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放弃北京户口去香港,顶尖中学直录剑桥CS,牛娃真的能复制吗?

枣妈+Kathy 枣妈和恺摩
2024-09-08

枣妈宠粉送礼持续中,在本文评论区加数字(1-100)走心评论,送希乐不锈钢保温杯1个,共有3个名额哦!(留言和中奖规则请戳→枣妈宠粉抽奖活动说明

炸了!牛剑面邀打响申请季第一炮,大湾区仅有6所学校学生拿到面试邀请


牛剑作为高校“天花板”的中坚分子,选拔标准奇高,每年面对国际生只有不到10%的录取率


但作为不少留学生的梦中情校,每年依旧不少孩子摩拳擦掌去准备,那到底哪些人能够最终脱颖而出,成功拿到offer?



数据多说无用,枣妈今天特别搬出了团队当中的剑桥妈Kathy来跟大家分享。

她家儿子Kevin目前剑桥CS专业在读,是枣枣从小玩到大的哥哥,更是枣妈认证的“天牛”(天生的牛娃)。

本着“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求知精神,这次就让大家全方位了解牛剑中意的学霸都长啥样,剑桥选拔又要经过什么样的流程。赶紧跟着枣妈一线吃瓜~

申请互助取经 入qun来聊
若二维码失效请添加小助手私信入群:Julycheng

本文主要讨论话题:


·申请过程是怎么样的?什么样的娃能够让剑桥早于常规申请季就发出unconditional offer(无条件录取)?


·在孩子培养的道路上是否有“牛娃方案”可以参考?


·Kevin最后能够申请到Computer Science这种高等院校内炙手可热的专业,跟他编程方向的兴趣爱好离不开关系,那我们的娃是不是也可以走编程这条升学路?


果各位蜜枣对这些问题也感兴趣的话,那就跟着枣妈一起去 “取经”吧,希望能对您家孩子的成长教育有所启发。

以下内容整理自枣妈和Kathy的对话。


一路走来微风细浪,剑桥入读实非偶然
用Kathy的话来说,Kevin是一个“很好带”的小孩。

不管在学习还是生活,Kevin都很有自己的想法,从小就很知道自己要做些什么的他,对待自己喜欢的每一件事情都可以沉下心去钻研,这也是Kathy不太需要费心的原因。

“佛系”是Kathy对于自己母亲形象的一个评价,但这并不代表她会任由孩子野蛮生长。

相反,谈起Kevin的成长,她如数家珍,在过程中枣妈不禁感叹:这才是高质量陪娃啊,在这个孩子的成长过程母亲的存在感太强了。

Kevin在北京出生,幼儿阶段上的是蒙氏幼儿园。

Kathy非常认同蒙氏的教育理念,她认为这种“比较慢”的教育方式给到了孩子充足的时间去探索,一些设计精妙的教具最大程度地保留了Kevin对于各个领域的研究欲望。

特别是在数学领域,没有前期的兴趣很容易影响到整个学习阶段的学习效果,所以Kathy始终感恩Kevin在蒙氏幼儿园度过了一个精彩的童年。


五岁之后,Kathy就带着Kevin去了香港生活(之后入了港籍),而爸爸则是两地跑的状态。

初到香港,他们一家急需解决的是Kevin的升学问题(香港满5岁8个月即可入读小一)。

但由于前期毫无准备且在香港举目无亲,Kathy只能自己在网上做功课,他们对于教学语言有自己的要求,就是要普通话授课,看重两文三语的学习。

一番了解之下,最终找到了历史悠久的苏浙小学

Kathy和枣妈分享道,这所学校的教学风格比较传统,可以选择的课外活动并不多。

但是学术基础非常扎实,自1953年成立以来就一直坚持用普通话作为中文教学和校内交流语言。

升学成绩也很不错,每年有70至80%的学生可以升入band1 等级的中学。

幼儿园培养起来的兴趣加上小学浓厚的学术氛围,为后面Kevin进入香港著名的男子天主教中学——喇沙书院(La Salle College)埋下伏笔。


虽然学校是香港top3的中学,但去喇沙书院上学,Kathy一开始是顾虑的。作为一所男校,从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角度考虑Kathy不免会打上问号。


但孩子六年的就读经历向她证明,这些顾虑是多余的。

男校内部的兄弟友谊非常深厚,师兄弟间经常在一起学习交流,孩子阳刚之气渐露,学校之间也不乏联谊,跟异性交往Kevin始终着保持友好尊重的态度,这都是男校给予他除了学术以外更重要的人生财富。

刚进入喇沙书院的时候,Kevin的成绩并不是最top的,一下子切换到全英文的学习环境的他用了一些时间去适应。

中一第一次考试孩子拿到的是69名的成绩(全级250名学生),但Kathy并不是太在意这些数字,她始终认为孩子健康快乐,三观端正,对世界抱有热情就足够了。(枣妈听着是有点点凡尔赛哈哈


但这样的育儿心态其实也是对孩子了解的体现,我们做父母始终还是要“因材施教”。

就像Kathy说的,她家哥哥是不用家长盯学习的,因为他自己就有想法和要求,而弟弟小开则需要妈妈多留意一点,爱玩的心思比较重。

同一个妈生出来的娃尚且截然不同的,所以育儿怎么可能有标准答案呢?

厚积薄发,中四之后,Kevin基本每次考试都保持在前十的位置。除了学术上的培养,喇沙书院还是Kevin编程学习的启蒙地,这个咱们后面重点讲。

“把剑桥当作目标校,朋辈导师的建议特别重要。”

在喇沙书院不少孩子都是有自己进行超前学习的。

学校走的是DSE的路线,但Kevin的很多师兄在中四(内地的高一)的时候就开始自学A-level课程并参加考试。

拿到A-level的成绩之后到中五(内地的高二)就已经成功申请海外的院校出国留学,这无疑是给自己节省了整整一年的时间。

紧跟着师兄们的步伐,Kevin一开始也是打算这么操作的,纯自学A-level和雅思出分对Kevin来说都不是太困难的事情。

第一次雅思裸考Kevin拿到了8分,买了A-level的教材回来研究学习,进程也是相当ok。

但最后问题出在了考试季,那一年的A-level考试取消,没有成绩证明,中六出国的计划也就被无限期搁置。

到了中六申请季,常规操作是需要学生在系统上提交DSE预估分,等到DSE考试放榜后高校再最后锁定offer发放的。

但因为Kevin自学了A-level并且在中五顺利完成了相关科目的考试,所以他是用的A-level成绩申请的剑桥,变相也是缩小了很多不确定性。


孩子对于剑桥的喜爱其实早在童年时期的旅游就已经埋下种子。

Kathy带孩子体验过剑桥和牛津的生活,剑桥和牛津每年假期都会提供住宿体验项目,会把在校生现有的宿舍腾出来租借出去,给感兴趣的家庭深入学校了解它们。申请剑桥是一个自然而然的结果。

剑桥申请流程梳理


  • 系统报名

英本申请政策要求,剑桥和牛津只能二选一,两所学校的申请截止日期都是10月15日,Kevin是从9月份开始准备的,申请的是Computer Science本硕连读四年项目,系统申请也比较简单,只需要提交一份文书就可以。
  • 审核后参加笔试

学校会邮件通知您笔试的时间和笔试的考察内容,在香港有剑桥笔试的考点,根据笔试成绩发放面试邀请。当时Kevin笔试的成绩是满分。
  • 两轮面试,四位导师镇场

面试的时间设置在圣诞节前,可以选择线上面试或者飞到英国参加,但受到疫情影响,近两年都改为了线上进行。面试一共两轮,在面试邀请函当中会有提前告知面试官的信息,各位考生可以提前在官网了解面试官的研究背景。
当时Kevin了解到的面试官当中有一位是主攻数学方向,还有两位是编程方向的导师,知己知彼,也方便提前做面试准备。

剑桥的面试主要是考察学生能力到哪里,也就是“考天花板”的考试。

一个又一个的难题抛过来,能回答得上就再追加难度,很多人认为考官们是以考倒学生为己任的。但事实又是不是这样呢?

令Kevin印象很深刻的一道面试题目是:估计伦敦到纽约的距离,说出你的估算方法


当时Kevin是通过飞机飞行速度和飞行时间大概推算出来的。

虽然娃最后得出来的答案并不准确,但和娃一起讨论复盘的时候觉得面试官想要的其实是能够体现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解题思路和过程,并不是一个绝对的答案。

牛娃不可复制
但内心的温度、思维的厚度后天都可以实现
身边很多朋友知道Kevin申请上了剑桥之后都纷纷前来取经,想要知道牛娃培养有没有一些技巧和规划门道。

但我很了解Kathy,她是真的没有在刻意把孩子往某一个方向或者名校上面去靠

所有的规划和前期铺垫都是基于孩子的能力水平的,就跟你不可能拿着80-90分的托福去跟老师说你要考牛剑、美国top10是一样的。

对于普娃来说规划的重要性在于它是一种“以终为始”的思维模式,把目标拆分为一个又一个可实现的任务,最后到达梦想的彼岸。


而对于牛娃来说,他们超强的学习能力和自驱力,足以轻轻松松拿着数一数二的成绩去到世界知名学府,这个时候,我想做什么,我可以在哪些领域获得成就感则是他们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所以与其纠结于学术上的一分两分,Kathy更加关注Kevin能不能做一个内心丰富、思维有厚度的人


如何做到内心丰富,Kathy和儿子做过很多探索,尤其值得一说的是:

在孩子的兴趣爱好培养上面,妈妈Kathy抱着的“无脑支持”的态度,只要大方向不偏差,不仅可以做到随便孩子折腾,还会跟着娃的脚步一起浪。

Kevin是一个兴趣爱好很广泛的男孩,他是古典音乐、定向越野、桌游、军事器械和战争史,交通路线规划和发展的爱好者,从数量上看上去很多,但是Kevin对于每一个兴趣爱好都不是走马观察这么简单。

比如每一次出行孩子都会去了解当地有没有著名的军事博物馆,提前把时间预留到参观博物馆上。

除此之外,在发现导航软件有误差和不实情况时,娃还给Google写过邮件提地图修正意见,当时谷歌还给他回了thank you letter。


Kevin从小就是一个“数学咖”,对于数学的痴迷程度到了休息时间都会去下载专家的数学论文进行研究,跟他说起去年高考数学卷大家都说难,超纲了,孩子还马上把题找出来做一遍。


Kevin对于数学的兴趣早在学龄前就有所显现,而作为妈妈的Kathy也很注意保护和尊重孩子的兴趣。

她举了很有趣的例子来说明孩子对于数学的热爱和他天生的理科思维。

有一次一家人去看天鹅湖的演出,一般孩子应该会关注舞姿、音乐、剧情等等,但小Kevin留意到的是台上黑天鹅和白天鹅的数量,以及观看表演的场地有多少个座位,多少个包厢以及是如何排列的。


还有一次娃得了手足口病,为了让孩子乖乖吃药,Kathy在家里的白板上跟Kevin一起把嘴巴上有多少个泡都仔仔细细地画了出来,吃了药之后又消了多少个泡,就让Kevin自己在白板上抹去。

一个绘图游戏的方法不仅让孩子心甘情愿地配合治疗,还增强了他对于数字的敏感程度,所以说在Kevin从小的数学天赋保护上,Kathy搭配了不少日常生活上的素材。

数学和生活脱节是不少孩子无法学好数学的主要原因,他们不知道学习数学的意义在哪里,没有从低龄阶段就意识到数学和生活方方面面的关系,比如数学和美学、数学和音乐等等……

其实也不仅是数学,越来越多的孩子表现出来有“学习无欲症”,都是理论和实际无法连结的锅。


所以枣妈和Kathy都非常认同,家长们可以试着从小建立孩子对于生活的观察和探究能力,提前培养起学科意识。

可能是带着他们走名山大川感受地大物博的奥妙,可以是准备科学小实验,有了经历之后再带着娃从学科的角度去解释现象背后的本质,孩子会容易接受很多。


大数据时代
编程是不是通往名校的捷径?
据Kathy分享,Kevin走上编程的道路只是偶然。

与小学阶段苏浙小学的传统学习方式不同,喇沙书院非常注重孩子的课外活动培养,刚上中一的Kevin在琳琅满目的社团当中选择了编程俱乐部,这是他编程路的开始。

在此之前,Kevin没有参加过任何的编程培训或者课程,对于编程的了解也是非常有限的。

在朋辈导师的引导之下,Kevin利用课余时间认真学习了编程的基础知识,也具备了跟大家一起继续深入研究的条件。

在中学阶段,Kevin参加过不少殿堂级的学术竞赛并获得了不俗的成绩,比如国际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IOI)、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等。

回忆起孩子的这段经历,妈妈Kathy认为除了孩子本身的努力之外,很大程度还得益于香港这个地区平台

在北京生活过的Kathy深谙国内学术赛场的内卷,海淀娃那一套并不是她认同的教育理念,但必须得承认的是在内地庞大的学生群体当中想要脱颖而出是需要经受非常大的考验,甚至需要脱产搞竞赛。


相反,香港地区的参赛人数相对内地而言要少很多,平台是广阔的,学校配备的编程资源也充足,在同样的晋级和获奖名额下,在香港参赛杀出一条血路相对容易得多,或然率太不相同。

“如果孩子喜欢编程,可以当作兴趣爱好,但要把它作为职业发展方向从小培养,很难。”

编程不是每个孩子都适合,想要学好编程,必须承认的一个事实就是数学要好,数学好,有可能学好编程,但数学不好,一定不可能在编程路上走得远。


除此之外,我们还需要去理解编程的核心。

编程的核心,不是编程,不是语法,甚至不是算法或数据结构本身。

而是如何分解问题——发现规律建立解决问题模型,映射到合适的数据结构和算法上,最后才根据算法写程序实现。

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是现在很多孩子所缺乏的能力。

编程本身学习的困难再加上大环境的影响,只会难上加难。


近5-10年编程方向还会持续大热,从现在初级编程比赛参与人数不断增加就可以知道,想要在编程路上出成绩,比Kevin学的时候要更难。

以北京市为例:

2022年参加CSP-J(非专业级软件能力认证,Certified Software Professional Junior/Senior,参加IOI必须通过的最基础的赛事筛选环节)的人数有5495人,而相比前一年只有3397的人数,在数量上增加了2098人。


除了部分省份为公布具体信息,全国入门组初赛参赛人数相较去年增长了17,222人,各省平均涨幅约69.24%。

编程路子走好了,的确很容易受到名校的青睐,这是信息时代这个大环境决定的,但是是不是每个孩子都要往这个方向走,那答案必然是否定的。

申请互助取经 入qun来聊
若二维码失效请添加小助手私信入群:Julycheng

留言小调查

您觉得牛娃成功之路可以复制吗?

枣妈会抽3个走心评论,送出礼物一份哦!(留言和中奖规则请戳→枣妈宠粉抽奖活动说明

加小助手入群
超大量的资源分享!

添加枣妈小助手
抱团入群不迷茫

-往期精选-

牛娃备考不走弯路,一文看懂剑桥英语备考攻略~


攻下剑桥、SAT、托福考试的词汇量,词汇书们该怎么选?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枣妈和恺摩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