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诗圣杜甫,为何回避他的远祖南阳杜周?原来还和司马迁有关
作者/风行卧龙
首发/文化影响力
唐代大诗人杜甫的远祖,是西汉时的大臣杜周。
但是,在杜甫的著述中,却没有以杜周为远祖。他似乎是刻意回避远祖杜周。
杜甫30岁时撰写《祭远祖当阳君文 》说 :“维开元二十九年岁次辛巳月日 , 十三叶孙甫, 谨以寒食之奠 , 敢昭告於先祖晋驸马都尉镇南大将军当阳成侯之灵 。初陶唐出自伊祁 , 圣人之後, 世食旧德 。降及武库, 应乎虬精 。”当阳君就是西晋名臣杜预。这是杜甫正式认杜预为远祖 。
杜甫还撰写过《进雕赋表》,文中也只是认杜预及其父杜恕为祖,并没有往前再追溯。
▲蒋兆和作《杜甫像》。
不仅是杜甫,同样是西汉杜周后裔的杜佑,也没有把杜周当成远祖,而只把杜周的儿子杜延年当成远祖。杜佑历任唐德宗、顺宗、宪宗三朝宰相,封岐国公。他以36年的功力完成了200卷的历史著作《通典》,开典章制度专史的先河。
以杜甫、杜佑的学识,他们肯定知晓西汉杜周才是自己的远祖,而他们为什么要回避呢?我们还是看看杜周其人。
01
杜周是西汉时期著名的酷吏。
他年轻时候得到南阳太守举荐,跟随廷尉张汤任廷尉史。他奉命处理事件,总是杀人很多。他当廷尉之后,不以法律为依据,总是观察皇帝好恶,迎合上意。他审理案子,有法不依,执法不平,造成大量冤狱。
杜周当廷尉时,每年大小案件多如牛毛,郡守一级的罪犯就不下百人,一年下来抓捕的人员就有十几万。不仅如此,杜周审案,不问实情,依法量刑,只要有人参奏,立即上刑法审问。大街上一听说杜周来抓人,吓得纷纷逃窜,慌乱无比。
杜周这个最高司法长官,不是消除了社会不稳定因素,而是制造了各种恐慌。杜周作为皇帝的爪牙,心狠手辣,非常阴毒,为皇帝铲除了很多异己,于是被升迁为御史大夫,位列三公。
杜周才做小吏时,只有一匹装备不全的马,做了御史大夫后,就有巨万家财。看来也不是什么廉吏。
更显眼的是,杜周任廷尉期间,还执行了司马迁宫刑事件。
因为为“李陵事件”理清摆正,司马迁惹怒了汉武帝,被关进了监狱,案子自然落在了杜周手里。一向唯上是从的杜周,是不分青红皂白的,也不会看法律条文的。为了完成《史记》,司马迁在拿不出钱赎罪的情况下,被杜周判了宫刑。
廷尉杜周给司马迁施以宫刑,史学家司马迁也在《酷吏列传》把杜周等人的罪恶行径如实述说。
02
显然,杜周的不光彩的行迹,为世人所不齿。作为杜周后裔的杜甫、杜佑,他们的观念与这位远祖迥异,所以也就回避了把杜周作为远祖。
诗圣杜甫在其诗文和一生行事中,儒家观念非常强烈,, “奉儒守官, 未坠素业”, “传之以仁义礼智信 , 列之以公侯伯子男 ”。他的儒家思想使他不愿接受一个法家的远祖——杜周 。
杜甫只认杜预为远祖,是因为杜预行事符合他的政治理想和追求。杜预是晋代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和学者,他官至镇南大将军,成为晋灭吴之战的统帅之一,被封为当阳县侯,入为司隶校尉。他耽思经籍,博学多通,多有建树,时誉为“杜武库”。著有《春秋左氏传集解》及《春秋释例》等,成为明朝之前唯一一个同时进入文庙和武庙的人。
而杜佑以杜周的儿子杜延年为远祖,也是有原因的。杜延年是杜周的三儿子,他和父兄的苛酷作风完全不一样。他官至三公,任御史大夫。他明法,主张宽厚行事,论议持平。 杜延年这样的作风,也是杜佑认同的,他当然乐意把它当成远祖。
03
酷吏杜周是时代的产物。在专制的社会里,皇帝任用酷吏打击豪强,也利用酷吏草菅人命。酷吏现象,是和法治精神背道而驰的,也是和宽仁治国理念截然相反的,也是违背人性的。这些,就是杜甫、杜佑不以杜周为远祖的主要原因。
然而,在杜周——杜延年之后,他们的后裔多克己循礼、奉公有为,名人辈出。那些“变好了的子孙”,又何止杜恕、杜预、杜甫、杜佑?
血统上的关联和文化心理的认同,是两码事。只有好的榜样,才能成为后人的榜样,中国的廉耻观也是家风意义的所在。
杜甫、杜佑不以杜周为远祖,比当下那些炫耀蔡京、秦桧为远祖的人,强多了。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