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听碟#窦唯《艳阳天》
2021.3.26
阳光真好,春天来了,当然要听一张窦唯的《艳阳天》。
掐指一算,《艳阳天》其实是窦唯最后一张正儿八经唱歌的专辑,这张专辑里的词曲唱,至少还有个全乎样儿,比如还有《出发》、《窗外》、《未知》这样歌曲轮廓分明的歌曲,而之后的《山河水》,至少已经做到了让当时的“滚石唱片”,用台湾音乐工业体系标准,已经完全找不到一首派台歌的境界。
其实,从另一个角度再反推一下,《艳阳天》也可以说是窦唯的第一张个人专辑,真正意义上的Solo专辑。虽然从音乐纪元来讲,《黑梦》才是窦唯的第一张单飞专辑,但从创作层面和音乐属性来讲,《黑梦》其实更像是“做梦”乐队的“历史遗留”问题。很多的编曲概念、动机,都源于早期“做梦”乐队的成员,以及接班专辑录音的乐手,比如曹钧、胡小海等人,他们也可以称为后“做梦”乐队的成员了。
“做梦”乐队最早的吉他手吴珂,曾经说过当时因为“波丽佳音”只签窦唯个人,所以间接导致“做梦”乐队的解散。后来,窦唯的约从“波丽佳音”完全转到了“滚石唱片”,吴珂和贝司手陈劲,还和张培仁谈过合作的事情,希望能够一起录制专辑。不过,无果。
《黑梦》时期的作品,“做梦”乐队只录过四首小样,当时的乐队阵容是吉他吴珂、贝司陈劲、键盘白方林和鼓手余伟民,关于这段时期的“做梦”乐队,一是从《北京杂种》这本电影可以看到,另一个就是之前流传的“做梦”乐队成立之后,在北京外交人员大酒店首演时的现场视频。而这个时期“做梦”乐队,唯一一首正式的作品,就是《摇滚北京》里的《希望之光》(鼓手已经从余伟民换成了赵牧阳)。
而吴珂和陈劲都表示过,“做梦”乐队当时的编曲,要比录音室版本的《黑梦》,更NB,从之前说到的视频来看,显然,这个NB就是指乐队属性。的确,“做梦”乐队的现场,比《黑梦》的录音室专辑,在氛围上无疑更接近于窦唯当时喜欢的Bauhaus……
哦,我听的是《艳阳天》,所以还是要聊《艳阳天》。
《艳阳天》可以说是真正由窦唯主导音乐走向的专辑,之前合作的乐手中,只有键盘白方林,还出现在这张专辑,贝司手是“94中国摇滚乐势力”香港红磡演唱会上张楚乐队的罗岩,也是之前“晚间新闻”、“自我教育”等乐队的成员。
这张专辑里,也终于出现了张亚东的名字,与窦唯共同负责了吉他部分。而窦唯除了吉他之外,还完成了所有鼓的录音,并和刘效松共同完成了打击乐的部分。
《艳阳天》这张专辑和之前的《黑梦》,最大的不同,就是因为非乐队音乐化的编制,所以音乐的层次相对比较薄,比较接近乐队作品的,就是《艳阳天》、《未知》、《艳阳天》和《出发》这些歌曲。
专辑另外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加强了人声的实验。和现在Auto-Tune这种纯工业的运用不同,窦唯除了使用人声音效之外,还通过和声,以及人声旋律本身的韵调,呈现一种更丰富的人声层次。像《窗外》、《春去春来》等作品,窦唯在旋律谱写和人声运用上,很明显用到了笛子的元素。真是——笛子窦唯!窦唯!
这也是后来周迅翻唱《窗外》并不成功的原因,因为《窗外》并不仅仅只是一首歌,而是一首多元复合的人声作品。
《窗外》的导演是吴晁璋,这才是真正的MV,有视觉、有想象,不破坏音乐本身,又延伸了视觉化的空间。
《他》很像是上张专辑里遗留的作品,和《高级动物》一样“变态”、诡异。多重的人声音轨,加上那种捏鼻子式的人声音效,以及舞曲感很强的Bass-Line,放到现在都是实验感很强的作品。其实,选秀少年们可以考虑一下这首作品,这是一首天生给电子改编留有空间的作品。
只是不知道找窦唯授权,困难不?
《说不出的感觉》、《晚霞》和《黄昏》,更像是下一张专辑《山河水》的预告。用合成器来营造东方氛围,也是接下来窦唯要干的事情。而不知道为什么,包括这几首在内,窦唯这张《艳阳天》里,老是能够听到铙声贯穿始终,有一点鬼魅、有一点神秘。
《晚霞》里还有低沉的呼噜声,这大概已经可以预示着窦唯和“滚石唱片”,终究不是一条道上的人儿……
而录这张专辑的吉他,用的是Ibanez品牌,有一段时间,Ibanez在国内很是挺火的,现在除了弹重型的,似乎用的人不多了,Gibson和Fender已经成了标配。
▲窦唯《窗外》MV,由吴晁璋导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