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冯小刚新片《芳华》到底好不好看?第一批影评来了!

2017-12-15 白靖利 新华每日电讯

首发:12月15日《新华每日电讯》调查·观察

作者:新华每日电讯记者白靖利


经过两天点映,临时撤档的《芳华》不出意外地收获了好评。在小说搬上荧幕的大潮下,冯小刚与严歌苓的合作再次取得成功,更多的贡献恐怕来自《芳华》所代表的时代和情怀。


《芳华》讲述的是一批60后的故事,在一个充满理想和激情的部队文工团,一群正值芳华的青春少年所经历的成长以及充满变数的人生命运。乐于助人但已情感萌发的刘峰、敏感脆弱又坚强执拗的何小萍、外表娇媚实则心机颇多的林丁丁、满怀正义感和同情心的萧穗子是其中的主角。


电影极具情感考古意义。随处可见的领袖头像、大标语、旗帜和墙画,以及一次又一次出现的文工团大门,就像凝固在时间隧道里的标识牌,让人仿佛置身40多年前那个集体主义时代的氛围中。文革、越战等特殊历史事件,也能有力地勾出那个年代观众深埋已久的情怀。



《芳华》像是70年代的《那些花儿》,这也就具备了吸引80后、90后观众的元素。一张又一张的青春脸庞,自然地展示他们年轻的快乐和焦虑:他们喜欢打球、游泳,他们会偷懒、争风吃醋、互相攀比。文工团仿佛象牙塔,文工团解散那个场景则像极了大学毕业的青春散场。


矛盾冲突往往是电影的最大看点,在这群人长达十余年的命运纠葛中,有几组矛盾贯穿始终,成为那个时代深入骨髓的印记。



首先是集体主义与个性的压抑。步调一致和整齐划一的背后,往往代表着群体压抑和集体无意识。正因如此,才有了集体性排斥何小萍,当发现何小萍穿了胸部垫厚的衬衫后,小芭蕾甚至要当众撕扯她的衣服;才有了刘峰当了多年的“活雷锋”,却因为一次青春萌动的拥抱而不得不离开文工团,几乎没有人念起他曾经为别人所无私奉献的一切。


其次是禁欲主义与青春荷尔蒙的矛盾。身处这样一个时代这样一个群体,很多青春期该有的心思只能压着放着。例如萧穗子不敢亲口向喜欢的人表达爱意;没有邓丽君的“靡靡之音”,刘峰可能还会继续当着大家习以为常的“活雷锋”;一群女生刚鄙视完何小萍垫胸,马上讨论起胸部的大小。


再次是时代更迭与个体的茫然。一群青年因为理想信念的号召来到文工团,却无法预料自己今后的命运。时代变幻的大潮涌来,大多数人被动陷入对未来的迷茫和无助。于是就有了分队长抱着文工团政委哭喊“为什么要解散?”



在集体命运之下,个体命运的世代传递格外显眼。父亲是等不到平反的“反动派”,何小萍从文工团辗转到野战医院,仍无力面对突如其来的荣誉,成为精神病人。作为小县城木匠的儿子,刘峰顶着战斗英雄的称号,只能贩卖盗版书,忍受联防队员的欺压与讹诈。而生在大城市的林丁丁可以出国,高干子弟的郝淑雯后来找了另一个高干子弟,忙于在海南拿地。电影的细节正是纷繁现实的反映,令人无限唏嘘。


有人说电影是悲剧,我倒不这么认为。至少最后从小优越感十足的郝淑雯以对联防队员的一声怒吼为自己正了名,长期悲情的何小萍与刘峰也最终抱团取暖,陪伴彼此。



正如片名一样,电影讲述了一群人的芳华,而芳华散尽过后除了过往的喧嚣,还有对时代、命运的反思。


对于那个年代,如今的年轻人往往只有通过有限的报章来感受。从王朔到都梁,从姜文到叶京,一批文艺创作者这些年来不断通过各类作品,反复在渲染和探讨理想价值失落的迷茫与痛楚,例如《动物凶猛》《阳光灿烂的日子》《血色浪漫》《和青春有关的日子》等。


这一代人在红旗下生长,通过呈现那个时代的热血激情,从未停止过对理想主义情怀的价值思索。



集体主义的怀恋恰恰是对个体伤害的痛心,《芳华》也正是如此,通过何刘二人的颠沛命运,展示那代人难以忘怀的伤痕。


从技术层面而言,《芳华》远谈不上完美,采用双女主的叙事模式,反而分散了故事演绎的穿透力,而且年轻演员的表演张力仍有欠缺。当然,这是一部以情怀取胜的电影,其价值更多在于让后人去理解和感受那个时代。


延伸阅读

人民日报批机关病:写材料“稿来稿去”搞坏文风

最新!检察机关依法对孙政才立案侦查!

深读 | 假如我有九条命(重读余光中先生生前作品)

斯坦福教授的发现告诉你普通孩子和学霸的真正差距

期末试卷出二胎试题,小学生神答案让人笑喷…

BBC记者挑战中国“天网工程”,潜逃7分钟被抓获

这个中国80后解世界数学难题,获得中国诺贝尔奖!

还记得当年领自己入门的领导吗?感恩生命中的贵人

人老之后,有4件事最容易后悔。哪些你正在做?

天冷了,早上醒来第一件事不是穿衣服!很多人做错

十九大报告蕴含哪些公文写作技巧?(公务员必读)


监制:易艳刚 | 责编:张慧 | 校对:刘新华 赵岑

情怀取胜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