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寻找“夏爱克”——《“当代白求恩”云南行医扶贫记》采访手记

2017-05-12 田朝晖 新华每日电讯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w0500fi8dza&width=500&height=375&auto=0

【导读】他是一名发达国家博士,放弃国内优渥的生活,携妻带儿,专挑云南最苦最偏的山区行医扶贫15年;他随身携带“三宝”——词典、气球和筷子;他生活极其简朴,四季穿凉鞋,蹬着三轮车,一部手机用9年;


他在当地像“神一般”存在,行医扶贫,助人行善,凡是与爱心沾边事,他都乐意做,活像一名“优秀共产党员”;与他一起上手术台的医生感慨:“在见到夏医生之前,我真不知道世界上还有这么高尚的医德。” 


当地老百姓说,这是“只有在书里才能见到的好人。”


他的故事,有读者说“读到心痛”,有读者提议“‘感动中国人物’应该给这样的老外留一个名额!”一家国内顶级电视台立刻准备做一个关于他的节目,北京一家知名媒体欲将之改编为报告文学,国外华文报纸说要转载他的故事……


这名老外为何有这般“魔力”?他到底是一名怎样的人?《新华每日电讯》是如何发现他的故事的?我们听听《“当代白求恩”夏爱克云南行医扶贫记》系列报道作者田朝晖的答案——



寻找“夏爱克”


首发:5月12日《新华每日电讯》草地周刊

作者:新华每日电讯记者田朝晖


新华每日电讯《“当代白求恩”夏爱克云南行医扶贫记》系列报道推出后,发生了一件有意思的事儿:很多媒体要跟进采访夏爱克,但是,被他拒绝了。


他的低调,再一次得到验证。就如同报道里提到的:“施恩勿讲,受恩不忘”,这就是夏爱克的特别之处:他做了好事,不喜欢跟别人分享。


不过,他阻止不了别人对他的敬佩和喜爱。如您所见,“夏爱克”成了百度百科新词条,很多网友在呼吁:像“感动中国人物”这类评选,应该给他这个“老外”留个名额……


所以,我和亲爱的读者们是幸运的。《新华每日电讯》发现了“夏爱克”,我找到他、说服他、挖掘出“他”——虽然过程很艰辛,但我们撬开了一道缝,让一束光照进那段埋藏已久的记忆,让更多人看到,这个世界上真有这么无私和高尚的人。


这是多么值得铭记的采访啊!



这算得上是一次“耕地式”采访。


接过选题没多久,我就意识到任务十分艰巨,因为此前国内媒体对这名叫夏爱克的德国博士几乎没有任何报道。我们面临“三无”困境——当事人不在中国;网上搜不到更多资料;没有采访线索,比如他曾在哪里工作,他有哪些朋友。只知道他携妻儿“扎根”在云南的大山里埋头行医扶贫了15年。


幸运的是,在新华社驻德国记者胡小兵的帮助下,我联系上了夏爱克。有一天在给他发邮件时,我突发奇想:这老外会不会也用“微信”?


这次鬼使神差式的胡思乱想,成了采访成功的关键之一:他居然用“微信”,而且很活跃。


有了微信就方便多了,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反复沟通。幸运的是,我的理性和严谨派上了用场,而且我还是个喜欢死抠细节的人,这让我跟夏爱克之间产生共振,建立起信任。


夏爱克向我源源不断地发来信息,帮我不断完善他当年的行医扶贫“路线图”和“朋友圈”,当我准备出发去云南时,我的采访名单上已经有30多个人的名字,他们遍布云南各地。


出发前,就在我跟这些人提前联系的过程中,这个名单还在扩大。这时我意识到: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下苦功的时候到了。



到达第一站鹤庆,已是夜里九点半。连夜采访了3位医生,大致了解了夏医生在鹤庆行医扶贫8年的脉络。告别3位医生,我突然想到一个字:犁。


16年前,夏爱克就像一把犁,在医疗基础薄弱的云南山区,耕地、播种,引入国际急救规范,建立120,从此改变很多人的命运。现在,我需要发扬“一把犁的精神”,沿着夏医生当年足迹,把那些尘封多年的故事,一个个一步步“翻”出来。


“挖掘”过程并不轻松。鹤庆在云南西北部,建水和红河在云南东南部,夏爱克重点扶贫点三戈庄在海拔2700米的大山里……虽然与夏爱克初到云南时相比,现在的交通条件大为改善,但我的脚底还是两次起了泡。


我只去过一次三戈庄,但下山时还是遭遇让自己都惊讶的发烧和腹泻。我心里感慨,当年夏爱克每月都要去一次,还要住两天,而且睡在铺着草垫、“住”满跳蚤的床上——这名德国医学博士是怎么撑下来的?!


夏医生携妻子儿女在云南偏远山区不声不响地行医扶贫15年,把最好的年华奉献给这片大山,这是真正的“扎根”。挖掘这个“扎根”故事,何尝不需要“扎根”精神?


我尽最大努力找到当年和夏医生一起生活、工作或受他帮助过的人——先后对话近100位采访对象,从跟夏爱克一起工作的医生,到受助的学生、农民、福利院小朋友,还有教师、官员、商贩、车友和司机。


半个月里,采访笔记累计有12万字之多。


采访中,每天都有人落泪,我的情感也在不断累积,有几次,看到采访对象哭泣,我也差点跟着落泪,但强忍着。



这也是一次“体验式”采访。


从第三天起,我开始不由自主地想:如果走进大山里面对贫困村民的是夏爱克,而不是我,他会怎么做?如果来到福利院,面对小朋友的是夏爱克,他又会怎么做?


受这种念头影响,我也在试着做点什么——未必能帮助对方,但拉近了我与采访对象的距离,他们也更乐于跟我分享更多故事。


在大山深处的三戈庄,一个村民突然问我:夏医生的心脏病好了没有?轻声细语一句话,让我很是震惊:夏爱克已经离开鹤庆8年,大山里的村民还念念不忘他的病情。


采访中,我经常会把这些小故事分享给远在德国的夏爱克,他有时开心,有时感动。反过来,他时不时询问我的行程,甚至为我提供交通和人文地理指导。



从建水到红河,如果下雨或有雾,路途比较危险。夏爱克像个导游一样,在德国远程帮我规划路线,告诉我哪条路线相对安全。


听说我到红河采访,他又向我隆重推荐哈尼梯田,还提供租车师傅的电话。采访结束,当我告诉他没顾上去看梯田时,他表示“太可惜了!”


密集的采访,有时会让人产生疲惫感,但与夏医生每天的微信互动,让我不敢懈怠。有几次,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旅馆,我突然想到:夏医生每次做完乡村医生培训,回到住处时也有相同感受吧!



这更是一次“寻找”。    


很多医生提到,夏爱克并不把帮助别人视为一种施舍。相反,他更愿意帮助乐于接受他帮助的人,他一直在寻找志同道合的人。


在鹤庆工作两年后,有一天夏爱克发现医院外墙上粉刷了新口号:“努力为病人提供像对自己母亲一样好的医疗服务”,而且这句话还被印在了医院领导的名片上,他很开心。这成了他继续留在中国的动力之一。   


从鹤庆到建水再到红河,我所采访过的与夏爱克关系融洽的朋友,多是有爱心之人;而与夏爱克合作密切的同事,我发现有两个共同点:一是业务精湛,二是有进取之心,对待病人严谨认真。这其实很像夏爱克本人。


采访中,面对越来越多被夏爱克所感动、变得更加优秀、无私的医生、老师、学生、商贩、农民,我意识到:作为一名记者,能遇见夏爱克这样的采访对象,是一种幸运。 


半个月的采访,让我真切感受到夏爱克15年的坚持、经历和寻找,到底有什么价值和意义!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我理解那些受他影响的人,为什么现在或以后,想做一个像他那样的人。


其实每个人都在寻找。有人是主动,有人是被动。我们每个人都在寻找夏爱克,而夏爱克本人,也在一直寻找“夏爱克”。



就在采访接近尾声的一个下午,我刚刚结束在红河县福利院的采访,思绪还沉浸在福利院管理员的泪水与感动中,突然接到一个电话:领导安排我去贵州挂职扶贫——贵州,距离北京两千多公里,但距离我正在采访的红河只有五六百公里。


去,还是不去?儿子刚出生九个月,老人年事已高,身体也不好,爱人工作比我还忙……突然离开两年,远赴贵州,家庭压力之大可想而知。


一个月后,当我以挂职干部身份,日夜穿梭在下乡调研的路上时,心里总是会想:如果没有采访夏爱克,我现在会不会还正在千里之外的编辑部值班?


无疑,“寻找夏爱克”的历程,在我做决定的天平上有一定的分量。


很多次,走进贫困户家里,我会想起海拔2700米的三戈庄,想起夏爱克那双沾满泥沙的登山鞋;路过医院,我会好奇这里的急救操作是不是像夏医生那么规范?坐在乡镇食堂里,我会想起那次采访中听到的第一个故事:


“夏医生刚开始,跟我们一起聚餐,我们点的菜吃不完,他会打包带回去。前两次没说什么,到了第三次,他就开始批评我们浪费……”


我把挂职的事告诉了夏爱克,他回复我:“田老师,这是个很好的消息!我女儿在凯里做了三个月志愿者,刚开始水土不服,祝你顺利地适应!”


我告诉他,贵州凯里距离我挂职的地方,非常近。©



相关报道

系列报道之一:“当代白求恩”夏爱克云南行医扶贫记

系列报道之二:被夏爱克帮过的人,也想当“夏医生”

系列报道之三:他回国了,还有产妇点名找“老外医生”

对话夏爱克:感恩中国给我有意义的工作机会

回顾:他的故事让读者看哭!这个老外“感动中国””!


监制:易艳刚  |  责编:张慧 |  校对:赵岑


↓↓↓一起寻找“夏爱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