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僧凭什么当领导,现在终于明白了!
来源:微信公众号“基层干部”(jcgb365)转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读《西游记》总有一个疑问——唐僧那么无能,为什么孙悟空还非要跟着他去取经呢?如果孙悟空自己去取经,不就没那么多麻烦了么?后来长大了,工作了,先被人领导,之后又领导别人,总算明白了,原来唐僧能领导孙悟空是有道理的。
那么唐僧究竟有什么本领,是孙悟空没有的呢?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唐僧是一个领导,而孙悟空只是一个高级打工者呢?
1、“崇高信念”
第一个东西,唐僧有,而孙悟空没有的是“崇高信念”。唐僧在自己的崇高信念面前,就是丢掉性命也不会眨眼,而孙悟空就不会了,他能力很强,但是他没有坚定不移的信念,多次打退堂鼓。
没有信念的人,就不能给别人以信心,就不能给别人以动力,遇到困难就容易退缩。领导都胆怯了,退缩了,团队就会散掉。而信念不够崇高也不行,自私自利的信念,小富即安的信念,都会让别人离你而去。
2、“无能”
第二个东西,唐僧有,而孙悟空没有的是“无能”。“无能”也是一种领导者的财富!唐僧因为“无能”,所以很会欣赏有本事的人,能够包容“能人”们的其他缺点,才能找到三个有本事的徒弟来拥护自己。这里的“无能”实是“无为”,大智若愚。
如果唐僧神通广大,依孙悟空的个性,就不会愿意跟着他了。正是因为唐僧“无能”,所以孙悟空才有了用武之地,他也才有机会在取经途中充分实现自己的价值。
我们看看能力很强的孙悟空,他本人在花果山的徒子徒孙,全部都是“饭桶”,没一个有大本事的。他本事太大,瞧不起其他有本事的人,于是其他有本事的人也就不喜欢跟着他。他自己太强,他的团队就变成了一群“饭桶”。
在《西游记》有一章中写道,孙悟空和唐僧闹翻了,自己搞了一个假团队打算去取经。幸好没去,要不然见到厉害的妖怪,把孙悟空捉住,谁去救他呢?谁去搬救兵呢?他自己的团队都是饭桶,只好看着自己的领导送死。而唐僧就不会,别看他什么都不会,但是他会用人,反而人身很安全。
当年司马懿抓住蜀国的小兵,问小兵诸葛亮每天都干些什么,小兵想这个不算情报吧,就说出了丞相凡是责罚20杖以上的军法事宜,都要亲自监督。司马懿就判定,诸葛亮必定会被累死。——一个太能干的领导,敌人没来,自己就累死了,而唐僧这个无能的“长生肉”,却没被琐事所困。
开始创业的时候,为了生存,有一个非常能干的老板是必须的。但是一旦生存问题解决了,企业家就要考虑怎么给员工搭建让他们发挥自身更大价值的平台,同时还要去寻找那些能弥补自己不足的员工,而不是事必躬亲,甚至在一些专业问题上不懂装懂。
这样一方面自己会筋疲力尽,忙于应付,自然就少了谋发展的精力;另一方面,员工也被矮化退化,企业容易陷入发展瓶颈,难抓住更大的机会。
3、“仁德”
第三个东西,唐僧有,而孙悟空没有的是“仁德”。唐僧的仁德之心,对妖怪都会起怜悯,自然不会怎么恶意算计自己的下属。唐僧虽然利用三个徒弟保护自己,但又绝对没有恶意剥削他们的意思,而是带领他们一同努力,共同成长,一起成功。
最终,唐僧的三个徒弟也都有了自己的成就,唐僧也没有像赵匡胤一样,“杯酒释兵权”,或者“飞鸟死,走狗烹”。对比孙悟空,他的这种意识就差远了,他后来成了斗战胜佛,而他花果山的猴子们呢?还是一群猴子罢了。
日本有一家企业,老板把员工的父亲们都请到公司里来和管理者座谈,企业老板对所有管理者说,当你们不知道该怎么对待自己的下属的时候,就回想一下今天,你们看这些员工的父亲把孩子托付给你们,是希望你们可以教他们成长,带领他们成功。你们要想一想自己是否对得起这样的托付。
4、“人际关系”
第四个东西,唐僧有,而孙悟空没有的是——“人际关系”。唐僧的前生就是释迦牟尼佛的弟子,而孙悟空是一个天生地造的没有任何关系网络的石猴子,虽然也拜了一个师父,但是和师兄弟关系都不好,还被师父赶走了;和牛魔王拜把子,后来又闹翻了;和东海龙王是邻居,却抢了人家的东西;和二郎神等一些天官天将是同事,可是不给人家面子,后来还大闹天宫踢了很多人的屁股。总之,孙悟空的人际关系不大好。
而唐僧就不同了。他见到神仙就磕头,没有任何仇家。他不仅是如来佛的弟子,还是唐王李世民的拜把兄弟。人神两界的高层关系他都有了,这样的人做老板,自然顺风顺水。
社会是由人构成的,这个地球如果没有了人,一切财富,一切物质都没有任何意义。人是这个世界上最根本的资源,是所有财富的创造者。一个老板,如果懂得对外广拓际关系,对内广收优质人才,他一定是一个成功的老板。
唐僧比孙悟空多了哪些东西呢?那就是有崇高的信念,“无能”但是懂得用人,有仁德之心,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所以唐僧可以做领导,来领导孙悟空们,而孙悟空虽然是我们心目中的英雄,但是仅凭他自己做不成伟大的事业,他必须要依靠一个唐僧一样的领导来实现。从这个意义上看,唐僧才是真正的英雄。
往期文章
物 天山,从来不只是一座山峰 | “疯狂”的沃柑
物 天山,从来不只是一座山峰 | “疯狂”的沃柑
声明:“新华每日电讯”微信公号刊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欢迎致电010-63076340,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或依法处理。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也烦请原作者联系我们,我们将按国家相关规定支付稿酬。
声明:“新华每日电讯”微信公号刊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欢迎致电010-63076340,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或依法处理。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也烦请原作者联系我们,我们将按国家相关规定支付稿酬。
监制:易艳刚 | 责编:刘新华 | 校对:赵岑
监制:易艳刚 | 责编:刘新华 | 校对:赵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