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安第斯山脉打工换宿,感受原住民的部落文化
在阿根廷旅行的一个多月里,我通过workaway网站申请了几个打工换宿的机会。这样的旅行方式,我可以和当地人一起生活,一起工作,闲暇时感受当地风土人情。平时可能都不会留意的小镇,因为这个契机可以停下来走走看看。虽然每个地方都只待了一周不到,但是也从中看到了、学到了不少。其中一次的经历是在阿根廷西北部Tucumán省安第斯山脉上的Amaicha小镇的青旅舍做志愿者。在这里,我被村民们强烈的自我认知和文化保护意识深深感动。
我们的女host叫Ileana,原来在布宜诺斯艾利斯当老师,嫁给了当地人Sebastián后定居Amaicha,一起开了青旅同时提供当地的tour。Ileana是个非常顶真的人,这是在我们还没看到她真人之前就感受到的。我们在workaway申请的时候,她马上回复了一条长达912个字(12号字体3页纸,差不多是一篇小论文...)的邮件介绍这里的工作内容和住宿条件等。
志愿者住帐篷
等我们到了之后,她又拿出来了许多小册子和手写的工作事项,然后给我们详尽介绍了Amaicha。我们这次打工换宿的目标除了青旅维护外,host还希望我们能对Amaicha多多了解并介绍给身边的人。所以每天工作五小时之外,都用来到处闲逛。
小册子
铲土
搬砖来了
还要上屋顶
这算是主街了吧
排水系统
许多村民养马
镇里还有电台!
小镇很小,并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景点,一个古老简朴得不能再简朴的教堂,屋顶是当地特有的角豆树(Algarrobo)纯木结构的,也算是上了年纪的教堂;一个德国艺术家搞的雕像,他说这是上帝的产物;一个Pachamama博物馆,但是host不推荐我们去,说就是拍照发instagram的因为没有一件真的展品;还有就是附近的Quilmes遗迹,这个是隆重推荐的,我们志愿者们包含的福利就是免费去host带的tour。
Quilmes Ruins
山坡上的雕塑
足球场上的驴,这么踢球呼吸管道真的没事?
在公路上边走边搭便车 晒晕了
干涸的河流
就是这样一个淳朴的地方,吸引了不算多也不算少的背包客们。下面总结下青旅打工换宿5天内了解的一些Amaicha。
部落土地制度
Quilmes人战斗了129年,虽然输给了西班牙人,但是最后还是要回了这片自治区
Amaicha是自治区,早在300多年前就与阿根廷政府谈成条件,由当地部落直接管理。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他们的土地制度。这里的人们,在娘肚里的时候就分到了一块土地,只要你耕种就有占有土地的资格。反之,如果荒废土地长达2年,部落就会收回土地所有权。而如果你合理利用土地,在不放弃原有土地的基础上想要更大面积,也可以和部落申请。这里和中国农耕社会的家户制有点像,村民能独立自主地耕种,但是又加了点村落制的监督理念。这样的制度让世世代代在这里生活的人非常有归属感,对自己的土地和家乡充满热爱。
民俗文化
National Festival of the Pachamama (Photo: Laly Rosales)
当地人世世代代在夜里全家在篝火边围坐成一圈,听家里的老人讲故事。许多口述的故事与孩子们在学校教的历史不一样,但是就是这样的传统才能这些当地人保留了自己脆弱的文化。不过中间也遗失了许多,比如他们的语言Cacán已经没人知道怎么讲,也没人知道什么意思,甚至这些地名Amaicha,Quilmes,Tafi,Cafayate等都只知道怎么读但已不确定其真正含义。
host带我们去参观遗迹之前,也在大树底下给我们讲故事
当然,在西班牙殖民时期,重新认知自己的传统是需要过程的,比如在几十年前,Pachamama节日还是不被世俗所接受的,甚至有些人会误以为是巫术,所以原住民只能关起门来偷偷地庆祝。但是感谢旅游业,因为有这么多欧洲人美国人特意跑来偏僻的小镇,当地人才开始发现原来自己的文化传统是多么地有趣多么地值得骄傲,政府也开始重视起来,鼓励当地人恢复这些民俗。
Pachamama许愿石堆
比如,安第斯山脉附近的部落都供奉的Pachamama在几十年前还会当成巫术,现在越来越重视这些文化传统。Pachamama的意思是大地母亲,当地人每年8月1日(阿根廷最冷的时候)会在地上挖个坑,家里的老者们带着孩子们把来年想要好收成的作物和酒撒到坑里供奉给Pachamama,期间动作要快速,感谢一年的好收成,从大地拿来的再还给大地一些的意思。其实世界各地都有自己的Pachamama形象,都有感谢大地母亲的仪式,只不过每个都在形象和仪式的细节上不一样。
这次没赶上啥节日,每年2月的La Pachamama节期间就能看到盛大的庆祝仪式,还能听到安第斯山脉附近特有的打击乐手鼓音乐Bagualas,Copleras。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d0394rnolae&width=500&height=375&auto=0
网上找到的老奶奶们演奏手鼓
自然风光
Calchaquí Valley
Amaicha靠着安第斯山脉的Calchaquí Valley,这里有条Santa Maria河,常年干涸,只有在降雨的时候才会有河水,但是据host说这里常年不下雨,去年总共8次,每次不超过2小时。河的这边是Qilmes人,那一边是Amaicha人,大家平均分。
这里有许许多多巨型仙人掌,有些还成片成片的特别壮观。仙人掌的用途非常广泛,好多部落把仙人掌肉里的壳当木头使。
许多当地特有的植物,如沿街排开的角豆树(Algarrobo),每年才长3cm,没想到这些随处可见的大树都至少五十甚至是上百岁。过去的Quilmes原住民就是用这些稀有的木材盖了他们家的屋顶,但是当时的安第斯山脉没有现在这么干旱,生长着比较多的数目。不过现在基本不用这些木材了,因为砍倒一棵少一棵,走在街上除了砖瓦建筑外,看到好多土房用的芦苇。和仙人掌一样,角豆树(Algarrobo)也可以食用,还是治疗糖尿病的良药。
还有些自然的草药,如这个有扩肺功能,爬山爬累了闻一下,再能走一程。
农业
这里水实在太珍贵了,种出来的菜真不容易。有时候自家亲兄弟会为了水源争吵。水库里的水每隔50天轮换到你灌溉农田,为了确保没人偸水,还有人不时监督水有没有被劫走。
第三天,我们去了Sebastián的爸爸的农场做农活。首先,大爷给我们示范如何摘玉米。手上握着一个小小的铲子,抓住玉米,铲子插进玉米包的外皮扭一下拉一下,晃晃的玉米就露出来了。然后要踩掉摘过的茎,继续下一棵。
田地里也有许多危险的植物,死死地缠着玉米,还有刺刺的表面,有时候甚至能钻到身体里刺痛你,真是非常狡猾。
一个上午五个小时都在拔玉米,太阳也越来越毒辣,茫茫的玉米地感觉永远摘不完呐。
中午,大爷请我们吃地里长出来的蔬菜和阿根廷牛肉,真的是异常鲜美。所有的植物都是慢慢地自然生长出来的,没有肥料也没有农药,虽然卖相层次不齐,但是味道个个都棒。这里一切都不是自动化的,作物用骡子背,收割也是大爷们还有亲戚朋友和志愿者们一同完成。极少的水源能带来这么好的收成,可见大爷的种植智慧。
卖相不咋的,好吃是真的
同上
边吃边聊,据说大爷之前还去大城市里工作过一段时间,但是渐渐开始不明白自己在为了什么奋斗,于是毅然回了老家开始种田。他觉得在地里干活非常有成就感,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花了心思就能看到玉米更好的收成,鸡就下更多的蛋。但是他也知道现在很多年轻人开始寻求城里的生活,出去打工,吃着工业化的食物,不再做农活。
饮食
Tucumán省有全阿根廷最好吃的empanadas,这不是我说的,是阿根廷人每年自己评的。从布宜诺斯艾利斯吃到北部,确实Tucumán的质量最高,皮薄肉多且咬下去溢出来的肉汁非常鲜美。
别看这里这么干旱,农产品还挺丰富的。我在纪念品店里看到有各种没见过的果酱、坚果、香料、芝士,夹心饼干alfajor。这里的人也种植草药,看到店里有卖止疼的,助消化的,止泻的等等。
工作之余还参观了一个部落合办的葡萄酒厂。一共有40个当地家庭参与种植葡萄,然后集中到酒厂酿造成了有独特风味的葡萄酒,盈利的钱全部分到每家每户。酒厂只生产2种葡萄酒,一个是常见的Malbec,还有一个叫Criolla,酿造的初衷是给当地人作house wine。原本以为就是很便宜的酒,但是其实比Malbec还贵,味道也与之前在阿根廷喝到的葡萄酒完全不一样,也是挺佩服当地人对自己葡萄酒的自信的。
手工业
这里的手工艺品既美观又有实用性,最有名的就是皮鼓。与其他鼓不同的一点就是背面有个像牙签一样的东西,靠这个震动发出细碎的小鼓点。但是这个鼓出了这山不好保存,因为需要在干旱的环境才能保持最佳的音色。
该图片来自网络
青旅里也有皮鼓给大家玩
小镇和景点附近也有一些纪念品商店,卖一些当地人制作的陶器和羊毛羊驼毛织品,多数小店直销商品,艺人做好了拿过来卖,自己定价,所以中间没有商家低价收购产品然后再高价卖出去。东西说不上很精致,但是没有批量生产的痕迹,每件物品都看上去非常独特可爱。虽然很想买,但是这些东西都太重了,我得提议老艺人们做点易随身携带的哎。
店门口就这么随意地放了几件商品
这里人对“公平贸易”的概念贯彻得真好。手工艺品虽然说不上贵,但是定价确实不低,但是购买方是特意来Amaicha的游客,他们认同当地人的生活方式和艺术表现形式,也乐于出于道义买下比工业化产品高出一倍的商品。
旅游业
旅游业带来了许多收入,帮助当地人能留在乡村。除了Quilmes遗迹的门票收入外,还有一些纪念品商店给当地人带来工作机会。另外,就是一些大大小小的酒店和青旅。这些不同价位的住宿才能给当地人带来更多收入,从原本经过也不停留,到下车看看几个小时,现在慢慢地有人放下脚步住个几晚。
Quilmes遗迹是阿根廷境内最大的前哥伦布时期遗迹,Quilmes人在战前战后都在此居住。Quilmes人和西班牙人打了130年仗,是南美最后一个被收复的部落。
遗迹背靠连绵的大山,是天然的屏障。生活区域分成2块,一块是山下的和平时期。房屋建造得都很规整,还能看到长长的城墙等公共设施,还有一块是山上的战争时期,依地势而建,看着比较散落,但是面积也不小,一直连到了山后。当时算是非常有规模的部落,外围有坚固的石墙防御,城内有成熟的排水系统。所有的墙体都是不加任何粘合剂的石墙(Pirca)。屋顶原来是当地特有的角豆树(Algarrobo)纯木结构的,但是现在看不到了。最有趣的是墙体本身也是台阶,跟着这些石墙走,可以把你带去更高更远的地方。
沿途看到许多Wanga石头,推测是用来祭祀的。
这个看捣腾面粉的洞洞其实可能是观星搞预测的。
地上随处捡到的陶片都是当时留下来的,有花纹的据说是祭祀亡灵的。
1534年到1663年,这个几千人的部落和西班牙人斗争了129年,其中发生了多少事情呢?维基百科就几行字带过。剩下的故事谁来告诉?
1534年,西班牙人来到了Quilmes人居住的安第斯山脉附近,当时印加统治时期已过了54年。Quilmes人和印加人相安无事,依旧保持自己的生活姿态,但是他们知道西班牙席卷整个南美洲的趋势,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他们看到东方的部落一个个被占领,早就做了准备,所以西班牙人打来了之后,他们一直顽强地战斗着。Quilmes被称为好战的民族,与西班牙这么多年的战争中都没有败下阵来。但是他们和印加人的扩张性不同,他们的好战只限于防御,别人不惹他们,他们也不会去侵犯别人。
最后战争白热化阶段,狡诈的西班牙人不是打赢他们的,是利用断粮断水的计谋,活活饿死渴死了许多人妇女小孩之后,首领看不下去了,于1665年投降的。投降后,许多壮烈的妇女不想当奴隶,抱着小孩一起跳崖自杀。这也就是为什么当地人不在原址附近盖新屋,因为太沉重了……1666年,剩下的Quilmes人开始被转移去当奴隶,有去玻利维亚当矿工的,有去Cafayate种葡萄的。最长的是去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出发的时候1600人最后就剩400人在1500km的路上活下来的。
幸运的是,部落首领在投降前把一部分人藏了起来,西班牙人也知道这件事但是不知道这些人去了哪里。打了这么多年仗也累了,生怕这些人又回来捣乱,索性让步,把这些人从山上请下来,但是前提是给政府养驴和羊&信仰基督。Quilmes人也蛮实际的,信就信了反正能要回自己的土地就行。但是他们明着信基督,暗地里从来没忘记自己的传统。也有很多人说,当地人把对pachamama的爱投射到了圣母玛利亚上,真的是毫无违和感。而且现在大家能看到的感谢pachamama仪式上,会有划十字和祷告的环节。
对当地人来说,遗迹和那些故事就是他们的历史、他们的教科书。
当地人非常有遗迹的保护意识,但是这也是在惨痛的经历之后才有的。
1970年代,阿根廷军政时期,国家开始修复底下和平时期的石墙结构。他们找来了50个会造Pirca的当地人,用新石头堆了整整齐齐的墙体。这造成了对原始遗迹的严重破坏,因为工人们只是会造房子但是不知道如何保护文物,现在看到肉眼能清晰辨认的石墙占总建筑的15%。
新造的
没修复的,是不是只看得出🌵?
虽然视觉上那些新造的更加养眼,但是那些已经残破的战争时期的建筑才是更加值得仔细地用肉眼辨认。
但是这不是最糟糕的,90年代,阿根廷政府把Quilmes Ruins托付给了一个外来的商人。商人在原址的入口处造了个酒店,还带个游泳池,完全破坏了遗址的面貌。然后就开始了十几年的敛财,每个月象征性地给几百peso的租金(相当于一百多人民币),不过据说一个月都没交过,而仅仅门票收入就有几百万美金,真的叫一毛不拔。后来当地人看不下去商人这种贪婪的行为,上访了政府,但是政府爱理不理的。于是当地人决定自己干,他们成群地扎营,堵住遗迹的路不让旅游大巴开进景点,于是旅行公司投诉到了政府那边。政府没办法只好出面帮当地人把商人赶走了。现在遗迹门票50peso(25人民币)的所有收入都给部落,投入到教育,买木材建公共设施等。
Ileana特意让我们爬到更高的地方,她说这个地方拍照不美,中间横出来这么明显的一个大酒店,但是就是让你们感受族人的伤疤的。她让我们闭上眼睛,静静地聆听先人想要诉说的故事。
这让我联想到国内千篇一律的古镇,门票不低,主街永远都是这些小商铺,当地人渐渐撤出居住区,剩下的只有嘈杂的酒吧音乐和晃眼的聚光灯招牌。纵使大环境下都有上层建筑的利益驱动,但是为什么在这个小小的Amaicha在经历一次创伤后,找到了保护自己文化遗产的自觉性,而水乡古镇的人却没有意识。当然现在也有越来越多不一样的声音呼吁保留古镇原有的建筑、还原生活气息,但是发声的绝大多数都是外人。除了抱怨国家机器之外,难道本地人自己没有责任吗?
Ileana和Sebastián之所以花这么大功夫去讲这段历史,是希望大家不要把遗迹当风景看,失败者的历史也一样令人值得人记住。通过这样的讲解,我们在空荡荡的山谷之间才能找寻到原住民生活的遗迹,还有残存在一块块石墙之间嘈杂的声音和战争带来的创伤。
当然了,遗迹还有大片大片未修复、未考察的地点,许多问号等着来解答,这也让整个旅程更加充满神秘感,希望未来有更多人关注这里吧。
与host的亲切合影
host和我说,如果你去Tucumán的游客中心,工作人员会推荐你必去的是Tafí del Valle,然后中间经过Quilmes遗迹,可以跳过Amaicha del Valle因为没啥东西,然后去Cafayate品葡萄酒,最后到达Salta的首府。所以她觉得我们能来真不容易,感谢我们这些旅行者能选择在这儿住几天。在青旅认识的柏林妹子在离开小镇到达Cafayate后感慨地说:“Amaicha is something special”。简单来说,Amaicha就是个还没怎么开发旅游业的、有点亲切感的、到处都是跟着陌生人走的狗狗的、可爱的小地方。
本文转载自原野计划志愿者Kiki的个人公众号:每天都去不一样的地方
原野计划由各行业不同背景的志愿者组成,调研欠发达地区乡村,结合当地自然和文化遗产,搭建和外界资源合作的平台,孵化社会企业项目帮助当地居民改善物质和文化生活。
Supported by the volunteers from different backgrounds, MIN Project explores local natural and cultural heritages in the underdeveloped countryside by establishing a platform for integrated resources. By relying on this platform, MIN Project initiates social enterprises to improve the local residents' life qual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