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建筑绿色发展条例》系列解读——(三十六) 分类施策 提升绿色供应链稳定性
第三十七条是建材供应链产业支撑的规定:
本市推动建材绿色供应链建设,培育建材集成供应企业,鼓励通过绿色生产、绿色包装、绿色运输、废弃产品回收利用等方式,实现建材供应全链条绿色环保。
本市建立健全建材供应链可追溯监督管理体系,推行建材数据分类标准以及编码,对建材产品进行标识。
法律依据
《关于积极推进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7〕84号)对供应链发展路径、发展模式、发展方向、重点任务以及供应链体系建设提出了具体要求。《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国发〔2021〕4号)对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生产体系、流通体系、消费体系等方面提出壮大绿色环保产业、构建绿色供应链、打造绿色物流等要求。
什么是建材绿色供应链?
是指围绕主要建材生产和流通核心企业,培育规模化建材生产供应基地和绿色物流基地,培育具备系统技术配套能力、生产要素集成能力、质量延伸监督能力、售后服务运维能力的建材集成供应商,建立建材网上采购、集成、运输、监控服务平台,建立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以区域协同发展为依托,以绿色运输为手段,以满足城市高标准建设为目标的全过程高效、协同的建材绿色供应链体系。
北京做法
本着《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提出的坚决退出一般性产业,严禁再发展高端制造业的生产加工环节、推进区域性物流基地和区域性专业市场疏解等要求,建材行业作为劳动密集型的传统产业和低端制造业,建材市场作为区域性专业市场,将成为本市疏解非首都功能的重点。
当前,钢材、水泥、烧结材料、砂石、石材、防水材料、脚手架扣件等建筑材料的生产已经基本退出我市,家具、门窗、管材管件、涂料、保温、墙体材料等建材的生产正在加速退出我市,“建材输入型城市”的特征已经基本形成。按照“一核一主一副、两轴多点一区”的城市空间结构布局,在未来较长时间内,我市建筑行业将维持稳步发展态势,对建筑材料的需求依然旺盛。
为促进京津冀绿色协同发展,在实现“保质量、保供应、保绿色”要求和全链条绿色化的同时,针对不同品类建材特点,分类施策建设建材绿色供应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01
对于大宗建材
参照北京市“菜篮子工程”建设模式,通过政府之间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在北京市周边特别是津冀地区建设绿色示范基地,并作为北京市建设工程主要建材供应源,采取绿色认证评价+政府采信模式,联合当地政府实施绿色基地挂牌,有利于在建材行业树立绿色生产标杆,整体提升京津冀建材行业智能制造和绿色化水平,从使用端促进建材行业供给侧改革。
02
对于一些系统性材料
如保温系统,其保温系统的质量不仅与保温板相关,还涉及铆钉、粘接砂浆、抗裂砂浆等辅助材料的质量和性能是否与保温板适配,需要培育大型的诚信优质绿色建材集成供应商,也就是统筹诚信优质的生产企业、技术服务企业,采取规模化采购、精准化配送、个性化定制、专业化服务,购买产品质量责任险等一条龙服务模式,避免因系统不合格导致返工带来的材料浪费,可有效降低采购成本,保证工程质量安全和运行维护需求。
03
对于钢结构、石材加工、门窗
加工、保温材料等建材生产企
业形成的产业集群区域
由当地政府实施区域自律性的行业诚信建设,以推进企业之间互相监督、互相促进。
04
对于生产独立性较高、
产能较大的建材
如砂石、钢材、装配式部品、预拌混凝土、防水材料、墙体材料等,一个企业即可成为基地,由当地政府实施重点监管。
推行建材数据分类标准以及编码,对建材产品进行标识。目的是根据建材产品特征规范分类标准并按照编码规则设立产品“身份证”,有助于建立建材产品质量追溯机制,整体提高数字化、信息化建材使用管理的工作效率,从源头保障建设工程的质量。
按照绿色生产和绿色运输的要求,北京市相关部门已联合承德市政府、首钢集团、张家口市政府对承德宝通矿业、首钢迁安首矿等4个砂石生产基地进行“北京市建筑砂石绿色基地”挂牌。目前,京津冀地区已经初步形成了建筑门窗基地、砂石基地、钢结构基地、保温基地、石材加工基地等,为京津冀地区建材绿色供应链建设创造了条件。
供稿部门:节能建材处
猜你喜欢
☞聚焦政策解读 倾听企业心声——市住房城乡建设委举办第四十七期“处长政策解读日”活动
我们是北京市住建委新媒体矩阵,您身边的安居顾问
微信
微博
头条
北京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