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汉书》作者范晔的墓地,在淅川丹江口水库的碧波中
作者/郭建邦 郭培育
资料来源:丹江湖畔公众号
标题有改动
往期回顾:
范晔墓位于河南省淅川县老城东南45公里埠口村东,距今淅川县城上集镇南75公里。
丹江是淅川的主要河流,在马蹬与淅水汇合后正南而下,开成了下游的顺阳川地。埠口处在丹水之东半华里处。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水利方便,自古就是粮仓之地。丹江水库建成蓄水后,埠口成了淹没区。如今,范晔墓也在库区之中。
《淅川厅志》卷一载,范家冢:城东南九十里,淅江东岸,程宽埠口,大冢九处,小冢百余,相传为范宁家冢墓,而碑石皆失久矣。范晔墓就在范家冢内。
范晔墓的周围地势比较平坦,东边半华里为起伏的岗地。墓为砖室墓,上有封土固形,高约3米,周长25米,从断层看经过打夯,每层厚30-40厘米。清理前,墓冢东南的墓门已经打开,室内有少量淤土。我们组织人力进行清理,在淤土中清理出五铢铜钱1枚和部分陶器残片,其余被盗一空。
墓葬形状为方形。中室和后室为四角钻尖建筑,长宽约2.4×2.4米,高2.3米,四壁稍向外弧,顶部为二层券砖,白石灰勾缝,前室南壁中间为墓门,封门砖已毁,仅留下部三层,应为卧砖封堵。东壁中间有券门,向东为小耳室,高1.05米,宽0.8米。西壁中间筑有券门,向西为长方形通道,长7.5米,再折向北7米,两壁垂直,错缝砌筑,其上为弧券。
前室北壁中间有一券门甬道,与中室相接,中室东壁中间有一券门的小耳室,西壁中间有券门通道,甬道约1.5米,西端筑一四角钻尖的小室,面积2×2米,为单砖券筑,清理时突然坍塌,幸免没有伤人,真可谓险矣!
此室的北壁也筑一券门甬道,北端又筑一四角钻尖的小室,砖缝没有勾灰。后室在中室的北端,其建筑形式与前室、中室相同,清理时发现不少黑灰,应是放棺木的地方。
纵观该墓的建筑,当时建墓时先在地平面下挖一深约2米的方坑,在坑内砌筑各个墓室,待墓室建好后其上封土夯打,形成高大的墓冢。其建筑形式应属南北朝时期的墓葬建筑风格。
关于范晔墓的破坏情况,《淅川县志》曾有记载:“范晔墓,位于上集(今淅川县城)南75里埠口街。1951年群众挖去墓砖,仅留墓坑、墓道。1968年被丹江口水淹没”。可见,这座古墓是范晔的墓无疑。
范晔,字蔚宗,南朝宋顺阳人,出身于官僚世家,他博学经史,善为文章,能隶书,晓音律,采众家之长,自成一家之作,编写出《后汉书》80卷,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并称“四史”。一千多年来被我国历代文人雅士所崇敬。《宋书》、《南史》以及《淅川县志》等史籍中对范晔和父亲范泰、堂叔范弘之的生平与籍贯均有记载,《淅川县志》曰:“范晔(398-445年),字蔚宗,范泰之少子,南朝宋顺阳人。因母入厕时降生,额为砖所破,故以“砖”为乳名,后给堂叔范弘之过继,袭武兴县侯。”
晔少时博学经史,善文章,能隶书,晓音律。年17岁录用主簿,不就。文帝元嘉二年(425年)任彭城王刘义康(文帝刘义隆之弟)冠军参军,迁尚书外兵郞,又召为秘书丞。元嘉七年(430年),堂叔范弘之亡,辞官奔丧。服孝期满,征为南大将军,檀道济司马,领新蔡太守,后又迁尚书吏部郞。
范晔性格耿介,不媚权贵。元嘉九年(432年)冬,彭城王妃(刘义康之母)卒,出殡前,众僚齐集东府吊唁。是夜,范晔却与僚友王深等举杯饮酒,并开北窗以听挽歌为乐。义康大怒,遂贬晔为宣城(今安徽宣城县境)太守。晔在宣城迁左卫将军,太子詹事。以《东观汉记》为依据,参阅其他有关记载,取众家之长,而成一家之作,编写出《后汉书》80卷,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并称“四史”。……后参与孔熙先等谋立刘义康为帝案,于元嘉二十二年(445年)被诛。
“范泰(355-428年),字伯伦,范宁长子,东晋顺阳人。官至御史中丞,入南朝宋拜金紫光䘵大夫,又加散骑常侍。……文帝元嘉三年(426年),进爵侍中、左光䘵大夫。年74岁卒于官,追谥宣侯。泰一生博览篇籍,好为文章,爱奖后生,孜孜无倦,撰《古今善言》二十四篇及文集二十卷传于世”。
“范弘之(373-430年),字长之,范宁次子,东晋顺阳人。雅正好学,犹通儒术,为太学博士。时卫将军谢石卒,请谥封号,皇帝下令礼官商议,弘之因严词陈述谢石生前之过,而获罪,遂出任余杭县令。年75岁卒于官。著文《隋书●经籍志注》,传于世”
从以上的典籍中可知范晔和父亲范泰及叔父(继父)范弘之的籍贯都为顺阳人,那么当时的顺阳究竟在哪里?《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曰:顺阳“在河南淅川县东南”。这里指的是丹江水库淹没前的淅川老城而言。埠口在丹江水库淹没前,位于淅川县东南45公里,其方位完全相同,这里当属顺阳郡或顺阳县所辖。《淅川县志》叙述得更加清晰:“西汉,分属三县,北、中部属析县,西南部为丹水县,属弘农郡;东南部为顺阳县,属南阳郡。哀帝时(前6年),顺阳改为博山,封为侯国”。“东汉,博山复名顺阳,仍为侯国,与丹水县同属荆州南郡;并封南乡三户亭为侯地。建安十三年(208年),升南乡为郡,下辖丹水县、南乡县和顺阳侯国”。“晋,南乡郡改为顺阳郡,下辖顺阳、丹水、南乡三县”。“南北朝、北魏由荆州分置析州析阳郡,下辖东、西二淅阳县。南部的顺阳郡治南乡,并领丹水、顺阳等县”。
从以上记载可知,顺阳就在淅川县东南,埠口属顺阳所辖,这里正是范晔的家乡。范晔被诛后,他的后代将他的尸体运回家乡而埋葬,是顺理成章的事。因此,这座古墓与史籍中记载的范晔墓相吻合,这里不但是他的祖籍,而且是范晔的墓地,可惜被丹江口水库淹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