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教孩子远离“毒友谊”?塑料姐妹花从小预防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教书匠在美国
转发这篇文章截图给公号
每20位抽一位送枣妈桌游馆里的桌游一盒!
我们努力编辑,只为给屏幕另一端值得的你
文 | 私 家 绿
枣妈是最没资格写这样的文章的
在下面这样的扎心留言里,是不是会经常发生在你孩子身上?
“…我四岁的女儿有一个从四个月就一起成长玩耍陪伴的邻居小闺蜜。一直感情很好。可最近一年,这个小闺蜜不知为何总是挤兑我女儿,我也不知道挤兑这个词用的正确与否。表现在,如果有其他小朋友在,闺蜜不但不和她玩,而且还各种阻止她参与到他们的活动中,甚至宁愿牵着其他小朋友走开也不许她参与。
女儿喜欢和闺蜜还有其他小朋友分享食物和玩具,可是闺蜜每次都不肯跟她分享,有时故意给别人都不给她,让女儿很受伤。
闺蜜语言表达能力很强,当我女儿跟她交流时,她的语言总是倾向于,哼,这有什么?我的更好!或者我的妈妈会给我好东西,可是我不会给你的。或者我女儿有时候开心大笑,她也会说,哼,笑什么笑!不许笑!这样命令的语气。这样让我女儿很难受。
但因为我们两家大人间关系很和睦,所以,时间一长,我都不知道是自己小气,还是什么,以及如何对女儿进行开导。所以现在我刻意不经常让她们见面,并且拓展女儿的朋友圈。可女儿有时候又非要去找闺蜜玩。我感觉不知所措。谢谢您倾听我的困惑!”
这个孩子在朋友那儿受尽委屈,却还是对朋友迷恋地无法自拔。谁家的孩子不是爸爸妈妈的心头肉啊,别说孩子家长了,我看了都心疼着急。
所以今天想跟大家聊聊这个话题:越陪伴越孤单的“毒友谊”——toxic friendship。
图片来源:iStock
如何判断孩子的朋友“有毒”?
都说童言无忌,小朋友讲话没有顾虑,把握不好人情分寸,难免会讲一些听着伤人的话,那我们如何区别孩子的朋友到底是童言无忌呢还是真的有毒?
以下十个“毒朋友”的特征可以帮助你判断:
孩子一味的讨好毒朋友,常常为了讨他们的欢心,勉强自己去做不愿意的事情。
孩子总是被毒朋友嘲笑、轻视、无视或者其他任何形式的贬低。
一起玩时,总是毒朋友在担当主导,做决定时并不征求你孩子的意见。
毒朋友总是占你孩子的便宜,却见不得他/她获得任何成功。
总是在与你的孩子攀比,并且必须要获胜。
总是想要你的孩子帮他们保守不好的秘密。
教唆你的孩子触犯纪律或者规则以示“忠诚”。
一旦有了更感兴趣的新人,毒朋友就不想再跟你的孩子玩。
为了和其他人竞争“最好朋友”的地位,你的孩子总是小心翼翼,生怕在毒朋友那里“失宠”。
如果发生争执或者矛盾,毒朋友很少主动道歉或者承认自己的错误。
图片来源:Mighty Oak
用一句话概括就是
在这段所谓的友谊中
孩子与毒朋友的关系是失衡的
家长要不要干涉?
看到孩子身边的朋友“有毒”,做父母的第一反应当然是想要阻止这段友谊的发展。可是在管教中长大的我们这代人会担心:父母的干涉会不会引起禁果效应,越是禁止,孩子越是想去追求?
家长到底要不要干涉孩子和朋友之间的交往?
答案是肯定的。
12岁以下的孩子尤其,因为他们还未成熟到可以甄别朋友的优劣,需要父母的指导和意见。
这话不是我瞎说的,而是美国育儿畅销书《Raising Happiness》的作者卡特博士说的。
家长如何干涉?
既然干涉是必须的,那么问题就来了:怎么讲这个事情,孩子能听得进去?
最需要技巧的一点是:批评毒朋友的坏行为,而不是毒朋友本人。
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不要简单粗暴地说xxx是个坏孩子,你不要和他/她一起玩。而是指出毒朋友的一些不好的行为,然后问问孩子对这些行为的看法:“今天小明来我们家玩的时候,一直把手伸进鱼缸里搅水,我告诉他这样对小鱼不好请他停止,可他还是继续搅水。我不喜欢他这样做。我很好奇,他平时也是这样吗?”
这样和孩子讨论他们的朋友时,你并没有直接对给他们的朋友贴上什么负面的标签,你只是很客观地陈述了一个事实:小明做了一件这样的事情。这样说显然比“小明是个虐待动物的小恶魔”更容易让人接受,你的孩子也因此更愿意放下防备,诚实客观地和你讨论关于小明的事情。
通过孩子的回答,你可以更好地了解小明,甚至你自己的孩子。
你的孩子也许会告诉你,小明在学校也不怎么听老师的话,他也觉得小明这样不听话的时候不太好,可是还是会和小明一起玩,因为“全班只有小明愿意和我玩”。
又或者,你的孩子会对小明的这些叛逆行为不以为意,甚至觉得很有趣。这时你可以接着问:“你喜欢小明的哪一点?”,“为什么你喜欢和小明一起玩?” 这些问题可以帮助你分析出你的孩子想要在友情中寻找的是什么——认同感?解放感?刺激?
这些信息,不仅在你日后帮助孩子重塑正确的择友观时会非常有用,还可以帮助你审视以下自己的家庭教育方式:孩子渴望认同感,是不是因为我们在家里很少认可、感谢他/她的进步与努力?孩子寻求解放感,是不是因为在家里限制太多,孩子感受不到主导权?
图片来源:giphy
种下种子,静观其变
对于12岁以上的大孩子来说,想要跟他们讨论择友观就更需要技巧了,一不小心可能就会引起少男少女们的叛逆抵触。这时候就要以退为进,在孩子的心里埋下疑问的种子,让他们自己去思考这段友谊的合理性。
这个技巧简直需要宫斗剧级别的心机,建议各位家长用上文介绍过的聊天方法,详细地了解自己的孩子和他们的朋友,收集足够的信息,然后再悄悄种下种子。下面这个美国家长教科书式的示范,我们可以来观摩学习一下:
女儿比较内向温顺,她的朋友Lisa则相反,一起玩的时候总是Lisa在做决定,也不考虑女儿的想法。这天女儿和Lisa相约去看电影。
妈妈:“嗯?你们要一起去看《雷神3》?哇,我们家姑娘的真是变了不少!”
女儿:“我哪里变了?”
妈妈:“你以前很讨厌超级英雄的电影呀,我没想到你会挑这部电影。”
女儿:“不是啦,是Lisa挑的电影。”
妈妈(故作错愕):“啊…这样啊…因为之前三次都是Lisa挑的电影,我还以为这次轮到你挑呢。”
短短三句话,这位聪明的妈妈就在女儿的心里埋下了一颗疑问的种子:和Lisa一起玩,什么时候轮到我做主过?我真的喜欢和她在一起吗?
如果这个孩子是在充满爱的家庭中长大,具有健康正常的自尊心,她很快就会意识到,Lisa对我不好,我没道理再和她做朋友。
所以这位妈妈只需要静观其变,等待孩子作出正确的选择。不费一兵一卒而屈千军万马,我简直想要为这个妈妈起立鼓掌一分钟👏
但是,切忌在事成之后表现出幸灾乐祸!!十几岁的孩子非常敏感,作为家长要尽可能地低调处理。如果你在得知他们不再同那个朋友交往时表现得十分幸灾乐祸,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反噬效果:你的孩子也许会觉得自己被你耍了,为了报复你而故意再次和毒朋友“复合”。
给孩子探索友谊的机会
在《穷孩子也能精神富养》一文中,我和大家介绍过美国临床心理学家Carl Rogers的安全岛理论:无论孩子有什么缺点,父母都无条件地关爱他(不是溺爱包庇)、帮助他,这样的孩子心中会形成一个安全岛。他会非常自信地去探索世界,去建立关系,并不特别害怕失败或受到伤害,因为他知道,就算失败了、受伤了,他还可以回到他的安全岛,那里有爸爸妈妈在,他们会永远爱我、支持我。
如果你的孩子心中也有这样一个安全岛,给你点赞👍你一定是个非常善解人意的父母!你给孩子的爱教会了他如何去爱别人,也教会了他如何被爱。他的心里会有一杆秤,当友谊的天平失衡时,他会懂得及时止损。
对于这样在爱意与温情中长大的孩子,我会建议各位爸妈放宽心,给孩子多一些信任,相信他们对朋友的判断。
你也许不能理解自己的孩子为什么和小明在交朋友,但可能是因为你并不如你的孩子那样了解小明作为朋友的可爱之处。给你的孩子和小明一个机会,也许你就会发现,随着成长的蜕变,小明成为了一个让你也不得不承认的好青年。
枣妈的朋友圈@all
喜欢枣妈的碎碎念
不要重复加呢
kristenwang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