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新东大”,必有“新西大”!解密老文科楼的前世今生!
六十余载,于岁月中沉淀
1956年——未来
时光飞逝,回忆永存我们与新东大的故事继续……
在浙江师范大学校园内的西侧,有一幢充满年代感的主体为三层的教学楼,在高耸翠拔的树木围绕中,青灰色的外墙和红漆窗框交相辉映,看上去质朴又浪漫。
这幢楼就是师大人口中常常提起的“老五幢”,也叫做老文科楼,是浙师大南迁前修建的第一幢教学楼,始建于1958年。
文科教学楼全景
1958年建造的文科教学楼(左)和行政楼(右)
现在的文科教学楼
“新东大”与“新西大”
高高的讲台、可活动的黑板、阶梯排列的座位,这里有过很多精彩的师生对话、激烈的课堂辩论以及温馨的同学情谊,因为这些回忆让这栋楼变得愈加迷人。
如火如荼的青春时代
1996年的老五幢
改革开放过后,学术文化交流日益增多,80、90年代“老五幢”也迎来了它的青春时代。
80年代交通不便,每一位学者的到来都极为不易,好学的师大人就在新东大实现和大师相遇的心愿。语言学家张志公先生来时,全校轰动,新东大挤满了人,还有贴着玻璃窗在走廊上听的,讲座结束时更有不少人请先生签名。当时的蒋风校长,还请来日本著名儿童文学理论家鸟越信先生,这位先生后来也成为了师大儿童文化研究院的荣誉教授。
1984年,美国加州内弗拉斯加州大学理查德·佛林教授博士来校讲学
加拿大努莫夫教授在新西大开展讲座
1999年10月,梁晓声应邀来浙师大讲座,讲座的地点原定于新东大,开讲前一天浙师学子们已经开始占位置,占不到位置的还自带了小凳子。开讲当天,五幢的外围围了几百人,新东大的教室也早已坐满,连讲台都踏不上去,讲座不得不临时更换到学校的大礼堂。听到地点更换的消息,同学们鱼贯而出,带起一阵尘土飞扬。
从新东大到大礼堂不过百余米,当梁晓声迈进大礼堂,礼堂内上千的位置已经坐得满满当当。刚开始讲座,不巧又突然停电,台下同学有些“骚动”,梁晓声换上扩音器,转变话题,谈起自己此行因为一个小疏忽而忙乱一阵,他告诉大家,生活中不期之事常有,不必抱怨不必惊慌。因为他的平易之态,现场很快恢复安静。那一天的讲座原定时长是2个小时,最后却生生讲了近4个小时,在互动交流环节收到了同学们递上来的一百多张纸条。
除了各类讲座之外,“老五幢”还承办过许多的大型学术研讨会,那时的“老五幢”就是浙师大的学术地标。
浙江历史学会1982年年会
中文系第十届科学讨论会
不断“升级”的文化标地
1999年12月,中文系与历史系合并,人文学院在“老五幢”正式成立。
由于建造年代久远,屋顶雨水渗透,桁条存在腐烂的风险,出于安全的考虑,2003年学校改造了“老五幢”的屋面,在屋顶的桁条上铺上油毛毡,再在油毛毡上铺上瓦片。改造之后的“老五幢”实现了防水防潮,学生们的安全也得到了保障。
2016年,为了升级“老五幢”的使用功能,所有木窗都改成了铝合金材质,外墙的砖块也重新勾缝。2017年,更是从崇师广场搬来了青石板和栏杆,崇师文化在“老五幢”有了新的传承。
浙师校友在新东大认捐的桌椅
现在的教室
风华依旧的学术摇篮
一楼的红木沙发上总有三两人聚在一起精勤探讨。硕士生雷雨和邱玲最早听说这个楼,是从导师李伟的口中。据李伟介绍,当年他就是在这栋楼里求学,横亘数十载,在“老五幢”再次完成师大人文精神的传承。
“在新东大复习会比较安静,基本没有人会来打扰,我能够让自己静得下心来,”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胡燕阳说到,“在这里我可以坐上一整天,潜心准备自己的学习,这种感觉真的很不错。”她戴着听力耳机,坐在窗台边刷英语习题。阳光从木窗的玻璃透出,温柔地倾泻在教室里,不骄不躁,是坚韧的味道。
新东大年老,但它并不衰败。依旧是熟悉的阶梯教室,位子上坐满来此“安营扎寨”的考研学子,几乎每个人一进门就都立马投入到学业上,只听到笔尖掠过书本时的沙沙声。正是春和景明的时节,窗边微风温润拂过,吹起复习资料封面的小小一角,学生们依旧低着头,不断丰沃、铸实自己。也许我们并不知道他们具体姓甚名谁,但毫无疑问,他们有一个相同的名字——新东大的浙师人。
它依旧还在诉说
诉说它的前世今生……
“跟着总书记学党史”专题学史明理 学史增信 学史崇德 学史力行欢迎大家在评论区一起分享学习心得
文字 | 姜雯静 孙齐斌
摄影 | 来楚漪 陈小备 葛茜 赵泽萱 池亨颖
编辑 | 吴翰 陈雨欣
责任编辑 | 姜雯静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