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两进人民大会堂作报告,半年蹲点凉山8次,新华社也有位“乘风破浪的姐姐”| 非常女记者

薛园 新华每日电讯 2021-04-15
资生堂·电讯访谈间



她曾两次走进人民大会堂做报告,受到中央领导人的接见;

对话落马官员,直面冷血杀人犯;

也挖掘出许多重大典型的人物;

在青海时,她是藏族百姓熟知的“加嫫(汉族女孩)记者”;

回到四川,又成了彝族姑娘的“潜水家长”、大凉山百姓的贴心人。







吴光于:用新闻照见他人

用新闻照见自己




本期嘉宾:吴光于

主任记者

新华社四川分社政文采访室主任

长期扎根艰苦贫困地区

专注政法、贫困领域报道

多篇报道推动国家相关政策出台

曾获青海省灾后重建先进个人

中宣部新春走基层先进个人

四川省直机关青年学习标兵等荣誉



特邀主持人:钟思思

                     

主持人:你曾经两次走进人民大会堂做报告,受到中央领导人的接见,这是非常难得的经历,能讲讲背后的故事吗?

吴光于两次走上人民大会堂的报告席,对我来说确实是毕生难忘的经历。


第一次是2010年10月,青海玉树地震抗震救灾先进事迹报告会,当时我是5个主讲人之一,代表新闻战线讲述我们新华社这个体在抗震救灾中如何履职尽责。


吴光在人民大会堂作报告


当时我们采访的环境非常艰苦,海拔将近4000米,每天都忍着强烈的高原反应,白天采访,晚上还要编辑素材写稿发稿,我们前线指挥部帐篷里的灯经常都是通宵亮着的。而且气候很多变,一会一场狂风,一会又是暴雪、冰雹。但在这样的困难面前没有一个人“掉链子”,当你发现身边的人都这么敬业、这么拼的时候,你也不好意思偷懒。  


我第一次在玉树灾区待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后来的三年重建几乎是全程跟踪报道。那几年跟当地的干部群众、援建者都结下了非常深厚的情谊。直到现在我都觉得在玉树的那几年,对我后来的人生、我的职业生涯都有非常深远的影响。


与同事在玉树地震前方报道指挥部留影


第二次是在2019年4月,参加“时代楷模”其美多吉先进事迹报告会。其美多吉是我们新华社四川分社近年来挖掘出的一个重大典型人物,我全程参与了对他的报道,前后总计两年多的时间。

我和同事奔赴平均海拔超过3500米的“雪线邮路”,搭上其美多吉的邮车,全程跟踪,途中还翻越了海拔6000多米、有着“川藏第一高”“川藏第一险”之称的雀儿山,然后写下他的故事。后来这个报道也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推动了他获得“时代楷模”的称号。

新华社四川分社的报道推动了其美多吉获得“时代楷模”称号


主持人:不管是其美多吉还是平时的一些报道,我注意到你都特别关注一些小人物的小事情,为什么对这些情有独钟?

吴光于因为我一直相信,身上具有这样那样缺点的普通人,是我们这个世界的大多数。他们的悲欢离合实际上是时代的侧影,他们的喜怒哀乐也恰好组成了我们这个世界,没有人是一座孤岛。


像2017年的时候,我们报道过一个成都的滴滴司机用23年时间寻找女儿的故事,成为当年父亲节的刷屏之作。之后,我们又和四川的打拐民警组成了一个寻亲团,先后奔赴广东、河南寻找疑似对象比对DNA。没有想到的是,后来竟发展成为一个引领全社会参与的公益行动,也正是因为这个报道,推动了一年之后这个失散24年的家庭的最终团聚。



还有像去年六一节前夕,我们播发了一个关于“云端小学”足球队的报道,也是成为当时的“爆款”。后来爱心支持就源源不断地涌入学校,今年如果不是因为受到新冠病毒疫情影响,这些孩子已经奔赴西班牙去参加友谊比赛了。

我想对于记者来说,职业带来最大的福利可能就是你可以接触很多人,走进他们的内心。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生命的维度也在不断被拓宽,也变得更豁达,会更珍惜自己眼前的生活。


在昭觉县“云端小学”的操场上


主持人:听说为了拍摄悬崖村的故事,你和同事把搭建在悬崖峭壁上的2500多级、超过60度的钢梯来回走了三趟,每次还要同一段路倒腾十几二十次,而这只是你们其中的一次采访经历。

吴光于是的。要在四川当记者,我想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条件,就是一定要身体


2020年是脱贫攻坚的决胜之年,凉山是我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也是我们四川分社报道的主战场之一。就我自己来说,今年去凉山调研蹲点已经有8次了,其中悬崖村去了三趟,每一趟都要在“钢铁天梯”上来回走好几次。刚去的时候还觉得很害怕,因为2500多级,有些地段几乎是垂直的,站上去腿忍不住会抖。但后来次数多了也就习惯了,现在在天梯上可以说健步如飞,速度已经直逼当地的扶贫干部。


在“悬崖村”攀爬钢梯


主持人:没见过面的人从名字可能会觉得你是男性,再加上你平时的采访都是在比较危险或条件比较艰苦的地方,比如说玉树、凉山,那么你对性别或者是条件怎么看待呢?

吴光于其实一旦踏进新闻这个行业,我觉得就没有什么可以让你考虑性别或条件的机会了。因为你必须要奔赴前线,必须要出现在新闻现场。所以不管是地震、火灾、泥石流,还是说一些突发事件,我们没有选择,只能往前冲。不光是我自己,我身边的每一个人都是这样的。


就拿今年来说,我们搞扶贫蹲点,住过村小、住过村民家的土坯房,睡过帐篷,还在猪圈旁边住过。


我们也跑到别人家里去给人家做饭,因为通过这样的方式,我们能够很快和当地的干部群众融入到一起,别人信任了才能跟你讲真话,这样我们的报道也才能更鲜活。


在调研时借宿的村民家中自己动手炒菜


主持人:你曾经说自己是阴差阳错进入记者这个行业,连当初参加社里的招聘考试都是“扛着山地车”到考场的,其实是一个不羁爱自由的女青年。那么11年过去了,有过什么遗憾吗?或者说在未来你有什么打算呢?

吴光于踏入这个行业确实比较偶然,因为我在大学的时候是学法律的。但是那个时候就许下了一个心愿,不管水平如何,一定要做一个真诚的人,写诚实的作品。


回头看这11年,自己应该基本上还是做到了这一点。遗憾当然有,就是可能还是源于不够专注,不够努力,距离自己想成为的专家型记者还是有距离,我想未来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要去深耕。同时也因为平时工作比较忙,属于生活的空间和时间相对较少,在亲情、友情这些方面都还是留有遗憾。



但是我想,人之所以成长,就是要学会从不完美中提升和发现自己。我想作为一个女记者,我们最大的优势是内心更加柔软。我们更敏感,所以有能力去接收更多来自世界的疼痛,也更有能力去发现真善美的东西。


以后的日子里,我会继续带着这份好奇心,也继续保持这种柔软和敏感,去探索世界,做更好的新闻,也做更好的自己。


       


资生堂“美力福利”时间


评论区说出你对本期节目的感受,被点赞数量最多的5人将获得由资生堂提供的礼品一份。




                       



“燃灯校长”用生命撑起山里的免费女高

这里是神龙岛原型?“守蛇人”与蛇共舞40年

哪管什么博士硕士,上了抗洪一线都是战士!

这些人,到手的工资要变多了!

填高考志愿最后一小时系统崩溃?回应来了

21岁女大学生的这个决定,让全网狂赞!

近7万元名表只要1780元?这些App有问题

丈量过世界版图的蒙古马,你了解它的历史吗


监制:易艳刚 | 责编:薛园| 校对:赵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