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说你呢!还在玩手机???

融媒体中心 浙江师范大学 2021-03-15
度过了忙碌的一天
你也许回复了上百条微信消息
也许刷完了今日微博热搜
那么,看到本条推文的这一刻
是你今日使用手机的第几个小时?!
当手机成为我们生活中越来越重要的工具
它和我们的关系变得十分“微妙”
是不是每个人都会被手机控制
到底该如何科学使用手机
数字原住民们的人际关系又将是何走向?

看着我的眼睛👀
认真回答:以下是你的日常状态吗?


为了更好地了解当代大学生和手机的关系
浙师T少做了一次问卷调查
让我们好好唠唠你和手机的那些事儿


01你和手机的亲密度是......



你每天使用手机的时长为



在调查中
每天使用手机8小时以上
“网瘾少年”占21.77%
两小时以内的“自律达人”只有3.23%
大部分同学每天使用手机长为5-8小时
人文学院汉语言专业19级学生赵杰认为,自己对手机的依赖更多是因其为我们生活带来的便利,“有了手机,每天买东西,做志愿者,参加讲座,扫电瓶车都很方便。” 在体育学院体教19级王亮哲看来,手机只是他放松自我的工具。为在训练时保持较好的身体状态,在一天的训练之后,他才会打开他最喜欢的古典乐,跟从“柔板”的引导沉浸在音乐里,手机是他“身心spa”必不可少的工具。


你平均几分钟打开一次手机



15.05%的同学每隔2分钟或更短的时间就要打开一次手机
间隔在10分钟以内的同学占84.54%在访谈中,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19级学生无子表示,她一天使用手机的时间最多会在十个小时左右,微博和抖音是她的“时间黑洞”。教师教育学院的甜甜说,除去六个小时睡觉,她剩下的时间都离不开手机,对她来说,如果一天不带手机她就会非常焦虑,产生空虚感与失落感。
只想泡图文的研一同学小陈表示,自己一天除了基本的交流,基本不玩手机。“有很多的事情可以做啊,看书,健身,打球,跟朋友出去玩,为什么非要浪费时间在玩手机上呢?”
02手机对学习效率的影响



你是否在学习时走神看手机


数据显示从不因为手机而走神的同学成为仅占1.94%的“稀有物种”,98.06%的同学在学习时会不同程度被手机干扰说起学习时因为手机而走神,数计学院20级学生王雪润说,写作业时,她原本只想回复一下微信消息,却不自觉地点开了微博、淘宝等其他软件,于是开始了长时间的娱乐;人文学院大三学生小李也说,学习时他突然想到新点子,便拿起手机去查找资料,结果却被手机弹出的各种碎片化新闻所吸引,不自觉走了神,随后又懊悔不已。

工商管理硕士代代说,研究生阶段和本科的不同在于学习需要一大段连续的时间,因此在白天她基本不刷手机,“提示重要信息我会及时回,不那么重要的我会先做好手头的学习任务。”代代说,“在大一时,我也像众多新生一样感到迷茫,但是现在目标清晰,强大的内生动力让她更加自律。”


当你使用手机时,你在干什么


学习时手机屏幕突然亮起拿起手机“一不留神”就浪费一个下午调查显示同学们用手机做的最多的三件事情分别是:“聊天、社交”“回复微信,处理工作消息”和“刷微博、小红书、知乎等门户平台”“追剧、看电影、看番”、“逛某宝等购物平台”紧随其后“看电子书、上网课、背单词”排在最后经管学院的小高是浙师大的一名小萌新,她说每天睡前还是会被自己的屏幕使用时长震惊,“有时长达10个小时,感觉自己无时无刻不在玩手机。部门、学习的各类消息轮番轰炸,为了防范错过消息的风险,每收到信息她都会忍不住解锁手机看一看。小高承认道,手机信息严重影响到了她的学习效率,学习时间被碎片化,没办法进入沉浸式学习状态。
对外院18级的小潘来说,手机的正面影响大于负面影响。他没有沉溺于手机的娱乐功能,使用手机大多是因为学习需要:单词打卡要用到百词斩,复习查词要用到有道翻译,练习听力也要用到手机,他说,自己对手机的依赖属于良性依赖。“手机能够帮助我完成学业任务,提高我的英语水平。”


手机功能的多元化既能给我们带来困扰也会为学习提供诸多便利
如何处理好手机和学习的关系就成为了ZJNUers一门重要的功课快来抄抄学霸们的“作业”吧




学霸支招





如何保持专注
徐佳文(现为清华大学公共管理专业2020级硕士生)
1. 如非必要,在学习时可不带手机或者将手机放置于书包内完成规定任务后再查看手机消息。
2. 将关注点尽可能投入到真实生活中,例如参加体育活动、社团活动等,减少因空虚无聊而刷手机的次数。
3. 想看手机时,学会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告诉自己:暂时不看手机也不会怎么样。
时间管理软件推荐王君瑞(现为北京师范大学学科教学语文2020级硕士生)
1.滴答清单——把近期的学习任务、读书计划等重要事件分门别类列在清单中,能更合理地安排任务进度,并且给一项项任务打钩的瞬间能让人心情愉悦。
2.时间块——一款记录时间的软件,操作便捷。有意识地整理自己一天的时间分布,能让我们逐渐远离坏习惯。睡前使用这个app,相当于复盘自己的一天。
3.番茄ToDo——众人皆知的时间管理神器,“未来计划日”功能很方便。

03手机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晚上你是否会在被窝里关灯看手机


有62.14%的同学选择“是”
有37.86%的同学选择了“否”
生化学院17级的益达在心理辅导站工作,他经常在夜晚帮同学“疗伤”到很晚。“在熄灯之后保持一个姿势去刷手机回复消息,感到腰酸背痛。”



你的视力情况为



根据调查
完全不近的“火眼金睛”仅占11.59%
眼镜度数在200-400度的同学占比最大
同样有11.59%的同学眼镜度数为600度以上
自律的小成同学来自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他既是班长又是院学生会的干事,平时工作很忙,他不愿因熬夜导致第二天学习和工作效率的降低,也不愿因为夜间加班影响视力,小成只得削减自己的手机娱乐时间。“原先会熬夜看的球赛大学之后也很少去看了。”在睡前保持心情的平稳,自律的小成养成了“随时睡觉,随时睡得着”的“超能力”。



你是否因为睡前玩手机而熬夜或失眠


调查结果显示
超过半数的同学因为睡前玩手机而熬夜或失眠
一位20级经管新生小茗说,进入大学这一学期,她的手机使用频率大大提高,上课看黑板也开始模糊。阿依也是经管学院20级的新生,她表示,睡前她习惯刷快手,通过看些娱乐小视频缓解一天的忙碌。然而过度娱乐之后也会产生一系列不良反应,比如影响睡眠质量,因而导致第二天上课时精神不济,上课还会打瞌睡。“上次期中考部分科目的不理想,手机也占了一定原因。”阿依说。 经管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徐泽宇说,虽然自己也有过熬夜追剧的经历,但是她也会利用好手机上的一些app实现健康管理,比如,她经常在Keep软件里参考健康食谱,用“小睡眠”APP检测睡眠质量。热爱艺术的她也在网络上学习舞蹈,帮助自己保持好心情。




专家分析+护眼方法





校医院 眼耳鼻喉科 金益文医生
人的视力是靠视网膜工作成像完成,视网膜是由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组成,对彩色或颜色的视觉是视锥细胞工作完成,主要集中在最敏感的黄斑区。夜间视力主要是视杆细胞工作而产生视觉。如果光线过暗,周围的颜色色泽都过暗,会影响视网膜的代谢和功能,影响视力的功能。
光线太暗,瞳孔会变大,容易影响散光成像,看东西不清楚,眼晴就会过度或过长时间调节,导致视疲劳和视力损伤。如已患近视,且已经佩戴近视眼镜,夜间关灯后玩手机加重近视度数,增加视网膜脱落的几率。眼晴也会受蓝光辐射,对眼晴造成不良影响。关灯后,手机亮关会更加明显,容易引起视神经兴奋,从而引起眼晴过度疲劳,引起视力下降。此外,眼部容易充血,出现眼干,眼胀等症状。瞳孔散大堵塞眼内液体流运很容易引发青光眼的发生。手机屏幕的光亮更刺眼,会导致泪液成分改变和泪液分泌减少,严重会造成角膜上皮的脱落,引发角膜炎发生。
睡觉前玩手机是会失眠的,首先是手机内容很容易使神经兴奋,如果越玩越兴奋,不知不觉就过了最佳睡眠时间,打乱了生物钟而导致失眠。
建议大家合理用眼,规范用眼,多参加室外运动,充足睡眠。


护眼小贴士之眼保健操


04手机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当有不太熟的同学向你迎面走来,你会

当遇见仅有几面之缘的熟人
53.66%的同学选择大方"say hi"
47.34的“社恐星人”会用手机掩饰尴尬
选择两个选项的人数接近1:1
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地政复合201班的小江认为,手机的确能更便捷地传递讯息,但其所带来的社交范围的“扩大”,在本质上是一种“缩小”。他和许多微信好友的关系都仅仅停留在了“加个微信”的浅层次。

经管学院19级的徐同学更青睐面对面交流:听见对方的声音、感受对方的精神状态,那才是真正的感情交流。在与别人聚餐时或一起出门时,她尽可能不看手机,“这一是为了养成良好的习惯,二是对他人的尊重。”和徐同学不同,而比较慢热的人文学院20级张同学一般是先从线上聊天开始,熟络了之后会考虑线下交流。



你认为手机对人际关系的影响是


29.13%的同学认为手机是“缓解社交尴尬的法宝”17.48%的同学认为“手机造成科技冷漠”53.39%的同学认为手机方便了人际沟通
来自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地理18级的小陈表示,在用手机交时,她期待别人“秒回”自己的消息,重要的消息得不到及时回复,她就会有些焦虑;她也经常担心不及时回复别人的消息而被误认为是个“高冷女孩”。

打电话、发微信、视频聊天,手机能打破空间限制,让我们随时倾吐对他人的情感,这对于离家在外的游子尤为重要。“并不是手机造成了科技冷漠,而是很多人过度的依赖手机才会造成科技冷漠。合理使用,手机就是传达爱的工具。”人文学院20级张同学说。

国际学院20级学生陈露的家乡远在几千公里之外的黑龙江省,她经常通过手机与家人进行沟通,小小的手机屏幕缩短了她与家人之间的距离。每周她会和家人进行一两次的视频通话,通两三次电话,每天都会通过微信进行交流。





手机对于人际关系到底有怎样的影响




心理健康教育发展中心专职咨询师: 

何可人



各种社交软件打破时空限制,让大家可以接触到形形色色的人。但手机的使用让我们更幸福了吗?


在编辑状态前思索很久,该发吗?分组可见给哪些人?每张图特别是人像要精心修过再发到朋友圈,期待着点赞与评论。想要展示或炫耀但又不想那么张扬,产出了 “凡尔赛文学”。刷着别人特别是同龄人取得什么成绩、去哪儿吃喝玩乐的状态,再对比自己的生活,越刷越焦虑还有点抑郁。和亲朋好友在一起时,也各自玩着手机,长辈抱怨怎么好不容易见一面,大家都还盯着手机看……


不少研究者关注社交网络的使用与用户感受之间的关系。腾讯网络行为研究中心做过一个“社交网络斋戒”实验:85名被试每日使用微信不超过30分钟,为期15天。结果发现,用户短暂离开微信之后,生活满意度、疏离感、积极情绪都没有显著变化,但消极情绪有明显降低,工作投入度有大幅提高。也有研究者指出社交网络本身并不会使人感到不幸福和孤独,但它的某些功能和特性容易对人造成不良的影响。只有和强关系(比较亲密的朋友,通常在线下也认识)进行“创作式交流”,即沟通的内容是个性化的,通常是定向的、一对一的,也是更发自内心的交流,幸福感和联结感的增加最为明显。


幸福和孤独的感受在人类社会一直存在,手机只是工具,和其他工具一样,关键在于我们如何使用它。关系的枯萎,始于疏于灌溉,希望凭借手机我们能进行更有意义的谈话,交到更亲密的朋友;少一些“表演”,多一些真实体验和关系的尝试。



今日小寒

滴水成冰手难舒

此刻,你是否在躲在被窝里看手机?

对于手机使用,你有什么更好的心得吗?

快来评论区告诉我们吧!


参考文献:

Burke, M., & Kraut, R. E.(2016).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acebook Use and Well‐Being depends on Communication Type and Tie Strength. Journal of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21(4), 265-281.


文字 | 田晨晨 吴翰 方彦丹 朱宇 施欣瑶 范苏齐 温哲展 陈雨欣 马鸣宇 刘蓓蕾 余涌涛 翁伶超 汪冲

制图 | 陆雨寒 刘韵 李艾峥

视频 | 吴柳静 厉楚云

出镜 | 徐含薇 艾丽菲热

问卷 | 田晨晨 谌思屹

今日编辑 | 田晨晨 吴翰

责任编辑 | 姜雯静


往期回顾



别忘了分享、点赞、点在看“一键三连”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