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 2022年第六期重点文章摘要

点击蓝字 · 关注我们获取更多有益资讯

农业可持续发展

农村高质量发展的区域差异与动态演进


刘涛,周红瑞


摘 要:基于新发展理念视角构建中国农村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Dagum基尼系数和核密度估计分析2014—2020年中国农村高质量发展的区域差异、差异来源及其动态演进规律。研究发现:(1)中国农村高质量发展水平稳步增长,其增长主要得益于农村创新发展和绿色发展,而受制于开放发展、协调发展和共享发展。其空间格局呈现出东部地区高速发展、中部地区发展“塌陷”和西部地区快速追赶态势。(2)农村高质量发展的区域差异主要源于区域间差异,但区域间差异的贡献率呈下降趋势,区域内差异和超变密度的贡献率有所上升。具体来看,区域间差异主要源于中西部与东部的差异,区域内差异主要源于居高不下的东部地区内部差异。(3)核密度估计显示,全国及东中西三大区域的农村高质量发展水平不断提升,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农村高质量发展的离散程度有所扩大,多极分化特征持续显现。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政策的

效应评估与机制分析


马楠


摘 要:将粮食主产区163个地级市中部分地区先行实施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政策视为一次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法评估了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政策对农业发展的因果效应、异质性以及影响机制。研究表明: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政策既能有效促进农业发展也能优化调整地区产业结构,并通过了平行趋势检验、安慰剂检验以及因变量滞后一期的稳健性检验;政策效应异质性显著,山区强于非山区,农业规模较大地区强于小规模地区,政策效应伴随着农业发展水平提升而不断降低,表现出“益贫不益富”特点;政策主要通过发展生产托管、培育服务组织和引入现代化生产要素等机制释放政策红利,进而实现推动农业发展的目标。


“产业兴旺”的合约基础


马太超


摘要:合约选择是考察经济行为的微观基础,对“产业兴旺”的分析离不开对农业合约选择过程的系统观察。构建由环境参数、交易者特性和交易维度3个层次的分析变量所组成的分析框架,能够全面考察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合约选择的经济逻辑。环境参数是合约选择的逻辑起点,在既定制度安排下作为宏观背景影响农业合约选择;交易者特性指交易参与人具有的经济和社会属性,是合约选择的能动因素,与环境参数相互作用共同影响农业缔约结构;交易维度用以刻画一项具体交易所具有的特征。3个层面的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决定交易属性,进而决定交易成本。有效的农业合约便是在给定环境参数、交易者特性和交易维度的情况下将交易成本最小化的合约。交易属性与合约安排的最佳匹配是乡村“产业兴旺”的关键。


农民问题

以“家”为媒:城乡传播关系

与农民日常生活秩序重构


朱战辉


摘 要: 快速城镇化进程中,中国基层乡土社会加速向城乡社会转型,以家庭为单位的农民日常生活在城乡之间展开。不同于媒介中心主义和城市中心主义的解释路径,将“家”引入城乡传播关系的研究视野,家与新媒介的互嵌,使家庭成为连接城乡的传播主体和媒介。连接城乡的“家”具有实体性和意义性的统一,以“家”为媒建构起城乡日常生活之间双向互动和社会交往的桥梁,克服了媒介中心主义路径下城乡之间传播的主体性缺位。城乡社会和网络社会背景下,传统乡村日常生活秩序逐渐解体,铺展在城乡之间的家以及新媒介技术的进步和应用,重构了媒介化的城乡日常生活秩序,促进城乡生活共同体的形成,为建构转型期城乡融合的新型城乡关系格局提供了传播学的主张和视野启示。


劳动力转移对村庄集体行动的影响


李雪峰,戚军凯


摘要:大规模劳动力转移和农村集体行动衰败,对改善农村公共事务治理、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带来了严峻挑战。基于2018年四川省9585个行政村样本数据,以农村人居环境治理为例,实证考察了劳动力转移对村庄集体行动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劳动力转移对村庄集体行动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并且该结论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阻碍村庄集体经济发展和削弱村干部领导力,是劳动力转移抑制村庄集体行动的重要渠道。此外,劳动力转移对村庄集体行动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异质性,高收入村和人口大村在劳动力转移中更加容易陷入集体行动困境。研究进一步拓展了农村公共事务治理的研究场景,为纾解大规模劳动力转移背景下的村庄集体行动困境提供了重要的政策启示。


双向赋权与农民工入户策略


张桂金


摘要:以广东省Z市为例,采用混合研究法,从双向赋权角度对农民工入户策略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部分农民工采取了“一家两户”的入户策略,而这一选择是农民工在城乡推拉力共同作用下“保底竞优”的策略选择。城市通过居住证制度赋权农民工享有基本公共服务,降低了入户带来的城市福利效应,形成了入户的推力效应;但基本公共教育资源的短缺,迫使农民工家庭通过入户来竞逐有限资源,又形成了入户的拉力效应。国家通过乡村振兴、城乡一体化等制度化赋权方式,使农村居民在基本公共服务上与城市地区越趋接近,降低了农村的推力效应;与此同时,农村土地仍具有风险规避功能,农民以保留农村户口确保土地权利的延续、土地的升值以及规避城市风险,提升了农村的拉力效应。

经济与管理

农业“保险+信贷”政策

对农业信贷发展的影响


叶明华,陈康


摘 要:在政策梳理基础上,基于典型案例和2012—2020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分别对农业“保险+信贷”政策影响农业信贷发展的成效进行典型省份“点”的剖析和全国“面”的门槛检验。研究发现:在典型案例分析层面,农业“保险+信贷”形成了以“政策性农业保险+农林牧渔贷款+财政补贴”为样板的实践模式,该模式以农户投保政策性农业保险为前提,以政府对农业保险保费补贴和农业贷款贴息为保障;在全国面板数据检验中,农业“保险+信贷”政策对农业信贷具有显著正向作用,但受农业保险发展水平双重门槛效应影响,即农业“保险+信贷”政策对农业信贷的影响存在适度最优水平;进一步机制分析表明,农业保险平滑农户收入波动效应是农业保险发展水平双重门槛效应存在的重要原因。建议一方面着力提高农业保险密度和深度,另一方面提升农业保险合同完备性,进行农业保险服务创新和国际经验借鉴,以期实现农业“保险+信贷”支持农业信贷发展的最优成效。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与县域城乡收入差距


罗明忠,魏滨辉


摘 要:基于2010—2019年全国1486个县域的面板数据,以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这一外生政策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考察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对县域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在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同时,对县域城乡收入差距也具有显著的收敛作用;在考虑模型适用性、遗漏变量、样本自选择等问题后,基于PSMDID模型等多种方法的稳健性检验均支持上述结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对县域城乡收入差距的收敛效应在东部、融资环境较好以及财力水平较高的县域更为明显;机制分析发现,推动农村经济增长与加快城镇化进程,是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缩小县域城乡收入差距的重要作用渠道。


乌克兰危机对全球

粮食安全的影响与中国应对策略


赵玉菡,李先德


摘 要:构建“乌克兰危机—全球农产品市场—全球粮食安全”分析框架,系统分析乌克兰危机对全球农产品市场的直接和间接影响,以及其连锁效应对全球粮食安全的潜在影响。分析表明,全球农资和能源价格上涨,将引发全球农业生产成本大幅上升;受运输中断和出口限制措施的影响,全球农产品贸易规模下降、全球农产品供应趋紧;国际农产品价格飙升,将影响全球农产品消费的稳定性。多重因素叠加导致全球贫困和饥饿人口增加,加剧粮食安全问题。面对乌克兰危机造成的复杂形势,中国粮食安全受到的负面影响总体可控,但部分农产品面临进口风险和保供稳价压力,并波及中国农产品贸易对外布局。因此,中国应在确保主粮绝对安全的基础上,建立保障“大食物”安全的农业供给体系;完善国内价格“防火墙”机制;坚持国际农产品进口多元化,并积极推动多边农业合作。


城乡社会

熟人社会中的关系资源与地方市场


罗兴佐,刘天文


摘 要: 基于社会学视角,对湖北宜城一个地方市场发展的机理进行分析,发现农村地方市场发展与熟人社会的特性紧密相关。一方面,村庄社会关系、地方性规则、社会网络塑造地方市场秩序;另一方面,市场网络、市场规则、市场理性也在形塑地方社会关系、社会网络和社会治理共同体。在熟人社会中,社会与市场的互动呈现出从单向嵌入到双向嵌入再到动态互构的发展过程,而社会关系、社会资本和社会治理为市场发展提供了深厚的社会基础。熟人社会与地方市场互动机制的理论化,拓展了市场与社会关系研究的中国经验和理论命题,也能为当前乡村振兴中有效推进产业振兴提供方法论启示。


农村自我养老的制度配置及其社会功能


李辉


摘 要: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自我养老呈现出扎根中国大地、承载国家制度体系与资源配置的显著特征。农村集体成员权、农地制度、社会保障制度、乡村秩序以及乡村自组织共同构成自我养老的制度配置,彰显其在提升老人自养水平、协调老人自养与家庭发展、稳固国家乡村蓄水池等方面的社会功能。然而,在我国农村养老体系及其实践中,仍存在忽视自我养老价值功能、制度体系配置不完善等瓶颈问题。推进“以人为本”中国式农村现代化,须在构建包括自我养老在内多元养老体系的同时,从优化集体成员权、创新农地制度、细化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社会自组织四个方面寻求突破。



涉农资源产业化:政治逻辑与治理转向


林辉煌


摘 要:地方政府为博取政治关注而大力发展农业产业,核心的做法是将自上而下的涉农资源产业化,亦即,将分散的涉农资源进行整合,集中投放到少数村庄的产业建设上。然而涉农资源产业化不仅很难获得成功,难以带动农民致富,反而损害了农民对于一般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真实需求。以涉农资源产业化为核心的村庄经营之所以失败,主要原因在于脱离了产业和经济发展的市场规律。在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里,农业发展的核心命题依然是农业治理,其核心在于将涉农资源投放于广大农民真正需要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提高务农的便利性。



看了文章摘要,小伙伴们最想细读哪一篇文章呢?快留言告诉我们吧!关注我们微信公众号,持续接收更多信息哟~~


热门文章


写在创刊20周年之际

本刊特稿 | 樊胜根, 高海秀, 冯晓龙等:农食系统转型与乡村振兴

本刊特稿  | 张林秀,周天昊等:干群偏好差异与村民公共投资满意度

本刊特稿  | 黄祖辉,李锋等: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的理论品格、时代特质与系统建构

本刊特稿 | 罗必良、耿鹏鹏:“稻米理论”:集体主义及其经济解理本刊特稿 |赵德余,代岭:村庄主体差异对乡村振兴效用感知的影响

审阅博士论文的体会:读下来没有多少收获和启发

最新转载  ▏冯川:县域治理体系刚性化与乡镇自主性

张静丨如何知道自己到底适不适合做学术

写作经验分享 | 一年发表10篇C刊论文的牛人是这么炼成的

本刊编辑说丨核心期刊如何在初审中过滤稿件?

人文社科高质量论文的特征

一天写15分钟真的能写完一篇论文吗?

周雪光:我们修订文字时,特别要有一个与写作时不同的环境


作者群加入方法

微信群:请各位作者以“机构+姓名+加入作者群”的格式(如:“华农张三加入作者群”)直接回复后台,会收到管理员二维码,验证通过后邀请入群。该管理员微信仅作入群认证,不开放私聊。


QQ1群已满,QQ2群:768734135(QQ群为实名群,各栏目责任编辑均在群内,欢迎投稿作者以机构+姓名备注信息入群交流,入群后请修改群名片)

学报简介: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连续入选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8年入选中国人文社会科学A刊核心期刊,学报(社科版)自此进入国内全部主要核心学术期刊阵营。学报(社科版)被评为“全国高校社科名刊”,复合影响因子4.181。本刊不收取审稿费、版面费,优稿优酬。


主要栏目:【农业可持续发展】【农民问题】【经济与管理】【城乡社会】【传统与现代】【文史研究】

喜欢,就点一下“在看”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