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女翻译·493《中国艺术》(290)
编者按:《中国艺术》(Chinese Art)是西方早期研究中国艺术的重要文献,1958年在纽约出版,上下两卷。作者William Willetts(魏礼泽)(汉学家、西方艺术史家)从中国的地理特色着手,系统梳理了玉器、青铜器、漆器、丝绸、雕塑、陶瓷、绘画、书法、建筑等中国艺术的各个门类。他坚持客观描述作品的方法,“并不对所讨论器物给予美学价值论断,而是让器物自己说话”。
“让器物自己说话”,与观复博物馆“以物证史”的理念有异曲同工之妙。这也是我们选择翻译此书的原因。此次我们邀请到美国CCR(Chinese Cultural Relics《文物》英文版)翻译大奖获得者对此书进行正式专业的翻译,译者也是MLA(Modern Language Association International Bibliography美国现代语言协会国际索引数据库)和AATA(国际艺术品保护文献摘要)收录的美国出版期刊Chinese CulturalRelics的翻译团队成员。
本着尊重原著的原则,此次翻译将存疑处一一译出,其后附有译者注。现在就让我们跟随本书,在绚烂璀璨的器物中,感受中华文明的博大辉煌。
中国以外最类似的器物要属波斯玻璃造型,比如Lamm断代为7-9世纪的来自Rhayy的器物(图80a)。一件十分类似的蓝玻璃器藏于正仓院,我认为这件必须是波斯或者叙利亚的来源(图80b)。单凭这两三件样品,很难肯定说唐代的这种器物(80d)一定是西亚原型的模仿。但是,这种造型在西亚一直存在,因为我们在晚到18世纪的玻璃器中还可以看到这种器型(80c)。所以,整体来说,我倾向于认为,也是Gyllensvared的想法,就是这是一件波斯的样品。
图80a,b,c,d
英国的收藏中有三件精致的样品值得一提。第一件是一件藏于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的越窑器(图80d),具有典型的黄绿色高温透明釉,开细片,有脱釉迹象。第二件藏于大英博物馆。瓷胎,暖白色透明釉,如萨马拉出土的碎片一样。底足和圈足有窑烧时粘的石英砂,这在许多萨马拉瓷片标本上都可以看到。因为这些相似性,这件器物被断为9世纪作品。
图38a
第三件是Herbert Ingram爵士的藏品(图38a)。这件器物多重意义上都很特别。除了其静谧之美,这件还有墨书的唐代年款于底部,非常独特。Brankstone将其解读如下:“大和9年3月(日不清楚)”,也就是835年。或许有人会认为这是个伪造款;但根据Ingram的观点,造假者通常不会吃力不讨好地去伪造一个年款,然后又不进一步让其显得更加可信。但无论如何,年款只是证据之一,证明这件确实是唐代。而其造型和同时代的玻璃器以及金属器的类似,以及制作的一些细节,比如靠近平底处停釉,圈足外撇,圈足边缘内收等,都能证明其唐代的年份。如果这件真的是唐代,其完美的天目黑釉使其成为一件中国早期陶瓷的重要证物。
来通杯
对于我来说,这种器物特别不可爱,完全不值一提。其造型,动物头矗立于角杯的一端,属于东地中海风格。这种造型从迈锡尼和希腊传入叙利亚和中东。然后,又辗转传入中国。
往期文章链接: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width=500&height=375&auto=0&vid=s0360rb9fg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