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珠海市西部医疗中心设计:师法自然、融于自然

珠海市西部医疗中心项目是为适应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发展规划,建立与国际宜居城市相匹配的医疗卫生和健康服务体系的重大民生工程。项目由政府投资新建,拟采用PPP模式建设运营。

 


项目基地位于规划位于珠海市斗门区白藤街道办香海路以南,双湖路以东交汇处,西部生态新城起步区A片区,用地面积约108187.80㎡。


根据《珠海市医疗卫生机构设置规划(2016-2020年)》,西部医疗中心远期整体规模为1500床。本次设计范围为1000张规模,同时考虑预留远期500床规模的规划发展用地,实行“一次规划,分期实施,与城市发展同步推进”的原则。

 


珠海市西部医疗中心建设标准为集医教研健为一体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二星级绿色建筑标准。一期建设规模为168800㎡,地上建筑面积120000㎡,地下建筑面积48800㎡,停车位1720个。


建筑高度59.4M。考虑预留远期500床规模的规划发展用地,远期建设总建筑面积89000㎡,地上建筑面积为65000㎡,地下建筑面积24000㎡。

 


该项目在今年6月底已举办项目启动仪式,目前正在地基处理阶段。



◆ ◆ ◆ ◆

珠海西部医疗中心设计理念

◆ ◆ ◆ ◆


顺应上位规划、可持续发展的总平面设计

理念

依据珠海斗门区(西部中心城区A片区)控规图则,用地北侧为幸福河水系及城市景观绿地,西侧为中学用地,南侧及东侧为住宅及商住用地。本项目作为西部生态新城的健康医疗中心,辐射并服务于东面的生活组团。

 

由此确定场地的土地利用策略,将用地北区定位为住院区及预留发展区,北向拥有良好的滨水景观视野;地块以东均为居住组团,考虑就诊病患流线可达性,将东区定位为门急诊功能区, 西区为医技功能区。


南面城市道路腾逸路为50米城市主干道并设有25米绿化隔离带,将南区设置为行政后勤区及城市景观广场,便于院区人流集散和城市形象展示。

 


沿城市主导风向西北风,在场地中部纵向豁开一条西北东南向的中央景观内院——“生态谷”,环绕其间均采用室外廊道连通,利用被动式通风技术改善医疗内区的就诊环境。


远期发展上,“生态谷”向北延伸串联,西面通过廊道保证两期的医技功能连通,同时在两期的住院楼间围合出另一个景观内院,并通过裙房的层叠退台,形成丰富的庭院景观。

 


人车分流的交通理念

本着人群分流、人车分流、洁污分流、错峰分流的交通理念,院区主要采取地下停车的方式,实现各区域人车分流,车行地下,人行地上。

 


出入口

东侧广安路上集中设置院区主要车行入口和车行出口,中部设置门诊步行入口;北向平华大道上设置住院车行出入口,西侧福安路毗邻中学用地,不设置医疗流线的出入口,仅在西南角设置行政办公的出入口。南面腾逸路仅设置步行入口。


流线组织

各条流线经进入地库仍采用单向循环,在各自的落客区泊客后就近停车或继续下行,尽量避免流线交叉带来的拥堵。进院的门诊车流从东侧入口进入,经下沉庭院下地库,经过中区的门诊落客区落客后停车,或由东南角下沉庭院坡道出口离开。


住院车流经北侧入口进入,至北侧的地库入口行至地下一层住院落客区落客后,经环岛下地下二层停车,或绕行至东侧下沉庭院出口离开。




后勤及物品流线经西南口径直入地库,在地下一层西南角设置医疗物品及后勤物资装卸带,服务于营养厨房、中心药库、总务库房等,在地下二层的北区则分列垃圾站、太平间等污物装卸区,与北侧的污物廊道连通实现洁物及污物运输通道的垂直分层。


生态优先的景观设计

医疗综合楼四面围合出的生态谷中心景观区为整体医疗楼提供良好的治愈环境,同时,各层的功能区域沿花园一侧均布置为开敞的医患休息、等候等共享空间,形成宜人的休闲环境。


此外,方案在不同层次的屋顶设置了风格各异的屋顶花园,为住院病人提供了良好的康复环境,使得整个院区在有限的空间内利用自然、师法自然最终融于自然。远期的病房和医技部分同样以廊桥和退台景观界面与一期主楼对接,一气呵成。 

 


项目设计单位:中国中元国际工程有限公司

项目总负责: 宫建伟、褚正隆

项目设计: 李文心、赵越、李藤



END


投稿邮箱

news@zhuyitai.com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下载筑医台APP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