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贺元旦佳节*连载】第六章《愿你受赞颂》论爱惜我们共同的家园
第六章
生态教育与生态灵修
202. 很多事物需要改变发展的方向,但是最需 要改变的就是人类。对共同的根源、互相的归 属及共享的未来,我们缺乏意识。这分基本的 意识能使我们发展出崭新的信念、心态和生活 方式。我们面临著重大的文化、精神和教育上 的考验,这条更新的道路虽然漫长,我们仍然 必须启程。
I. 迈向新的生活方式
203. 市场倾向推崇极端的消费主义,为销售货 品,令人卷入不必要的购买及消费这旋风中。 强迫性消费主义是技术经济模式影响个体的例 子之一。洛曼劳.郭蒂尼早已预见此情况: 「大众轻易相信机械产品和抽象规划的模式, 就这样接受大量生产的家居用品和生活产品, 并觉得这就是生活本身的形式。某种程度上, 大众或多或少地确信他们的依从是合理和公义的。」此模式导致人相信只要享有所谓的消费自由,他们就有真正的自由。但是真正有自由的是掌握经济和金融权力的少数人。在这混 乱中,后现代的人仍未能脱离迷津,重新认识 自己,而这对自己身分的不认识是焦虑的来源。我们有太多的方法和扭曲的目标。
204. 目前全球的情况酝酿一种不稳定和不确 定的感觉,进而成为「集体性自私自利的温 床。」当人变得自我中心和自我封闭,贪念 就越强。人心越空虚,就越有购买欲、佔有欲 和消费欲。要接受现实的掣肘几乎是不可能的。 于此境况,真正的公益意识也消失殆尽。当人 类这种态度越是普遍,社会规范就只有在它们 不与个人需要相衝突时才会被遵守。因此我们 关注的不应只局限于极端天气的威胁,更应扩 展至社会因动盪不安所导致的灾难性后果。在 社会沉溺于消费主义的生活方式时,最重要的 是,在仅有少数人能维持此种生活方式的状况 下,只会造成暴力衝突和互相毁灭。
205. 然而,我们并未失去一切。人类既能作出 最卑劣的事情,人类也能够超越自我,纵使受到 各种心理和社会条件的制约,还是有能力再次选择美善,再次重新开始。我们可坦然面对自己, 意识到内心深处的不满,及启步迈向真正自由 的新路径。没有任何一个制度可完全压抑我们 对真、善、美的开放,或压抑植根于内心深处, 天主赋予我们回应祂恩宠的能力。我在此向全 世界每一个人呼吁,不要忘记属于我们的尊严。 没有人有权力剥夺我们的尊严。
206. 人类生活方式的改变可施予政治、经济和 社会方面的掌权者正面的压力。因为这是消费者 运动藉著抵制某些产品时得到的成果,成功地改 变商业运作的方式,迫使它们检讨其对环境的影 响和生产模式。若社会压力影响到其盈利,企业 家不得不寻求不同的生产方法。这提醒消费者的 社会责任。「购物永远都是道德行为,而非只是 经济行为。」 为此,今天「环境恶化的问题, 要求我们检讨自己的生活方式。」
207. 《地球宪章》敦促我们要脱离自我毁灭的现阶段而重新开始,但我们仍未逐渐获得可达成此目标的普遍性意识。在此,我附和《地球宪 章》的大胆挑战:「共同的终向史无前例地召 唤著我们去寻求新的开端。让我们这个时代成 为被后人铭记的时代,因为这个时代唤醒了对 生命的重新尊敬,採取了坚定的行动去实现『可持续性』,加速了争取正义与和平的奋斗,并且能够欢庆生命。」
208. 我们永远都能走出自己,迎向他人。除非 我们这样做,否则无法认识其他受造物的真正价 值,不会关注对他人有利的事物,也无法自我克 制以避免他人受苦或造成周遭环境恶化。若我们 真心希望能关爱我们的弟兄姊妹和爱惜自然环 境,关键在于我们要超越自我,以及抛弃任何形 式的自我中心和良知麻木。这些态度也调整我们 的伦理判断,进而评估我们的每个行为及每个决 定对周遭世界的影响。若我们能克服个人主义, 便能真正培养一种不同的生活方式,也为社会带 来重大改变。
II. 为人类和环境之间的盟约施行教育
209. 人们意识到现代文化和生态危机的严重性 后,就必须改变,要有新的习惯。很多人明白, 目前人类的进步,以及纯粹的屯积物品和好逸 恶劳,不会给人带来生命的意义和内心的喜乐, 但是他们却无法抗拒商业市场所预置的一切。在 那些应大力改变消费者习惯的国家中,年轻人 也有全新的生态敏感度和慷慨的精神,当中有些 年轻人为保护环境而付出不少努力,令人讚赏。 同时,由于他们成长于极端消费主义的氛围和富 庶的环境中,要转变行为习惯,诚属不易。所以 我们面临的挑战是如何教育的问题。
210. 环境教育的目标已在扩展中,儘管起初的 主轴是科学资讯、提升意识和预防环境的风险, 现时则趋向包括对源于功利心态(个人主义、 无止境的进步、竞争、消费主义和不受控管的 市场)这些现代子虚乌有的批判。环境教育也 寻求重新恢复各个层次的生态平衡,建立人与 自己内在、与他人、与大自然和与其他受造物, 以及与天主的和谐。环境教育应朝向促成超越的跃进,因而赋予生态伦理最深刻的意义。我们需要能够促进生态伦理发展的教育家,透过有效的教学法,协助人们成长于精诚团结、承担责任和怜悯关怀的氛围中。
211. 可惜的是,以培育「生态公民」为目标的 环境教育,很多时候只局限于提供资料,无法 培养出良好的习惯。长远来说,即使能有效执 法,法规的存在也不足以阻遏不良行为。若要 令法律有重大和持久的效力,社会的大多数成 员必须有足够的动机去接受法律,并作出个人 的改变来回应。唯有藉培养良好的品德,人才 能作出无私的生态承诺。假如某人有能力消费 更多,却经常减少使用暖气,而身穿较暖和的 衣服,就显示他的这种信念和他愿意保护环境 的态度。透过日常生活中的微小举动来善尽关 爱受造物的责任,是一种高尚的情操,令人宽 慰的是教育实在能改变人的生活方式。「负起 环境责任的教育」特别鼓励一些对我们周遭世 界有直接和重大影响的行为方式,例如:避免 使用塑胶和纸张、减少用水、垃圾分类、不烹 调过量的食物、关心其他生物、使用公共交通 工具或共乘车辆、种植树木、关掉不必开的灯,或其他不同的做法。凡此种种皆反映出人的慷 慨和杰出的创意,展现出人最珍贵的一面。当 基于正当理由,重複使用物件,而非随手扔掉, 那就是能够彰显人的自尊的爱德行为。
212. 我们不要以为这些努力无法改变世界。虽然我 们未必能察觉到,但是这些努力对社会是有益的, 因为内中唤起美善,虽看无法目睹,却会必然地到 处散播。况且,这些行为可恢复人的自尊;有助人 于生活中的自我成全;令人感到人生在世,真不虚 此行。
213. 生态教育可以在不同的境况下进行:学校、 家庭、媒体、慕道班和其他地方等。良好的教育 在我们年少时播下种子,然后在我们生命裡不 断结出丰盛的果实。我想特别强调家庭的重要 性,家庭是「人能妥善的欢迎生命──天主的 恩赐,并保护它不受周遭许多事物的侵害,并 且能使它按真正成长所需的条件发展。在人们 面临所谓死亡文化之际,家庭则构成生命文化 的核心。」 在家裡,我们首先学习如何爱护和尊重生命,我们被教导如何恰当地使用物件,维持秩序和清洁,尊重本地的生态系统,并爱惜一切受造物。在家裡,我们接受完整的教育, 使我们在个人的成熟中和谐地成长。在家裡,我 们学习请求而非要求、对所获一切说「谢谢」以 表达真诚的感恩、控制自己的暴戾和贪婪、造成 伤害时请求宽恕。这些真心而简单的有礼举止有 助于创出一个分享生命及尊重周遭环境的文化。
214. 政治机关和社会团体也受委託协助去提升人 们的生态意识,教会亦然。所有基督信仰团体在 生态教育中的角色举足轻重。我盼望我们的修院 和培育中心教导我们都过著负责任的简朴生活, 以感恩之心默观天主创造的世界,同时关心穷人 的需要,及保护生态环境。由于事关重大,因此 我们需要公权力惩罚破坏环境者。同时,我们也 需要具备自我克制及愿意互相学习的个人特质。
215. 在此方面,「不容忽视良好的美学教育和 健全的环境保育两者之间的关系。」因著学习观看及欣赏美丽的景物,我们学习拒绝自私自利的实用主义。假若一个人不懂得伫足欣赏美丽 的景物,我们大可不必惊讶,他或她将一切事物 视为可以肆无忌惮地使用及滥用。除非我们尽力推动一种新思维来思考人类、生命、社会和与大 自然的关系,否则,任何在教育方面的努力既不 足够也是徒劳无功的。除此之外,借著媒体的助 力和高效率的市场运作,消费主义模式仍将持续发展。
III. 生态皈依
216. 基督信仰的丰富精神遗产是两千年来个人 及团体的经验的结晶,对人类的更新,可作出 珍贵的贡献。既然福音的教导对我们的思考、 情感和生活的方式,造成直接的后果,我乐意 在此向基督徒们建议几项基于信仰信念的生态 灵修。除了在思想或概念上的探讨,我感兴趣 的是灵修如何地推动著我们更加热情地关注 保护我们的世界。若没有可启发人心的灵修, 没有「内在的动力,能鼓励、激发、滋养和 给予个人和团体活动的意义」,仅注重教义,是无法坚守此崇高的承诺。无可否认,基督徒未必能恒常地善用和发挥天主赐予教会的灵修宝藏。灵修生活无法与肉体、大自然及现 实世界分割,而是活于它们内,偕同它们一起,与我们一切周遭环境相通。
217. 「因为人心内在的沙漠也变得如此辽阔,所 以世上的沙漠不断扩大。」因此,生态危机 是一个号召,叫人有内心的深度悔改。必须指 出的是,有些虔诚热心的信徒,以现实主义和 实用主义为藉口,嘲笑他人对环境关注的表达。 另有些人则处于被动,不改变行为习惯,因此变 得表裡不一。所以,他们需要的是「生态皈依」, 好使他们与耶稣基督相遇的成果,能显示在他 们与周遭环境的关系中。活出我们的使命,而 成为天主化工的保护者,是个重要的生活美德; 绝非可有可无或次要的基督信仰经验。
218. 我们要回顾亚西西圣方济的典范,为提倡一 种与受造界健全的关系,这是个人整体皈依的幅 度之一,意味著人要承认自己的错误、罪过、缺点和失败,才会真心忏悔及痛改前非。澳洲 主教团提及此等皈依对达至与受造界和好的重 要性:「要达至此等和好,我们必须审视自己的生活,承认自己的行为和不採取行动伤害了 天主的受造界。我们需要经历一种皈依,或内心 的转变。」
219. 然而,个人的自我改善不足以挽救现今世 界所面临的极端複杂的状况。独处的人可能失去 摆脱功利主义心态的能力和自由,最终成为违背 伦理的消费主义的受害者,失去了社会或生态意 识。社会问题必须由团体网络来回应,不能单靠 个人的善行去累积成果。此任务「对人的要求 极高,单凭个人的积极主动,或经由以个人主义 育成的人擕手合作,也不足以完成。管理大地, 是要不同力量的合併和集思广意方能达到。」能带来持久改变的生态皈依也是团体性的皈依。
220. 生态皈依需要多种态度的集大成,培养柔 和温婉、慷慨关怀的精神。首先,要感恩和施予,承认世界是天主爱的恩赐,我们被召以自我牺牲和善行,默默地效法祂的慷慨:「不要叫你左手知道你右手所行的......,你父在暗中 看见,必要报答你」(玛 6:3-4)。皈依也需 要有爱的意识,觉察到我们并未与其他受造物 脱离关系,是与辉煌灿烂的宇宙合而为一。身 为信徒,我们并非从外,而是从内观看世界, 意识到天父将我们与万物连结一起。在发展天 主赋予我们的个人潜能时,生态皈依可启发我 们更大的创意和热忱去解决世界当前的问题, 并奉献自己给天主,作为「生活、圣洁和悦乐 天主的祭品」(罗 12:1)。我们不会将自身的 优越视为个人的荣耀或不负责任的支配行为的 理由,反之,而是将之视为一种不同的能力,并藉此承担源自信仰的重任。
221. 在本通谕的开端,我已表达我们信仰中的 诸多信念,都能使这皈依的意义更丰富,一如意 识到每一受造物也或多或少在反映著天主,并向 我们传递讯息;或确信基督已把物质世界与自 己搀合,现今,祂复活了,用衪的爱笼罩万物, 用祂的光穿透万物,这样地存留在于万物中;另 外,也承认天主创造万物,并在万物中奠立秩序和动力,以致人类无权忽视。在福音裡,耶稣对 空中飞鸟说:「在天主前,牠们中没有一隻被遗 忘的」(路 12:6)。那麽我们怎能摧残或伤害牠们呢?我请求所有基督徒都承认并完全生活 出他们皈依的这种幅度。愿我们获得的力量和恩 宠之光,能在我们与其他受造物和世界的关系中 彰显出来。以此方式,我们可培养出与所有受造 界的兄弟情谊,如同亚西西圣方济如此淋漓尽致地所体现的。
IV. 喜乐与平安
222. 基督信仰灵修对生活质素提出另一种新 解,并且鼓励活出先知性和默观式的生活方式, 为使人能享受极大的喜乐,由沉迷于消费中解 脱出来。那就是我们需要注意到一个亘古的教 导,就是「少即是多」这个信念,它在不同的 宗教传统中,当然也在圣经的记载中出现。事 实上,新颖消费产品接踵而至,堆积如山以致 使人心迷惑,阻碍人珍惜每件事物和每个时 刻。反之,不论境况是多麽微小,人若能平静 地身处其中,都能被启发,对事物及个人的实 现更有认识。基督信仰灵修是以自我节制和知
足常乐做为成长的标记。回归简朴生活,伫足欣赏枝节琐碎的事物,感恩生命给予我们的一切机会,灵性上超脱自己的拥有物,也不因匮 乏而悲伤。这意味著要避免控制欲和纯粹的放
荡逸乐。
223. 当自 46 45649 46 21196 0 0 8545 0 0:00:05 0:00:02 0:00:03 8543由而有意识地度著节制的生活,那就 是释放。这不是度著太贫乏或鬆散的生活。反 之,这是日臻圆满的生活方式。事实上,能更享 受生活,及善用每一刻的人,已经不再四处搜 寻自己所欠缺的物质。他们经验到欣赏每一个人 和每一事物的真正意义,学习与简朴为伍,且 以朴约为乐。因此,他们能减少不必要的需求, 及减轻对消费的沉迷和厌倦。儘管生活简朴,反 而更丰富,尤其是培养生活上的其他乐趣,在 与弟兄姐妹相遇的情谊中得到满足、在服务中、 在发展自己天赋时、在音乐和艺术裡、在与大自 然接触时、在祈祷中,他们都获得满足。快乐是 懂得克制一些诱人堕落的需要,向生活中各式各 样的可能性保持开放的态度。
224. 在上一个世纪,节制和谦逊并不受人讚许。 然而,当某些美德在个人和社会生活普遍地崩溃时,就会带给人类众多的不平衡状况,亦包括生 态的不平衡状况。这就是为什麽只提及整体的生 态系统已不足够。我们要大胆提出整体的人类生 155 活;指出需要促进和集合所有重要美德的价值。 我们一旦丧失谦逊,故沉溺于肆意主宰万物的可 能性,我们必然会伤害社会和环境。当我们自视 为独立自主的,排除天主于自己生活之外,以自 我取代天主的位置,并且认为自己的主观感觉可 界定对与错,若要促进这种健全的谦逊或快乐的 节制,谈何容易。
225. 另一方面,谁若不能与自己和好,便无法 培养出节制的和满意的生活。正当理解的灵修 包含著我们所谓的平安,平安不仅是没有出现战争 而己。内在的平安与爱惜生态和关心大众福祉紧密 相连,因为真正的内心平安,反映在平衡的生活方 式及欣赏讚叹的能力上,助人更深入体会生命奥妙 的真谛。大自然满溢爱的话语,然而,在持续不 止的噪音,无休止的分心和焦虑中,或当人在追 求外貌,人又怎能听到大自然爱的话语?今天很 多人感受到极度的不平衡,以致他们终日马不停 蹄,使自己忙碌不安,导致他们在连续匆忙的日 子,对周围的一切漠然置之。这也影响到他们如何对待环境。整体的生态学包括花时间与受造界修补宁静和谐;反省自己的生活方式和理想,默观居住在我们中间,又围绕著我们的创造者。祂的临在「一定不是人所设计的,而是人找到和发现的。」
226. 我们说的是心态,是平静地、专注地生活, 无须顾虑下一步,而能完全地活在当下,并视 每一时刻都是天主赏赐给人,为达至生活圆满 的礼物。耶稣教导了我们这种心态,当耶稣邀请 我们去默观田间的百合花及天空的飞鸟时,耶稣 已教导我们此应有心态,或当衪看见内心不满足 的富少年时,「耶稣定睛看他,就喜爱他」(谷 10:21),祂完全临在于万事万物中,因此,祂指 出了一条道路,使我们能克服那令人变得肤浅、 暴躁和强迫消费的病态性焦虑。
227. 此心态的表现方式之一,是在饭前及饭后 感谢天主。我呼吁所有信徒重拾这既美好又有意 义的习惯。饭前祷、饭后祷虽然简短,足以提醒 我们生命来自天主;增强我们对受造恩赐的感激之情;感谢那些以劳动为我们服务,提供食物的 人员,并加强我们与那些生活上有迫切需要的人之间的精诚团结。
V. 公民爱心与政治
228. 爱惜大自然是团结共融的生活方式的一部 分。耶稣提醒我们,天主是我们共同的父亲, 因此我们是弟兄姊妹。手足情谊只能是无偿的, 绝非出于礼尚往来之心,正因如此,我们才能爱 我们的敌人。同样无偿的爱激发我们去爱和接 纳风、太阳和云,即使我们是无法控制它们的。 由此,我们可以称这为「四海之内皆兄弟」。
229. 我们必须重获人类彼此需要这信念,我们 对他人和世界有共同负担的责任,而且是值得做 善良和诚实的人。我们饱受了道德败坏及对伦 理、良善、信仰和真诚的冷嘲热讽。我们必须承 认,轻鬆的肤浅行径,对我们无补于事。若社会 生活的根基受到腐蚀,剩下的就是利益衝突的斗 争、新形式的暴力和残酷,及阻碍了真正爱惜环 境的文化成长。
230. 里修圣女小德兰邀请我们在微不足道的小事上踏上爱的途径 ── 不要错过一句良言、一个微笑,以及任何一个小手势所能表达的平安和 友善。整体的生态学也是由日常生活中众多小手 势交织而成,能打破暴力、剥削和自私的逻辑。 最终,一个消费加剧恶化的世界,同时也是一个以各种方式摧残生命的世界。
231. 充满彼此关怀及微小动作的爱,也有其属 于公民和政治的一面,这份爱能彰显在所有寻求 建立更美好世界的每个行动中。热爱社会和投身 于公益都是爱德的卓越表现,不只影响人与人 之间的关系,同时影响「社会、经济、政治(可 谓大范围内)的关系。」 因此,教会就向世 界提出「爱的文明」 此理想。热爱社会是真正 发展的关键:「为使社会更合乎人性,更切合人 应得的,就必须重新确认政治、经济或文化等社 会生活中爱的价值,使它成为所有活动的恒常和 最高准则。」在此框架下,加上生活中微小 动作的重要性,热爱社会激发我们制订更远大的策略,阻止环境恶化,鼓励那渗透社会各阶层的 「关心文化」。当一个人感到天主正召叫他偕同 他人一起融入社会的动力中,他一定明白这也是灵修的一部分,即实践爱德,藉此变得成熟和有圣德。
232. 并非每一个人都会直接参与政治。社会 的兴盛是因为有无数不同组织促进大众福祉及 保护环境(不论是大自然或城市)。举例来说, 有些组织关注公共场所(大厦、喷水池、废弃 的纪念碑、地标、广场),积极地保护、修复、 改善或美化这些属于每一个人的公共场所。这 些团体的行动,连带著建立或恢复彼此的关 系,然后新的社会结构出现了。因此,团体 便能脱离消费主义所衍生的冷漠无情。这也 意味著彼此会共有同一身分、共同怀念和传 承的同一故事。如此一来,我们便关心我们 的世界和最贫穷者的生活质素,怀著精诚团结 的意识,我们同时察觉到我们是生活在天主交 託给我们的共同家园。当这些团体行动表达自 我给予的爱时,团体行动就能够成为深刻的灵 修经验。
VI. 圣事标记与享受憩息
233. 宇宙在天主内发展,天主充满宇宙。因此, 一片绿叶、一条山径、一滴露珠及一位穷人的面 庞,都可以发现奥祕的深义。 我们的理想不 仅是由外而内去寻找天主在人灵上的行动,也是 要在一切事物上找到天主。圣文德说:「我们越 深入默观祈祷,就越能感受到天主恩宠的果效, 并越会在身外的受造物中看出天主。」
234. 圣十字若望教导我们,存在于现实世界 和经验裡的美善,「是无限和永恒地存留于天 主内,或更适当地来说,这些每一个被称高尚 的,就是天主。」这并非因为世界上有限的事 物真是天主,而是由于圣十字若望经验到一切受 造物与天主紧密相连,所以感觉到「万有是天主」。当震慑于巍峨的山岭时,人不能将此经 验与天主分割,而是感到不得不将内在的敬畏归 于上主:「绵绵的祟山峻岭是丰富,广阔,美丽,优雅,繁花盛开和馥郁芬芳的。对我而言,我 的爱人就是这些祟山峻岭。孤寂的幽谷是宁静, 怡人,凉爽,浓荫的,涌流甜美的清水,其树林 变化万千,鸟儿甜蜜歌唱,使感官极其悦乐和欢 愉,在孤寂和静默中,给予舒畅和休憩。对我而 言,我的爱人就是这些幽谷。」
235. 圣事是天主拥抱了大自然,并藉著大自然传 达超性生命的特有方式。藉著对天主的崇拜,我们 获邀在不同境界中拥抱世界。因著水、油、火、色 彩的意义所象徵的力量,都纳入我们讚颂的行动 中。祝福的手是天主爱的工具,反映出与耶稣基督 的亲密无间──祂在人生的旅途中陪伴我们。在 圣洗圣事中,倒在婴孩身上的圣水象徵新生命。与 主相遇不是逃离世界或背弃大自然。东方教会的灵 修在此方面尤其明显。「『美』是东方教会最爱用 的词彙之一,传达天主的和谐,展现人性转变的楷 模,无处不在:教堂的外观、声音、颜色、光线、香气。」对基督徒来说,物质宇宙内的一切受造物在取了肉躯的圣言内找到其真正意义,因为天主子在祂的肉躯上倾注了部分的物质世界,播 下必定转变的种子。「基督宗教不会排斥物质, 反而在礼仪中突显形体的价值,人体的内在本质 视同圣神的宫殿,人与降生成人为救赎世界的主耶稣结合为一。」
236. 感恩圣祭是天主圣化受造物的最高峰。天 主的恩宠趋向体现于有形之物上,当天主亲自降 生成人,将自己当做食粮赐予祂的受造物,天主 恩宠的体现方式显得神奇奥妙。在降生成人奥 蹟的高峰,上主选择了要藉著薄片的物质来进 入我们个人内心的最深处。祂不是从上而来,而 是从内而来。祂来,好让我们能在世上找到祂。 一切的满全都已在感恩圣祭中达成;感恩圣祭 是宇宙生命的中心,满溢著爱和永不止息生命 的泉源。偕同临在于感恩圣祭中降生成人的圣子, 整个宇宙都在讚颂天主。事实上,感恩圣祭本身 就是宇宙之爱的一个行动:「对,宇宙性的!因为即使是在乡下教堂之简陋祭台上举行圣祭,也都 可以说是在世界的祭台上举行的。」感恩圣祭 联结天与地,拥抱和贯穿一切受造物。出自天主创造之手的世界,会在欢跃的讚颂朝拜中回归 天主:在感恩圣祭中的圣体内,「受造界投向 天主、转向神圣的婚宴,迈向与创造者结为一 体。」所以,当我们关注生态环境时,感恩 圣祭也是光照和动力之源,并导引我们成为受 造界的管理者。
237. 在星期天参与感恩圣祭有其独特的重要 性。星期天,一如犹太人的安息日,是我们与天 主关系修复的日子,同样也修复与自己、与他人 及与世界的关系的日子。星期天是主日,是主复 活的日子,是新创造的「第一天」,其初果是 天主复活的人性,是受造界终将会焕然一新的 保证。它也宣告「人在天主内的永远安息。」因此,基督信仰灵修将憩息和庆祝的价值纳入 其中。然而,人类一向视默观性的憩息为既无生产力,又无必要,因此忘记了有关劳作最重要的一环:劳作本身的意义。我们被召叫在劳作的定义中纳入领受和不求赏报这幅度,它 有别于纯粹的不活动,那是另一种行动方式, 是人的本性之一。安息日保护人的活动,免 于沦为空虚的行动主义;也防止人因不受约束 的贪婪和孤独感而作出损人利己的行为。每週 日休息的法律禁止人在第七天工作:「使你的 牛驴休息,使你的婢女的儿子和外侨都获得喘 息」(出 23:12)。休息开启我们的眼目,得 见更宏观的视野,也更新我们对他人的权益 的敏锐度。因此以感恩圣祭为中心的安息日, 将能够光照一週七天,并激励我们更关怀大自然和穷人。
VII. 圣三与受造物之间的关系
238. 天父是万有的根源、万物的爱和万物自我 通传的基础。圣子,反映出天父,万物藉祂而受 造。当圣子在童贞玛利亚胎中受孕成人时,就已 与这大地结合。圣神,无限之爱的连结,亲密地 临在于宇宙内,启动与引发新的路径。世界是由 三位一体的天主共同创造的,而三位又各以其位格共同行动。所以「当我们默观宏伟而美丽的宇 宙时,不得不讚颂天主圣三。」
239. 对基督徒来说,相信唯一的天主为三位共 融的一体,意味著三位一体的天主在受造界留 下印记。圣文德甚至说人类在犯原罪之前,能 够发现到每一受造物都「证明天主是三位一体 的。」「当〔受造界〕那书本为人打开,而人 的双眼仍未被〔原罪〕蒙蔽之前」,人是有 能力在大自然中认出圣三的反映。圣文德教导 我们,每一受造物身上皆有独特的圣三结构, 假若人不是以偏颇、晦暗、脆弱的目光去注视, 就能轻易地默观到它。圣人以此向我们点出一 种挑战 ── 尝试以天主圣三为解读受造界的金钥匙。
240. 天主圣三是彼此共存(subsistent)的关 系,世界按照此天主的模式被创造,是一种关 系网络。一切受造物归向天主,而也依次归向 其他受造物,以致我们因而发现,整个宇宙内有无数恒常且隐祕的关系交织串连。我们不应只惊讶于受造物之间无数错综连繫的关系,也应发现我们自己达致圆满的答案。当人越成长,越 成熟,就越有圣德,他或她就进入某种关系中, 走出自我,而与天主,与他人及与受造物生活在 共融的关系中。如此,人们可以在自己的生命享 有那天主圣三的动力,即早已于受造时铭刻在他 们内的动力。万物的互有关连,使我们发展出全球性精诚团结的灵修精神,它原是涌自天主圣三的奥祕。
VIII. 万物之后
241. 玛利亚、在世上爱护过耶稣的母亲,正以 慈母的心肠及伤痛关怀此伤痕纍纍的世界。正如 她曾哀伤耶稣的死亡,心如刀割一样,如今她 也为被钉的穷人和受人类糟蹋的受造物而哀泣。 如今她已彻底被转变,与耶稣在一起,所有受造 物都歌颂她的美丽。玛利亚是那位「身披太阳, 脚踏月亮,头戴十二颗星的荣冠」(默 12:1)的 妇女。她蒙召升天,是受造界的母亲和母后。她光荣的身体是受造界的一部分,如今偕同复活 的基督已达至圆满的美善。她珍惜耶稣的一生, 将一切默存心中(参路 2:19,51),现在她已明白一切。因此,我们呼求荣福童贞玛利亚,帮 助我们以智慧的眼光来洞察我们的世界。
242. 在纳匝肋的圣家,圣若瑟守护在玛利亚 的身旁。他辛勤地工作和宽宏大量地相伴,照 顾和保护著玛利亚和耶稣,并曾带领圣家逃往埃 及,以逃脱不公义的暴力。福音展现出若瑟是位 义人,他既勤奋工作又意志坚决。但是大圣若瑟 也有他柔情的一面,柔情不代表软弱,而是真正 的坚强,他能完全掌握现实,并准备好谦卑地行 善和服务。因此他成为圣教会的守护人。他也能 够教导我们如何关怀受造物;启发我们慷慨及温 柔地保护天主託付给我们的世界。
IX. 超越现世
243. 最终,我们要直接面对面地观看天主的无 限美善(参格前 13:12),能够心怀讚叹喜乐 地辨认宇宙的奥祕;我们将与宇宙同享无穷尽的 丰盛。是的,我们正向永恒的安息启程,走向新的耶路撒冷、我们共同的天乡。耶稣曾说:「我使万物更新」(默 21:5)。永生将会是共享的美事。在永生的每一个受造物都会是焕然一新, 灿烂辉煌,各有其位,并与已终于获得释放的可怜穷人分享所有。
244. 在尚未抵达前,我们团结一致,为共同承 担管理託付给我们的家园的责任,深知世上存在 的一切美善将被提升去参加天国的盛宴。我们与 一切受造物在世上的旅程前进,寻求著天主,因 为「若世界有元始,且被创造,世界就追寻创造 了它的那一位,追寻给了它元始的那一位──创 造世界的主。」让我们且行且歌!千万不要让 我们为地球的奋斗和担心夺去我们希望的喜乐。
245. 天主,祂召唤我们慷慨大方献上自己和给 予一切,祂赐给我们在旅途上所需的光照和力 量。生命之主是如此眷爱我们,恒常地临在于世 界当中。祂绝不抛弃我们,绝不留下我们孤独无 助,因为祂已与大地结为一体,祂的爱不断催促 我们前行寻找新的路径。愿主受讚颂!
246. 在总结这篇相当长,既令人喜乐,也令人担忧的反省时,我献上两篇祈祷经文。第一篇, 为与相信有一位全能创造者的人们共同分享及 祈祷。另一篇,让我们基督徒祈求默感,为能实 践耶稣基督藉福音向受造界所作的承诺。
为我们大地祈祷的经文
全能的主,祢临在于宇宙万物, 以及最卑微的受造物中。 祢以祢的柔和温婉笼罩天地万物, 求祢倾注祢爱的力量, 使我们能够保护生命及美善。 求祢使我们满溢平安, 好让我们能够彼此以兄弟姐妹相待, 而且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哦,弱小者的主, 请助我们拯救这世上被抛弃和被遗忘的人, 他们是祢的眼中瑰宝。请癒合我们的生命,好让我们能保护世界,而非从中掠夺, 好让我们能播种美善,而非污染破坏。求祢打动那些只因贪图利益就牺牲弱小者和大地的人的心。求祢教导我们发现万物的价值,默观祢的化工时讚叹不已,并承认在迈向祢永恒光辉的旅途上,我们与每一 个受造物都是紧密相连。我们感谢祢天天与我们同在。 在我们为公义、仁爱及和平的奋斗中, 求祢支持我们。
基督徒偕同受造界作的祈祷经文
天父,我们偕同受造界讚美祢, 万物皆出自祢大能的双手, 万物皆属于祢,满溢祢的临在与柔情。 愿祢受讚颂!天主子、耶稣,万物是藉著祢所造成的。祢孕育于母亲玛利亚的母胎中,因而成为世界的一分子,祢曾以人性的目光观看这世界。今天,藉著祢复 活的光荣,祢亲临于每一个受造物中。 愿祢受讚颂!圣神,祢藉著祢的光 指引世界迈向天父的慈爱, 并与受造界同声歎息。 祢居住在我们心中, 激励我们行善, 愿祢受讚颂!三位一体的天主,无限爱情的奇妙团体, 求祢教导我们在宇宙的美善中默观祢, 因为万有都彰显著祢。 求祢唤醒我们的讚美与感恩的心, 因为祢创造万物。 求祢赐予我们恩宠,使我们感觉到与万有亲密连繫。 慈爱的天主,求祢向我们指出在世上什麽地方,去作为向所有受造物散播祢慈爱的工具,因为任何受造物都不会被祢遗忘。求祢光照掌权者和富有者, 不要让他们陷于冷漠的罪过, 但使他们热爱公益,扶助弱小, 并关爱我们居住的这个地球。 弱小者和大地正高声疾呼: 上主,求祢以大能和真光触动我们, 为使我们守护一切的生命, 并为迎接祢正义、和平、仁爱与美丽国度的来临, 准备更美好的未来。愿祢受讚颂! 阿们。
方济各
海鸥传信致力于基督福音的传播,我们非常感谢原作者的辛勤付出,所以平台会严格注明原作者或出处(实难确认作者的除外)。如文字或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及时告知小编,小编会在12小内撤下!如其他公共号转载,请注明出处。
文字来源: 愿你受赞颂
文字整理:海鸥传信
本文编辑:德兰之爱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