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处女翻译·473《中国艺术》(270)

观复宝研 观复博物馆 2019-09-12

编者按:《中国艺术》(Chinese Art)是西方早期研究中国艺术的重要文献,1958年在纽约出版,上下两卷。作者William Willetts(魏礼泽)(汉学家、西方艺术史家)从中国的地理特色着手,系统梳理了玉器、青铜器、漆器、丝绸、雕塑、陶瓷、绘画、书法、建筑等中国艺术的各个门类。他坚持客观描述作品的方法,“并不对所讨论器物给予美学价值论断,而是让器物自己说话”。


“让器物自己说话”,与观复博物馆“以物证史”的理念有异曲同工之妙。这也是我们选择翻译此书的原因。此次我们邀请到美国CCR(Chinese Cultural Relics《文物》英文版)翻译大奖获得者对此书进行正式专业的翻译,译者也是MLA(Modern Language Association International Bibliography美国现代语言协会国际索引数据库)和AATA(国际艺术品保护文献摘要)收录的美国出版期刊Chinese CulturalRelics的翻译团队成员。


本着尊重原著的原则,此次翻译将存疑处一一译出,其后附有译者注。现在就让我们跟随本书,在绚烂璀璨的器物中,感受中华文明的博大辉煌。


将唐代白瓷与邢窑等同起来,主要有两条证据。第一,唐代文献对邢窑的记载都说到碗或者瓯;这两种瓷器都是指的小的浅碗,西方收藏中的大多数邢窑瓷器都属于这类。第二,虽然这些器物毫无疑问都是用来盛装食物的,《茶经》的作者却坚持认为这些碗首先是用来饮茶的。他主要反对使用邢窑茶具的理由,是这种瓷器色白,让茶汤映照出红色。但他也说,“瓯,越州上。口唇不卷,底卷而浅”。《陶说》评论说,这种造型叫做“pie”(该字类似“鐅”,下半部是“瓦”,译者注),这是一种古代人喜欢使用的茶碗,方便一饮而尽。这段话的确切含义还不清楚,但有些越窑瓷器的造型(图64a,b)确实呼应了《茶经》中对越窑茶碗的描述。但这种造型没有在邢窑器物中出现。另一方面,厚唇或者卷唇是邢窑很多茶碗的特别典型的特征,这与《茶经》中描述的越窑茶碗的直口完全不同。这使得这些碗完全不适合当做茶碗使用。


图64a, b

 

以上就是把唐代可爱白瓷当做邢窑的欧洲首次见到的相关情况。图39有两件。现在只需要补充一下,后世的中国作者并不同意《茶经》对邢窑的贬斥的看法。这种纠正我们也同意。《陶说》指出,“需要指出的是,《茶经》只是纯粹从茶师的角度来看待器物。邢窑器实际上也很可赏”。

 

图39:邢窑


其他唐代窑口

 

《茶经》中提到的其他唐代窑口,比如鼎州窑(陕西西北)、婺州窑(浙江金华)、岳州窑(湖南岳阳)、寿州窑(安徽凤阳)、洪州窑(江西南昌),我们只有一些关于釉色的简要介绍。但很可能,岳州窑现在已经可以得到辨认。

 

过去几年,一种过去不熟悉的陶瓷,其质量也参差不齐,大量运到西方,中国人称其为“岳州窑”。其胎土有的笨重粗糙,有的则和越窑最好质量的胎体一样精细,有些造型时汉代的,另一些则有唐代特征。其共同特征,是釉为橄榄绿色的开片釉,事实上,大多数都胎釉遭到严重腐蚀,表面附着红土。这表明他们的来源比较相同;报告也说,这些器物都来自湖南长沙地区。如果来源确实相同,我们可以合理推断,这些瓷器的生产地在同一个地方,窑址或许与发现地相隔不远。有趣的是,岳州离长沙只有85英里。简要来说,这些情况支持了中国关于岳州窑的判断。这种印象或许是由于《茶经》模糊提到了关于岳州窑和越窑一样都是绿色的说法。


往期文章链接:

处女翻译·472《中国艺术》(269)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width=500&height=375&auto=0&vid=s0360rb9fg9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