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别批评小确丧,正能量首先得是真能量| 热点导写

2017-08-17 小编点墨 壹图壹材





“我想我差不多是条废咸鱼了”“什么都不想干”“颓废到忧伤”……如今,曾经在年轻人当中尤其是在一线城市年轻人中流行的“小确幸”不知何时起变成了“小确丧”,甚至有人称之为“丧文化”:一种不想工作、漫无目的、情绪低迷、欲望低下,只想麻木地活下去的颓废心态。近年来流行的“葛优瘫”表情包、《感觉身体被掏空》等歌曲就是其中代表。

在此情况下,各种丧文化周边产品也应运而生,比如丧茶。


可没想到,只是丧一下,喝杯奶茶,也要被批评。

人民网最近写了篇评论,叫做《加了精神鸦片的“丧茶”喝不得》



 看看原文 



加了精神鸦片的“丧茶”喝不得(节选)

人民网

碌碌无为红茶”“浪费生命绿茶”“前男友过得比我好果茶”……这份惊世骇俗的菜单,不是网上臆想,而是近期升为“网红”的“丧茶文化”。据报道,“丧茶”拓展的野路子已从网上蔓延至实体店,在西南多个地市当街露脸。

 

什么是“丧文化”?提到这个网络热词,不少人可能是一头雾水,但是发在微信上的“马面人身”“悲伤蛙”“长腿咸鱼”等沮丧图像,大家其实并不陌生。这些似乎见怪不怪甚至有几分冷幽默的文化符号,一段时间以来在年轻网民中快速感染、加速扩散,有时代表个体无奈的情绪,更多凸显群体极端、消极、绝望的心态,很值得关切与讨论。

 

如果说“丧文化”只是小范围的调侃、个性化的设置,比如“葛优瘫”等也无伤大雅,可风气一旦蔓延开来便亟需警惕。往轻了说,“青春为什么一定要跑步流汗,为什么不能就在河边虚度呢?”年青一代的消沉、困惑与迷茫不利于个人成长,不利于家庭和睦。往重了说,“咸鱼”和“皮皮虾”都可能被渲染、“异化”成吃人的蓝鲸,酿成死亡游戏、洗脑犯罪等不可挽回的人间悲剧。这绝非危言耸听。

 

追根溯源,种种“丧文化”的动画形象大多来自紧邻的岛国“丧剧”,还有当年欧美文学《麦田里的守望者》折射出的“迷惘一代”。而这种来自异域的“丧文化”已被证实与畸高不下的犯罪率、自杀率密切相关。这种“精神鸦片”在一时麻醉年轻人的同时,还一步步诱惑他们偏离正常生活与工作轨道,于日渐颓废中空耗岁月、沉沦没落,极少数则选择了极端惨烈的方式终结“丧”的无限痛楚。




意见客 


正视丧能量,让年轻人丧一丧


在年轻人之间流行的丧文化确实引起不少媒体担忧,舆论大多规劝年轻人要建立积极健康的心态,靠拼搏奋斗来追寻人生的价值和意义,不要落入颓废虚无的境地。这的确是一番好意,但其实也不必对“丧文化”的一时流行过于忧虑。

如果认真梳理当前流行的所谓“丧文化”,可以发现,其实不少年轻人喜欢的“丧”,和外界对于“丧”的解读,有着微妙的区别:最明显的一点是,其实“丧”不等同于负能量,“丧”也不意味着绝望,而大多是作为一种自嘲和排解压力的方式。

总体来看,中国的年轻人并不“丧”。据媒体报道,不久前,英国某基金会发布的《Z一代:全球公民资质调查——世界青年人的所想所感》显示,中国青年对未来最乐观。29%的中国受访者表示,他们觉得中国是安居乐业之所,因为在这里“只要勤奋就能出人头地”。约93%的中国受访者还因为医药、可再生能源和计算机等技术的进步而对未来充满希望。相比之下,一些发达国家的青年则相对更悲观。

更何况,丧能量满满的自黑在一定程度上是种以退为进的大智慧。丧得很机智,所以有力量。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杰斯曾说过,每个个体分为现实的自己和理想的自己,焦虑常常来自两者之间的差距。当现实的自己做不到理想的自己时,就会压力大、紧张、焦虑,而自嘲就是正视那段差距,并且很丧地说出来我,确实就是做不好啊我,可能就是条咸鱼啊!!!!

没错,面对、承认自己没那么好,往往就是前进、改变的第一步。

丧得有自知之明,所以有力量。

 

嬉皮士崇拜的摇滚乐歌手,之前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鲍勃.迪伦,他曾写过“我要走进最密的黑森林深处,那里人丁繁众,可都一贫如洗,那里毒弹充斥着他们的水域……”

摇滚乐里表达着年轻人对时代的不满,但又使人坐立不安想兴奋地一起唱一起跳,让人想无畏地表达自己,正是在这样颓废的玩乐中,诞生了追寻自由、无拘无束的嬉皮士文化,影响了整个美国。

乔布斯曾说过,他的同事都是嬉皮士。他欣赏嬉皮士精神,因为”他们想寻找生活的真相,生活不应该只是父母过的那样。

嬉皮士的丧是在无止境地寻找生活的答案,也在无止境地接近生活的真相。他们是在悦纳了自己丧,是敢于与自己和解,所以丧得有力量

 

如果我们只是一味的提倡正能量,却批评那些表现自我,追求自由与真实的丧能量,那这种虚假的正能量,又有什么意义呢?





/ 粉丝留言板 /


你喜欢丧吗?经常丧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