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今日听碟#陶喆《David Tao》

爱地人 爱地人不工作室 2023-03-09
点击上方蓝色字关注朕~
 陶喆《David Tao》


最近搜碟时,经常可以看到陶喆首张专辑的复刻黑胶,于是今天拿出这张专辑来听一听。


说到陶喆和他的首张同名专辑,内地歌迷大概率是先买的“美卡音像”版,就是那个穿着毛衣,坐在一个大型仙人掌边上,用一个典型R&B响指造型唱歌的陶喆照片,做为封面的引进版专辑。


后来收台湾原版的专辑,才知道封面是纯蓝色的,封面上的影像,则是一个泡在水里、模糊不清的陶喆,艺术感扑面而来。比起内地引进版用的大头照,真的不是一个层次的设计。


这个原版封面,是陈福堂设计的,我印象中,王杰的《一场游戏一场梦》也是他设计的,他似乎特别擅长这种阴影类的线条处理,看起来很酷很神秘,也很有视觉冲击感。


也真的不知道,当初的“美卡音像”是为了什么换封面,难道是因为怕人不知道歌手长啥样,所以不愿意下单?问题是,陶喆一者本来就不是靠脸吃饭的歌手,二者他在那时候就是新人,用台湾原版的封面,反而可以增加一些神秘感,提高一些AC格。有时候,引进版的发行商,审美真的还是挺迷的。


收到台湾原版之后,还发现一个问题,就是原本《沙滩 》完了之后,很顺利的应该浮现出《望春风》的前奏,但是却发生了意外。台湾原版随后出现的,是一首名叫《王八蛋》的“新”歌。而直到很多年以后,我才开始习惯听完《沙滩》之后,响起的是《王八蛋》的前奏。有时候,你真的不能小看音乐给人的生理记忆。


除了《王八蛋》,内地引进版还少了台湾原版最后一轨《Answering Machine》,也不知道是不是怕这些电话答录机里,有什么不适合我们听的隐藏信息。总之,没了这条音轨,实际上算是继改换封面之后,又对专辑的概念插了一刀。


因为引进版的原因,对于陶喆早期的专辑,印象都是“EMI唱片”系的。虽然早期的几张专辑,都有“伊世代娱乐”的标识,但“伊世代娱乐”和当时的“Capitol唱片”及“维京唱片”,都属于台湾地区“科艺百代”的子品牌,所以就都算是全球“EMI唱片”系的。


但实际上,早期陶喆的唱片合约,并不是签在“EMI唱片”的,后者只是他专辑的台湾地区发行商和版权代理商。就像周杰伦早期专辑虽然由“BMG唱片”发行,但他实际是“阿尔发”的艺人一样。


在“美卡音像”的内地引进版上,陶喆首张专辑的版权提供方,是“金点唱片”,而我这张2003年再版的唱片上,出版方则是“侠客唱片”。但不管是“金点唱片”还是“侠客唱片”,其实都是一家公司,只不过在1998年之前,叫“金点唱片”,之后则叫“侠客唱片”。


“金点唱片”创立于1992年,创办人是台湾歌手金瑞瑶和老公许安进,也归属于协和国际多媒体(King's International Multimedia Co., Ltd.)体系。关于金瑞瑶,现在知道的歌迷已经不多,大概可以给你一个印象,就是她是台湾乐坛最早的日系少女偶像,算是伊能静见到她,需要叫姐姐的那种资历和定位。


1998年,“金点唱片”改名为“侠客唱片”,并把当时旗下歌手的歌曲版权转卖至BMG,但好像至少陶喆的首张专辑,并没受到影响。之后的再版发行,一直还是由“EMI唱片”推进的。


“金点唱片”历史上,签过潘美辰、梁朝伟、莫少聪、孙耀威、郑嘉颖、李克勤、翁虹、方季惟等歌手。大部分是双栖艺人,以及由别的公司转档的艺人,但像对李克勤、方季惟的制作,都很难说的上成功,至少都没有达到歌手最高峰值时的水准,甚至接近都没有。


而其实说到陶喆,很多时候我们都会拿出陈淑桦的《淑桦盛开》举例,认为这是他出道之前,比较有代表性的幕后作品。但其实,在更早一年的1994年,陶喆就和师傅王治平,一起为L.A.Boyz制作了《R.O.C.K》,而当时的L.A.Boyz,合约就签在了“金点唱片”,专辑也是由“金点唱片”制作的。


再后来,陶喆给孙耀威制作《习惯》,给L.A.Boyz制作《Pure Energy》等专辑,其实也都是“金点唱片”的KPI,所以后来陶喆能以唱作人身份出道,还得说是在“金点唱片”时期,于幕后所做的贡献。


至于这张陶喆的首张专辑,其实还有什么好说呢?从《飞机场的10:30》开始那一个漂亮的滑音,无疑就是宣告了华语R&B大潮的正式拉开帷幕。虽然,在陶喆之前,已经有庾澄庆、杜德伟、林忆莲等歌手,一次又一次的唱过这类曲风的歌曲,但作为后来R&B在华语乐坛的“泛滥”标志,陶喆确实是最具代表的排头兵。


和后期陶喆的作品相比,《David Tao》没什么律动型的作品,节奏最烈的,可能就是《王八蛋》了。但陶喆的旋律,在那时候真是好听,可以推荐的,也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那样,《沙滩》、《流沙》、《爱·很简单》等等。这一次,随大流没问题。


专辑的制作人,除了陶喆和王治平的师徒档,很摇滚的香港音乐人李振权,也参与制作了《是是非非》、《爱·很简单》和《十七岁》等作品。此处同样应该有掌声,献给王治平和李振权老师。


我比较感兴趣的,还有《十七岁》和《望春风》,后者是用R&B改编台语老歌,前者则在R&B的线条里,融入了很多东方的元素,虽然在东西融合上,这张专辑远不如后期那么明晰,但还是代表了陶喆骨子里那种音乐文化传承思维的闪光。


即使是玩R&B音乐,也要想着自己的传统,并且代入,这大概也是所有华裔音乐人的宿命了。



END

#今日听碟#巫启贤《启贤留文正》

是《造化》也是演化,这是李雨演义第四回

#今日听碟#希莉娜依《希莉娜依》

#今日听碟#汪峰《花火》

治愈又燃炸的“发条月亮”,是新世代摇滚乐的模样

#今日听碟#筠子《春分·立秋·冬至》

#今日听碟#MC Hotdog《MC Hotdog》

温馨提示

如果你喜欢本文,请分享到朋友圈;如果你希望转载,请联系后台开通白名单;如果想要获得更多信息,请关注我


                                

文字排版:其修遠工作室Long-Term Studio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