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奇谈 | 秦汉风云遗梦里,晋唐故事砌墙中
长安城内大街中,
势入云天宝阁雄。
风雨流连容貌换,
春秋斗转回声融。
古老的西安城续写着华夏的千年故事,斑驳的城墙根倒映出无尽的相思离愁。无论这座老城吸纳了多少现代的时尚元素,展现了多少光影交错的霓虹,在安小居的记忆中,她依旧停留在那辉煌的盛唐,一刻也不曾离开。
今天,安小居将为大家讲述西安古迹之一“钟楼”,一起来感受它的辉煌,聆听它的故事。
钟楼作为古代建筑的标志,
不仅融汇了古代建筑艺术家的全部心血,
更记录着西安沧海桑田的历史,
铭刻着西安人心中的悲怆与骄傲。
钟楼
西安钟楼始建于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十七年(公元1384年),距今已有600余年。因楼上悬挂一口铁钟,用于报警报时,故名“钟楼”。如今位于中国西安市的市中心,城内东西南北四条大街的交会处。钟楼呈典型的明代建筑艺术风格,重檐斗拱,攒顶高耸,屋檐微翘,华丽庄严,是中国古代遗留下来众多钟楼中形制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座。
钟楼是古老的,
然而它又是年轻的。
它与鼓楼晨昏相伴,
与西安四门遥相呼应。
它记录着沧海桑田的变化,
也见证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拼搏奋进。
岁月的脚步依然清脆,
钟楼的余音也仍在流动。
它的匠心独具,创传世经典;
碑刻楹联,看世事变迁。
钟楼
匠心独具,创传世经典
西安钟楼下部为砖石结构的正方形基座,表面用青砖砌成,基座之上为两层木结构楼体。自地面至楼顶高36米,其中基座高8.6米。每边长35.5米,建筑面积约1,377.4平方米,内有楼梯可盘旋而上。整体呈典型明代建筑艺术风格,顶部为三重四面攒尖顶结构,由斗栱支撑,顶尖部为真金铂包裹木质内心的“金顶”。在微翘的屋檐上覆盖有深绿色琉璃瓦,楼内贴金彩绘,画栋雕梁。
西安钟楼的门扇槁窗雕楼精美繁复,表现出明清盛行的装饰艺术。每一层的门扇上均有8幅浮雕,每一幅浮雕均蕴含了一个古代典故。例如第二层南门,为“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其自东向西依次为汉钟离、张果老、吕洞宾、曹国舅、铁拐李、蓝采和、韩湘子和何仙姑。
☜钟楼门雕铁拐李
▲木刻浮雕
钟楼
碑刻楹联,看世事变迁
西安钟楼原先悬挂的巨钟是唐朝景云年间铸造的“景云钟”,原为长安城内的景龙观(现西安西大街)所用,明初移至西安钟楼。1953年景云钟移藏至西安碑林博物馆,现陈列于二门里东亭内。西安市文物局仿制了景云钟,1997年1月30日将其悬挂于西安钟楼基座的西北角,现对游客开放。
西安钟楼一层大厅的西墙上分别镶嵌着三方碑刻,第一方是1953年西安市人民政府翻修钟楼后留下的碑文记载;第二方是清乾隆五年大修后由陕西巡抚张楷书写的《重修西安钟楼记》碑;第三方是由陕西监察御使龚懋贤在钟楼东迁后亲笔提写的《钟楼东迁歌》碑。
西安钟楼二层四面的门柱上各有一楹联,均为今作。
北面:八百里秦川文武胜地,五千年历史古今名城。
西面:十代京畿六合一统,九州奥域八水分流。
南面:古城远韵承至宝,新风开元焕物华。
东面:贤哲东来海纳百川方浩瀚,丝绸西去路通万国乃繁荣。
夜幕下,夕阳的点点金光
洒在钟鼓楼那猩红的雕梁上。
此时,这个历经了
600多个春夏秋冬的古稀老人,
却显得如此的俏皮,
绯红的面颊躲进了天边的云彩,
在暮色的衬托下,
煞是迷人。
• end •
很多读者还没养成阅读后点赞的习惯,
如果觉得安小居做得不错,记得点个赞表示鼓励哦。
来源:古建筑在线
责编:010zym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