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27日,由南京艺术学院与中国乐器协会联合主办,南京艺术学院流行音乐学院、乐器研究所、中国乐器协会业务部承办的2023年全国乐器学研究论坛在南京艺术学院圆满举办。本届论坛主题为“视野·视角 理论·技术”, 110余名来自中央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清华大学等20余所国内院校的专家学者,以及来自广州珠江钢琴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星海钢琴集团有限公司、上海民族乐器一厂等10余家国内优秀乐器企业负责人代表参加论坛,就进一步拓展乐器学研究的国际化视野,优化乐器学专业与乐器学学科建设,探讨艺术与科技的深度融合助推乐器学专业与乐器行业发展新思路,助力南京艺术学院乐器原创技术策源地建设,推进我国乐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等问题进行研讨和交流。26日上午,论坛开幕式举行。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党委副书记、中国乐器协会理事长王世成,南京艺术学院党委书记俞锋,流行音乐学院院长汪敏分别致辞。开幕式由南京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陈建华主持。俞锋指出,近年来,南京艺术学院乐器修造专业紧密聚焦科研前沿,不断深化数字乐器开发、新材料和新技术研究应用、高端乐器设计制造等领域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创新,为乐器领域的学科建设和产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学校将以此次论坛为契机,不断深化与中国乐器协会的交流合作,通过联合举办乐器创意设计大赛、联手孵化优质乐器产品等,准确把握乐器科技创新的未来趋势,进一步促进创意成果转化,以立德树人的更实成效和学科创新的更大成果,培养更多可堪大用的乐器修造人才,助力书写中国乐器发展新篇章。希望此次论坛能够助推中国乐器学事业的繁荣发展,推动中国乐器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在中西文化的交流碰撞中更好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王世成表示,此次论坛为各方搭建了全方位、多视角的研究与交流平台,中国乐器协会以此次论坛召开为契机,加强与南京艺术学院的紧密合作,一是围绕国家宏观战略与政策,为乐器学研究和乐器产业的创新驱动献计献策,让教育、科研与行业企业良性互动;二是围绕当前乐器行业提出的“卡脖子技术”研究,探讨乐器产业核心技术关键要素。他强调,推进校企合作成果转化落地,协会需落实“三部曲”:一要强化沟通协调作用,做好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项目服务;二要定期举办科技研讨会、项目对接会、成果巡展、项目签约等会活动;三要联合相关院所将科研攻关下沉着地,把合作项目研究室、实验室移到企业车间,同时引导企业主动对接院校和科研机构,推行科技创新项目订单式管理。陈建华主持开幕式
王世成、俞锋共同为“中国乐器协会与南京艺术学院产学研用战略合作基地”揭牌。中国乐器协会专职副理事长孙瑞勇与南京艺术学院党委副书记、副校长谢建明代表双方签订“产学研用战略合作”协议。孙瑞勇与谢建明代表双方签署“产学研用战略合作”协议
开幕式之后,上海音乐学院教授应有勤,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副所长、博士生导师、研究员杨军,第八、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大国工匠、原中国欧盟协会副主席、小提琴国际制作大师、中央音乐学院教授郑荃,国家一级作曲家兼演奏家、中国文艺志愿者协会副主席、多届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音乐主创及总监卞留念分别作《乐器学学科范围的界定和研究方法》《智能化趋势下的新电声技术》《民族低音拉弦乐器——大华琴的研制》《民乐电声化数字技术应用与发展前景》的主旨报告。 主旨报告
杨军作《智能化趋势下的新电声技术》主旨报告
郑荃作《民族低音拉弦乐器——大华琴的研制》主旨报
主旨报告
论坛期间,与会嘉宾围绕乐器学研究的发展与趋势,乐器声学、调音与律制,乐器(制作)制造新材料、新技术、新领域与新科技,乐器标准、质量与评价体系,乐器科技产业相关问题与未来发展对策等专题进行了分组发言与讨论,共同探讨乐器行业人才的培养与乐器高质量发展。中央电视台音乐频道CCTV-15、《乐器》杂志等媒体对论坛进行了跟踪报道。南京艺术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张凌浩就“南京艺术学院乐器学研究取得的成就与未来学科发展”接受采访。张凌浩接受中央电视台采访
论坛期间,京胡演奏大师、北京乐器学会会长刘正辉,威海光威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云南玉溪聂耳民族乐团音乐总监李鸿钧分别向南艺捐赠了仿生皮二胡、仿生皮京胡、大碳胡、四耳胡琴等五件新研制乐器。 刘正辉向南艺捐赠仿生皮二胡、仿生皮京胡
威海光威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向南艺捐赠大碳胡
李鸿钧向南艺捐赠四耳胡琴
论坛开幕前后,俞锋、张凌浩在学校行政楼贵宾室分别会见王世成,就南京艺术学院携手中国乐器协会积极践行“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战略,深化合作交流、推动强强联合,共同助力中国乐器学科建设、乐器人才培养、乐器行业高质量发展等,交换意见、达成共识。
在南艺期间,王世成一行还参观了南京艺术学院校史馆、马克思阅读中心和中国古代乐器复原成果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