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寒假观影】保住绿码不乱跑,带孩子了解中国超级工程how it works

道道 枣妈和恺摩
2024-09-05

好不容易期末考试结束了,可以和娃一起松口气,可是,疫情又突如其来……看着深圳几乎没有间断的新增,心又提了起来。


非必要不出深,甩娃还不知道能不能成功,观展也得再观望一下,只能宅家费妈……总觉得是个不可持续的事情。


于是打定主意,电视全禁是不可能的,但坚决不能看那种无脑的动画片!假期这么难得的整块时间,又出不了门,当然是刷纪录片的好机会。


这回介绍的纪录片《超级工程》,一共有3季。有强迫症的麻麻们可以带娃从第一季开始刷起。

第一季:国内五大重点尖端科技工程

第二季:中国交通三十年的进程


本次介绍的是第三季,主要介绍民生背后不为人知的故事。在看之前,麻麻们可以先考考小朋友:


  • 海水里可以种出稻米吗?

  • 奶牛为什么需要美甲师?

  • 谁能在鸡蛋壳上刻出世界地图?

  • 城市的24小时如何运转?

  • 谁在保障上千万人的衣食住行?

  • 400米长的大船和5G的芯片如何制造?

  • ……


这些问题是不是很有意思?小朋友们知道答案吗?


这部纪录片,就是从这些有趣的问题入手,全景式地展现当下中国建设成就的一部佳作,上线之初豆瓣评分就高达9.2!


温馨提示:B站小程序只能观看6分钟,全集请用APP观看哦!

前两季因为都是聚焦于单个领域或工程,画风略显严肃。


第三季开始,制作者将注意力放在了更贴近生活的地方,从人们的衣食住行里娓娓道来,显得更加柔软亲民,也更适合小学生家庭的亲子共赏。


当然,作为一部国家工程级的纪录片,里面的镜头运用、画面质感、特效制作以及配音配乐等全都是一流水准的。


先上几张图感受一下↓



第三季仍然采用5集的结构。


▲食物供应


▲食物供应


▲交通网络


▲中国制造


▲城市24小时


就以其中两集为例来说说片子的特色亮点。



- 01 -

食物供应


https://tv.cctv.com/2017/10/18/VIDEDhbdSjw4MWhE5lrPCnsL171018.shtml


城市不生产粮食,我们每天吃的食物从何而来?

每个孩子脑子里应该都有过这样的问题吧。


《食物供应》详细回答了十几亿人到底靠什么吃饱吃好的问题。



01 

粮食


从1300年前先民在山坡上开凿出梯田起,中国人就开始用智慧和汗水与大自然交换粮食。



而今天的中国,需要养活14亿人口,不能再靠手工种植。


在辽阔的东北,当年北大荒拓荒者的后代已经用上了飞机喷洒作业,将农业生产的效率几何倍数地提高,把北大荒真正变成了大粮仓。



中国的人均耕地面积只有1.4亩,在更多地方,让每亩土地贡献出更多的粮食才能保证所有人吃饱饭。



接下来的这一幕戳中了许多观众的泪点。



想起片子刚播出的2017年,袁爷爷还在为全国人民的吃饭问题奔走,心里就忍不住酸酸的。



他生前最后的心愿,就是能在海水里种出稻子。


为此他专程赶到青岛,检测一块试验田里正在抽穗的稻子。



为了养活未来更多的人口,中国的科学家们正在让原本不可能产出粮食的盐碱地长出稻米。




02 

蔬菜


除了主食,我们还需要吃很多蔬菜。



甘肃高寒地区原本缺水,人们用引水灌溉、人工薄膜等方法让蔬菜喝饱了水,把不适合种菜的黄土高原变成了蔬菜基地。



6月,南方地区因遭受台风和暴雨导致蔬菜减产,此时兰州高原丰收的夏菜保证了南方的蔬菜供应。



到了11月,北方的气温降到零下,已无法种植蔬菜。


此时,山东寿光60万亩蔬菜大棚里产出的蔬菜足够保证北方人民过冬的需要。



现在你明白为什么一年四季都能吃到品种多样的新鲜蔬菜了吧?因为我们的国家那么大,食物的生产和供给是一盘大棋。



03 

牛奶


牛奶,可以强壮一个国家。


安徽蚌埠的饲养基地里,奶牛们享用着新鲜收割的苜蓿。



吃饱喝足后,竟然还有专人给他们做“美甲”!



牛蹄甲会不停生长,修剪干净了牛走路才舒服,不会因为啼甲过厚造成跛行而影响产奶量。



吃饱喝足臭美完毕,开始干活啦。




哇!这大转盘挤奶机,怎么看都像旋转木马的好朋友,连挤奶这种严肃的劳动场面也跟着莫名喜感!




04 

优质的水产品


也是餐桌上的必备。


山东烟台的海上养殖场,人们在天然海水里养出的各类鱼虾,可以最大程度地还原野生的口感。


海鲜宝宝先在海边的水产养殖路基工厂里度过脆弱的幼年期。



然后被投放到近海的养殖池里。


▲是不是想起了妈妈端上桌的那条鱼?



05 

科技与农业


7月高温季,新疆库尔勒的大片农田面临着严重的病虫害。



无人机日夜不停地穿梭飞行,喷洒农药。



它们不需要人遥控就能自主作业,晚上加班干不在话下,而且能够做到精密计算,不漏打也不多打。


谁给了它们这样的本领?最厉害的帮手,藏在头顶的苍穹里。



依靠我国自行构建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农业无人机像长了眼睛带了皮尺一样能够精确丈量每一厘米土地,不用人指挥就能干完所有的活儿。这使得大片农田可以实现规模化经营。


是的,在今天的中国,我们已经可以借助卫星来种地。



最后也是很重要的一点,所有的种植都是从一粒种子开始的。


而中国,正在经历一场种业危机——由于此前育种意识薄弱,我们每年用于购买进口种子的花费正逐年增高。



为了改变这种局面,国家建立了庞大的基因库。



科学家们正致力于为所有植物种子做基因测序,破解植物生长的生命密码。



在掌握了植物的秘密之后,科学家们就可以掌握主动,用基因技术改变植物的性状,掌握育种的话语权。



目前,我们已经迈出了成功的一小步。



用世界上7%的耕地养活22%的人口,中国人用更多的高科技手段和更少的汗水,实现了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让丰衣足食的千年梦想变成了现实。





- 02 -

城市24小时


为了保障居民的正常生活,城市24小时运转。



无数个系统运转不息,无数的人日夜值守,只为了每时每刻的安全有序。



但我们从来看不到他们。


《城市24小时》带你走进城市的12时辰,致敬身边的无名英雄——


凌晨2点。

环卫工人为北京的大小道路洗去一天的风尘,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车流。



凌晨3点。

北京郊区一家鸡蛋厂的机械传送系统迎来了巡检员。



母鸡们也在此时醒来,开始吃食,下蛋。



这里每天产出北京十分之一人口所需的鸡蛋,作为核心的传送系统和母鸡一起,醒来在3点过后。




凌晨3点半。

超市的卸货区迎来了当天的生鲜货物。



2个小时后,这些新鲜食材就会整齐地出现在超市货架上。对于消费者来说,蔬菜的新鲜度是以小时计算的。



凌晨3点50分。

北京四惠地铁站里已是灯火通明。



在经过了短短5个小时的停运检修之后,这里又将迎来19个小时的如潮人流。



在发车前的一个小时里,工作人员必须完成所有的准备工作。



凌晨5点。

中国第一高楼将在一场沐浴中被唤醒。



大楼的100层距离地面约500米,清洗工作就从这里开始。这样的作业高度堪称全球第一。



早上6点半。

城市醒来了。


洗漱、冲马桶、做早饭,人口超2000万的北京,仅一半的人就能在几分钟内消耗掉10万立方米的水,可以注满50个游泳池。


而在夏季高峰期,这座城市一天就要消耗掉300万立方米的水。


北京并没有这么多的水。



水从哪里来?


中国人用天才的创造力建造了南水北调工程,修一条人工长河,将南方的水资源引到缺水的北方。



北京人每天所用的,是从一千多公里外的南方奔流了15天才来到这里的水。



埋在地下的疏水涵管直径达到5米,接口多达12000多个,这是一个隐而不见的伟大工程,它的正常工作有赖于工作人员的日常巡视和保护。



早上7点半,北京地铁迎来客流高峰。



持续增长的需求推动地铁线路不断延长,系统不断升级。



新一代全自动驾驶的新型列车上集合了最先进的传感系统、通讯系统、控制系统,使它成为最“聪明”的列车。


不久的将来,它将奔驰在北京上千公里的地铁轨道上。




上午10点,城市迎来了用电高峰。


长达几百甚至上千公里的输电线路翻山越岭,为城市送来强劲电力。



为了线路正常运行,电网工人需要长年累月不间断地巡查线路。



如今,借助直升机和红外线摄像头,输电线路的异常可以更快地被发现,并第一时间传递给地面协查和维修人员。



上午11点,上海中心的外墙清洗工作即将完成。



这些中心区的超高层建筑,最大程度地提升了城市的空间使用率。


而同样寸土寸金的北京商务中心区,则选择用庞大的地下工程解决空间不足的问题。



巨大的地下建筑将地面楼宇连接在一起,同时集成了交通、人防、管廊等多种功能,以缓解人、物、信息高度集中带来的压力



看这效果图,可不就是科幻片里的未来地下世界吗?原来想象是可以变成现实的,而且这么快!


中午也是人们纷纷开始点外卖的时间。



在北京上海,每天有10万名送餐员在辛勤地工作。快递服务串联起互联网、商家和用户,保证了物流的畅通。



下午3点。

北京一座快递仓库里的自动化分拣系统开始运转。



它可以将贴上条形码的货物自动甩入对应的邮包,大大提高了分拣效率。



而消费者感受到是,上午下单的商品下午就能收到。


下午5点。

大批生活垃圾被运抵北京鲁家山垃圾处理厂。



生活垃圾在这里经过发酵和燃烧实现无害化处理,过程中产生的热量还可以用来发电。



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茂密的植被和大片的水体交错。


在自然河道水补给能力极度萎缩的北方,这么多的水从何而来?



答案藏在亚洲最大的地下再生水厂里。



新型的过滤膜丝,粗细只有头发的千分之一,可以过滤掉水中的细菌病毒,将水质提高一个等级。



借助水再生技术,北京已经是全球超级城市中污水排放标准最高的城市。更干净的水也造就了更干净的城市。



下午5点。

城市转换到休闲模式。今夜北京奥林匹克公园里将开启一场演唱会。



移动通讯的保障工作就从此时开始。



为了满足不到1平方公里的区域内6万人的流量需求,移动公司在鸟巢里安装了77个基站、984个天线点,还有外围的宏基站和应急保障车。


▼普通人看到的鸟巢是这样的


▼通讯工程师们眼中的鸟巢长这样


城市的各个系统就这样日夜不停地运转,静默无声地保障着方方面面的需求。


这是人类想象力的奇迹,也是当代高科技的功绩。




有时候画面比文字更能引起孩子的兴趣,也更便于直观地解释复杂的事物。

通过了解身边世界的运行,孩子能够感知生活的温度,激发内心的自豪感,爱国爱党爱家之情也才有了扎实的立足点。


除了内容扎实画面宏阔以外,片子的解说词也深入浅出,便于小学生理解。

还有一点值得说说。每一集的结构都特别好,逻辑线非常清晰。


从主粮到蔬菜到牛奶到海鲜是由主到次,从手工种植到无人机作业是从易到难。从凌晨3点开始的城市24小时则是严格按照时间顺序推进。


这对于孩子写作文的谋篇布局也不啻为一个很好的示范。


观看提示:片子在B站和央视网站都能观看,不收费。



- End -

枣妈精选01 深圳择校升    02 深圳国际学校03 大语文大语文    04 数学启蒙方法05 英语学习神器    06 好用APP助手07 英语启蒙指引    08 推荐免费资源09 枣妈推荐营地    10 两条腿的路线11 枣妈精选听单    12 枣妈推荐书单13 孩子健康成长    14 枣妈独家好物15 幼升小的衔接    16 考级以及竞赛



欢迎点 +在看,谢谢~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枣妈和恺摩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