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是新华社记者,谁敢拦我?!”他是谔谔之士,他和贪官死磕,他与良知共白头

2017-05-30 新华每日电讯

【导读】怎样的一个记者,退休2年后,还能让国社为他特开专栏点赞。他,就是新华社高级记者、新华社温州支社原社长张和平,一个敢说真话的人。



他与良知共白头


来源:法治浙江(ID:fzzj2016)


业内人士称,《新闻业务》是新华社核心刊物,万名新华之众新闻业务交流的主平台。前不久出刊的2017年第16期,它为一名已退休2年的记者开专栏推许,几乎前所未有。引人注目的是,刊首登载了新华社总编辑何平给他的共勉寄语,这也是他对全体新华人的殷切勉励。


铁肩道义,笔带锋芒著激扬文字勇于针砭时弊;

不忘初心,纸写风云当喉舌耳目赤诚报效人民。

——何平


同样引人注目的是,具有严谨学术风格的《新闻业务》在封面赫然醒目地打出颇具诗意的标题“他与良知共白头”,并将张和平的头像以人物素描形式展置封面中心,这也是少而少见。



专栏共有12篇力作,有多位大牌新华社记者撰写的精彩、隽永之文,有多位新华社后起之秀才思并茂的“人物速描”,还有党的十八大代表、长江韬奋新闻奖获得者刘万永阅读这位“江湖侠客”新闻作品的精到笔记等等,篇篇真实可信。


这期《新闻业务》刊发后,在新华社业内引起不小的反响,一些人士由衷地发出两个字:赞叹!有的分社甚至组织全社釆编人员专题集中学习、讨论这组专稿。分社长认为,张和平的确对年轻记者有激励作用,国社记者应该要有虎狼之气、有英气豪气,要当英雄!


小编在此摘录部分文章,一同来认识下这位大牛记者——


 


新华社记者张和平

商意盈


1992年12月,从浙江日报温州记者站转入新华社温州记者站(后称温州支社)的他,带着满满的激动,第一次在稿子导语里写下了“新华社温州电”,开始踏上了他在国内最高新闻平台的征程。


2017年3月24日,在新华社浙江分社社长何玲玲的主持下,浙江分社和浙江省记协举行了以他命名的“好记者讲好故事”新闻业务交流座谈会,室内济济一堂。


新华社总编辑何平,广东省委常委、宣传部长慎海雄等领导致信祝贺、赠勉励之语,浙江分社副社长沈锡权、张奇志,省记协主席李丹以及胡宏伟、吴晓波等前新华社资深记者悉数到场热烈座谈。



随后,张奇志的发言稿出现在微信公众号上,名为《他的所作所为,是中国新闻界的一个奇迹》,太多认识他不认识他的人都为他转发、点赞,一个年逾花甲的“老汉”,成了名副其实的“流量王”。



他叫张和平。张和平是谁?


“疯子”一声吼:“谁敢拦我?!”


2011年5月,网上有爆料称,温州公路管理处存在“世袭招聘”,张和平与我前往采访。门口的保安拦住了去路。张和平跳下车,大吼一声:“我是新华社记者,谁敢拦我?!”保安吓得目瞪口呆,乖乖打开了大门。


若非亲眼所见,真的很难相信江湖竟真有“狮吼功”,而这大吼一声的底气背后,是对“新华社记者”这五个字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如果要在张和平身上贴一个标签,无疑是“新华社记者”。他对这五个字,无比珍惜和骄傲。在新华社从业23年,他一直用他的一支笔、满腔情,把这五个字擦得金光闪亮。


张和平说自己是个“疯子”,疯狂爱着新华社事业、疯狂投入新闻记者工作,而且这样的疯狂,在新华社他持续了23年。在他的职业生涯中,曾经也有机会到行政岗位并获得更好的晋升,他虽有犹豫但还是谢绝了。


记者的名字永远与新闻连在一起’,这是我的座右铭。如果为了升官就放弃我一辈子所热爱的新闻事业,得不偿失。特别是不能写稿,我为民说话、匡扶正义、安良除恶的优势就废了,很不值得。”


没有退出江湖的记者,只有铁肩担道义的战士。这种执着已经超越了职业生涯,而贯穿张和平的生命。


他以重要的新闻报道成为温州金融改革的“催生者”。他更是“金改”全程见证者,随着“金改”进入“深水区”,外界的关注也逐步“下沉”。


“‘金改’是温州改革的一大亮点,去年3月28日是‘金改’4周年,必须抓住这个时间节点及时反映‘金改’经验。我虽已退役,但关注、记录它的责任不舍。”张和平说。为此他主动采写了一篇发往新华社的“金改”要稿。今年他又深度调研,不惜耗时半个多月,苦心打磨合作采写了长篇“金改”成效稿。


张和平显现出的特质,除了执着,还有一个“正”字。他的父母都是军人,父亲是革命烈士。家庭、军营大院生活熏陶、以及6年的部队生涯让他“沾染”了一身正气。他对自己的要求就是写稿公正、做人正派、处事正当、思维正确、心存正气,传递正能量。


1999年,温州发生“2·24”空难,61人全部罹难,死难家属上街游行请愿,谴责航空公司赔偿过低,这实际上是投诉国家民航总局。按那时的国家标准,如果没买保险,空难死亡每人赔偿仅约两万元。


国家标准已经定了,民航总局是国务院正部级直属机构,航空公司又是国企,“政企合一”体制尚未破除。这“四座大山”让老百姓投诉无望。张和平了解到,国家的相关航空赔偿法规已严重滞后,是十多年前的“老黄历”,认为这不合理也不合情,显失公平公正。


他迅速采写,却被总社签发人毙稿。张和平多次争取无果仍不死心,就冒着得罪领导的风险,越级“请愿”。稿子刊发后,空难死亡人员赔偿金提高到5万元。


正气,不仅仅是在可能影响自身利益时勇敢站出来,也是在“千人诺诺”的时候敢于凛然无畏地成为那个“谔谔之一士”。


2012年,温州大规模推行“农民上高楼”重大民生改革,在每个县市区开辟多个“农民新区”,收购农民土地,让他们迁入新区高楼。由于是一把手工程,又形成市委市政府的重大决策,众人响应、各地“高歌猛进”。张和平深入采访后发现这个改革出发点是好的,但没有考虑好农民迁入新区后的就业以及自愿性、政府财力的可行性等,存在巨大风险和隐患。


在种种压力下,张和平还是大胆写了报道,他既肯定思路是好的,长远发展方向是对的,但是时机尚不成熟,必须循序渐进,不能长官意志、一刀切、一哄而上。稿子发后温州不少干部暗地叫好,工程最终不了了之。


有盔甲 有柔情


穿上盔甲,他是勇猛的新闻战士,为苍生社稷进言,为天下扫除不平。在张和平这里,没有所谓的对达官“网开一面”、对贵人“手下留情”,对他来说,一直都是原则优先、正义第一、公道首选。


上世纪80年代任温州市规划局长的杨秀珠,在温州已如日中天,这个敢指着市委书记鼻子叫骂的女贪官,独独害怕张和平,为了讨好他,总是违心地恭维、示好。



张和平早在1987年就采写了《杨秀珠以权谋私》的批评报道,首次对她产生舆论震慑。尽管面对软硬兼施,张和平对她的“关注”从没停息。对她任温州副市长时滥用职权、肆意贱卖国有土地给开发商牟利、严重流失国有资产、损害国企及广大职工正当利益的恶劣行径,以新华社的“杀手锏”给予“猛力一击”,维护了后者的利益。在她出逃美国后,尽管舆论监督一度无所作为,张和平也没放弃职责。


他根据广大干部群众的强烈投诉,深入采访大量的人与事,借助正直的口碑赢得干部群众的信任,也借助智慧有力突破“盲区”、获得杨秀珠经营腐败“后花园”及腐败根源的重要材料,积极履行了新华社记者的职责。


恨他的人恨得牙痒痒,爱他的人爱得很深沉,不了解他的人说他“软硬不吃”“不圆通”“拎不清”“不近人情”。了解他的人知道,他是个不能被收买的人,蒙受冤枉、遭遇不公,找他准没错。


脱下盔甲,他心里满满是对苦难者的同情和柔情。


2000年,几个私人老板合股投资2000万元,在温州市永嘉县张溪村截流筑坝,建造一座私人小型水电站。投资者与个别乡领导暗地勾结、黑箱操作,搞来村民委员会“一致通过”的假决议获得了批文。但是,水源断流对当地4个村数千农民的生产、生活造成严重影响。


“富民”工程遭民怨,当地群众强烈抵制,非但四处投诉无门,大批群众还惨遭公检法打击。背后关系错综复杂、各种利益交集,要阻止已经板上钉钉的水电站建设谈何容易?


张和平历时5年,发出来的没发出来的稿子整整有12篇,硬生生把这个项目“拉下马”。


村里的老百姓在村口竖了一块碑,上面就刻着张和平的名字。从偏远山区来的村民在一次次找张和平倾诉冤屈的过程中,张和平自掏腰包请他们吃饭、给他们开旅馆。贫穷的村民实在拿不出像样的礼物,给他带了一壶农家老酒和5张豆腐皮,张和平汇去100元钱。


这样的柔情,甚至超越了国界。张和平第一次去非洲肯尼亚,被当地人的贫苦所震撼。第二次去非洲乌干达、坦桑尼亚,他有备而来,特意带上一个20多斤的大纸箱,里面装满了文具、食品、巧克力、风油精等,送给沿途的孩子和部落学校的师生。后来不够分了,看到对方悬在空中的双手和眼巴巴期盼的目光,他满是揪心和内疚。


纵然已过半生 归来仍是少年


30年前的温州是中国市场经济的发祥地之一,以个私经济、民营企业、小商品市场等为标志的“温州模式”享誉海内外。如今的温州天翻地覆地发展进步,快速发展过程中也带来种种矛盾和问题,在全国都有典型性,张和平将之视为“新闻富矿”,满腔热忱、锲而不舍地坚守它。


这片热土和这个时代成就了他。如火如荼的改革岁月让张和平新闻从业近40年总是“激情燃烧”,成为温州最忠实的见证者和记录者。


在张和平身上,你看不到62岁“老人”的暮气,看上去是个“老顽童”。他始终以阳光朝气的、激情满怀的、活力四射的状态感染人,对新闻事业如此,生活也是亦然。



谢幕后,他对生活的热情丝毫无减。仍然常常工作到深夜,半夜赤脚踩着月光跑步,登海拔5600米珠峰大本营、钻非洲原始荒野丛林、勇漂惊险尼罗河、搏击畅游浩瀚印度洋、周游境外领略异国风土人情……


“新闻是我生活的一大乐趣和人生重要组成部分,尤其一些长期关注的领域放不下来,我就给新华社当‘特别记者’。我不会种田打鱼,不会栽花养鸟,更不愿意为了五斗米折腰去企业给人家当顾问。”


他待人真诚客气,总社分社的领导、记者到温州采访,总是竭尽所能提供帮助并热情款待。浙江分社一位年轻记者说过这样一个故事:2015年夏,在温州一家蒸汽海鲜饭店里,他打发走了服务员,喜滋滋从带来的塑料袋里倒出一堆鱼虾蟹。“刚从海鲜市场买的,饭店里吃不到这样野生的,别被他们发现了。”他的笑眼里竟透着一丝少年才有的狡黠。


他嫉恶如仇却又为人随和,虽然爱喝牛奶、吃牛肉,一身“牛脾气”,有时钻“牛角尖”,但在他身上没有架子,不摆谱。错了,他承认;不懂,他谦虚学。固执、偏激、性格火爆这些缺点他都直面正视。在他心里也没有那么多的羁绊,酒喝干,再斟满,是非荣辱都在谈笑间,功过毁誉不过是过眼云烟。


谈起永葆青春和激情的秘诀,他说是热爱,对新闻事业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他说退休后去旅行,一些景点60岁以上老人可免票或半票,但他不“领情”:“谁是老人?享受这个很丢人!我还年轻,不需要这种优待。”在职期间,他一直自愿坚持考核到退休,以此逞强表明年轻。


而对新华社的后辈们,他说,当你选择了这个职业并且仍然热爱的时候,必须要心无旁骛。新华社是巨大的高端平台,个人的荣辱兴衰和团队的荣辱兴衰是息息相关的,特别是遇到挫折的时候必须挺住,扛过去了眼前就是一片天。


正如新华社原副社长、现广东省委宣传部部长慎海雄为“张和平新闻作品业务交流座谈会”发来的贺词:“和平同志的执着精神和凛然正气,注定了他必然会成为一名优秀的新华社记者。在互联网迅猛发展、媒体人的职业精神有所褪色的今天,尤其需要弘扬和平同志的这种优秀品格。这种品格折射的也是新华社共同的软实力”。


张和平,俨然活成了我们希望的模样,不辜负每一份热情,不讨好每一份冷漠,一身正气、两袖清风,爱憎分明、有勇有谋。他是一个新华社记者,更是一个大写的“人”


 


如何在报道第一线

30年坚守良知、传播真理

——我眼中的张和平


屈凌燕


2017年3月24日,在新华社浙江分社社长何玲玲的主持下,浙江分社和浙江省记协举行了以张和平命名的“好记者讲好故事”新闻业务交流座谈会,新华社总编辑何平,广东省委常委、宣传部长慎海雄等领导致信祝贺,前新华社资深记者如胡宏伟、吴晓波当场回忆了和他战斗过的故事,座谈气氛热烈。


第二天,“老战友”张奇志的发言稿《他的所作所为,是中国新闻界的一个奇迹》出现在微信公众号上,引发了大量转载、点赞。



听了座谈以及看了转载的同事、同行,尤其是一些年轻记者纷纷议论,张和平在改革开放的第一线、市场活力发源地——温州30余年,作为一名驻地记者,是如何抵制住各种诱惑,经受住考验,是如何做到“坚守良知,传播真理”的?


我跟和平老师认识10余年,有过多次合作机会,多次承蒙传授报道业务和个人生活经验。我个人认为,能做到30年“坚守良知,传播真理”,首先是因为张和平热爱新闻事业,爱惜新华社记者光荣的闪光的身份。


30多年的记者生涯如同“激情燃烧的岁月”,其间他首发了“7·23”动车事故,他报道了像永嘉村支书郑九万这样的优秀党支书,“诚信老爹”这样的典型,也顶住压力,如实报道了那些给温州抹黑的贪官污吏如杨秀珠,挖出了“地下组织部长”,打破了子虚乌有收购美国大西洋银行的“林春平神话”,更有对西班牙版“火烧武林门”的反思,温州打火机遭遇“CR”贸易壁垒等深度调研。


他对新闻真相、新闻现场的追索和探究的热情,正如我第一次和张和平合作报道,当时温州要用定向爆破的方式拆除一座被称为“腐败楼”的烂尾楼,因其建成后长达6年无法投入使用。计划拆除当天清晨天未亮,张和平就带着我们到达“视野最佳”观察点埋伏,原来他提前一个星期就多处踩点,最后选择了将要爆破的“腐败楼”对面一幢高楼上。“如此重大现场,我怎么能不亲眼所见!”


其次,张和平自身的性格是爱憎分明、嫉恶如仇。


1996年至1998年间,温州相继出现两个反面典型:一是某县组织部长“卖官大户”;一是瑞安“地下组织部长”阿太。


对此,有人希望张和平最好装聋作哑,别将这些事捅到上面让温州难堪。特别是后者事发后,中纪委主要领导刚到温州考察。


张和平当然知道,如果“参”上去,对温州意味着什么,但出于记者的神圣职责,他还是义无反顾地写了。在反映“卖官大户”的报道中,他意味深长地反映一些干部群众的看法:作为一个组织部长,直接卖官的能量是有限的,事情并非这么简单。


还在上世纪80年代,温州原副市长杨秀珠正得势之时,张和平就根据群众投诉,写了篇题为《杨秀珠以权谋私》的公开报道。杨通过各种关系,最后直接找到张和平,千方百计想阻拦此稿,但张和平并不买账。


正如温州一些官员说:“我们对张和平又爱又恨。恨的是他经常写批评报道导致中央、省领导批示,遭来社会舆论谴责,倒了温州的霉,给我们带来很大的压力和难堪,常常把我们搞死了。爱的是他写了很多宣传温州、赞美温州的正面报道,树立了温州的好形象,许多报道产生了出乎意料的效果,给温州带来很大的好处,为温州添光增彩。”


最后,张和平为何能够抵制住各种诱惑,经受住考验,我认为是因为他识美丑、辨忠奸,这是一种能够去伪存真、能够在复杂情况中一针见血认识本质问题的能力。


他自身热爱自然、崇尚健康的生活方式,吃健康食品,坚持几十年健身不停歇,经常工作一天后,大家都累得瘫软,他还能穿上跑鞋跑上10公里。从相貌上看张和平永远神采奕奕,眼睛清亮有神,身材更是一贯保持“男神”的形象,不容赘肉上身。“为革命健康工作30年”,我也是到了这两年才悟到了其中的道理。


他对熟不熟的人都爱说自己军人家庭出身,还有一个小故事,就是小时候杨梅天,家里晒钱的故事,虽然有些夸张,但是这是先提醒诸位,“我见过钱,我不稀罕钱”。言下之意,“不要想着可以用钱来收买我”。


他经常告诉年轻记者,虽然这件事情你的报道得到了地方领导肯定,但是不能对地方政府的监管放松警惕,因为人性是复杂的,为了官帽,有的人会明着阻挠你的采访和报道,有的人会暗地给你使绊子。表面上我们可以和官员和和气气,但是骨子里作为记者一定要抱着怀疑一切的精神……


以上,就是我眼中的张和平,但是,我总觉得现在就给和平老师写总结太早,他的心态还很年轻,他还能继续为新闻事业作贡献,还能继续给我们后辈作指引。





 


新闻工匠张和平

刘 江

国内部新华视点工作室主持人


大概十年前,我认识了张和平。我知道他年长,一直唤他“张老师”,但从未想过,会有一天面对他退休,离开记者岗位。回望十年间对他的种种印象,感慨时间真是过得飞快,如梦似幻。


彼时,我在总社国内部社文专线当编辑。正值都市媒体发展的黄金期,此起彼伏的劲爆新闻,以及因轰动报道扬名立万的调查记者,让人眼花缭乱,内心躁动。我和当时的社文总监邬焕庆都是记者出身,深藏“新闻神圣”的情结,率专线七八位中老年妇女和一名男性编辑,每天忙忙碌碌挖新闻、找线索,一天不知给分社记者打多少个电话。


相较通稿,专线稿影响力次之。我们对分社记者的来稿悉心加工挖掘,慢慢地,聚拢了一批有热情的分社写手。张和平是其中业绩很突出的一位。


他是驻温州支社的记者。区区一个地级市,在新华社消息总汇的大盘子里,只是很小的一碟菜。不过,因为张和平,这碟菜量大、味儿足。发生在温州的新闻,但凡上升为全国性话题,几乎无一遗漏,都被他收入囊中,且每每有独家内容,常常令人惊喜。


诺大数万人的国社,很多同事常年彼此都是闻其名不见其人。比较极端的一个例子,有两位分处江苏、天津的记者,常常联手写报道,结成了如今时髦的CP。但在很多年里,他们从未谋面,仅仅通过电话惺惺相惜。同事们打趣说,这俨然是一段高尚的精神恋爱。


长时间坐编辑部,我喜欢暗自给熟悉而陌生的记者在心里画肖像。我心目中描摹的张和平,身材瘦小精悍,眼睛发光,总是一副全身的劲儿使不完、皱着眉头焦急奔走的模样。



首先,他反应非常快。头天电话,第二天稿子准来。


其次,稿子通常字数很多,有很多人物、场景、数字的细节,其他记者用三五百字消息搞完的报道,他最少1000多甚至2000字。虽然有的确属啰嗦,但是,料足、现场感鲜活。每次核对事实,他都滔滔不绝,从来问不倒。


第三,他语速快,话密,一个问题说起来前因后果面面俱到,如绵如缕。


多数记者,写完稿子发到编辑部就不再理会,杀伐决断任凭处置,但张和平不同。好几次,我编稿中能收到他好几通电话,多是修改描述性语言和补充事实。


曾为记者,我深知这些读者几乎毫无察觉的微妙调整,其实对于报道的最终效果,以及需要承担传播后果的记者来说至关重要。所以,总是耐心聆听,一起斟酌。


他是个敏感、不愿意麻烦他人的人,每次要求修改,都会显得很不好意思,自责、道歉,态度恭敬、语气严重,反倒让我局促。


还有几次,他催着发稿,说批评监督的对象已经收到消息,各方压力很大,希望稿子快发。


他很能磨,也很耐磨。他发表出来的作品,其实只是他工作成果冰山的一角。大量猛料和逸事,都因各种人事、时机等原因,永远地隐匿在他个人的记忆中了。


很多年前,他采访一个民营建设水电站项目,环境的破坏导致附近4000多村民生产、生活无法正常用水。发稿过程异常艰难。他充分说明理由未果,但也不跟发稿人正面冲突,唯一采取的办法就是过一段时间补充新情况继续写、继续送。


最终,“曲线救国”,两篇发出来的报道解决了此事。我问他一共写了多少?他答,十几篇吧。


他做了大量的舆论监督报道,为当地百姓和社会的发展贡献突出,但也一路伴随风险、压力以及失败。他写批评报道,有些人往往还在台上,有些事正在高潮。


很多年,他对追踪采访后来列入“一号红色通缉人员”的腐败分子杨秀珠,感慨良多。


他的一些批评杨秀珠的报道虽遭受风险和压力,虽对杨秀珠的恶劣行径有所遏制、警示,但由于当时国家反腐的浪潮没像现在这样汹涌澎湃,以致效果不佳。


他说最抱憾和失败的是,1987年,杨秀珠任温州规划局长时他写的首篇批评稿《杨秀珠以权谋私》因温州市高层“保护”而流产。他说如果当时这枚“重磅炸弹”打出去,杨秀珠也许不会有后来,也许还是救了她。



寻找光明的眼睛往往会看到黑暗。你会不会有无力感?我问他。“不会!”他总是阳光、乐观。他说,家庭出身于部队和6年从军生涯,令他坚信党和政府会为百姓做主、正义必将战胜邪恶。


多年编辑调查报道,我发现,新闻报道的监督效果往往有时差,当事人的态度每每也会发生反转。


最开始,多数被批评对象往往不快甚至被激怒,于是对记者和机构进行各种发难。这让很多人畏惧、退缩。


不过,只要是遵循“党和政府明令禁止、人民群众深恶痛绝”的报道宗旨,并且严格把握事实准确性,后来收获的往往是对方的敬意甚至友情。因为世界上多数人都是向善的,而推动社会走向文明,终究令多数人受益。


但是,现实中,很多人都难以忍受等待正义来临前的煎熬,人们往往期待付出与收获同步。对于张和平来说,这样的失落和纠结并不存在。多年来,他所做的就是勇往直前、认真履职,然后静候时间的检验。


电话了好几年,终于有一天我们见面了。在温州,我们见到张和平。迎面来的中年男人高大、儒雅,跟我的想象大不相同。不过,确实是眼睛亮、语速快、激情四溢。


与很多文字工作者一样,文字中透露的张和平与现实中的真人形成强烈反差,但也奇异地高度契合。他的报道大胆尖锐、理性十足,实际接触,却有一种与年龄不符的感性和单纯。


他安静听我们回忆好友,竟眼含泪光,激动地举着茶杯大声敬我们:“你们这么远来主动看望她,有情义!我相信这位同学地下有知会感到欣慰”。


他在当地有“青天”的名号,人脉超广,听说很多人主动向他爆料。我猜这应该不仅仅是他的职业所致,更多的应该是缘于他的性情。


对于一些没有任何利益的陌生人,他很容易动情,生出义气、侠气,从而能轻易地打开那些绝望、软弱和寂寞的人深锁的心扉。


当时,温州发生了一个全国瞩目的新闻。一名村干部的热门候选人突然非正常死亡,很多村民为他喊冤。事情很敏感,我问他内情。他侃侃而谈,来龙去脉,前台内幕不一而足。


这名热门候选人的所作所为,以及温州各层领导对此事的看法,他都了然于胸,显然下了很大功夫。


看到我们感兴趣,他的话匣子打开收不住,又讲了好几桩亲历的新闻,既有大势判断,更有突破路径的技术策略分析。


我的一位同学是某省电视台新闻中心的记者,对他又佩服又惊诧,偷偷问:你们新华社的人都是这样吗?这么敬业、这么有料!不过,你们同事之间聊天怎么全都是工作?我反问:你们同事之间都谈些什么呢?她想了想:买车买房和办公室八卦吧。


我想起不少同事们常常自嘲,新华社的人都有“毛病”,吃个饭也不消停,聚在一起就谈稿子。一顿饭下来,指点江山、策划报道,当然还有吐槽考核。喝醉的时候,为理想和情怀纵情干杯,然后各自散去,继续埋头写稿。


吃饭的时候,张和平不停地出去接各种采访对象打来的电话。他的司机说,张社长是个工作狂,采访一结束就在车上写稿,每天忙到夜里,家里的事根本顾不上。


司机感叹:“他是太喜欢这个工作了!”现在想来,那时他已经超过50岁,但每天仍在一线拼搏。



电影《霸王别姬》中,有一句话形容张国荣演的“戏痴”:不疯魔不成活。有人说,记者的职业也是一门手艺,我深以为然。对于所有珍重自己职业的“手艺人”来说,制造、打磨并深深地珍爱自己的作品,就是生活,也是乐趣。


除了激情与勤奋,张和平特别看重的记者素质是独立判断。他说,坚持独立性也是我们新华精神之一。站在维护人民利益的立场上,分析问题、评判问题、辨别是非,会赢得社会的尊重、支持。


很多人给张和平打的标签是监督报道记者,而我翻看他的代表作,发现其中有很多主旋律的正面宣传报道。在他看来,新闻是推动社会进步的积极力量,表扬是推动,批评也是推动。他对此打过一个比喻:好像电池的正级与负极,两极相通。


在张和平讲述的新闻从业故事中,有两个给我印象很深,一反一正,恰恰说明了他的新闻观。


他曾有一次毫不留情地反映了温州著名企业家南存辉违规突击抢批一块土地的事。


南存辉把他请到五星级宾馆里,希望高抬贵手。张和平说:“我今天要是答应你,出了这个门你在后面会窃笑:‘哼!看来张和平这个人也是可以搞定的。’我跟你说,张和平这个人是永远不会搞定的。今后你要是碰到不公的事情,首先想到找张和平,因为他是永远不会被人搞定的。”


听了他这句话,南存辉一拍桌子:“有你这句话,我服了。你爱怎么写就怎么写,我完全相信你。”张和平自然写了,南存辉的几百亩土地被废掉,过了好几年才依规重启项目。


再后来,过了10多年,南存辉真的碰到相关人士冤枉的事,他想起张和平的话找过来。这一次,张和平真的说到做到,为伸张正义呼吁。



让批评对象服气、尊重甚至求助,我想,这是对一个记者职业操守和能力多么难得的褒奖。



另一个,2006年,张和平组织策划了独家报道:宁波市象山县基层女民警何利彩,6年中暗地救助一位重刑罪犯女儿的爱心事迹。


这篇正面宣传报道非常敏感,考验记者的功力和勇气,长期从事调查性报道所积累的独立判断力和思想深度,在这时发挥了重要作用。


张和平的报道在社会产生强烈反响,中宣部将何利彩列为全国“时代先锋”典型,这个故事还被拍成电影。



即便在今天看来,选择这个人物进行宣传也是很有难度和风险的。不过,也正是因为复杂性,这个典型看起来非常独特、真实。事实上,人们不喜欢那些假大空、貌似石头缝里蹦出来的“高大全”,真正能够拨动受众心弦的,往往是一个普通人如何进行自我超越的艰难过程。


张和平的朋友圈很杂,也很“豪华”。我翻看作品研讨会的记录,发现到会和祝贺的有很多社会名流。张和平曾与他们一起对酒当歌,一起艰苦奋战,一起辉煌荣耀。后来,他们风流云散,各自精彩。


我问他,下海、当官其实都有机会,一直做记者是否心有不甘?他非常坦然、坚定地说,朋友们能走到今天是他们的才华,我做调查记者最合适,也最喜欢。他自我解剖:精炼不够真实凑,文采不够尖锐凑,视野不够挖掘凑。


其实,拥有漂亮的文笔固然好,但是,对于受众来说,独家的事实以及深刻的思想,才是新闻作品更关键的核心竞争力。


纵观张和平几十年的新闻作品,温州改革模式、“7·23”动车事故、杨秀珠案等几个关键词令人印象深刻,这些作品既是张和平新闻生涯的亮点,也串联了温州乃至中国30多年改革发展的编年史。作为历史的记录者,张和平也成为一座城市、一段历史的传奇。


回忆与张和平过从的点滴,总有另一个人的身影在我脑海重叠。他是江西景德镇的一位制作瓷胎的艺人,其制作的白胎薄如纸,轻弹发出的声音美妙如乐,被爱马仕收藏,知名音乐人窦唯专门跑去录制瓷胎敲击的声音。


在他的工作室,我印象最深的是堆积如山的“废品”。制瓷靠功夫也靠运气,稍有差池便功亏一篑,而他不容忍任何瑕疵。


年近60岁,这位工匠每天工作十个小时以上,孜孜不倦,乐在其中。小学文化程度的他,因痴迷而专业,成为制瓷行业标准制定的大家。


这几年一直提倡工匠精神,其实也是职业精神:恪守本分,精工细作。新闻从业数十年,张和平靠的是一个人一个人地采访,一个字一个字地写作。他的作品和他这个人,都值得深深记住,细细揣摩。



 


“侠客”张和平

魏董华

新华社浙江分社记者


张社长、和平兄。两个称呼,一段恣意江湖的人生。


一座城,一个人。一座被改革开放打上烙印的温州;一个被温州打上烙印的张和平。


“从业30多年,我的情感和理智就在兴奋与憎恶的交织中与这座城市耳鬓厮磨……”这是张和平对温州这座城市的内心写照。


他挥动如椽之笔,让贪官污吏如坐针毡。他能狂妄怪癖,也能庄重严肃;能轻松玩笑,也能嫉恶如仇。


2013年7月,我第一次以新华社记者的身份去温州出差。路上,同行的领导告诉我,此去温州会见到一位传奇人物——温州支社社长张和平。



他告诉我,温州当地有的官员对这位驻站记者恨得咬牙切齿,但又拿他没辙。当时,有官员派人跟踪盯梢他,想看看张和平有没有收人好处。结果发现村民送他一壶农家老酒和5张豆腐皮,他却把钱寄回去。从此,对张和平内心折服。


“和平兄快退休了,我一直想给他写一篇文章,我觉得他是一个侠客。”这位领导比张和平大,但却把张和平当英雄一样看待。


我突然很庆幸,职业生涯能和张和平有两年时光的交集。这短短的两年里,我去过若干次温州。“每一个到温州的新华社记者都喝过张和平的啤酒。”说这句话的记者桀骜不驯,虽然已经离开了新华社,但他对这位前辈仍是钦佩不已。


端起酒壶,快意恩仇,与知己好友千杯嫌少。在温州,只要一提起张和平,总会引起令人敬佩的微笑,不管是敌人还是朋友。


时代更迭,我们无法与张和平并肩作战,只能从他写下的作品和个性中去理解他。


和平其文,顺乎天性,刚猛激烈,也理性思辨。他总自嘲自己写的“破稿子”,但我们知道他的文字激昂,关心国事,始终亢言直论,不加隐晦。他的批评报道让他不得不卷入政治漩涡之中,但是他却光风霁月,超越蝇营狗苟的政治勾当之上。直到今天,我还在读他的新闻作品,以之为榜样。


和平其人。他自称生性急躁,遇有不切心意之事,便觉“如蝇在食,吐之方快”。他对人亲切热情、慷慨厚道,但有时也口不择言,过于心直口快。林语堂评价苏东坡是“政坛风暴中的海燕,是庸妄官僚的仇敌,是保民抗暴的勇士”,这点用在张和平身上也不为过。


他敢摸一摸“老虎”屁股,也敢冒着被中央领导警卫员当做“歹徒”的风险接近新闻现场……


张和平身上有魏晋风骨,守正不阿,放任不羁。张和平的人生,豪迈、洒脱、锐利、执拗。他去过三次西藏,深入过非洲大草原,他的生命元气淋漓、富有生机。有位作家曾经说过,在一个多才多艺,生活中多姿多彩的人身上,挑选出他若干使人敬爱的特点,显得还容易些。



我们可以说,张和平是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是悲天悯人的好记者,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是当过兵的汉子,是文艺爱好者,是饮食家,是事业上的坚持己见者,是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


但这就能勾勒出张和平的全貌了吗?我想,还远远没有呢。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我看,还需要和张和平再痛饮几杯老酒,畅怀几句人生方行。


坚守良知,传播真理

张和平老师值得所有记者后辈学习!


延伸阅读

难忘那些“不带枪的战士”

新华社记者五问“毒跑道”事件

新华社记者讲述:我与官员打交道的经历

一个人砸了6口缸,何以上了新华社大报头条?

这位老农为何能与新华社原社长穆青结缘?


监制:易艳刚  |  责编:张慧、实习生陈梦罗  |  校对:赵岑

坚守良知,传播真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