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五岁女孩的麻麻自诉:如何和脾气同频道“易怒”的女儿相处
暑假来了
和枣妈一起大声说:
孩子是我亲生的,亲生的,亲生的
情绪应该是包含了正面和负面的。
这里我主要聊负面情绪中的“怒”。
当我们说孩子的情绪管理的时候,我们在说什么?
看到你的情绪?终止你的情绪?有情绪怎么办?你的情绪让我有情绪?
我是一个有点严肃,又有火爆脾气的妈,有一个同样有点火爆的5岁女娃(Like mother, like daugher…)。
在和女儿相处的过程中,让我觉得最棘手的,就是负面情绪的管理,直白地说就是生气这个情绪的处理。
作为新一代父母,我们被教导要无条件接纳孩子的情绪。
是的,孩子的情绪毫无疑问是需要被接纳的,那么父母的情绪呢?我自己就是一个容易焦躁的人,处理自己的情绪都还需要一点时间,如果同时还要处理娃的情绪,我很容易失控。就连我的娃也察觉了这一点,她会问我:妈妈,为什么你这么容易生气……
如今的家长,尤其是妈妈们,背负了太多的“应该”。
我们极具责任心地去了解孩子的需要,然后全力以赴地给予。无数的专家、媒体、书籍推波助澜,力图教会家长们如何做才是“对的”。
问题是,一旦做不到的时候,这好像就成了一种罪过。我非常反感很多反(guai)人(ma)性(ma)的育儿建议,难道爱孩子之前不是应该先爱自己嘛!
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处理情绪。育儿的人和所育的儿一样,都有情绪。
我相信只有父母先关照和处理自己的情绪,才能更好地理解和体谅孩子。
成人的情绪来自哪里?儿时的经历、当下的压力都会让神经很脆弱,容易被“引爆”。
即便成人轻易能读懂各种书籍提供的情绪管理技巧,但也同样能轻易在与娃的拉锯中失控。
最好的办法是在事前清理负能量,减少带情绪育儿的几率。
静坐和冥想是很好的放空方式。不必求专业,只要做到经常给自己留出一点点时间,平静下来,专注呼吸,就是对自己和情绪很好的照顾。先照顾好自己,才能更好地照顾家人。
除了运动,还有很多瑜伽体式是适合亲子的,也不妨尝试。
妈妈们不要凭一己之力承担所有的情绪。
犹太人的家庭理念中,非常强调尊重女主人,感谢女主人对教育儿女和家务事的付出;强调帮助女主人保持快乐的心态。妈妈们疲劳时候,实在不必硬撑。而家里的其他成员,尤其是娃爸,应该理解女主人的不易,承担。
我经常和娃爸汇报娃的情绪:
一是因为他对孩子百依百顺,没什么机会看到娃爆发的一面;
二是倾述自己的苦恼;
三是希望娃能从爸爸的那里及时得到合适的建议。
小孩子的情绪说来就来,也说走就走。
我经常觉得不可思议,甚至不可理喻。娃怎么可以上一分钟对我咆哮,下一分钟和我有说有笑?其实情绪如潮水,这一点对任何人都一样,只不过大人更能克制罢了。
不过,既然来来去去就是它的属性,我们又何必猴急,要扑灭情绪?何不留出空间(给孩子,也给自己),待潮水退去再说呢。
每一次有情绪的时刻,都是一个可教时刻。
当孩子摆出生气的表情,如果我的情绪稳定,我会平静地问“生气啦?”“你觉得……”,总之就是慢慢地聊她的感受,引导她述说事情的起因,表达心里的期望。如果有误解,这时就能及时帮助她解开。一般而言,孩子能很快释然。
犹太人教育中很强调经常与孩子聊天。我其实是个话不多的人,我的娃也不是话痨型的。但近一年来,我发现在陪娃的时候聊点七七八八的,交换对事情看法,交流有趣的见闻,能引导孩子养成和父母述说、倾诉的习惯。
如此,当情绪、异见、矛盾产生的时候,保证“聊天”、沟通的窗口仍然打开,有助于解决问题,缓解“战事”。
但如果我自己情绪也被点燃,不能自已,那么我会和孩子短暂分开,给双方一点空间。
比如,我喜欢在这个时候出门走走,冷静了再来处理。我也和女儿聊过,我们两个人都生气的时候该怎么办?孩子想了想说:我生气的时候就先不和你说话……
告诉孩子,情绪会传染。高兴会,悲伤会,生气也一样会。
爸爸妈妈也是会产生情绪的,而每个人的情绪都应该得到尊重。不是因为你生气了我来帮助你,你就可以肆意而为。你要知道自己的状态,尊重自己的状态,同时也要知道感恩,感恩有一个人主动来陪你度过这个状态。
跟孩子强调,可以生气,但不能搞破坏,包括打人、骂人等任何不尊重其他人的行为都是不允许的。
当然,大人也不可以做这些……千万忍住。
我的娃给别人的印象都是活泼开朗,唯独在我面前很容易不开心、不满意、发脾气。有经验的妈妈很快就会指出,娃的这些情绪里其实很大成分是:在,撒,娇……分清楚撒娇和真的发脾气,可能只有平日里主要的照料人能做到。
在妈妈面前情绪失控,有时候是孩子的需要,他们可能在别处积累了一些情绪,需要一个出口。而最亲近的人,就成为了靶子。
每每想到这些,我就觉得更容易去谅解孩子了。
首先,孩子来了情绪,需要一点时间;其次,他要释放,需要体谅和关注。
如果家长错了呢?大人也有失控的时候。
有时候被惹急了,我的情绪收不住,很容易导致小事化大。意识到自己错误的处理方式后,我想最好的方式就是向孩子坦诚自己的情绪,坦言自己的失控,承认自己的不足,说明自己愿意和孩子共同进步。孩子对妈妈的微表情是很敏感的,有时候我还什么都没说,娃就问我:你皱眉头了,你为什么生气?
人无完人,让孩子体会爸妈情绪和失控,她应该更能接纳自己和同伴的不完美吧?
最后,如果孩子错了,记得事后告诉Ta,批评是批评,爱是爱。
如今,我和女儿建立起了独有的沟通模式,我也可以稍有自信地写下以上文字。
或许,在亲子关系中,情绪管理本来就是双向的相互支持,而不是单向的输出和指导。
在相互支持中,亲与子了解了真实的对方,顺带成就了不一样的自己。
我们养着孩子,竟然却把自己变得更好了?!对我来说,这是养育过程中最神奇的事。
枣妈的朋友圈@all
喜欢枣妈的碎碎念
不要重复加呢
kristenwang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