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深圳最好的国际学校里,过着像“衡水”一样的生活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留学全知道 Author 姜诺拉
作者:姜若拉
本文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留学全知道(ID:EduKnow)
在过去40年里,各式各样深圳“惊奇”持续不断地上演。
它从一穷二白起家,到成为GDP总量增长一万倍的城市;从默默无闻的小渔村,跻身经济特区中的领头羊,在城市序列中扶摇直上,并与北上广平齐,坐稳“一线城市”的宝座。
搭上发展快车的深圳人,也尝到掘金的喜悦滋味。
据胡润研究院《2019胡润财富报告》显示,深圳拥有600万资产的“富裕家庭”数量达到17万户,资产千万元以上的家庭则约为7.3万户,相当于每170位深圳人中就有一位是千万富翁。
这股快速致富的淘金热中,却隐藏着一丝丝隐痛。
尽管在2020年,深圳新增基础教育学位11.1万个,再创历史新高,但面对实际管理人口超过2000万的大城市,教育压力和学位紧缺始终是横亘在高速发展前的难题。
深圳招生办官网的数据显示,2020年,深圳中考初三毕业生共有100595人,普高招生人数47500人,普高升学率仅为47.2%。这意味着,超过一半深圳初中生无法升入高中。
不仅是公立教育,想要追求个性化教育的中产家长也无法“解渴”。
林静就是一则典型。
抱着让女儿接受全人教育的想法,林静将女儿送到深圳数一数二的国际化学校。进校后才发现,尽管有外部光环笼罩,但校内学业压力、课业安排都跟公立学校不相上下。
她自嘲地说,这里像是备战洋高考的“衡水中学”。
这批早年发家致富,拥有高学历、甚至海外背景的中产家长们感到一丝忧虑——下一代的财富积累已难以超越吾辈,现在,连他们的成长之路也被迫受限。
01 在教育“洼地”,仰望星空
林静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师范专业毕业后,她在深圳一所民办学校工作。
以当时的经济水平,这所民办学校价格不菲。2000年左右,该校一学期费用都接近九千块,每年报名的学生却源源不断,学位紧缺初见端倪。
后因为编制,林静转到一所公立学校,一待就是十多年。
作为圈内人,林静看到深圳教育这枚硬币的正反面。
公立学校的硬件水平不断提升,素质教育也被兼收并蓄。有些公立初中的第二课堂,还引进棒球课和网球课,学生不需多花任何费用就能得到训练。
但另一面,学位紧缺仍未缓解,有学校不惜冒着“超编”风险招收借读生。每到教育部门检查时,教室里的桌椅就会暂时“消失”,学生只能到操场散步作掩护。
在47.2%普高率面前,升学焦虑和补习风潮也愈演愈烈。尖子生和普通娃齐刷刷地在课外补习,父母们谁也不想输。
女儿上小学时,林静就发现,体制内这条路不适合自家娃。
孩子个性天马行空,心智却很晚熟。林静以为小学阶段可以放任一些,没想到班里孩子不仅都超前学习,学校也默许如此。
“我自己就是初中老师,我已经看到这条路的后半程会如何了。”女儿在五年级下学期时,林静开始调整思路。
吴彤要比林静更早给孩子规划体制外路线。如果不是因为儿子在五岁时检查出过敏体质,他们一家人可能早已移居新加坡。
吴彤自己就曾在新加坡留学,千禧年后回国,进入外企工作。
她也算是国际教育的受益者。那时,平安大厦还未开建,早期福田豪宅,不过八千一平米,当初她每月薪资到手已超过3万。
未曾料到,职场女强人同样遭遇育儿难题。
孩子是高敏体质,过敏主要表现在肠胃,鸡蛋、牛奶和芝士等乳品都是高敏食物,就连大米和番茄也会引起身体不适。经常是全家人准备出行时,孩子突然感觉不舒服,行程被迫取消。
医生最终建议吴彤,孩子幼年时不要出国,国内蔬菜水果和豆制品丰富,更利于成长期的饮食。
她只好妥协,暂时放弃让孩子留学的念头,出售刚买一年多的新房,取消学位等一系列出国安排。
这一遭经历让吴彤颇为感慨。
“职场里你习惯了事情安排得高效、井井有条,但高需求孩子能把所有计划全部打乱。”
深圳很多中产父母并不存在经济问题,但在孩子养育上却各有需求,只能满足大多数人的公立教育,远远不够。
他们将目标投向国际教育,尤其是本地“洋学校”。
2016-2018年,国内国际化学校数量增长迅猛,仅2018年就新增87所,创历史高点。两年里,深圳新开的国际化学校就达到11所。
那会儿进来的学校市场动作频繁,在家长群里也产生热烈反馈。
“家长们把国际教育想得很完美,经济条件好的家长似乎都会将国际化学校纳入考虑,当时感觉深圳的学校,在家长心目中都带着光环。”吴彤回忆到。
02 全人教育“速成法”
作为舶来品,国际化学校在中国发展年限还不到四十年。
以深圳为例,第一所国际化学校——深圳蛇口国际学校在1988年开办,但性质属于外籍人员子女学校,主要服务在中国的外派家庭。
这所学校在创办的头12年里,一直“独自美丽”,到2000年,另一所公办国际化高中新建起来,才打破沉寂。
在深圳快速奔跑的近20年里,国际教育也跟着上路同行,但由于政策限制等原因,到近十年内才放开手脚。
与北上不同,深圳的国际教育根基不深,导致学校发展带着“速成式”印迹。
以课程体系来说,在北上被热捧的IB课程,却在深圳遭冷遇,反倒是AP与A-level课程更受欢迎。
开设A-level与AP课程的学校数量分别达到10所与21所,占总数的近3/4。林静所在的一梯队国际学校也是教授AP课程。
深圳国际学校一览
03 挤进头部
04 星空犹在?
83%毕业生进TOP30顶尖美本,深圳贝赛思国际学校是如何做到的?
深圳择校 | 也只有这所才配得上把“任性”发挥到极致的创新型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