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视频:中央提出的抗疫“网格化防控”是什么?


    当前,疫情防控进入到关键时期,中央指出:“各地区要压实地方党委和政府责任,强化社区防控网格化管理,采取更加周密精准、更加管用有效的措施,防止疫情蔓延。”在新的疫情战役中,社区成为阻击疫情、联防联控的前沿阵地。党中央要求通过强化社区防控网格化管理来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社区网格化管理是一种以网格单位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核心、以精细化管理为目标和以社会化为手段的新型城市治理模式。



  一、什么是传染病网格化防控

    

网格化管理是近年来基层治理的一个创新,2003年“非典”疫情防控就是网格化管理的成功典范。
基层网格化管理就是全面启动社区防控工作,把家庭医生、居委会、民警和民政等各方面力量组织起来建立防控的工作组织体系,实现网格化管理,地毯式排查。要及时了解常住人口、户籍人口,特别是外来人口和返乡人员的健康状况,做好监测、消毒、通风和卫生环境整治。
北京市丰台区方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吴浩给您解答!




二、如何实现疫情网格防控的精细化


社区网格化管理的最大特点是把城市的街道和社区按照一定标准细化分成若干“格”以实现分条块管理,从而提高社区服务管理的精细化水平。


第一,网格防控需配备完备的网格员。社区网格员是在一个社区网格化管理组织中承担具体任务的工作人员,他们可以是街道干部、社区负责人、社区一般工作人员、警察、社工人员及志愿者等。


第二,根据疫情防控任务的实际需要,进一步织密网格。如果以往的网格划分不足以应对现有疫情任务,可以将网格进一步细化,力争实现疫情防控服务管理不遗漏、不留盲区。


第三,为了做到精细化防控,要全力落实网格责任。有的地方在网格化防控中,明确了从网格总指导员、总网格长、网格指导员、网格长、网格员五级工作职责,要求各级网格员按照宣传员、排查员、督查员、代办员、整改员的五大员工作定位,机关部门和乡街村社网格员全员到岗,开展排查和防控服务管理工作。大到社区集镇,小到每个楼道、村庄都进行网格责任包干,做到责任可追溯。



三、疫情网格化管控相关法规


3.1、国家卫健委


卫健委《关于加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社区防控工作的通知 肺炎机制》《发〔2020〕5号)提出“充分发挥社区动员能力,实施网格化、地毯式管理,群防群控,稳防稳控,有效落实综合性防控措施,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防止疫情输入、蔓延、输出,控制疾病传播。”的总体要求。
A、街道(乡镇)和社区(村)网格化防控

1. 实行网格化、地毯式管理。社区要建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组织体系,建设专兼职结合的工作队伍,责任到人、联系到户,确保各项防控措施得到切实落实、不留死角。鼓励社区居民参与防控活动。
2.加强人员追踪。以社区为网格,加强人员健康监测,摸排人员往来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防控措施。重点追踪、督促来自疫情发生地区武汉市的人员居家医学观察14天,监测其健康状况,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并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防止疫情输入。充分利用大数据的手段,精准管理来自武汉的人员,确保追踪到位,实施医学观察,发挥街道(社区)干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务人员和家庭医生队伍的合力,提高追踪的敏感性和精细化程度。
3.做好密切接触者管理。发动社区网格员、家庭签约医生、预防保健医生对确诊病例和疑似病例的密切接触者进行规范管理,配合疾控机构规范开展病例流行病学调查和密切接触者追踪管理,落实密切接触者居家医学观察措施,及时按程序启动排查、诊断、隔离治疗等程序。
B、加强网格化工作保障。
街道(乡镇)和社区(村)要高度重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强化责任意识、勇于担当作为,建立健全疫情防控工作机制和网格化工作体系,主动开展病例监测追踪、科普宣教、健康提示、信息报告、爱国卫生运动等综合防控工作,有效控制疫情扩散和传播。


3.2、浙江省


1月23日浙江省启动重大公共突发卫生事件一级响应。工作要求,各地要聚焦“内防扩散、外防输出”,立足“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在闭环管控、量化管理上狠下功夫,进一步提升各项防控措施的精准性、有效性和覆盖面,突出抓好“十个最”:一要实行最严格的全面排查,落实属地责任,推动关口前移,建立指标体系,充分运用“大数据+网格化”手段,全面精准滚动排摸所有相关人员,切实找准并切断传染源,确保不出任何疏漏。

    四、信息化实现网格化防控精细化


网格化管理本质上是一种信息化、数字化管理模式,主要运用现代化的互联网技术和数据库,对每一个网格实施动态化、精细化和全方位的管理,高效地满足社区治理和居民的需要。在抗击冠状病毒传播的过程中,互联网信息化技术的运用十分重要。由于此次病毒人传人的特点,国家提出城市居民少聚集、不出门等防控要求,因此一部分防控工作可以通过网格的数字化功能来完成。
首先,实现疫情网格防控的动态化。社区网格管理系统不是独立封闭的数字化平台,而是网格之间的联动与合作,达到“多网合一”的动态化管理。例如政府搭建数字化防控平台,与街道(乡镇)、社区(村)和各网格连接,网格员通过终端向网格直接报告网格里的疫情情况。
其次,实现对网格居民精准化服务和管理。为了减少网格员入户上门的次数,可以通过数字化的网格平台了解居民的情况,对于社区病人和老人,也可以通过佩戴智能手环及时将有关信息反馈到平台,动态掌握老人、病人的情况,及时提供精准抗疫服务。这样既能减少社区干部和网格员入户上门的工作强度,减少病毒传染的机会,也可以精准了解居民情况。
再次,通过社区网格化大数据上报,政府能够实现对疫情全面、系统地了解和分析,并且以此做出科学的疫情判断和抗疫决策。



      五、网格化防控地方案例/视频


    案例1: 六级隔断!娄底新化实行网格化管理 切实阻断病毒传播途径




    案例2:昆明“网格化 地毯式”管理 助力疫情防控工作



来源:新华网、腾讯网、求是网等作者:网哥监制:李祥子
编辑:关亮———————————————投稿邮箱:TouGao@ugbigdata.org.cn


公益活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