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秋冬季节光长膘?别错过孩子促长高的任何时期!

2016-11-22 杭州发布

人们普遍认为,冬天不是孩子长高的黄金季节。但是“冬储春发”,医生建议秋冬季节,家长也要有意识为促进孩子长高做好准备。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一年四季对孩子的生长发育影响各不相同,春天是儿童身高增长速度最快的季节,而秋冬季节则以体重增加为主。“收”与“藏”或许不如“生”与“长”来得那么明显,但是孩子们只有在秋冬储存足够的能量,才能在下一个春天到来的时候像小树一样快速长高。所以,虽然秋冬季节孩子的身高增长不如夏季那么明显,但是爸爸妈妈们还是要有意识地促进孩子长高哦!


失去的身高补不回来


幼儿期孩子个子长得慢,很多时候是家长喂养不当,没有给孩子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造成的。比如有的家长过分依赖母乳或奶粉,不注重培养孩子牙齿的咀嚼能力,10个月还在吃奶不吃饭,或只吃粥面等。有些家长偏信煲汤的营养,给孩子吃汤泡的饭或煮的粥而不吃其中的肉类等,营养摄入不足,造成孩子生长素分泌不足,影响孩子生长。



家长切莫对这样的情况掉以轻心,错以为孩子大了自然会吃饭、会长个,因为在孩子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将来即便纠正了不良饮食习惯,生长素的分泌充足了,可生长机会错过了,身高是不可能补得回来。

 

杭州市儿童医院内分泌科王珊琳副主任医师说:“婴幼儿0~1岁身高增长小于25厘米,1~2岁身高增长小于10厘米,2岁后身高每年增长小于5厘米,家长就应该带孩子去医院检查。”


先天无法更改,后天如何补救?


身高约30%的因素是由后天环境所决定的。抓住这些后天因素,就抓住了孩子长高的秘诀。按照生长规律,孩子的身高增长有三个关键期:婴幼儿期、儿童期、青春期。这三个发育高峰阶段,正是孩子长高的“黄金期”。针对不同时期,父母要因时制宜,为孩子长高“护航”。

 

1婴幼儿期——快速长高期


婴幼儿期是一个从初生状态逐渐趋向遵循其遗传素质规律的过程,是孩子长高的关键期。

合理喂养

4-6个月时,孩子的吞咽反应会逐步取代伸舌反应。从6个月起逐渐给孩子添加辅食,可以很好地帮助孩子从流质饮食向半固体、固体饮食过渡。如果不能及时完成这种过渡,孩子吃固体食物时就不能下咽、容易呕吐,进而影响孩子正常的生长发育。

食物多样化

婴幼儿时期如果食物品种过于单调,到了儿童期,出现偏食、挑食的可能性将会大大增加。因此要食物多样化,从而保证孩子营养均衡、全面,为孩子生长发育打好基础。

睡眠充足


为孩子营造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自孩子出生4个月开始,可逐渐减少夜间授乳的次数,保证孩子在晚上10点至凌晨2点处于深度睡眠状态。白天可适当安排孩子午睡。

4岁是黄金分界线


4岁是判断儿童矮小的一条黄金分界线。不论男童还是女童,4岁左右其体内生长激素、甲状腺素已基本形成,饮食、睡眠习惯逐渐形成,这些条件对今后的生长发育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生长激素分泌高峰在睡眠期间,民间所传“孩子睡觉就长肉”就是这个道理。4岁左右,儿童咀嚼功能发育完全,这时候给他们均衡营养,其中包括脂肪、蛋白质,让体内得到生长必需的营养素,为正常生长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4岁左右,还是儿童大脑发育的关键时刻,此时多让儿童运动,做些力所能及的智力开发,使其思维处于活跃阶段,也会促进内分泌,对生长有利。


2儿童期——平稳长高期

儿童期的孩子身高增长依然较快,只是增加幅度较婴幼儿期放缓,身高增长速度趋于平缓。

关注孩子每年的身高增长

孩子的生长速度并不是均衡的。建议每隔3-6个月测量一次身高,每年增高5-7厘米属于正常,否则,就需要带孩子就诊了。

预防孩子性早熟

日常生活中,父母应注意观察孩子的生理变化,一旦发现孩子有性早熟倾向,除了要及时带孩子就医检查外,还要特别关注孩子的心理变化,帮助孩子适应自己身体的新变化。此外,在饮食方面,父母不应给孩子喝加工饮料,吃含性激素的食品或成人补品,如蜂王浆、人参、益母草、肉苁蓉等。

多参与户外活动


户外活动不但能训练孩子的运动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还能促进新陈代谢,使孩子长更高。这一阶段,孩子的运动能力逐渐增强,家长要多鼓励孩子与同伴玩耍、参与学校的体育运动及家中的辅助运动。


3青春期——生长高峰期



青春期是孩子长高的第二个高峰期。为了让孩子长得更高,家长尤其应注意孩子的身高变化、营养、运动、睡眠和心理等问题。

关注孩子发育后的身高突增

女孩在乳房开始发育后2年左右,男孩在变声前,身高增长加速。女孩初潮后平均可再长3-8厘米,男孩变声后可再长5-10厘米。

睡眠、运动帮助孩子长得更高

充足的睡眠和适当的运动有助于青春期孩子的快速生长。尤其是纵向运动,可增加孩子的身高。

为孩子减压


升学是青春期孩子面对的主要压力。加之父母的期望,学校和社会的压力,青春期生理、心理的变化,都会加大孩子的压力。父母要理解孩子,多与孩子沟通,同时尊重和适当引导孩子的行为,而非强制命令孩子遵从家长的想法行事。


来源/市卫计委

编辑/杜林霞

版式/郑重


点击一下关键词查看更多往期内容

人才发展寒潮来袭古海塘

11位区县(市)委新书记到任丨城市密码新叶村

帮助孩子长得更高!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