16世纪的地方志记录了上林湖的窑址,说这里唐宋时候生产所谓“秘色瓷”。秘色瓷是五代时期生产的越窑瓷器的名称,五代位于唐宋之间。这一文献很有价值,因为它指出了上林湖与越窑之间的关联、但并没有说秘色瓷只产于上林湖,也没有说上林湖窑在五代时特别活跃。

 

地图7


今天叫做越窑的瓷器归属于青瓷类,通常被错误地认为是宋代青瓷,与龙泉窑、汝窑和其他青瓷混淆。地图7展示了出土越窑瓷片的地址。我们发现,所有这些地方都在浙江。虽然各个地方的质量有差异,尽管其生产时间也不完全一致,我们还是把越窑看成是一个窑系。浙江是这种高温瓷器类型的首要生产中心。这种状况保持了千年以上。



往期文章链接:

处女翻译·466《中国艺术》(263)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width=500&height=375&auto=0&vid=s0360rb9fg9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