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处女翻译·469《中国艺术》(266)

观复宝研 观复博物馆 2019-09-13

编者按:《中国艺术》(Chinese Art)是西方早期研究中国艺术的重要文献,1958年在纽约出版,上下两卷。作者William Willetts(魏礼泽)(汉学家、西方艺术史家)从中国的地理特色着手,系统梳理了玉器、青铜器、漆器、丝绸、雕塑、陶瓷、绘画、书法、建筑等中国艺术的各个门类。他坚持客观描述作品的方法,“并不对所讨论器物给予美学价值论断,而是让器物自己说话”。


“让器物自己说话”,与观复博物馆“以物证史”的理念有异曲同工之妙。这也是我们选择翻译此书的原因。此次我们邀请到美国CCR(Chinese Cultural Relics《文物》英文版)翻译大奖获得者对此书进行正式专业的翻译,译者也是MLA(Modern Language Association International Bibliography美国现代语言协会国际索引数据库)和AATA(国际艺术品保护文献摘要)收录的美国出版期刊Chinese CulturalRelics的翻译团队成员。


本着尊重原著的原则,此次翻译将存疑处一一译出,其后附有译者注。现在就让我们跟随本书,在绚烂璀璨的器物中,感受中华文明的博大辉煌。


我们可以在中国以外的地区找寻越窑的证据,确定其年代范围。首先,看看底格里斯河的萨马拉遗址。J.M.Plumer曾撰写过一篇很好的论文,里面提到萨马拉遗址发现的灰胎橄榄绿釉的瓷片来自越窑,或许就是上林湖作品。两者的瓷片胎体都是灰色,漏釉处有火石红;釉为灰绿色,有橄榄色调。圈足分两类。一种较平坦,浅圈足较宽。另一种圈足高深窄小,可以放置在矮而外撇的盏托上。而在装饰方面,Plumer指出,釉下的纹饰主要由一种针状工具刻画完成,从不使用梳子画出蓖纹;蓖纹在早期中国瓷器上表现为平行线,宋代瓷器上梳蓖纹很流行。底足上釉手法变得普遍;为了避免器物和匣钵粘连,器物下面使用了“支钉”支烧,支钉由白色黏土制成。在宽圈足的器物装烧中,支钉支撑位置通常都在圈足上,会留下一些粗糙的泥疤痕于圈足上。而如果圈足很窄,则让支钉位于圈足内圈,支钉形成一个环状排列。

 

两个地方的器物造型显示了相当明显的相似性。最突出的是一种小碗,两窑口都有生产(图64a,b)。


图64a:萨马拉遗址出土小碗;b,上林湖窑址出土小碗

 

这种碗圈足外撇,碗身也略外撇,至口沿外撇更多并有五个花口。有时候表现为五个出筋。Plumer认为,这是为了模仿花瓣的造型。如果我们回忆《茶经》关于越窑的造型的描述,口沿直立不外撇,足墙外撇,并引用诗人Meng Chung的话:“越窑杯盛开似荷花”。所以可以明显看到Plumer发现的正确性。萨马拉一直的时间已经确定在838-883年之间。

 

另外一处遗址证据在印度的Brahminabad,位于干涸的河床上,或许过去是印度河谷的依存,位于Hyderabad东北50英里。该处古代是繁荣的城市,早在7世纪就很繁盛,但似乎在1020年的洪水中被毁。1928年,霍布逊(Hobson)注意到该处瓷片的重要性。其中有瓷片很类似“北龙泉”青瓷,而不像龙泉窑青瓷。当时,霍布逊还认为这种北龙泉市越窑产品。当时还不能纠正这种错误。他还认为,印度遗址的瓷片和萨马拉遗址的瓷片胎釉类似。前者实际上底足漏胎处灰黄;后者则是橄榄绿。


往期文章链接:

处女翻译·468《中国艺术》(265)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width=500&height=375&auto=0&vid=s0360rb9fg9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