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最新通谕连载】《愿你受赞颂》 论爱惜我们共同的家园

2016-12-26 教宗方济各 海鸥传信







为我们大地祈祷的经文

全能的主,祢临在于宇宙万物,

以及最卑微的受造物中。

祢以祢的柔和温婉笼罩天地万物,

求祢倾注祢爱的力量,

使我们能够保护生命及美善。

求祢使我们满溢平安,

好让我们能够彼此以兄弟姐妹相待,

而且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哦,弱小者的主,

请助我们拯救这世上被抛弃和被遗忘的人,

他们是祢的眼中瑰宝。

请癒合我们的生命,

好让我们能保护世界,而非从中掠夺,

好让我们能播种美善,而非污染破坏。

求祢打动那些只因贪图利益

就牺牲弱小者和大地的人的心。

求祢教导我们

发现万物的价值,

默观祢的化工时讚叹不已,

并承认在迈向祢永恒光辉的旅途上,我们与每一

个受造物都是紧密相连。

我们感谢祢天天与我们同在。

在我们为公义、仁爱及和平的奋斗中,

求祢支持我们。




前言


世上没有什麽是与我们毫不相关


1.「我主,愿祢受讚颂。」亚西西圣方济在他《造 物讚》这优美的颂歌中提醒我们,大家共同的家 园好比一位与我们分享生活的姊妹,也好比一 位张开双臂拥抱我们美丽的母亲。「我主,愿 祢藉我们的姊妹 ── 大地母亲受讚颂。她滋养 及管理我们,并出产各种果实和色彩缤纷的花 草。」


2. 这位姊妹现在向我们呐喊,因为我们肆意地 滥用天主赋予她的资源,已对她造成伤害。我们 自以为是她的拥有者及控制者,有权力随意掠 夺她的出产物。我们被罪恶伤害的内心充满暴 戾,同时反映在土壤、水、空气及一切生物所出 现的病症上。大地受到压榨和糟蹋,是最被遗 弃和摧残的可怜者之一,「同受产痛」(罗 8: 22)。我们忘记了自己是出于尘土(参创 2:7) ── 我们的身体由大地上的各种元素形成,我们 呼吸她的空气,并从她的水获得生命和滋润。


3. 五十多年前,在世界因核战危机的一触即发 而动盪不安时,圣若望二十三世撰写通谕,不但 反对战争,而且提出达成和平的建议,他的《和 平于世》通谕是写给整个「大公团体」,也是写 给「普世所有善心男女」。现今全球环境日益恶 化,我希望向所有生活于地球上的人建言。《福 音的喜乐》劝谕,是我写给教会的弟兄姐妹们, 以鼓励他们不断地更新福传工作。在本通谕中, 我希望以我们共同的家园为主题,与所有人进行 交谈。

4. 1971 年,即《和平于世》通谕颁布后八年, 真福保禄六世称生态问题是未受牵制的人类活 动所酿成的「悲惨结果」:「人滥用世物,不独 有毁掉世物本身的危险,而且人不免成为自己堕 落的牺牲品。」当他以工业文明的实际爆发可 能引致生态灾难为题,向联合国食物及农业组织 发表讲话时,也採用了类似的措辞,他强调「人 类的行为有彻底改变的迫切需要」,即使有「最非同凡响的科学突破、最令人匪夷所思的科技 技术、最令人惊讶的经济增长,若没有社会伦理 和个人道德上的真正进步相伴,人最终必身受其 3 害。」


47 35624 47 16940 0 0 4451 0 0:00:08 0:00:03 0:00:05 4450p>

5. 圣若望保禄二世日益关注生态问题。他在其 首份通谕提出警告,人似乎经常「看不出他身 处的自然环境所具备的其他意义,只看到那可 以直接使用和立即消费的一面。」4 随后,他呼 吁作出全球的生态皈依。与此同时,他察觉到 在「维护真正的人类生态的必要伦理条件」方 面,人所做的甚少。人类环境的破坏是极严肃的 议题,不只是因为天主将世界交託予我们,更因 为人的生命本身就是一份恩赐,必须加以保护, 以免受各种形式的践踏。倘若我们有心保护和 改善世界,就必须在「生活方式、生产与消费 模式,及治理今日社会的权力结构」上作出重 大改变。真正的人类发展包含伦理元素,要求对人完全尊重,同时关注我们四周的世界,「考虑到每一个生命的本性和它们在井然有序的系 4 统中的相互关系。」 因此,人类运用能力改变现状时,须与天主原先赋予万物的本性相符。


6. 前任教宗本笃十六世也曾倡议「消除令世界 经济失效的结构性原因,修正那无法保证对环境 尊重的成长模式。」 据他观察所得,我们不能 单凭单一角度分析世界,因为「大自然之书是一 以贯之,不可分割的」,包括环境、生命、性、 家庭、社会关系等等。由此可推想,「大自然的 衰落与那形成人类社会的文化息息相关。」 教 宗本笃十六世敦促我们勇于承认,我们不负责任 的行为,已严重破坏自然环境的事实。社会环境 同受到损害。两者的状况最终是由同一的恶源导 致:即认为那指引我们生活而无可置疑的真理 并不存在,所以人的自由无所限制。我们忘记了「人不只是一种为自己创造的自由。人不能自我 创造。人是灵魂、意志,也是自然。」 出于父 爱的关怀,教宗本笃十六世敦促我们认清,「当我们拥有最终掌握权;当万物只属于我们,只供 我们享用」,受造界便受到伤害。「当我们不再 承认有甚麽可以超越我们;当我们眼中只有自己, 并无其他,受造界开始被滥用。」 

因共同的关注而团结一致

7. 数位教宗的声明与众多科学家、哲学家、神 学家和社会组织的省思互相呼应,他们的省思丰 富了教会对这些问题的想法。在天主教会之外, 其他教会及基督信仰团体和其他宗教,已就大家 同感到忧虑的议题,表达极度关注,并提供宝贵 意见。其中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例子,就是与 我们一同期盼能达至完全共融的大公宗主教── 可敬的巴尔多禄茂,我要在此简短的引述他的部 分言论。


8. 巴尔多禄茂宗主教特别谈到每人均需要因自己对地球所作的伤害而忏悔,因为「我们所有人都製造小型的生态破坏」,我们也必须承认 「自己有份于受造界所遭受的大大小小的外在伤 害和摧毁。」他多次坚定及具说服力地重申此 点,激励我们敢于承认自己对受造界所犯的罪 过:「为人类而言......破坏了天主创造生物 的多元性:他们使气候改变、剥夺森林资源、 破坏湿地,使大地的完整性受损;他们污染 了地球上的水、土地、空气和生命 ── 这全是 罪。」「对大自然所犯的罪就是对我们自己和对天主所犯的罪。」


9. 巴尔多禄茂宗主教同时留意到环境问题的伦 理和灵修根源,我们在寻找解决方案时,不能 只从科技方面,也要从改变人类著手,否则只 是治标而不治本。他请求我们以牺牲取代消费、 以慷慨取代贪婪、以分享取代浪费。这是一种修行的方式,我们「需要学习去给予,而非只 是丢弃;这是一种爱的方式,从我想要甚麽, 逐渐地变成天主的世界需要甚麽。那是从恐惧、贪婪、强迫中的一种释放。」身为基督徒, 我们被召「视世界为共融的圣事,藉著它,我 们得以与天主和近人共同分享。我们谦卑地相 信,天主与人能相会于天主受造界无缝外衣中 最微小的细节裡,也能相会于地球上最小的一 粒尘土中。」

亚西西圣方济


10. 我撰写这份通谕,不能不提起这位深具吸引 力及感染力的人物。当我被选为罗马主教后,就 是以他的名字作我的指引和灵感。我相信圣方 济是关怀弱小、爱护整体生态的典范,他充满 喜乐,并真心诚意地身体力行。他是生态研习 者的主保圣人,同时得到非基督徒的爱戴,他 特别关心天主的受造界、穷人和遭遗弃者。他爱,亦因他的喜乐、无私奉献、广阔胸襟而被人所爱。他既是神祕者,也是朝圣者,度简朴生活,与天主、近人、大自然和自己处 于美妙的和谐中。他向我们显示了对大自然 的关注、对穷人的履行公义、对社会的承担 及对人内在的平安,彼此之间的连繫是如何

密不可分。


11. 圣方济的生活见证帮助我们明白,整体性的 生态学在要求我们态度要开放,要超越数学和 生物学语言的各个领域,并带领我们进入做人 的核心道理。正如热恋中的人,当他注视太阳、 月亮和最微小的动物时,会引吭歌咏,吸引万 物同声咏讚。方济与万物交流,甚至向花儿讲 道,邀请它们「讚美上主,彷彿它们也有思 想。」他对世界的回应,超越理性的欣赏 或经济计算,对他来说,每一个受造物都是 他的弟兄姊妹,手足情深。因此,他感到被 召照顾万物。他的追随者圣文德说:「既思 索万物根源,心中更加满怀虔敬之情,称一 切受造物,不论大小,为他的『兄弟』或『姊妹』。」 此一信念不可被抹杀成为幼稚的浪漫 主义,因为它能左右人的选择,决定我们的行 为。如果在接触大自然和四周环境时,不再抱持 惊奇和讚叹的开放态度;如果与世界联繫时,不 再使用友爱及美的语言,我们的态度就是主人、 消费者、单纯的资源利用者的态度,不能为自己 的即时需要设定界限。反过来说,如果我们感到 自己与万物紧密连结,节制和关怀自然随之而 来。圣方济的贫穷克己,不是虚有其表的苦行主 义,而是更根本的追求:拒绝将现实世界变成纯 粹供人使用及操控的对象。


12. 另一方面,圣方济忠于圣经的训诲,邀请我 们视大自然为一部令人讚叹的著作,天主藉此向 我们说话,让我们一瞥祂的无限美善。「从受造 物的伟大和美丽,人可以推想到这些东西的创造 者」(智 13:5)。确实的,「祂永远的大能和 祂为神的本性,都可凭祂所造的万物,辨认洞 察出来」(罗 1:20)。因此,方济要求会院花 园的部分地方经常维持原状,让野花及其他植物 能自然生长。人看到这些植物时,便举心向上── 美丽大自然的创造者。 世界不是一个有待解决的难题,而是一个令人喜悦的奥迹,人应以欢愉讚颂之情默观。

我的呼吁


13. 为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最迫切的任务包括 如何将人类大家庭团结起来,一同寻求永续及 整体的发展,因为我们知道事情是会改变的。 创造者没有遗弃我们;祂从没有放弃祂爱的计 划,或为创造了人类而后悔。人类仍有能力团 结合作,建立共同的家园。在此,我想向那些 以不同的方式竭尽心力确保我们共享的家园得 到保护的人士致敬,并表示鼓励及谢意。环境 的恶化对最贫困者的生活带来悲惨的后果;我 也特别要向那些在此一方面努力不懈,寻求化 解之道的人士致意。青年人要求改变。但他们质 疑,假如人没有顾及环境的危机和遭遗弃者所受 的苦难,怎能自称是为建设美好的将来在努力。


14. 我紧急地呼吁,盼望大家能就如何体现地球的未来进行新的对话,所有人都应参与,因为我 们经历环境的挑战,及人性的根源,它们涉及所 有人,同时影响所有人。全球性的生态保护运动已有明显进步,不少以提高人的危机意识为宗旨 的组织成立。可惜的是,不少寻求实际化解环境 危机所付出的努力未见成效,个中原因,除了是 遇到强大的阻力之外,也由于大众普遍对此并不 热衷。蓄意阻挠者的态度,甚至有一些信徒也持 有同样的态度,由完全否定问题的存在,到漠不 关心、若无其事,或对科技的盲目信赖。我们 需要全球重新团结起来。正如南非主教团所说:「为了修复因人类滥用天主的受造界所造成的损 害,需要每一个人的参与和才能。」为爱惜受 造界,所有人可各按其文化、经验、主动性的投 入和才能,成为天主的工具,彼此衷诚合作。


15. 既然本通谕已被融入教会社会训导的整体, 我期盼它能帮助我们正视我作的呼吁,认识当前 挑战的广泛性和急迫性。首先,我会简略检视目 前生态危机的几个范畴,目的是运用现代最出色 的科学研究成果,使我们深入主题,并为下文中 将论及的伦理和灵修过程奠定稳固基础。接著,我会思考从犹太基督信仰传统汲取的一些原则,使我们对环境保护的承诺,更加前后一致。然后我会尝试探索导致现今境况的源头,不只是研究 问题的徵状,更希望能深入问题的成因。这将 有助于提供一既尊重人类在世独特位置,又尊重 我们与四周环境关系的生态保护途径。鑑于此省 思,我会为更宽广的交谈和行动提出建议,其中 涉及我们个人,而且也会影响国际政策。最后, 我深信若欠缺动机和教育,改变就无法成就,所 以最后我将提供一些取材自基督信仰灵修宝库并深具启发性的人类发展指南。


16. 虽然每章各有其主题和各自的方法论,但是 也会再次检视上文已提及的重要问题,特别是贯 穿整份通谕的多个主题,例如:穷人和地球的脆 弱性两者之间的密切关系、世上万物彼此相连的 信念、对来自科技的新范例和新权力形式的评 论、号召众人力求认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其他 途径、受造物的各有其价值、生态的人性意义、 直接坦诚讨论的需要、国际和本地政策的重大责 任、丢弃文化及一种新生活方式的建议。这些问 题不可能一次过就处理完,而是要不断的重新整 理和补充内容。


WORKING

         文字来源:《愿你受赞颂》

文字整理:海鸥传信

本文编辑:德兰之爱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