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红学家文史专家冯其庸逝世:诲人一甲子,半生寄国学
中国著名的文化学者、红学家冯其庸,1月22日在北京去世。冯其庸,1924年2月生于江苏无锡县前洲镇,著有《曹雪芹家世新考》《论庚辰本》《梦边集》《漱石集》《秋风集》等专著二十余种,并主编《红楼梦》新校注本、《红楼梦大词典》《中华艺术百科大辞典》等书
诲人一甲子,半生寄国学
1、学术之路,自无锡起步
冯其庸,名迟,字其庸,号宽堂,江苏无锡县前洲镇人,1924年2月3日出生。历任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中国红学会会长、中国戏曲学会副会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北京市文联理事、《红楼梦学刊》主编等职。以研究《红楼梦》著名于世。
《瓜饭楼抄庚辰本石头记》
“我的学术起点在无锡。我的治学、艺术创作、考订文物古籍的道路,均发端于此。我20岁之前,基本上已形成了这样一个思路。”这是2014年马年春节前夕,冯其庸接受《文艺报》记者采访时的一段对话。“我要感谢我的初中老师丁约斋先生,是他告诉我:‘读书要早,著书要晚’。我还要感谢我的家乡,我是地地道道的无锡前洲人,准确一点讲,我是前洲后面的冯巷人。”
尽管年事已高,但冯其庸关于无锡的记忆是那样深刻。2012年接受记者采访时,时年已88岁高龄的冯老清晰记得:冯巷一共40多户人家,巷上没有富裕户,加之“冯”与“穷”在发音上相似,所以,这条巷子又时常被人称为“穷巷”。冯老风趣的介绍,曾引起笑声一片。
因家境贫寒,冯其庸声称自己是农民出身的读书人,至今手上、腿上还留有干农活时留下的老茧和镰刀痕。他曾风趣地称自己是“稻香世家”的子弟。
江南浓郁的耕读文化,成为冯其庸的“书香启蒙”。自学的岁月虽苦却乐,小学五年级辍学的冯其庸,如饥似渴地饱览群书,为其今后涉猎众多学术领域打下了根基。
《瓜饭楼抄庚辰本石头记》内页
“我20岁以前没有离开过前洲冯巷。因为家贫,我在家乡小学只读到了五年级,10岁便开始在家种地,凡田间农事,无一不做。我的双手结满了厚茧,左手手指及手背,至今还能看到当年的镰刀割痕。在当年那样艰苦的环境下,我还是借书苦读,经、史、子、集,只要是能借到的,无所不读。”
1943年,冯其庸毕业于无锡前洲青城中学,当年又考上了无锡工业专科学校。
1946年,他考入无锡国专,师从唐文治、王蘧常、钱仲联、钱宾四、朱东润等先生,在无锡国专读书的三年成为冯其庸人生的转折点,为其今后的学术生涯打下了坚实的国学基础。冯其庸说,正是因为在无锡国专的经历,才能让他到中国人民大学开始自己学术生涯的另一个新起点。
“无锡的山、水、土地养育了我,我做学问的基础是在故乡形成的。”在冯其庸的回忆中,无锡不仅给了他学术上的滋养,完成了画画的启蒙,也是其“读书与调查相结合”治学态度的发端。
2、博学多才的文史大家
冯其庸还在研究中国文化史,古代文学史、戏曲史、艺术史等方面做出了成就,研究了中国大西部的历史文化艺术,著有考证丝绸之路和支架取经之路的大型摄影图册《瀚海劫尘》,获得学术界的高度评价。冯其庸还擅于书法和绘画,书法宗二王,画宗青藤白石。所作书画为国内外所推重,被誉为真正的文人画。
冯其庸的画远追青藤、白阳,近受齐白石、刘海粟、朱屺瞻的影响,曾与刘海粟、朱屺瞻、谢稚柳、唐云、启功、徐邦达,杨仁恺、周怀民、许麟庐诸先生游,于书画潜心学习。但是蒙养不同,生活相殊,他的画表现出与前辈们不尽相同的艺术方式。在各种艺术方式之间,他更重“聊写胸中逸气”,表现出与同乡倪迂之间的暗合。
他的画还有“写”的特色,反映了他在书法方面的造诣。他早年临写各家各派,但最喜欢的是行书,尤其钟情于王羲之的《圣教序》。它不仅收集了《圣教序》的各种佳拓的影印本和明拓残本,而且反复临写右军存世的各种书札,以右军书法建构了自己的书法基础。
他的书法神清气朗,意远韵长;文气勃发,雅致四溢。他的书法风格,潇洒而不失法度,清秀而远离流俗,规矩而没有造作。这些书法品格都奠立了他的绘画基础。但是,在他的书法中有时又反映出画的谋篇布局和笔墨韵致,表现出中国书画在两种艺术形式创作中的相互作用的关系,也论证了书画同源的道理。
冯其庸为人宽厚,但爱憎分明,富有兴情。他以“宽堂”为号可能也就是表达这种人格上的追求。而这种人格力量反映到他的画上,其宽厚的气局就表现出一种不同寻常的人格精神。他的画率意而天真,放浪形骸,寥寥数笔而能全其气韵神采,一切无不透露学养功底。
3、人生就是一个书架
冯其庸认为:生活就是读书。冯其庸出身于江苏无锡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儿时因抗战之乱失学,于放羊种地之余不忘读书,“书读得很杂但却读了不少”,小学之后,冯其庸手里长期只有一部《三国演义》,于是一读再读,最先读故事,然后读诗词,最后连毛宗岗的评点也仔细读了。后来由中学教师奉调中国人民大学任教,也得益于喜欢读书的习惯,以及在无锡国专时期听了当代许多著名学者讲课。
后来,冯其庸又找到了《水浒传》,读到有的地方都能背得出来了。也正是《三国》、《水浒》这两本名著引起了冯其庸读书的兴趣,觉得越读越有滋味。
冯其庸说:“后来又读《西厢记》,因为词句漂亮,虽然是很深的文言,但是也喜欢读,几乎读得一部《西厢记》基本上能背”,“读书能使人聪明,启人智慧,读书是自我造就自我成才的唯一道路,所以青年人应该勤奋读书”。冯先生将自己的家取名为“瓜饭楼”,也是为了记住曾经以瓜代饭的苦难岁月。
冯其庸表示:“这一辈子读书还有个特点,就是白天都没机会读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因为需要参加的会议特别多,几乎所有白天的时间都在开会,只有到了晚上关起门来,自己拼命地补课,总是要读到两三点,才睡觉。
后来调到艺术研究院,负责行政工作,不能不上班,天天一早就去上班,晚上到家了才开始读书。冯其庸的生活就是被一本本书摞起来的,冯其庸的人生就是一个书架,读过的书中有着他的记忆。
4、没成画家,却入了国学门
17岁,冯其庸才上了初中,一个半工半读的“青城中学”。
当时正值抗战的艰苦时期,各行各业举步维艰。一个以演昆剧著称的苏昆剧团,此时来到前洲镇演出,仅仅为挣口饭吃,因为有位乡绅愿意保证最基本的演出费用。包括冯其庸在内的一帮学生,不用买票就可以入场听戏,这成为他们的节日。
剧团在前洲镇演出了很长时间,冯其庸与一些演员渐渐熟络起来,如王传淞、周传瑛、张娴等,后来都成为昆曲名角。冯其庸与他们保持了终生的友谊。
1942年,冯其庸考入省立无锡工业专科学校,因为对纺织印染专业没有兴趣,所以把全部精力投入到语文课和图画课之中,乐此不疲。此前,冯其庸已经有了一定的书画临摹经验,现在又有了老师指导,进步飞快。一本《芥子园画谱》,不知道被他临摹了多少遍,头脑里,不是花鸟就是书法字体。
有一次与朋友去公园,偶遇大画家诸健秋。诸健秋看了冯其庸的扇面,决定让他作为自己的不拜师弟子。从此,冯其庸常常入室观诸先生作画,或听诸先生分析各家作品的得失。诸健秋的一句话让冯先生受用终生,对于书画学习,“看就是学”。
这个时期,也是冯其庸痴迷诗词创作的季节。恰好,他的语文老师张潮象和诸健秋领导着一个诗社——湖山诗社,张先生便邀请他参与进来。
1943年夏天,还是因为学费,冯其庸再次失学。先是回乡务农,后来以教书为业。
1945年抗战胜利,下半年,冯其庸一边在一所小学教书,一边在刚刚复校的苏州美术专科学校读书。不到二个月,再次失学,就此失去一个当职业画家的机会。
1946年初,冯其庸入学无锡国专,接受顶级、系统的国学训练。在无锡国专时期,冯其庸的国家观念也在成长,开始参与学生活动,被中共地下党组织认定为进步青年。
1949年,作为中学教师的冯其庸被中共地下党派去迎接解放军渡江,然后参军。本来计划继续南下,后来为了巩固解放区,组织要他留下,于是,冯其庸在无锡女中担任教师。一直到1954年,被调到中国人民大学。
调入人民大学时的冯其庸(右)
2005年,中国人民大学决定成立国学院,离休十年的冯其庸出任院长。作为首任院长,冯其庸为人大国学院设计了最基本的规范,国学院的课程体系也来自他的建议。
冯其庸倡导三个办学特色,至今仍在国学院施行:导师制,加强师生的联系;游学制,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培养扎实学风;办国学论坛,领略大师风采,博采众家之长。
2008年,国学院成立三周年之际,冯其庸在《光明日报》上发表《大国学即新国学》,为国学院的理念正名。
人民大学每月给冯其庸发放一定数额的津贴,在他离职三年之后,悉数还给了国学院,为学生设立奖学金,自己分文未取。他把自己一部分重要图书也捐献给国学院,希望同学认真研究国学,发扬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
冯其庸绘《红楼梦》人物——林黛玉
冯其庸绘《红楼梦》人物——薛宝钗
冯其庸绘《红楼梦》人物——贾元春
冯其庸绘《红楼梦》人物——王熙凤
来源:琳琅智库
监制:易艳刚
责编:张慧
校对:赵岑
微信公号:caodi_zhoukan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