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推出“红色综艺”,“沉浸式观剧”让网友热血澎湃|融媒故事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4月9日8版
作者:新华每日电讯记者王若辰
《红色追寻》:“青春版党史教材”
这是一档“红色综艺”——
嘉兴南湖,来自嘉兴学院的13名大学生,在一艘游船上扮演中共一大的13名代表,再现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一幕,沉浸式观剧效果让网友“热血澎湃”;革命圣地遵义,来自上海音乐学院、遵义师范学院的280名学生一起表演《长征组歌》,嘹亮的歌声像是连通历史与现实的介质,让现场与屏幕前的人们重温百年峥嵘……
这是一部“青春版党史教材”——
以“百年正青春”为主题,担任主播的党史专家、记者是年轻人,讲解员多是年轻人,参与嘉宾多是年轻人甚至大学生、中学生,表达方式是年轻人喜闻乐见的直播、资料视频、情景剧、快闪、字幕特效……
这就是新华社大型直播《红色追寻·第四季》——
从2020年9月开始筹备,联动新华社11个部门及上海外国语大学、嘉兴革命纪念地等25个单位和高校,循着中共中央的红色足迹,走进上海、嘉兴、瑞金、遵义、延安、西柏坡、北京7座城市,行程超过7000公里,在11天内带来9场直播,全网播放量突破3亿。
“我们的年龄应该只能参加这一次百年的献礼了,下一个百年只能留给后来人。我们会变老,但是,只要每个人坚定信念,革命的火种就会代代相传,我们党就会永葆青春,人民就会永远充满希望,生活就会越变越好。”网友写下这样的观看心得。
让我们与主创团队面对面,追寻镜头外的故事与感动。
记者:这一季的直播中,团队埋藏了哪些小心思?
李逾男(新华社总编室全媒编辑中心主任编辑,编导):我们选取了社内两位年轻记者作为主播,对于党史,他们好奇或不理解的地方和很多年轻受众相同,所以我们非常鼓励主播表达出个人真实情绪。也许这与新闻报道的要求不同,但能拉近主播与受众的距离,与受众成为朋友。事实上,直播中网友们对主播们的点赞不断增加,我们想传达的内容也更容易“有效传播”。
这次直播,我们还利用新华社的报道资源,加入了很多资料片,让直播内容更加丰富。
汪亚(新华网编辑,编导):3月23日,是当年中共中央“进京赶考”日,巧合的是,今年的这一天更是建党百年倒计时一百天。我们的直播特意从这一天开始。
接下来的直播里,我们也埋藏了很多彩蛋和小巧思。比如,每场直播,主播们尽量身着最有当年时代特色的服装,营造一种穿越感。从主播穿的不同时期的军服上,我们也能看到党的队伍不断壮大,装备越来越精良。
几位主播正在现场观看快闪。
记者:字幕特效、话剧、快闪……很多网友称第四季“有直播综艺内味儿”。这是团队有意打造的风格吗?这么设计、组织直播内容是出于哪些考虑?
李逾男:这一季的《红色追寻》有个明显特点,就是歌舞、话剧、快闪、情景剧等文艺元素的应用,而且表演者基本都是年轻人,部分还是在校大学生,可以更加“沉浸式”地影响年轻群体。
我们的口号是“场场有惊喜,绝对长知识”,这些与其他直播形态不一样的元素就是团队给大家设置的惊喜,更符合网友口味,也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在直播画面上加入字幕特效,也是党史宣传的一次创新表达。可以说,这次直播是党史宣传的一次多媒体呈现。
我们也通过直播,创造了一个年轻人表达、交流的平台。参与演出的团体和高校“自带流量”,每个节目都可以单独成片,给二次传播留下充分空间,不断带热《红色追寻》这个大IP。
汪亚:我们还设计了很多“邂逅”,“它”出现在这里,“他”向镜头走来……每个看似不经意的巧合其实都是我们反复商讨后敲定的。而主播与嘉宾们的互动串词,我们却没有一板一眼敲定,这是为了让表达更轻松、更亲民。
遵义师范学院与上海音乐学院一同演唱《遵义会议放光辉》《红军不怕远征难》等歌曲的快闪现场。
记者:直播背后,团队是怎样的工作状态?
李逾男:我们的团队非常精简,大家除了做编导、主播、摄像、技术、后方协调、直播推广等工作外,还兼职了财务、后勤、场控、美妆师等。
汪亚:直播基本一天一场,但有几场之间距离远,交通不便,更是遇到了订好的航班被取消、只能连夜坐高铁+汽车赶到目的地的情况。可以说,除了直播,就是赶路。在赶路途中,不是对台词就是核对脚本,甚至很多直播中的小互动都是来自转场赶路时的灵机一动、突发奇想。
我们的拍摄地,既有革命旧址也有博物馆,既有陆地草坪,也有湖面画舫,天上地下各个不同的机位,只有想不到,没有办不到。
由于直播参与人员多,作为编导,我要跟前后方对接,跟嘉宾对接,跟接车师傅对接,跟当地园区负责人对接……每天都要回复不计其数的短信。好在整个团队群策群力,互相打气,累并快乐着,直播也圆满完成了。
胡拿云(新华社广东分社记者,主播):为了这一季直播,我们提前半年就开始做准备。作为主播,我读了很多与党史相关的书籍,热播剧《觉醒年代》我也在追,还参与了脚本创作。作为“95后”,我也算贴近此次直播“青春”的主题,但自己经验不足,开始几期有些紧张,后来就把自己放在一个学党史的年轻人的状态中,自如多了。
许丹睿(新华网记者,主播):这次直播让我收获了很多知识,学到的党史、共产党人事迹也多次戳中我的泪点。另外,从策划到主持,再到后期Vlog拍摄,我都全面参与,极大提升了我的业务素养。同事们、大学生、讲解员身上也体现着敬业、热忱、付出、奋斗的精神,都很值得我学习。这次的工作更像是学习机会,让我收获到宝贵财富。
第五站“转折之城”遵义的大合照。
记者:在这次直播中,听到或看到哪些“触及灵魂”的故事或人物?
胡拿云:在第一站渔阳里,我在纪念馆参观时看到一位叫叶天底的革命者写给大哥的一封家书。叶天底在白色恐怖时期入狱,他知道自己很快将会面临敌人的毒手,写道:“我绝无生路,不死于病,而死于敌人之手。大丈夫生而不力,死又何惜!先烈之血,主义之花。但我最放心不下的母亲,希望你代我尽责扶养母亲。我绝不愿跪着生,情愿立着死!”叶天底牺牲时仅仅30岁,这封绝笔家书里有着为革命牺牲的决心,也有着对自己家人的担心和不舍,令人动容。
汪亚:延安保育院的故事令我深受触动。那些烈士的孩子们、那些居无定所无依无靠的孩子们,在战火纷飞的年代,谁来保护?谁为他们送去希望?是共产党。宁肯牺牲自己也要将希望的种子埋在孩子们心里,甘愿用自己的血肉身躯为孩子们筑起铜墙铁壁。
另外,延安鲁艺的直播中,有一个主播学纺车的环节。当时设计的初衷是再现当年南泥湾大生产的景象。纺织技术的进步让当年老旧的纺车已难寻踪迹,懂得使用纺车的人更是少之又少。好在新华社陕西分社的小伙伴给力,找到了一位当地的老奶奶可以在直播中教主播学习纺织。
直播当天,主播边学习纺织边和老奶奶聊天,问老奶奶现在的生活如何。老奶奶说,当年吃的是杂粮,所有人都只想把最好的东西送给党;现在的生活越来越好了,不愁吃穿了,她不会忘记是谁带来了这样的好日子。这些聊天内容并没有提前设计,都是老奶奶有感而发。这位头发花白的老奶奶说起党和政府,眼里闪烁微光,那种发自内心的爱戴和感恩,深深触动了我们,也让我们更加体会到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以及吾辈身上为民族谋复兴的重任。
主播手记:
7座城,7000公里,穿越时空的对话
1949年3月23日,中共中央从西柏坡动身前往北平“进京赶考”。
2021年3月23日,《红色追寻》第四季·百年正青春踏上了追寻之路。
11天时间,7座城市,9场直播,长达7000公里的行程,足迹遍布上海、嘉兴、瑞金、遵义、延安、西柏坡、北京。在建党百年之际,穿越时空,与历史对话。
我们怀着对历史的敬仰之心、对英雄人物的崇敬之情,踏上了红色追寻之路。
以青春之名
1917年,在《新青年》第三卷第二期,24岁的青年毛泽东以笔名“二十八画生”发表《体育之研究》,提出凡天下成大事者要“野蛮其体魄,文明其精神”。
1921年,13名平均年龄28岁的中共一大代表,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1928年,在白色恐怖时期,时年30岁的叶天底在狱中写下绝命书,“大丈夫生而不力,死又何惜。我决不愿跪着生,情愿立着死”,英勇就义。
1939年,18岁的刘炽前往延安鲁迅艺术文学院音乐系学习,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依然精神飞扬,学习音乐创作,才有了后来《英雄赞歌》《我的祖国》等脍炙人口的歌曲。
……
一路上,一个又一个青年人的鲜活故事,一段又一段感人至深的历史,无不震撼着我们的心灵,激荡着我们的情感。在那个风云激荡的岁月,他们克服困难,不畏强权,展现了热血青年追求真理、探索新知的坚定与热情。
而作为当代青年人,看到百年前的“90后”甚至“00后”身上所展现的一往无前和开拓创新,也让我们反思今日青年所担负的时代责任。
《红色追寻》第四季直播的主题是“百年正青春”,通过青年主播、嘉宾的看与讲,让屏幕前的青年人学习百年前的历史。除了讲述大量青年人的故事之外,直播中还融入了年轻人喜闻乐见的表达方式。比如,邀请上海外国语学院学生通过5种语言诵读多语种版本的《共产党宣言》;通过话剧重现“一大”召开的历史;作为主播,我们也通过演唱红歌的方式重温时代经典……
这正如李大钊在《青春》中所写道,“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资以乐其无涯之生。”
重走先辈之路
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我们走过了从建党到建国的重要节点。通过直播,我们穿越历史,与一百年前的先辈们隔空对话。
为了在直播中有更好的参与感和体验感,主播多次“换装”,不断“穿越”。从瑞金时的红军服,到延安时期的八路军军服,再到西柏坡时期的人民解放军军服,当我们换上军装,就感觉如同回到那个年代,与先辈们共同走过风云浩荡的峥嵘岁月。
在嘉兴南湖,来自嘉兴学院的《初心》剧组在一艘游船上实地表演中共一大召开的场景。13位学生分别扮演当时参加中共一大的13位代表,共同完成了一出精彩的话剧秀。
“我党定名为中国共产党”“历史将记住这难忘的一天!”“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学生们铿锵有力的台词将整部话剧推向高潮。在演出最后,当所有“代表”一同唱起《国际歌》时,在场的我们情不自禁一同哼唱起来,在场的每一个人无不深受感染。
在江西瑞金,我们化身中华苏维埃第一次代表大会的代表,感受一苏大的胜利召开,并与当地群众一起唱响当年的流行歌曲《哥哥出门当红军》。
“哥哥出门嘞当红军,笠婆挂在他背中心,流血流汗打胜仗,打掉土豪有田分。”我们穿着红军装,听着“八子参军”的壮烈故事,重温当年民众参军时的决心与热情。
重温历史,我们看到任何伟大成功的背后,都意味着无数人的付出与牺牲,而珍惜当下,接续奋斗,是对历史最好的告慰。
在西柏坡,我们变身电报员,探寻穿越时空的“电波魔力”。在三大战役期间,有400多封电报,通过“嘀嘀”的发报声,传出西柏坡,传遍中国,成为这个小山村与外界最有力的连接。这种场景再现,也让我们体会到当时发报员极大的工作强度和中共中央解放全中国的坚定决心。而这声声电波,穿越时空,划破苍穹,让我们与百年前的历史人物同频共振。
11天不停歇的直播,每天都奔波在路上,每到一个地方都要马不停蹄地进行演练和彩排。每一次实地体验,都是一次与历史的对话。百年来,无数先辈抛头颅、洒热血,才有了如今我们的幸福生活。重走先辈之路,方知今日来之不易。
学党史之悟
直播前夕,我们便开始阅读各种与党史相关的书籍,以求能更好地掌握直播中所需要的党史知识。当真正踏上追寻之路后,每一次排练、参观,每一次与讲解员之间的互动交流,都加深了我们对党史知识的理解。当一个又一个感人至深的历史故事出现时,让我们看到这些顽强奋斗的英雄人物身上的伟大精神。
与此同时,这次直播也让我们对新华社的社史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从江西瑞金的红色中华通讯社,到延安清凉山时期的新华社,再到西柏坡的“社总编室”,新华社历经磨难,从一部半电台发展到如今的世界性通讯社。当年的红色电波,犹如黑暗中的闪电划破夜空,在如今绽放更加绚丽的光芒。
有些人因为看见而相信,而有些人因为相信而看见。百年前,无数革命斗士在“拔剑四顾心茫然”的时期,不懈找寻救国救民之路,在不断探索和实践中找寻真理的方向,才有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新中国的诞生;而今日,我们新一代青年人更应重温光辉历史,以历史为灯塔,扬起追寻梦想的风帆。
在整个系列直播中,不免会有遗憾和不足,但“红色追寻”的洗礼和沉淀,将伴随我们继续前行。正青春的我们,也会带着这笔宝贵的财富,开启人生新的追寻之旅。(胡拿云、许丹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