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迪士尼版《花木兰》等外国电影,才知他们对中国的误解有多深……
以下文章来源于印客美学 ,作者百万
来源:印客美学(ID:ink20160101)
最近,迪士尼出品的《花木兰》的预告片流出,其中“天仙姐姐”刘亦菲的造型吸引了大家的眼球。
除了英姿飒爽的造型以外,花木兰的妆容也引起了不小的讨论。
花木兰化的是魏晋南北朝流行的“额黄妆”,电影里的妆容并没有修饰出角色的五官气质
是古代真实妆容,还是老外导演对中国形象的刻板印象?这个热议话题的背后,其实还有一个更深层可探讨的话题——中国人在外国电影市场中,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曾几何时,外国电影中充满了对中国人的刻板印象,甚至电影中的中国人都并不是中国人扮演。电影作为文化产物,折射着外国人对中国人的看法,让世界对中国形象有准确的认知,其实还“任重而道远”。
什么?中国人角色由老外来演?
在当今华语电影全球化及中国明星国际化的大背景下,我们现在很难理解,到底当年中国电影经历了多么漫长一段发展时期。甚至在国外的电影里,虽然有中国人的角色,但扮演者却是外国人。
有这样一部电影,讲的是中国农民的故事,但作者是美国人,导演是美国人,甚至连演员也都是美国人。大家一起讲着英语,就演出了一个获得5项奥斯卡提名的电影——《大地》。
电影中,王龙和他的媳妇都由美国白人扮演。两个白人在电影里一副农民打扮,在电影里插田、打水……全都在模仿真正的中国农民。
王龙和他的媳妇阿兰
当时,许多外国电影里的中国角色都并不是由中国人出演,而是挑选相貌合适的外国演员进行演出。
为什么让外国人扮演中国人,却不直接找个中国演员?
一是竞争力原因,早期好莱坞华人大多从事幕后工作,华人影视演员不够多。还一个原因是因为当时美国法律法规的限制——当时有法令规定不允许不同种族的人在荧幕上接吻,这就限制了外籍演员的许多演出机会。
除了这两个点以外,票房因素也是很大一个原因。
影响票房的担忧,并不是空穴来风。第一位华人男演员陆锡麟在《黄先生探案》里担当了一次男主角,但当时的好莱坞无法接受华人主角的电影,因此票房大败,这个系列剧也没了下文。
黄柳霜也表示过想出演《大地》女主角。本来依照协议,《大地》的演员准备全部选用中国人,但白人导演担心票房收入,不愿意让华人来演女主角阿兰。黄柳霜遭遇了演艺生涯中最大的种族歧视,愤而罢演。
演戏本无国籍——讲述日本故事的《艺伎回忆录》,由三个中国人演绎,就没有日本演员出演。不过,也正是因为类似的原因,影片在日本并不太受欢迎。
外国电影中对中国人的刻板印象
中国人在国外电影中的刻板印象,到底经历了哪些阶段?
1、以傅满洲为代表的无恶不作的反派人物形象
早期在电影刚刚兴起的时候,华人在外国电影中最著名的形象,非20世纪20年代年出现的“傅满洲”莫数。
“傅满洲”是一个被影视化的小说IP里的反派人物,原作者是英国的萨克斯·罗默。傅满洲是一个“高智商”反派,不仅拥有四个大学的博士学历,还能熟练使用多国语言。
他高高瘦瘦,眉毛竖挑,八字胡下垂,以一己之力到处捣乱、无恶不作。他试图控制西方社会,是个典型的高智商却没脑子的片面化、套路化的大反派。
一位英国人在“傅满洲式山羊胡子”造型类别夺得第一名,现在傅满洲胡子已经成为了世界胡须冠军赛的一个分类赛事。
最早的傅满洲出现在1923年的默片《傅满洲的谜团》里。
为什么说是最早呢?因为“傅满洲”是一个经典系列小说的主角儿,翻拍出来的电影也林林总总有十几部之多。并且其中大部分还是多国合作——英美西班牙齐聚,其受欢迎程度可见一斑。
他的存在几乎影响了近百年来西方人对于中国人的看法,在国外提起傅满洲,绝对是家喻户晓。
1932年的《傅满洲的面具》
2、以黄柳霜为代表的女性狡猾神秘角色
由于中国在外国人看起来拥有“神秘的东方特质”,因此中国女性角色不少是神秘、狡猾、具有魅惑力且易征服的。1919年就踏入好莱坞的华人演员黄柳霜,就演了不少类似的角色。
在《海逝》中,她饰演了对爱情忠贞的传统中国女性莲花;在《巴格达窃贼》中,她饰演了狡猾的大胆裸露身体的蒙古奴隶;而在《唐人街繁华梦》中,她饰演的是一个跳艳舞引诱白人老板的“洗碗工”。
黄柳霜从影时,正值美国社会种族偏见最强烈的时代。这个时期的外国电影虽然不乏对于传统中国故事的刻画和演绎,但邪恶的东方人形象始终更受欢迎。
《海逝》中黄柳霜的演技受到了好评
因此,黄柳霜也发出过抗议,在美国的报刊媒体上,她发表过这样的言论:“我抗议!为什么荧幕上的中国人总是反面人物?粗鲁的恶人——凶恶、奸诈,草地上的一条蛇!我们不是那样的,一个比西方文明更古老的文明怎么会是这种形象?”
3、以梁家辉为代表的多情角色
和女性不同,外国电影里的中国男人另外一个形象,被塑造得温柔而多情。
比如和“傅满洲”一样受到欢迎的系列大IP“陈查理”,他是一个夏威夷侦探,具有温和、谦逊、有条理等温顺的形象。
在1919年的电影《残花泪》中,由白人饰演的中国男人程欢,在报复欺负心爱女孩的人以后忧郁自尽,深情不已。
《残花泪》剧照
与之类似,1992年的法国导演拍摄的杜拉斯的《情人》里,梁家辉饰演的中国人形象,也是儒雅且克制的。
而这些男性的温柔、深情的特质,实际上也是外国对于中国人形象的一贯印象。
4、以李小龙为代表的“中国人都会功夫”的刻板印象
不过到了七十年代,功夫影片的兴起成功地改变了西方人眼中“中国男人脾气好近乎懦”的看法,中国人在外国电影里的形象也变得高深莫测。
除了风靡一时的李小龙的功夫外,随着一些打星进军好莱坞,一直到现在,人们都隐约有这样的下意识认识:凡出现华人,必定是武术高手。
和好莱坞不同,欧洲导演似乎更加重视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凝视。在他们的电影里,中国人的形象更具有含蓄美。
意大利导演贝纳多·贝尔托鲁奇的影片《末代皇帝》,讲述了溥仪戏剧性的一生,他从历史角度对于一位中国人的复杂人生有了深刻的思考。
加拿大导演大卫·柯南伯格根据黄哲伦同名戏剧改编的电影《蝴蝶君》中,尊龙饰演的宋丽玲将男性美、女性美、东方美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如果说好莱坞的中国人是在贩卖东方情调,这些电影电影则是在深刻地理解中国文化之后,以文化特质来塑造中国人的文化内涵形象。
到了现代,随着好莱坞中国市场比例的增大、中国国际形象的变化,中国人形象已经悄然发生了变化,商业元素悄然增多。
无论是电影中安插进来的可有可无的中国人角色,还是如《2012》中最后拯救了主角家人的中国母亲,或者是《花木兰》《功夫熊猫》这样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电影,就像日本《东京新闻》总结的那样:
中国人不再作为反面人物出场,更多是作为主人公的友方出现。中国人戴着“有钱”、和平无害的标签,开始更多地出现在了外国电影中。
中国形象在逐渐摆脱刻板化吗?
如果观察电影里的中国形象,会发现,随着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增强,中国人的形象一直是和政治地位与形象息息相关。
为何会有这样的刻板印象?这样的刻板印象,如今在逐步瓦解么?
《末代皇帝》剧照
1896年至1907年的中国人,还是他们幻想中的“神秘且雍容华贵”的形象。中国与中国人形象大多见于纪录片,主题大多是重要的地理场所和行为的纪录。受欧洲盛行的中国工艺品影响,鸦片战争之前,外国人对于中国人形象基本持尊敬态度。
但随着鸦片战争打开中国国门,外国人对于中国内部真实的、不太完美的形象有了认知,随着去美务工的“华工”兴起,影视作品里的中国人形象走入了“蔑视期”。
“1847年百老汇曾上演一名中国女人说汉语并用筷子吃饭的奇观;哈特笔下的中国苦力阿新(AhSin,意思是"啊,罪恶")成为美国通俗剧津津乐道、经久不衰的形象,这位衣着古怪、言语滑稽、不具内在生命的人物,一次又一次为通俗煽情剧提供廉价的笑料。”
傅满洲是对中国刻板印象的一个高峰,他就是西方为了确认和巩固其自身价值体系而妖魔化东方的假想敌。
创造傅满洲形象的原作者萨克斯·罗默在之前充其量算一个三流作家,而白痴恶人的“傅满洲”形象如此受欢迎,和西方人当时流行的“黄祸论”分不开。对傅满洲的脸谱化编排。实际上迎合了一些白人种族主义者的“恐黄症”心理和社会上排华的论调。
实际上。罗默并没有去过中国,正如赛义德在《东方学》中所说,“不同时期有关东方的文学作品中所展示的东方,都是西方幻想中的东方,是西方为了确认自我而构建出来的他者。”
“黄祸论”是1895德国皇帝威廉二世开始在公开场合提出并煽动起来的。他让宫廷画家根据他想象中的黄祸景象画一幅画遍送亲友,画名就叫“黄祸”。画中七位天使一样的人物分别代表德、英、法、意、奥、俄七个西方国家。这些思想很大程度上片面地塑造了中国人的形象。
除了明显的脸谱化塑造中国人倾向以外,外国电影也擅长在电影中隐晦地加深对中国人的刻板印象。《末代皇帝》中虽然没有对于中国历史人物和事件的价值判断,但借由一直教育皇帝的英国传教士“庄士敦”的形象,传达着“欧洲优于中国”的优越价值观。
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大地》是好莱坞第一次关注现实中的中国人的生活情况和状态。中国人的形象立体起来了,是对于之前“脸谱化”的中国人形象的一大突破。
通过对于农民王龙夫妇勤劳朴实、热爱生活形象的刻画,丰富了中国人的形象。《大地》的上映,和中国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民为反法西斯斗争作出的努力所赢得的国际声誉,是分不开的。
范冰冰当初接受媒体采访说:“我能出演好莱坞角色的原因很简单,好莱坞认为中国市场想要亚洲面孔,所以,才找了我”
现在好莱坞早已摆脱了对于中国形象的单一塑造,如今流行的大多是多方式角度植入中国元素的电影,具体来说就是:
一、使用中国的明星;二、在中国的风景名胜地取景;三、拍摄在中国家喻户晓的经典故事。“用中国外衣包裹美国价值观和精神内核,再行销回中国,成为了风潮。”
不过,中国元素的运用也并非一帆风顺,深化塑造中国人及其文化形象的路也并不轻松,不仅有时表不及里,“表”也保不住。
来自台湾的影片角色设计美术总监张振益就认为, 美国导演让《木兰》以及其他的所有人物都长着黑头发、黑眼睛和黄皮肤这样地地道道的中国面孔, 已经是迪斯尼在这部影片的制作上所做的莫大的妥协了。
不难看出,中国人形象以及中国文化在国外的电影里的变化早已脱离了刻板的桎梏,但逃离不出迎合政治宣传需求,是利益诉求的“限定产物”。
说到底,中国终究是外国文化里的过客,中国元素的出现都是为了巩固他们自己的价值观念和自我认同。
正因为如此,讲好自己的中国故事才尤为迫切和难得,你觉得呢?
参考文献:
1.王晓菁:对话性的他者形象 ——1980年至2010年欧洲导演镜头下的他者形象.
2.姜智芹:《大地》——从小说到电影.
3.外国电影里的中国形象.
4.魏璐璐:论“中国元素”与“中国形象”在好莱坞电影中的演进[D].吉林艺术学院,2011.
5.雷茜:好莱坞电影中的中国形象和华人形象的嬗变[J].电影文学,2010(10):41-42.
6.搜狐文化:好莱坞制造的"中国人":从黄祸到土豪.
往期文章
声明:“新华每日电讯”微信公号刊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欢迎致电010-63076340,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或依法处理。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也烦请原作者联系我们,我们将按国家相关规定支付稿酬。
监制:易艳刚 | 责编:刘新华 | 校对:赵岑
声明:“新华每日电讯”微信公号刊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欢迎致电010-63076340,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或依法处理。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也烦请原作者联系我们,我们将按国家相关规定支付稿酬。
监制:易艳刚 | 责编:刘新华 | 校对:赵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