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女翻译·468《中国艺术》(265)
编者按:《中国艺术》(Chinese Art)是西方早期研究中国艺术的重要文献,1958年在纽约出版,上下两卷。作者William Willetts(魏礼泽)(汉学家、西方艺术史家)从中国的地理特色着手,系统梳理了玉器、青铜器、漆器、丝绸、雕塑、陶瓷、绘画、书法、建筑等中国艺术的各个门类。他坚持客观描述作品的方法,“并不对所讨论器物给予美学价值论断,而是让器物自己说话”。
“让器物自己说话”,与观复博物馆“以物证史”的理念有异曲同工之妙。这也是我们选择翻译此书的原因。此次我们邀请到美国CCR(Chinese Cultural Relics《文物》英文版)翻译大奖获得者对此书进行正式专业的翻译,译者也是MLA(Modern Language Association International Bibliography美国现代语言协会国际索引数据库)和AATA(国际艺术品保护文献摘要)收录的美国出版期刊Chinese CulturalRelics的翻译团队成员。
本着尊重原著的原则,此次翻译将存疑处一一译出,其后附有译者注。现在就让我们跟随本书,在绚烂璀璨的器物中,感受中华文明的博大辉煌。
这张地图中,除了上林湖窑址,还有三个窑址需要关注。1930年,Yonayama发现了越窑,地址在杭州附近的德清。出土瓷片中,有鸡头壶的鸡头状壶嘴残片,毫无疑问是唐代和唐以前的壶的造型的一部分(图65p)。
图65p
更重要的是,有些德清的窑址碎片上有深褐色的釉,与西方以及日本所说的天目很类似,有时候和建盏联系起来,后者是福建北部建窑茶碗的名字,生产时间为宋代(实际上德清的这种黑釉瓷器的生产时间比宋代早得多,可能是最早的中国黑釉瓷器之一。译者注)。这一发现很有价值。所以天目勉强可以算作是唐代的釉和器物的一种。但如果Koyama对于德清生产的时间包含了汉代和六朝的观点成立,其历史应该和青瓷一样古老和值得尊重。这里我们的地区窑口划分标准还是模糊;浙江也有可能是天目的原产地。绍兴以西2英里的禹王庙窑址的发现时间大概是1935年。禹王庙的瓷器的极为精细的釉下线刻花纹饰很像上林湖的胎釉类似的瓷器的装饰风格。这种瓷器被Koyama称为优秀得多的作品。实际上,他认为禹王庙而非上林湖,才是五代著名的秘色瓷的产地(作者出版书的时候还没有发现法门寺地宫的秘色瓷瓷器,译者注)。我们在后面讨论越窑窑厂的年代时,还会回来讨论这个问题。我们应该注意,这两个窑厂的绝大多数生产时间应该是重合的。要想在中国其他地方出土的类似产品中分辨出到底是禹王庙还是上林湖的是不明智的。
我们这里要讨论的最后一处越窑窑址发现于1936年7月,发现者为日本人Matsumara,地点在九岩,位于绍兴和杭州之间。发现的瓷片标本很类似上林湖的作品,但器形很不一样。九岩类型的造型应该时间更早。Brankston在仔细对比了两者的风格后,参考了早期陶器和青铜器的资料,并对唐代以前的佛教雕塑和这里发现的主题纹饰作了对比,最后认为,这些窑址碎片应该属于1-6世纪的作品。这些作品与Karlbeck所描述的汉代以前的作品最为相似。而且,有一种单线螺旋纹在两者中都存在。Karlbeck在第一本书中认为汉代以前的早期作品是九岩窑址生产的。但现在,他的感觉是,这种推断有问题。我们只能说,这种瓷器是浙江某处窑厂生产的;Koyama所认为的早期越窑窑厂,即德清窑,最有可能就是其来源。
往期文章链接: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width=500&height=375&auto=0&vid=s0360rb9fg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