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择校 | 快乐学习还是虎妈式教育? 家长该如何规划孩子的求学之路?
图 | 网 络
文 | 小样妈
枣妈让我写这篇关于香港小学择校的文章,我考虑了很久,因为香港择校整个过程时间很长,涉及诸多细节,是一条需要提早规划的路,要从头到尾讲清楚不是件容易的事。另外,都知道香港的教育竞争激烈,我也担心这样的文章让大家感到焦虑。
今年,我经历了黑暗的六月,整整1个月的时间里,算是真正体验到了竞争的残酷,再加上近期政府又出来鼓励生育,我不禁觉得很好笑,鼓励生育就是天大的笑话,发达国家越来越低的出生率还不能说明问题吗?社会资源严重不匹配的情况下,人多只会加速社会分立,资源分层达到两个极端。
国内教育面临的问题只会越来越多,甚至会比香港更加严峻,上海和北京就是例子。所以,我决心好好写一写香港择校问题,虽然不代表全部,但是我们搞清现状,坦然面对资源缺乏的现实,如何抉择就看自己,至少比在懵懂中错失机会的好。
今天的内容比较长,是写给像我一样90%的普娃家长们的,不合适牛娃们(或称学霸),因为他们在香港很抢手,是名校争取的好生源,牛娃选名校,而不用被选择。
壹
世上没有绝对公平,尤其资源缺乏的时代。我们抱怨名校为什么不能一视同仁,一定要用淘汰式的竞争机制?要知道,名校之所以为名校,很大部分原因他们选择了优秀的生源,提高了升学率才成为名校,不择优录取,生源没有保证,能一直保持排名靠前吗?所以,名校的好资源,自然只提供给优质学生。清楚了这个问题,我们就应该心里明白,想上好学校必须把娃培养好。
贰
香港小学的整体情况。2018年9月入学的全港小学生有4万多名,而全港小学有500多所。为何小小的香港地会有这么多所小学?因为香港的小学采取小班制教学,每班只有25个学生,一所学校通常只有2-4个班级,每所小学只有几十个学位,很少有超过100个学位的,大部分小学只有50-75个学位。
全港500多所小学,排名TOP100(其中含公立,私立,直资)的是家长们趋之若鹜的学校,TOP50以内的算是名校。教育局提供4次择校机会给家长,前面三次家长都会争相报投TOP100的学校,特别是当下热门的名校,所以金字塔顶端竞争异常激烈。
(香港学校排名综合评估)
叁
香港择校相对公平,提供四次择校机会。香港教育局对全港学生提供相对公平的教育制度,到底是怎样的呢?
教育局有四轮机会给学生申请学校,报名从一年多之前就开始进行了,这四个阶段的申请,按时间的先后顺序分别是:
全港私立学校报名,通过面试竞争学位。申请报名时间通常在K2(幼儿园中班)6-7月份开始。
包括全港私立学校、直资学校(社会团体资助办学),不包括公立(官立)学校。家长自行报名,向学校递交申请表,报多少所数量不限制,也不限地区。申请后等学校安排统一面试时间。
2
全港小学500+所,不分公立私立全部可以报名,此轮被称为“学校自行收生”制。收生数量为小一学位的50%,K3(幼儿园大班)时递交申请表。
家长可选择一所唯一志愿的学校递交申请表,不限地区,学校收到申请表以后,按照加分制度自行录取学生,不面试。
收生标准为加分制:在校职员的子女有加分,有兄弟姐妹在此校念书的加分,父母与学校有相同宗教背景的有加分。50%的学位基本被加分项的学生占完,无加分项的基本就没什么戏。
3
全港公立学校派位,俗称“大抽奖”。由教育局统一安排,根据志愿表填报的顺序派位,学位数为小一学位的40%-50%,当年年初填报派位志愿表,年中6月初公布派位结果。
此轮派位填报的志愿表格分为甲部和乙部。
甲部:填报3名志愿学校,不限制地区(第一志愿很重要)
乙部:填报最多30名学校,限制在居住地区的校网内(第一志愿很重要)
在此轮,很多家长等着被抽到心仪的学校,公立名校也有机会被抽中,但由于学校学位有限,通常家长都会填报热门学校作为前三志愿,需求远远大于供应,所以被派到的几率很低。小样妈亲身经历告诉大家,不应该把宝压在大抽奖,如果抽不中,甚至被派到偏远地区去就读,那就措手不及了。
4
全港派位公布结果后,对派位学校不满意的,可以申请面试心仪的学校,俗称“扣门”。
不限制地区校网,全部学校都可以申请。而大部分公立学校也会留出一定的学位给申请者,此轮对于公立学校而言,也是择优的好机会。
肆
在香港多年来的残酷竞争下,很多妈妈在孩子刚入读幼稚园时已经开始筹备小学了,给孩子报各种兴趣班,补习班,参加各种社会活动,报名参加比赛获取奖项。香港的兴趣班随处可见,这些兴趣班每学完一个阶段会给孩子发证书,用于递交简历时获得加分机会。
可见,香港择校很早就要做足准备。那么到底该如何做才能提高被录取的机会?我就自身的经历,给大家讲讲,首先从第一轮择校开始。
第1轮 私立择校
这第一阶段全港私立小学都可以报名,大家都会报TOP100以内的私立和直资学校,尤其是直资学校,全港只有10几所,但几乎个个热门。直资学校为社会公益团体或宗教组织创办,学校教育走的是私立甚至是国际路线,课程非常开拓,视野比较国际化,大部分直资学校的校舍硬件配备都非常好,但是学费却很便宜,有十所学校学费只要1K--2K/月,另外几所学费5K左右,但名气很大,挤破脑袋都难进的,学费完全不是考虑因素。
我报名的时候,一所热门直资小学收到报名表8000份,学位却只有100多个。而我只报了三所直资一所私立,每一所都是大热门,面试时学校门口浩浩荡荡。那时小样同学才4岁多,而且独自面试家长不能陪同,从头到尾她都是懵的,最后全部沦为打酱油了。
其实在此轮,很多妈妈报了10几所甚至20几所学校,不论热门或者普通的都去面试,因为热门的学校机会很小,靠面试多的高概率取胜。能被普通私立学校录取也不错,有offer在手留作后备,可以从容应对后面的公立派位。
孩子独立面试,学校考的的临场应变能力,行为举止,自信心以及简单的学术。所以,性格开朗大方自信又有学术基础的孩子赢面比较大。很多香港家长会带孩子去上面试班,我也提倡大家去上面试班,不论效果如何,至少家长和孩子心里有底,面试时不会那么懵懂,也给孩子增加了机会。
第2轮 学校自行收生
全港小学里选择唯一志愿的学校递交申请表,学校以加分制度来录取。本轮,我知道自己没有加分项,基本也是凑热闹的,所以递交了一所校网内的心仪女校(TOP50),因为打算后面公立派位时,甲部和乙部第一志愿都保持一致,全部填报这所学校,促成三条一的志愿(唯一志愿),如果最后要扣门这所学校的话,三条一的唯一志愿会显得有诚意,学校也重视有诚意的家长。
这轮所说的加分制,在校工作的职员和老师子女很有优势,有兄弟姐妹的世袭制也加分,但如果都没有这些加分,家长为了孩子去信教获得加分的做法也是有的,而且在香港信教是非常常见的一件事。
第3轮 公立大抽奖
统一派位填报志愿,在升读小一的学年年初进行,如果前面两轮都没有拿到学校的录取通知,家长在这一轮就必须好好规划了,填报志愿相当有学问。
如果填报大热门学校为前三志愿,落空机会非常大,因为所有家长都跟你想法一样,无形中竞争是最最激烈的。如果你已有其他学校offer在手,这时博一下运气是可以的,填心仪的学校就好,但如果没有offer,前三志愿落空,那极有可能被派到排名非常末位的学校。
在这一轮我就犯了严重的错误,填报前三志愿都是大热门。小样就读的私立幼稚园学习没什么压力,我也没有长期居住香港更未感受到压力,就算有耳闻也是睁只眼闭只眼,我还抱有侥幸心理,觉得大抽奖能抽中好学校,最后得不偿失。公布派位结果时,我有点不敢相信,前三志愿都不说了,填报了17所校网内的学校全部落空,居然被派了校网外的一所排名400+末位的学校。
所以如果没有offer在手,我们普娃家长填报志愿一定要三思,与其靠中大奖的心理,不如放低期望,把中等学校放在自己的第一志愿,机会大得多。身边就有朋友是这样成功的。
第4轮 扣门面试
每年公立学校派位结果不满意的非常多,扣门面试竞争也很大,一点不比第一轮择校的竞争小,不到扣门这一步,真不知道什么叫“心酸”,说来话很长,细节不详说了。
这时候的公立学位只剩下10%,一般是10个学位左右,却又有几百人申请面试。一般的公立学校都会给机会家长扣门,而热门私立和直资学校除非临时有空缺(录取的学生不报读)才会给机会。
我已经对热门学校不抱希望了,申请了家附近的9所公立学校扣门,为了保证胜算,我选择了不同档位的学校,最后被接受面试的是7间,这7间学校TOP100内3所,排名100-200内2所,排名200-300名的2所。这其中任何一间只要面试上了,都比派位的偏远学校好得多。
派位结果公布的那天是周六,上午拿到结果,下午就开始准备小样的简历和给每一所扣门学校写自荐信,而且每所学校的教育理念不同,自荐信的内容都要不同。周末的两天准备好所有资料,周一一大早亲身递交到学校,有的学校去晚了还不给面试机会。
这个周末才真叫难熬,全家人都很低落,准备那么多材料注意各种细节,我跟小样爸都在忍耐和调整,不能发泄情绪,怕孩子担心害怕,影响接下来的扣门面试。
我们最后面试了7家,每家都很重视孩子的学术能力,自信心和表达能力。因为公立学校只能在这一轮择优,挑剔无可厚非。有的学校表示没填报三条一志愿,几乎没有机会;有的学校不给校网外的学生机会;而我们填报三条一志愿的女校,学术高,更加看重孩子的能力,本来第一轮就该被淘汰了,但由于三条一的诚意也给了第二次复试机会,不过最终我们不是牛娃,还是没有被录取。
最后,扣门的结果是:被排名200+的一所学校录取,后来又接到排名100+的学校补位录取。我们自然选择了后面这所学校,离家近学校资源也算不错。
小样妈妥妥的浪费了前三次机会,幸好在朋友的劝告和帮助下,最后一轮扣门拼尽全力争取了一所符合期望的小学。教育局不能做到绝对的公平,但给我们普娃妈这四次机会,利用好就有希望,而且上小学后,还可以再申请心仪学校的插班考试。
伍
香港的面试班需不需要上? 简历该准备什么材料?这样的竞争机制下,诞生了许许多多的面试班,俗话说:存在即合理。小样妈的前车之鉴也告诉大家千万不要打没有准备的仗,早点拿到offer在手心不慌。
孩子如果不是外向型,没有突出的表现力,妥妥的该上面试班就上面试班,甚至可以多上几个。虽说学校不赞同,说面试班出来的孩子回答问题千篇一律,但在那么短的面试时间内,让孩子发挥正常都难,更何况还要表现突出。面试班至少让孩子知道面试是怎么回事,熟悉环境和氛围,有时间调整状态从容应对。
除了面试临场发挥外,给学校递交的简历也很重要,如果是牛娃一般都会有含金量的比赛证书。即使没有获奖证书,平时的课外兴趣班证书,也能证明家长对孩子教育的重视,同时简历中也要突出亲子陪伴的重要活动。这些履历虽然不能保证一定加分,但有时候关键时刻可以拉开与其他面试者的差距。
小样被补位录取,我猜测是简历起到了关键作用,因为面试时小样的答题正确率并不高。
陆
为什么不读私立或者国际学校?
首先,我们不打算出国念书,所以完全没有考虑国际学校。其次,香港好的国际学校,要花几百万买学校发行的债券才获得一个面试机会,实在不是普通家庭能上得起的。
前面我提到的私立学校,除了大热门的私立以外(升学压力也很大),其他很多普通私立比传统公立学校更容易进,而我没有选择,是因为经过这些风波以后,我考虑清楚了,私立幼儿园的三年时光小朋友开心快乐的度过了,接下来的小学应该进入正式的学习状态,私立学校相对轻松,但如果不出国,终有一天还是要回归到传统教育这条路,而且以后私立想转公立,小升中的竞争比现在幼升小将更加激烈。
柒
为什么小学竞争就这么大?中学大学怎么办?
香港小学那么多,说实话如果不竞争TOP100的学校,其他普通学校的教育资源和教师资质相差也没有那么大,何苦要挤破头上好学校呢?那是因为香港大学的录取率非常低,才22%,如果不上好学校,连大学都可能读不成的。小学竞争已经非常激烈,而后面的小升中将更加激烈,能不能考到好大学很大程度取决于升中的情况。
香港有一种学校叫“一条龙”学校,幼稚园--小学--中学全部是律属同一个办学团体,几乎可以直升上去,不用经历残酷的竞争。本港的妈妈深知这一点,为了进入一条龙的幼稚园,从孩子出生就开始规划求学之路,应对幼稚园的面试,如果能进入幼稚园,后面十几年都不用经历升学的痛苦。所以,为什么很多港妈被称为“虎妈”,大家都提前给孩子学,因为这样的机制造就了这样的现象。
以上是小样香港求学的所有经历,我的个人观点仅代表自己的心声,关于私立学校或传统公立学校到底哪个好,现在不能下定论,我们毕竟还没经历小学生活,以后有了再来跟大家聊聊。文章里可能有很多细节没有说清楚,或者不到位,欢迎评论指正,希望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