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波“回忆杀”慎入!老物件里的故事,只有浙师人懂,看完可能要泪崩……
浙师将迎来六十四岁生日
岁月匆匆走过,浙师静静守望记录了多少个你与母校相逢的故事那些远去的年华如同就在昨天重拾记忆
一张张老照片勾起沉淀在岁月中的怀念
“暴露身份”的时候到了看看这些老物件你还能说出它们的名字吗?随着尘封的记忆被解锁时光里的浙师故事正在娓娓道来……
时光淬炼后“功成身退”,数一数这些“老古董”你认识几个
书籍卡片柜。
在没有“一键检索”的年代,卡片目录柜是图书馆最重要的物件之一。来图书馆借阅书籍资料,必须要通过翻找卡片目录柜里的卡片,才能得到馆藏书籍资料的“身份信息”。“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踱步在行行书架中,你是否想起了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九十年代初期粮票。
杭州师专时期食堂的饭票。
统一发放的饭票,是一个时代人的共同记忆。那时,师范生的配给应该还算不错的,但也常常也会发生有趣的一幕,食量大的男生不够吃,就要问女同学借“饭票”。时光荏苒,那些年最爱的菜品,那些互相谦让的同学,你还能想起吗?
杭州师范专科学校时期的一些奖章。
学生时代,最期待的不过是奖章和奖状。图上中间两枚为运动纪念章,是当时体育热潮的见证物,1957年高校开展“劳卫制达标满堂红”活动,要求高校90%以上的学生通过一年的体育锻炼劳卫制通过三级以上或其他单项体育项目的任一个达到三级运动标准,展开了健身卫国的激情岁月。图中右上一枚为优等生奖章,其所有者朱玉老师为我校数学系第一届学生,由于在校成绩优秀、表现突出,1958年毕业以后成为极少数能够直接留校任教的学生。
写有“浙江师范大学”的生活用具。
看到“搪瓷”用品,是不是感到很亲切?曾经,搪瓷作为最常见的日常用品材料,渗透在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锅碗瓢盆,喝茶洗澡、生活工作。这套“搪瓷”用品,是八、九十年代中后期浙江师范学院学生的一套生活用具标配,包括脸盆、饭盒、碗、茶杯,上面写着“浙江师范大学”。看着它们,曾经的美好芳华似乎浮现眼前,朗朗书声,同学们的笑颜……
岁月斑驳,珍藏的是青春
1956年的学生证。
1956年浙江师范大学的前身杭州师范专科学校初建于杭州西子湖畔,学生总计735人,多来自华东三省。这是当时学生的学生证,为我校数学系第一届学生朱玉捐赠,发现了吗?那时的学号还是六位数。如果你已从浙师毕业多年,陪伴了四年的学生证还珍藏着吗?盖满的印章,记录着你在浙师度过的每一个春夏秋冬。当再次翻开,印油的气味早已散去,青涩的脸庞,泛黄的纸张,褪色的字迹,都是青春最美的印记。
1961年6月杭州师范学院中文系《现代汉语语音口试题》。
作为师范生,最不能越过的话题就是普通话测试了。这是一张1961年6月杭州师范学院中文系《现代汉语语音口试题》,是中文系老师亲手刻写的,经1958级校友邵介安老师之手得以保存。纸张发黄,边角已略有破损,但经历半个世纪,保存尚属完好,上面密密麻麻的圈注也依然清晰可见。当时考试采取当场考试、当面亮分的形式,邵介安老师回忆他是第一个抽号上场考试的,与老师面对面非常紧张,最终得到79分的评分。
八十年代中文系学生《古代文学》课堂笔记。
对于求学的日子,我们总是倍加珍惜。课本无一不是仔细呵护,课堂笔记无一不是仔细誊写,用心排版。在褪色发黄的纸张里,隐藏着每个人的青春,这份笔记,是否也让你回忆起奋笔疾书的读书岁月?
图中是一套跨越半个世纪的教材,那时老师上课时用的是自己编写的讲义,学生拿讲义到文印室,通过钢板、铁笔、蜡纸等工具刻印。文印室没有提供装订服务,一门课程结束以后,学生们就通过到杭州艮山门货物装卸站挑煤等方式挣取费用,到校外的文印室将一张张讲义自费装订成册。
1960年,杭州师范学院时期中文系自编自导的话剧《徐双喜》的剧本。
“毕业之前,一定要看一次'阿西'”已经成为浙师人心照不宣的约定。这是一部杭州师范学院时期中文系自编自导的话剧《徐双喜》的剧本。浙师大浓厚的演剧传统传承发展了半个世纪,1977年师大文工团话剧组建立,后发展为浙师大话剧队,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正式命名为“阿西剧社”(A.C),如今作为师大校园文化品牌在国内已具有一定的知名度。
校友陆春祥回忆当年,题写“牛经大学”。
以前,商业街的北面是一片林子,一个北门直通高村,村里的牛就常常出现在校园里。2019年,中文80级校友陆春祥回忆当年,题写“牛经大学”,跋曰:“一九八零,初进师院。池塘春草,牛声稻田。情人坡上,我在看书,牛在看天。众学子戏谓:牛经大学。或曰:早稻田大学。”
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全国各地高校大批热爱文学的大学生自发地掀起了文学刊物创办热潮,成为当年一种主流文化现象。浙江师范大学校刊《黄金时代》便创刊于1979年,正值文学火热的年代,成为当时共青团浙江师范大学委员会直辖的唯一一本校级综合性文学刊物。同时间其他刊物也不断涌现,聚集起一批批热爱文学的青年师生,图为另外两种校园刊物《野葩》和《青竹》。
个人的小物件,浙师的大事纪
65级学生的相关证件。
1965年,浙江师范学院从杭州南迁金华办学,65级是为浙江师范学院金华入学的第一届学生,这是当时学生参加考试及录取的相关证件。
数学系773和782班班级的热水瓶。
每个物件都带有岁月的痕迹,每张照片都印着时光的故事。77级和78级为浙师大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第二届学生,由于77年高考在冬季举行,77级学生实际上是78年入学的,与78级入学时间相差大概只有半年左右。图为数学系773和782班班级的热水瓶。
这只很有年代感的热水瓶,是浙师大原校长、九十多岁高龄的蒋风教授在1982年在学校被评为先进教工时所获的奖励。直到捐给校史馆之前,也就是2016年浙师大六十周年校庆前夕,老先生在日常生活中都还在使用它。1984年2月15日,蒋风因其在教学、科研工作上成绩突出被提拔为浙江师范学院院长,从此,在他的带领下学校走上了更名发展的道路。
“旧忆就像一扇窗,推开了就再难合上。”
无论时光飞逝、世事变迁,浙师就在这里
累积岁月平淡的痕迹,孕育不凡的浙师人
﹀
﹀
﹀
浙师校友们
如果你手中也有浙师老物件
欢迎分享!
您可以选择捐赠给浙师档案馆
或者请其代为保管和复制
可以发照片、扫描件以及故事
到邮箱dag@zjnu.cn
让我们留下更多属于浙师人的珍贵记忆!
具体方式戳下面超链接:
浙师大校史资料和实物征集公告
所有浙师人
母校以校庆之名寄出的思念和问候
你收到了吗?
不管你在哪里,记得
浙师永远是你的家,母校永远在你身后
我们永远在一起!
今日编辑丨刘杉杉 葛真责任编辑丨姜旭晨
往期精彩
浙师,真的想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