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苦难中的高贵:那些清华名教授的夫人们

2017-06-21 新华每日电讯

梅贻琦与夫人韩咏华

【导读】现当代清华教授的夫人们,她们与丈夫们在动荡、苦难的岁月里共命运,人生篇章同样曲折斑斓。



苦难中的高贵:那些清华名教授的夫人们


来源:老鼠记者(ID:fatiti1010)

作者:老鼠记者


现当代的清华教授,特别是那些名师们,近年来作为一个整体,已有颇多的研究成果问世,其中不乏对其夫人们的介绍。她们与丈夫们在动荡、苦难的岁月里共命运,人生篇章同样曲折斑斓。


只是,这些得到关注的教授夫人们,被置于丈夫的身边,形象往往不够完整、清晰与饱满,且得到关注的,也偏于文科,而疏于对理工科教授夫人们的介绍。

 

山东画报出版社出版的《寸草心·清华名师夫人卷》(以下简称《寸草心》)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两项不足。


该书厚厚两大册,一千多页篇幅,直接聚焦73位清华名师的79位夫人,其中的文字,除个别篇章外,多为子女对母亲的回忆,因切近而细致、可信。按照这些名师的学科排序,文科23人,理科16人,工科30人,兼顾了文科与理工科。

 

在编者说明中,对这些清华名师夫人做了粗略的统计分析,79位夫人中,江苏籍的有19人,占28.6%,独占鳌头。


按照学历分,夫人中有大学和博士学历的占一半多;按照去世时的年纪分段统计,80岁以上占59.7%,即一半以上。90~99岁占23.4%,约四分之一,百岁老人则有三人。


结论是名师夫人一般都很长寿。考虑到她们迭经战乱、“文革”等非正常岁月,犹能得如此高寿,就更为不易了。

 

当然,教授夫人们的人生经历与精神品质更值得关注。宗璞先生在序言中有这样的话:“我常说,儒家人格的最高标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用来形容中国妇女的优秀品质倒很恰当。”浏览这本千页大书,发现每页都在印证宗璞先生的话。

 

苦难风流

  

书中收录的73位清华名师,普遍有欧美名校留学的经历。抗战爆发前,他们在水木清华过着比较优越的生活。那时的清华园,在清华子弟的回忆中,许多地方草高林密,灯影稀疏,夏夜里蝉鸣蛙叫,孩子们或上树粘知了,或下河摸鱼虾,充满田园野趣,绝非今日高楼广厦的城市所能比拟。

  

然而,日寇入侵,山河变色,清华与北大、南开大学一道撤退到大后方,组成西南联大。整个八年抗战中,西南联大弦歌不辍,教学与科研不但没有停顿,相反取得许多成就。这背后,教授夫人们的贡献非同小可。

  

“定胜糕”已经是今日人们所熟悉的故事了,而本书则提供了更多的细节。

  

抗战末期的1943年,物价飞涨,为了弥补家庭开支入不敷出的局面,校长梅贻琦的夫人韩咏华、潘光旦教授夫人赵瑞云、袁复礼教授夫人廖家珊,合作生产小食品出售。


三人的分工是这样的:米粉、食用色素等原料由赵瑞云经办,廖家珊家为作坊,韩咏华负责销售,她提着篮子到廖家取货,视销售情况,每周一两次送到冠生园食品店寄卖。她们把产品起名为“定胜糕”,喻抗战一定胜利之意。

  

“定胜糕”为二三两重的米粉糕,形状仿如元宝,浅粉红色,中间放红豆沙,表面嵌有数块核桃仁和两块糖腌的猪板油,味甜。


由于没有专门的生产工具,只能在日常做饭的红泥小炭炉上做,一锅只能蒸两个,日生产量仅有30-40个。产量很低,除了偶尔糕点在脱模时损坏,小孩子们才能吃到一点。


“定胜糕”持续生产了两年,直到抗战胜利,对三个家庭显然在经济方面有所补益。

  

阅读《寸草心》可知,其实,除了“定胜糕”,国难下的教授夫人们,还自创了一些“品牌”以克服艰难的环境,比如“三姐妹”牌童装。

  

联大土木工程系教授吴柳生的夫人陈涤,出生于杭州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其父早年留学日本,回国后任杭州法院院长。


陈涤极有绘画天赋,父亲经常带她向名家学画。1933年,怀揣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学士学位、伊利诺伊大学工学硕士学位刚刚回国的吴柳生,住在杭州同学陈麟瑞家中,他一眼看中了同学的妹妹——20岁的陈涤,两人很快结婚,从此缔结了近半个世纪的美满姻缘。陈涤的父亲则为女儿这么早结婚而中断画业感到遗憾。

  

陈涤跟随丈夫走遍了半个中国:开封的河南大学、青岛的山东大学、北平的清华大学、长沙的临时大学、昆明的西南联大,抗日胜利后又回到北平清华大学。

  

西南联大岁月,陈涤从一个娇妻迅速成长为能吃苦耐劳、锦心绣口的母亲。为了省钱,孩子们的衣服都是陈涤自己做的,她学会了纳鞋底、做鞋子。


当时,教授夫人们都在想办法帮先生挣钱。陈涤想到了做童装。她自己设计,自己制作,然后拿到店中寄卖。


因为家中有三个女儿,吴柳生将童装命名为“三姐妹”牌,还刻了印章。“三姐妹”童装设计新颖别致,供不应求,大大改善了一家的经济状况。

  

陈涤的经历几乎是全体教授夫人们的缩影。这些夫人们,大多出身书香门第,没有吃过什么苦。如果没有抗战,优越的清华园生活将被舒适、写意地延续。然而,国难当头,教授夫人们鲜有惊慌失措者,而无不咬紧牙关从容应对。

  

清华工学院创始者顾毓琇在抗战爆发后出任国民政府教育部次长,身居上层,但清廉自守,加之子女众多,家境同样紧张。他的妻子王婉靖出身书香世家,是王羲之第67世女孙。她精打细算,不但种菜、种花、种玉米、养鸡、养鸭、养羊以补贴家用,还在老乡的帮助下养起了猪!


王婉靖与顾毓琇

  

从美国斯坦福大学获得心理学博士学位的周先庚1931年到清华大学心理学任教授时只有28岁,妻子郑芳,出身于江苏盛泽镇著名的郑氏家族,毕业于燕京大学,中英文水平俱佳。


西南联大时期,周先庚任心理学系主任,要讲授六门心理学课程,同时在昆华师范学院兼课,同联大其他教授家庭一样,家庭重担几乎全部压在了妻子的身上。

  

郑芳很快就显示出了“文武全才”。当时,生了孩子后的她没有奶水,为了保证几个孩子的营养,郑芳在胜因寺外的一家农户保养了一头母羊,周家的几个孩子都是喝羊奶长大的。

  

从1944年开始,郑芳还开始给报刊写稿,主题集中在婚恋与家庭及儿童题材上,在当时颇受好评,稿费则补贴了家用。

  

令人惊叹的是,苦难不但没有击垮教授夫人们,相反,她们都是相夫教子的好手,且普遍都有一手好针线活。她们对于丈夫、孩子的爱,还能施及于亲戚。她们普遍的持家能力令人印象尤为深刻。

  

1950年从芝加哥大学获得气象学博士学位的谢义柄,早年毕业于西南联大气象系,回国后任清华大学气象系副教授。其妻李孝芳,1940年毕业于西南联大,后在芝加哥大学攻读土壤地理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在清华大学任教。


在美国读书时,李孝芳用第一个月的奖学金买了一架电动缝纫机,用它做了许多衣服,她自己在硕士典礼上穿的白色长纱裙,就是自己做的。一家人的衣裤,包括窗帘和被里,都出自其手。


孩子们回忆说,母亲是持家好手,家中从来不缺吃、穿和用的东西,即使在物质贫乏时期,谢家也有萝卜、白菜馅饼或团子吃。

 

像李孝芳这样的持家好手,在教授夫人中比比皆是。

 

低学历者的奇情

  

据统计,《寸草心》中的79位清华教授夫人,学历中学毕业者4人,小学1人,其余都在大专以上。

  

但是,学历低的教授夫人同样不乏光彩,甚至更富奇情。杨振宁母亲罗孟华、梁启超的夫人王桂荃就是如此。

  

上个世纪二十年代,杨振宁的父亲杨武之先后在美国斯坦福大学数学系、芝加哥大学数学系获得学士、硕士及博士学位。当时,“五四”新思潮冲击正劲,许多留洋归来的都毁掉了幼小时父母给订下的婚约。


杨武之在美国时,罗孟华带着杨振宁住在合肥。她是旧式女子,只念过几年私塾。在住处的不远处,有一间天主教堂,里面的修女,都是一生不结婚或被丈夫抛弃的女人,合肥话把这种活法叫“吃教”。


杨振宁与母亲、父亲

  

罗孟华已经打听了,可以带孩子进教堂修道。她的打算是,如果杨武之回国后抛弃他和孩子,就带杨振宁去天主教堂吃教。

  

然而,回国后的杨武之,历任西南联大数学系主任、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等职,但并没有抛弃发妻。

  

这位文化程度很低的母亲,是杨振宁一生最亲爱的人。杨振宁在西南联大的好友、著名艺术家熊秉明在回忆中说,杨振宁一生对母亲感情至为深厚,非比寻常。


熊秉明说,1992年夏,天津南开大学为杨振宁70寿辰举行了盛大的庆祝会,会上,杨振宁自己报告他的生平,配以幻灯片,回忆童年、小学、中学和大学的往事,回忆抗战时期的艰苦岁月。当说到母亲时,杨振宁嗓音突然哽咽了。

  

熊秉明回忆,当时,会场上的空气凝滞了几秒钟,他自己的心则一紧。“这样一个极端灵敏、多功能、储存了大量信息的头脑,因为"母亲"这符码的出现,忽然发生故障。显然,"母亲"不是一个一般的信息单位。”熊秉明这样写道。

  

确实,对于杨振宁,对于杨家儿女,母亲罗孟华绝非“一般的信息单位”。

  

杨振宁回忆,在清华园中,杨武之的同事的妻子,大多大学毕业,甚至留过洋。尽管杨武之待她很好,但罗孟华压力很大,她应付的办法很简单:尽力把家管好,少去交际,不去打牌。一两年后,罗孟华在清华园中有了治家整洁有方的声誉。

  

杨武之在回忆妻子的文章中写过一个细节:


有一次,他去学校打网球,而振宁上学去了。学校校工来通知杨武之开会,结果罗孟华只记得开会的地点,忘记了开会的时间,杨武之很不高兴,抱怨妻子文化低。


事过几天后,杨武之发现妻子曾用牙齿咬手臂直到出血。他很吃惊,询问之下,妻子说自己恨父母家穷,没有钱给她读书,恨她父亲经商失败使她得不到受教育的机会。


这使杨武之受到很大震动。其实在他心中,妻子坚强而有毅力,极能吃苦耐劳,是自己比不上的。

  

让熊秉明诧异的一件事是,600页的《杨振宁论文选集》,杨振宁在扉页上亲笔提题了四个汉字:献给母亲。雪白的版面上只印着这几个黑字,十分醒目。他为何不献给数学家的父亲,而献给母亲呢?熊秉明的结论是:这是属于生命的事,不待分析的。

  

梁启超的第二位夫人王桂荃,也有奇情。

  

王桂荃是四川人,从小做丫头,被转卖过四次,最后随梁启超第一位夫人李蕙仙来到梁家。梁启超给她起了这个名字。1903年,18岁的王桂荃在李蕙仙的主持下和梁启超结了婚。


梁启超的第二位夫人王桂荃与孩子

  

王桂荃出身贫苦,没机会读书识字,但她聪明伶俐,又勤奋好学。与梁启超一起流亡日本后,接触到现代文明,开阔了眼界,很快学会了一口流利的东京话。


李蕙仙逝世后,王桂荃一力承担起了梁家的重担,她长袖善舞,把这个大家庭的所有成员都照顾得很好,梁启超说她是“我们家极重要的人物”,李蕙仙所生的几个孩子,对王桂荃也极其敬重,梁思成说她是“不寻常的女人”。

  

王桂荃生活十分简朴,自己的吃穿极为节省,对儿孙和亲友却极大方。虽然文化程度很低,但王桂荃却很幽默,常讲各种故事和笑话给孙子们听。


当年梁家老二梁思成学建筑,老三梁思永学考古,老四梁思忠学军事。王桂荃曾经非常得意地对别人说:“我这几个儿子真有趣,思成盖房子,思忠炸房子,房子垮了埋在地里,思永又去挖房子。”她的幽默,显然是长期与梁任公相处熏陶而来。


 

保姆情

  

过去的清华教授家庭,普遍都雇得起,也愿意使用保姆、佣人。《寸草心》多为子女回忆母亲之作,其中有一些特意写到了教授之家与保姆和佣人的关系,不乏值得一记的细节。

  

潘光旦的女儿潘乃穆回忆说,其家老保姆温闰珍,是江苏吴江县人,与潘光旦妻子赵瑞云同岁,为人忠厚,是赵瑞云的得力助手,多年来,为她分担了繁重的家务。温闰珍从小不识字,在潘家干了许多年,潘家孩子称其为“阿妈”,已形同家庭的一员。

  

抗战爆发,温闰珍随潘家迁往昆明,成为赵瑞云惟一帮手,买菜、煮饭、洗衣、打扫卫生基本靠她。潘家平等待她,平时替她写家信、寄钱回老家,同时还教她识字。赵瑞云去世后,温闰珍坚持照顾患病的潘光旦,直到潘光旦去世。温闰珍为潘光旦夫妇二人送了终,被潘家孩子视为莫大恩人。


赵瑞云与丈夫潘光旦及孩子们的全家福

  

潘光旦去世后,温闰珍与潘乃穆一起生活。后来,潘乃穆去江西鲤鱼洲分校劳动,按规定不许带老年家属,于是不得不让温闰珍家人将其接回老家。潘乃穆定期给她寄生活费,温闰珍说寄回去的钱不归她支配,不让多寄。潘乃穆退休后,去江苏看望过温闰珍三次。她本想接后者颐养天年,终因温闰珍年迈而未果。

  

温闰珍1993年8月23日去世,享年95岁。

  

心理学教授周先庚家的老保姆潘大婶与周家,同样是一段令人唏嘘的故事。

  

周先庚夫人郑芳于1959年罹患直肠癌。手术后,医生告诉周先庚,癌变已转移到尾骨,无法根治。一年后癌症复发。病情很快恶化,癌细胞侵入和破坏腹腔的组织,肛门处缝合的伤口开线,不断流出脓水,气味难闻,找了几位保姆看护,都因护理难度太大而辞职。

  

此时老保姆潘大婶挺身而出,不顾脏累辛苦,悉心照料郑芳,把她身下的垫子一天就换很多次。在周家孩子眼中,潘大婶是难得的恩人。

  

清华名师的夫人们,每个人都是一本书。她们的命运与丈夫紧紧系在一起,更与国运息息相关,她们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延伸阅读

理工学人的诗与世:几十年前,有一批文理兼修的科学家

鉴赏 |摄影大师镜头下的作家

胡同深处 | 曾经大师云集的干面胡同

他是中国学界的如玉君子,被朱镕基尊为一代大师!

追忆 | 著名翻译家陆谷孙:不做大师,甘为“匠人”

故宫“看门人”单霁翔:红墙黄瓦与蓝天,读你千遍不厌倦


监制:易艳刚  |  责编:张慧  |  校对:赵岑

同甘共苦 永不言弃!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