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七秩芳华·往昔如昨|周加成:我是南师院的一棵树



【编者按】悠悠七秩芳华,漫漫征程如歌!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也是南昌师范学院建校70周年。70年来,学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谱就了华美的篇章。关于母校,那里有校友们最美好的年华。携一纸信笺,书一份曾经的母校与我。学校特开辟【七秩芳华·往昔如昨】专栏,殷殷讲述校友们的往昔故事。




周加成,全省第二批中小学名校长培训班学员,现任兴国县第六中学党总支书记、校长。荣获江西省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赣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中小学工会先进个人、优秀党务工作者、信息化教学比赛一等奖、初中语文学科带头人。主持多个省、市结题或在研课题,多次为国培校长班、教育部送教校长培训、全省思政教师培训等授课。个人先进事迹分别刊载于“学习强国”平台、《江西教育》杂志和赣州教育、兴国教科体公众号等。


我是在母校南昌师范学院长成的一棵树。

作为一名基层学校的校长,在阳光明媚、包容并蓄的南师院里,我汲取着泥土的养分和阳光的芬芳,努力在基础教育管理领域长成一棵挺拔的树。母校助推我在教育的红色沃土上,埋下一粒厚德修身、博学育人的“种子”;助我长成一棵坚守教育、实干创新的“苗子”;激励我撒落一地履职尽责、拼搏奉献的“叶子”。

埋下一粒“种子”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之际,我收到了南昌师范学院校长国培班轮训的通知。

2013年,我在兴莲中学初当校长刚一年,面对硬件落后、师资匮乏、质量落后的薄弱局面,激情渐渐褪去。原来以为校长很好当,校长就是“吹哨人”,结果现实浇了自己一阵透心凉。怎么当校长,怎么当个好校长?我慢慢学习,苦苦摸索。就在困惑和迷茫之际,我接到了南昌师范学院校长国培班轮训的通知,这让我兴奋不已!带着憧憬和渴望,我和同伴激动地踏上了井冈山为期一周的学习之旅。

从报到、入住、领取学习资料开始,我们充分感受到南师院精心的安排、优质的服务。记得别开生面的破冰活动结束选班长时,大家都很谦虚,这时饶玲院长忽然走到我跟前拍拍我的肩膀说:“就你来吧!”刚想着怎么拒绝,看到饶院长亲和的笑容和鼓励的眼神时,我腼腆地点点头。在第二天的开班式上,我第一次面对几百位全省各地的专家、同仁,作为学员代表发言。

一周的培训丰富多彩、规范有序、张弛有度,有专家的管理理论课、校长的管理实践课、学员的治校一招、户外的团建拓展……平时的很多困惑在此时茅塞顿开。饶院长的“管人管事不如管心”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朱毛智校长的“教育就是服务”让我耳目一新,学员于都陈校长分享的“逢会必训”让我深受启发。我认真听、仔细记、用心思,生怕错过一个细节,如同一个饥渴的婴儿,贪婪地吮吸这些养分。

这次培训,让我重新审视和定位了自己的治校方略,同时在心里默默埋下一粒信念的“种子”:厚德修身、博学育人,当个好校长,久久为功。

长成一棵“苗子”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之际,我成为了南昌师范学院农村边远学校助力工程培训学员。

在南师院的各位老师的关怀鼓励中,在自己摸爬滚打不停探索中,我在兴莲中学任满三年,学校各项工作都取得较大进步,根据工作安排我调入古龙岗中学任校长。这是当时兴国县规模第二大的农村初中,校舍年久失修,教风、学风涣散、频繁换校长、师生外流严重……哎,一所更大的薄弱学校!就在面对巨大压力之时,我被选派参加农村边远学校助力工程培训。在网上勾选承办学校时,熟悉的“南昌师范学院”赫然映入眼帘,我果断做出选择。

来到报到酒店,一眼就看见了饶院长和几位熟悉的老师早早在大厅等候。饶院长看到我,马上笑盈盈地起身迎过来:“我们的班长来了哦,周校长,欢迎欢迎!”开班式上我无悬念地再次当选班长。

这次的培训为期一个月,学员由各省农村校长组成,本次课程为农村边远中小学校的管理需求量身定做。饶院长做了新鲜出炉的《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解读讲座,为学校管理提升指明了办学方向、明晰了管理标准。班主任任春亮教授做了一堂信息化的讲座,校长们听完纷纷表示这使自己的办公水平上了一个台阶。农大夏教授风趣幽默的时政课让大家耳目一新。这次,我们第一回体验了影子校长培训,受益良多。每个周末,班主任任教授都组织大家开展丰富的活动,打球、散步、沙龙……大家知行合一,广交益友。一个月的时间过得很快,结业晚会上大家吟诗作赋、载歌载舞、依依不舍,最后学员们和班主任、老师一一拥抱惜别,晚会在欢歌笑语、热泪盈眶中推向高潮。

通过自己的实践和学习,我回到学校,潜心规划,认真调研,走访班子、教师、乡村领导、家长及社会各界,充分分析社情民意。很快,我和班子制定了学校发展“六策”:校建突破、示范引领、队伍建设、制度管理、改革创新、文化建设。“六策”实施下来,效果明显,校容校貌、教风学风焕然一新。

两次培训,两所农村初中的办学经历,让我渐渐走向成熟,慢慢形成了自己的管理风格,一棵坚守教育、实干创新的小树苗正初长成。

撒落一地“叶子”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一路求索奔跑之际,我竟成为了南师院承办的江西省第二期名校长培养班中的一员。

县级、市级、省级层面都要对学员进行筛选,虽然知道机会渺茫,还是心神往之。结果幸运再次降临,接到正式参训通知时我激动万分。在开班式上,当时的省总督学汤赛南说,这次培训是省级最高级别的校长培养计划,为期三年,定位于培养江西本土的赣鄱名校长。

三年的培训,我们的足迹从英雄城南昌走向北京、苏州等地。每次培训的行程都安排得紧凑高效,以学员的实际需求为导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别开生面地让学员零距离感受发达地区的名校管理。如2019年的苏州研修,南师院进行了精心策划,培训以跟岗为中心任务,第一天集中理论学习,聆听了论文写作和课题研究两个专题讲座;第二天实地考察了平江中学和振华中学两所学校;第三天至学习结束,分组跟岗学校学习。让我们开阔了眼界、触动了心弦,收获满满。

名校长的培训滋养着我的成长,陪伴着我的进步,让我这棵小树苗快速茁壮成长、植绿护花。

我尝试做“培训者”。在饶院长的直接点拨和鞭策下,我首次站上校长班的培训讲坛,在“2017年国培计划”江西省乡村校长培训班完成了《学校管理智慧》的讲课首秀。此后母校多次提供平台,让我尝试在国培校长班、教育部校长培训班、全省思政教师培训班等做授课分享,从台下走向台上。

我努力做“改革者”。名校长研修期间,我于2018年调入兴国六中任职,又于2019年合并了一所农村初中——埠头中学,实施“名校+分校”一体化办学改革试点。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借鉴,挑战不断升级,庆幸的是我背后站着强大的南师院专家团队,我并不畏惧。我带领同事们大胆闯、勇敢试,通过努力,六中埠头分校面貌一新、校风优良、屡获佳绩,从几年前的学生“争着走”到现在“争着来”。“名校+分校”建设的探索取得初步成功,埠头校区成了兴国县的一所准名分校。

我学着做“研究者”。名校长培养班的结业论文是至少三万字,第一次面对这么专业的写作要求,大家都不免犯怵。幸运的是朱晓颖博士做我的论文导师,首先朱博士鼓励我从熟悉的领域选材,把自己最想说的话列成提纲,再往后则从谋篇布局到遣词用句无微不至地耐心指导。历时数月,修改十数次,终于完成了我的结业论文《基于人本理念的农村薄弱学校改造行动研究》并结题发表。同时我在结业论坛上做了《名校+分校,改革在路上》的代表发言。目前,本人关于“名校+分校”的实践反思已形成多篇论文发表,主持的两个相关主题的课题分别在省、市立项在研,创设的“书记午餐”育人模式小有影响。

怎么当校长,怎么当个好校长?经过十年的多个校长岗位的摸索,经过母校的多次高质量的细心培训,我想我已经有了粗浅的答案。“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管理一所学校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首要的是找准突破口,回归本真,用心用情,按规律办事。教育是完善人的过程,学校应坚持一切为了人、通过人、发展人。学校理想的样子是校园温馨如家、学生亲师信道、教师爱生如子,学生成才、教师成功、学校成名。

感恩母校,圆了一个中师生的“大学梦”;感谢师恩,铺设了一条农村校长的成长路。待我枝繁叶茂,馈无悔奉献和繁花似锦!


党史学习教育专栏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到这些强国建设

点击上方图片学习

(来源:共产党员微信-安徽先锋)


“阳康”后的注意事项,六问六答

七秩芳华·往昔如昨|钟春玲:我的江教

七秩芳华·校友印象|张洁冰:关注特殊群体,服务奉献爱心



-ncsfxy-

-南昌师范学院-

党委宣传部 · 大学生记者团

来源|教育培训学院

编辑|袁茹颖

责编|万利萱

审核|常颖 谢梦君 戴达峰


欢迎投稿&加入我们

NCNU_GFdy@163.com

点分享点点赞点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