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女翻译·488《中国艺术》(285)
编者按:《中国艺术》(Chinese Art)是西方早期研究中国艺术的重要文献,1958年在纽约出版,上下两卷。作者William Willetts(魏礼泽)(汉学家、西方艺术史家)从中国的地理特色着手,系统梳理了玉器、青铜器、漆器、丝绸、雕塑、陶瓷、绘画、书法、建筑等中国艺术的各个门类。他坚持客观描述作品的方法,“并不对所讨论器物给予美学价值论断,而是让器物自己说话”。
“让器物自己说话”,与观复博物馆“以物证史”的理念有异曲同工之妙。这也是我们选择翻译此书的原因。此次我们邀请到美国CCR(Chinese Cultural Relics《文物》英文版)翻译大奖获得者对此书进行正式专业的翻译,译者也是MLA(Modern Language Association International Bibliography美国现代语言协会国际索引数据库)和AATA(国际艺术品保护文献摘要)收录的美国出版期刊Chinese CulturalRelics的翻译团队成员。
本着尊重原著的原则,此次翻译将存疑处一一译出,其后附有译者注。现在就让我们跟随本书,在绚烂璀璨的器物中,感受中华文明的博大辉煌。
图73a,b
六朝时,瓶的造型有各种变化。高足变成了浅圈足,或者变成了无足;肩部变高,有时候是两系,有时候四系。颈部变小,口变大,所以瓶变成了高罐的样子。更经常看到的是,颈部还是很高且外撇;这就是我所谓的“两段瓶”。其起源和发展完全在本土陶瓷传统之内。晚唐的这种瓶,特别是越窑生产的瓶,变成了一种主要的造型(图73b),完美地表现了唐代对这种夸张轮廓的偏好。肩部通常都较为平坦。其他两段瓶的造型都表现出受到了西亚的影响(图73a);有些瓶颈部附件花口外翻,表示起伏波浪状,有时候壶身还有竖线的压印痕瓜楞装饰。这种瓶我们通常叫做“净水瓶”(71e)。
图71e
古希腊式双耳细颈瓶
图74a的瓶现藏于布法罗科学博物馆,或许是隋朝作品。很容易就看出,唐代的双耳细颈瓶起源于这种瓶,只是肩部的环形系变成了典型的蛇纹或者龙纹系而已(图36c)。这里西方的改造性影响又一次发生;但这里没必要去设想存在伊朗的中间过渡形态,实际上根本找不到这样的情况。双耳瓶存在于所谓的帕提亚时期(前250到公元226年)的蓝釉陶瓷中,但其造型的多样性要少于叙利亚的玻璃样品,看不出这些是中国的作品。如图74b这样的叙利亚玻璃器,或许给中国的窑工带来启发,设计攀爬的龙的造型的系,玄纹颈部的情况也是这样。
图36c
图74b
西方的玻璃器工匠增加系的装饰的方法之一,是使用钳子夹住玻璃条再镶嵌。图75a的杯子把手来自塞纳-莱英河的玻璃工厂,年代为3世纪早期,现藏于Colchester博物馆。还有许多类似作品记录在案。如Thorpe所说,这些玻璃条的典型造型是一种边缘翻起的鸡冠形状。我认为这种造型肯定是中国窑工看到了叙利亚的模板后得到启发制作的,最终决定了唐代双龙儿瓶的造型式样。
图75a
往期文章链接: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width=500&height=375&auto=0&vid=s0360rb9fg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