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问百答说范蠡》33: 范蠡是楚越两国物质文化交流的使者吗
《百问百答说范蠡》从读者阅读兴趣出发,采用“问题式”文体——百问百答,介绍了春秋末期越国上大夫、上将军范蠡智勇双全的完满人生,阐述了范蠡的政治、军事、经济、哲学、外交、教育、商业、经营等光辉思想,探讨了姜子牙、百里奚、管仲、老子、孔子等圣人思想和业绩对范蠡的影响,在与文种、伍子胥、孙武、子贡、白圭、吕不韦、张良、刘基、诸葛亮等风云人物的比较中,展现了范蠡兴国富家的卓越才能和实践,揭示了范蠡特立独行的人格,论述了范蠡的历史功绩和研究范蠡的现实意义。是用“准学术”方法研究历史人物、普及历史文化知识的尝试性作品。
百问百答题说范蠡,总有一个问题你会感兴趣。
夏廷献《百问百答说范蠡》33 ——
范蠡是楚越两国物质文化交流的使者吗
可以肯定的说,范蠡是楚越两国物质文化交流的使者。
当时的越国,地处东南偏僻地带,独立建政时间短,人才比较匮乏,生产力底下,经济基础薄弱,与大国楚国相比,比较落后。范蠡在越国有话语权和执行权后,在复兴越国的进程中,在越楚两国物质文化交流方面,主要有以下举动。
其一,引进楚国农耕先进工具和技术。当时越国农民种地,就是随便把种子撒到从来没有翻过土的地里,用棍子捣到土层下,任其生长。出不出苗,出多少苗,长得怎样,全不管的,直到结籽收获。期间没有补苗或剔苗、薅草、施肥的概念。农作物的产量很低。范蠡认为粮食是国富民强的基础,通过边境贸易和吸收楚国宛邑移民等手段,引进铁制农具和耕地、播种、间苗、中耕、锄草、施肥等技术,提高了粮食产量。
其二,引进楚国军事人才。越国在败于吴国后,原有兵力,己按吴越盟约,大部遣散,剩下的大多老弱病残。范蠡秘密重组了越国陆师、水师三军,打造战车,铸造武器,建造楼船。在备战过程中,训练士兵是个难题。越民生性狂放粗野,几乎原始状态。有的丁壮从氏族部落而来,不知还有衣可穿,在家时,几片树叶遮羞。每开饭时,手抓嘴啃,蜂拥而抢。有时饭未熟,生米己被吃光。拉到山坡教训,个个如猴子般呼啸入林,一日也收拢不齐。少数丁壮趁机遛之。三万新兵,一月下来,逃了五千。范蠡聘请了楚国的弓弩师、剑师作为教官,用奖惩严明等办法解决了问题。
其三,引进了楚国铸剑人才。范蠡故里楚国宛邑冶炼业十分发达,是楚国的“冶炼厂”、“兵工厂”,制造兵器的水平很高。范蠡把当地的铸造师请到越国打造兵器,解决三军的武器装备问题。中华第一剑——越王勾践剑应该是宛邑铸造师制造的,但铸造师的名字是谁,难以考证。但能在剑身上镌刻出八个鸟篆铭文看,从两千多年后仍然锋利无比来看,铸造师是一位有文化修养、铸剑水平高超的大师。为越王勾践铸剑,范蠡不会怠慢。一定是亲自监造,甚至是亲自书写鸟篆“越王鸠浅(勾践)自乍(作)用剑”,由铸造师镌刻到剑身上。当时越国能认识能书写鸟篆文的可能只有范蠡和文种两个楚国人,范蠡在辞官逃亡时写给文种劝其赶快出走的竹简上,写的就是勾践也看不懂的鸟篆文。
其四,引进了楚国建筑人才。越国首都原在诸暨,为了有利于国家发展,有利于雪会稽战败之耻实施灭吴大计,决定在会稽山下平原水网上重建新都。经过近一年的努力,最终建成了依地沿水“回”形套建大小两座城池。小城城墙二里二百二十三步,陆门四个,水门一个。大城城墙长二十里七十二步,陆门三个,水门三个, 大城小城适当地方,建了兵营,器室,用作保卫都城之需。城西边卧龙山上,建了一座很高的飞翼楼,可以望到很远的道路和河流,意在看到吴军来犯时,“拉响警报”。城中开挖河道的泥土,堆成一座高四十六丈的龟形土山,遍植草木,在山巅建灵台,用作观察星象。都城竣工时,又把剩余石料运到城北浙水边,依山傍水建起了一道可屯兵的防线“小长城”,名曰:“固陵”。当时越国民众稀少,更缺建筑工匠,范蠡就从楚国引进了一些建筑人才,才完成了建都迁都的繁重任务。
其五,引进了楚国酿酒技术。越国战败与吴国签订的合约中,有向吴国进献礼品条款。礼品中有米酒这一项。当年,越国酿酒技术不行,酒的色彩、味道、口感都很一般。不受吴王夫差和王公贵族待见。范蠡明白要想得到吴王的欢心,放松对越国扩军备战的警惕,贡献好酒是重要武器。于是就聘用了家乡有名的酿酒师,带上酵母,到新都会稽(今绍兴)来指导酿酒。还有资料介绍说,范蠡当年曾经在故乡学过酿酒技术,知道秘方,亲自指导当地酒业造酒。从而使会稽山酒色如琥珀,透明澄澈,赏心悦目,芳香诱人,越陈越香,堪称上品。贡献吴国,受到欢迎,实现了麻痹大王及群臣的政治目的。查绍兴黄酒的历史资料,说是《吕氏春秋》里有记载。该书为吕不韦主编,比范蠡在越已经晚了近三百年。且,绍兴地名,是南宋皇帝赵构起的,更晚了。最早以绍兴作为地方名酒之名的是南朝梁元帝萧绎,他在所著的《金缕子》一书中,写道:“银瓯一枚,贮山阴甜酒”,其中山阴甜酒中的山阴即今之绍兴。由此看来,范蠡把酿酒技术引进到会稽是比较早的,也是可信的。换句话说,如今的绍兴黄酒,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
其六,传播了越调戏曲文化。勾践、范蠡、文种“三驾马车”驾驭的越国,在鼎盛时期,不仅人民富足,政治清明,军力强大,文化事业也很发达。人们在解决了温饱之后,不由自主的歌舞起来,创造了独具特色的越国声乐、器乐、打击乐文化,其中被称作“越调”的歌舞戏曲文化,被传到了中原内地。逐渐形成了不同流派的越调戏曲,建立了根植土地的越调剧团。至于传播的途径,一说是中原去越国的打工者,带回来的。一说是范蠡夫人带回家乡的。还有说是西施是“越调鼻祖”,范蠡辞官后和西施一起把越调带回了南阳——如今活跃在宛东地区的社旗县越调剧团就是这种看法。三种看法都与范蠡有关,这说明,范蠡在传播越调中确实起来作用。当然也有说越调原被称为“月调”,是中国古代地方剧种共有的“平、背、侧、月”的四种调门之一。南阳一带的越调"是南阳梆子演化而来。这种说法也有道理。但南北方戏剧文化交流是客观存在。从这个意义上说,范蠡作为那个时代的一个高级文化人,在交流中起到一定作用,也是无容置疑的。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