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高频的宅家网课,如何维护脆弱的亲子关系(小学篇)
突如其来的疫情,漫无尽头的网课。
一波波地折腾,一天天地渡劫。
神兽变成困兽,家长变身狱长。厨房里天天开伙,厨房外天天开火的日子,长得看不到尽头。
在弥漫的无力感和失控感中,亲子关系成为最脆弱的一环,如果说平常日子里是间歇性崩塌,在连续了半个多月的朝夕相处之后,早已碎了一地,渣渣都捡不起来。
这一切不是网课的错,但网课确实成为了众多矛盾的焦点。课不能不上,日子也还是要一天天地挨过去。
枣妈特意请来了资深心理专家小蜜蜂老师,用她多年的经验帮助大家审视自己内心的苦闷和焦躁究竟从何而来,如何运转,再来说说在眼下的非常时期,我们该如何善待自己,理解孩子。
*以下便是根据采访整理的内容。
孩子没怎么样家长心态先崩了
4月正是去看花赏春的时节,奥秘克戎病毒不期而至,硬生生给正常生活按下了暂停键。
情况越来越糟,超出了想象的糟。
上班的不知道能不能下班,下班的不知道能不能回家,回到家的不知道还能不能出门。到了这几天,连“阳了”的都不知道自己会被怎么着了。
这不是2020年第一波疫情的简单重复。因为那时上海防控得很好,我们只需要防范抽象的新冠病毒,和全市个位数的确诊病例。虽然一样是关在家里,心态上其实就是个陪跑的。
但现在这一波,“阳了”的是自己的朋友、同事、邻居、亲人,甚至就是自己。还没“阳”的人面临的也是7+7+N或2+2+2+2……每天早上醒过来都不知道又要面对什么。
病例数大规模增加,意味着病毒跑在了人前面,离拐点还很远。
拐点不到,人心不稳。
生活开始脱离掌控——食品涨价,快递停运,核酸和封闭政策一天一变,孩子不听话,老人抢不到菜买不到药约不上核酸码……
80、90后的这一波独生子女家长,忽然发现在现实的考验面前自己变成了什么都不懂的小学生。此前拼命忙活的择校、学区房、培训班统统失去了意义,无论怎么挣扎都没用,名校和普校,一起回家上网课。
鸡血没用,有钱也没用,老人、外卖、钟点工、保姆,所有的外部支撑全部被抽离,所有人都在工作、做饭、抢菜、家务、陪课之间忙得焦头烂额,同时还要被领导,被老师盯得团团转。
当这种情况还将延续,意味着短期危机长期化,这会造成人们内心强烈的无力感和不确定感。所有努力似乎都没有意义了。对网课这件事,也从最初的认真鸡娃,到鸡得心力交瘁,最后撑不住了只能被动佛系。
最终,就进入一种说不管还是忍不住要管,但不管还好,一管就炸的状态。
严格来说,目前亲子关系的紧张不是因孩子而起,而是家长自己的心态先崩了。
为什么一上网课,问题就那么多
很多家长会觉得孩子呆在家里有吃有喝什么都不用管已经很幸福了,怎么连个网课都上不好。
他们往往忽视了,网课绝不只是简单地换了个教学场所。
从形式到内容到场景的变化都会对老师和学生的状态产生巨大的影响。这些变化会从方方面面影响孩子的心理,让他们表现出和在学校里完全不同的样子。
01
网络不畅——注意力难集中
首先是网络不畅造成上课时的音视频卡顿、信号中断、临时掉线等问题,使得学生无法完整吸收老师讲的知识点,课堂互动也难以顺畅地进行。
其次是因为网络连接的不稳定,老师需要反复地确认学生在不在线,听没听懂,同时反复地要求学生开麦关麦,开摄像头关摄像头。
这样不停地打断讲课进程,学生的注意力很容易被分散。
本来线下上课都不能保证所有学生从头到尾认真听,一旦搬到线上,每个学生听了多少懂了多少更成了玄学。
而且因为大量时间花在了非讲课的部分,课堂时间更加紧张,老师必须讲得更快,跟不上的就更加跟不上。
02
无处宣泄的精力—捣蛋鬼与淘气包
除了上课考试做功课,孩子还需要一些途径宣泄过剩的精力。
平时在学校里,体育课,上下学路上,课间的打打闹闹中,这些东西不知不觉地释放掉了。现在在家里,全都冲家长老师来了。大人不单要陪上课,还要监督作业、考试,陪做运动,精力实在跟不上。
于是他们就变着法子地跟老师作妖。
上课不肯开摄像头,每天都有人的耳麦”坏掉“。还有人把老师的头像截成表情包到处发。老师点谁回答问题,答:老师我不在。
正经讲课没人理,扯起闲篇来七嘴八舌讲个没完……
他们其实不是故意和老师家长作对,也不是不想好好听课,就是憋坏了需要发泄。
03
无法面对面交流——惰性抬头
孩子都是有惰性的,遇到不想做的不会做的有难度的事,有空子肯定要钻的。
平常在学校被老师盯着只能老老实实。一旦网络隔开了师生间的物理距离,就产生了许多老师够不着的空间,让人性的弱点有隙可寻。
小学生上课需要家长辅助,但家长本也有自己的工作需要处理。忙不过来,还要应付学校这些琐碎的任务,加上封闭的环境又很压抑,人就会变得很无力,很暴躁,觉得孩子在给自己找事情添麻烦,就很容易吵起来。
04
仪式感与时间感丧失—空虚难受
学校里的教室、铃声、教具、操场,都是为教学活动设计的。这不光是为了使用方便,还因为这一切所构建的仪式感——升旗,做操,上课,下课,吃饭,午休,一切按部就班,秩序感和可控感就有了。
但家里的布局设计是为了生活,现在同一个空间要吃饭要上课还有家人活动,大家都穿着松松垮垮的睡衣,小孩确实很难在这种环境里找到正常的上学节奏。
很多孩子始终处在懒散的状态,小学生早上要被家长拖起来上课,有的牙不刷脸不洗,有的撑不住困劲上着课又趴下了。
缺乏仪式感,人就会松下来。这种缺失同时会剥夺人的时间感,让生活失去意义,人变得浑浑噩噩。
这些感觉小孩不一定能说出来,但时间长了他们都能感受到。
如何高效陪伴——小学生篇
1. 分解任务管理时间
小学生无论是生活还是学习,都需要家长花很多力气料理。而且这种需求是从早到晚琐碎而持续的,大人的时间会被切割得很碎。
疫情期间很多人还要在家办公,几口人长时间挤在一起也有许多问题需要处理,作为主心骨的中年人每天都生活在千头万绪中。
科学高效的时间管理就格外重要。基本的原则就是“先自己后家庭”,先照顾好自己的需求,再去为家人付出。
具体方法就是在做事之前先问自己两个问题:
这件事是不是必须做的?
是不是必须我来做?
有些事情不一定非做不可
比如收拾玩具:小孩每天都要玩的,妈妈只是自己看不过家里乱乱的,每天都要收拾。但在精力不够用的时候这种事就可以放一放,省点力气。
有些事情可以授权别人去做
比如帮小孩调试钉钉系统,男的一般比较在行。但小孩遇到问题总是习惯性地找妈妈。这时候不要着急冲上去,可以往后退退,让爸爸上。遇到工作忙的时候,摘菜洗菜的事也可以请婆婆帮忙。
日子是一家人的,要学会分解任务,做好授权,管理时间,不要一味地冲在前面当“炮灰”。忙了个半死效果还不好,心里更是一团怨气。
2. 合理安排孩子的时间表
首先让孩子睡足觉,学习效率更高。同时要理解因为居家和网课而造成孩子的心理不适(文章第二部分讲过的),帮他们调整好情绪,切忌再用罚抄、打骂等方式逼孩子。
其次要合理安排练习的节奏,做功课,弹琴,做运动、课外阅读、做游戏、做家务。最好让孩子自己安排自己的时间,再帮他们做调整。
3. 投入地陪孩子玩游戏
足不出户的日子里,游戏是孩子宣泄多余精力最好的方式。
家长可以在网上找到很多有趣的亲子游戏。选游戏的原则是好玩且运动量大,尽量让孩子动家长不动。
不要总想着搞益智类游戏,上网课他们已经动了一天脑子了,简单纯体力类的游戏孩子更喜欢。就是以消耗精力为目的,想怎么玩就怎么玩,陪孩子肆无忌惮地大笑一场,对于身心健康是最好的。
也不需要复杂的器具和游戏规则。你提个塑料袋让孩子往里面扔篮球也行,和孩子换穿衣服玩角色扮演也行,还可以把家里的杯子碗盘摆在桌上让孩子用筷子随便敲着玩,都行。
重要的是投入地陪伴,简单的快乐。
4. 创造生活的仪式感
仪式感为每一段普通的时间标定了背后的精神内涵,可以帮助我们在居家期间不懒惰、不放松、不懈怠,提起精神来好好生活。
学生的仪式感不仅仅是每天按时起床,吃饭,坐在固定且适合的场所上网课,还包括生活里的其它细节。
比如现大家买菜都不太方便,食材变得很宝贵。可以请孩子演奏一段音乐或者唱首歌,在音乐声中把做好的菜“请”上餐桌。食物会变得更加美味,孩子也会更懂得珍惜。
再比如洗澡的时候可以和孩子一起编首歌来唱,感谢我们的家里有随时可用的热水,让我们过着干净的生活。
5. 高效地陪伴孩子
把家里的绘本和童书用起来。亲子共读不是做阅读理解,不要照着书本上的字读,而是要带着孩子从图画里去观察,体验,共情。
不是你去告诉他应该看出些什么,而是问他“你看到了什么”“还看到了什么”“你觉得里面的人物在想什么”“你如果是他会做什么”“你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帮助他”。
玩玩具也是这样,要善于提问和启发。你是父母不是老师,不需要给出标准答案,只要陪着孩子找到他的答案。
下一篇,我们来讲如何在网课期间高效陪伴初中生,请大家期待哦!
同时,也希望枣妈的文章能帮到大家一点点,让孩子和爸爸麻麻们能更轻松的度过这段特殊时光。期待疫情早日结束,不错过今年的春暖花开!
如果你在居家陪娃的过程中遇到了问题,欢迎加入枣妈抱团取暖。
这里还有超多的陪娃资源等着你~
大语文必学!用80节音频讲透新课标古诗词~
在上海隔离24天后,枣妈来冒个泡,附赠囤货清单+储存方法
免费资源 | 超全期中复习资源包,特好用不费妈!
|高薪酬稿|欢迎来枣妈平台分享您与娃的生活、学习、共同成长的故事投稿邮箱:302158@qq.com微信联系:sunnywang114628
你点的每个赞,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