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腾讯财报的意料之中和意料之外

冯华魁 调皮电商 2023-03-14

是新朋友吗?记得先点蓝字关注我哦~

文/调皮电商 冯华魁

01



8月17日,腾讯发布了2022年二季度财报,这份财报着实让不少人大吃一惊,连浓眉大眼的腾讯居然也营收负增长了:Q2 腾讯实现营业收入 1340.34 亿元,同比下降 3%!

腾讯被认为是国内经济的晴雨表,拥有最广泛的用户量和最稳定的营收结构,但腾讯还是降了收入。除了营收,净利润186.19亿元,同比下降56%,如果不按照美国会计规则,净利润是281.39亿元,下降17%,但经营利润300.67亿,同比下降43%。
翻看财报细节,腾讯各个业务板块的下降,有意料之中,比如广告;也有意料之外,比如游戏;而腾讯还把视频号作为最大的亮点,用户量是朋友圈的八成,总视频播放量同比增长超过 200%,但视频号真的那么乐观吗?
我们逐一分析:

02



先说意料之中的广告。
腾讯财报显示,其网络广告业务 Q2 收入186 亿元,同比下降 18%,其中,社交及其他广告收入161 亿元,下降 17%;媒体广告收入25 亿元,下降 25%,媒体广告主要来自腾讯视频及腾讯新闻。
由于四五月份的疫情原因,广告收入下降是意料之中,连电梯广告之王分众传媒也下降了49%,Q2录得收入19.13亿,来自互联网公司的广告更是减少70%。而腾讯更是受到教培等行业灭顶之灾的影响,减少也是理所当然。
不过,相对于京东拼多多在二季度的广告收入小幅增长和阿里1%的微跌,腾讯广告的下降幅度就有点太大了,如果再跟抖音和快手的广告收入比,那就太太太大了。

腾讯广告绝大多数都是品牌广告,在四五月份的时候,广告主大幅度的缩减了广告预算,尤其是品牌广告,如果说过去广告主把品牌广告和效果广告按2:8分配,到了今年,几乎全部都是效果广告了。

对阿里京东拼多多来说,虽然四五月份下降厉害,但是6月份逐渐恢复,为了618大促,商家还是拼命了一阵的,只不过绝大部分都放在了效果广告上,腾讯这种品牌广告自然就很难保住业绩。
所以,拥有电商商家的平台抗风险能力会更强这个观点,又一次被验证了。
腾讯广告当然不是忽视了电商商家群体,但是业务部门大多出身4A,对品牌运营得心应手,对于电商商家运营有点勉为其难。
其实很多商家也都投过朋友圈广告,只不过效果差强人意,ROI不划算,背后的原因还是调性,朋友圈广告基本都是奢侈品大牌主打调性,而电商广告就是要求性价比和大喊大叫才有转化率,比如很多人都是无意中刷抖音时看到了意想不到的商品,这种商品广告很直白,但微信和腾讯广告部门对电商商家这种投放需求,并没有敞开怀抱欢迎,不像抖音快手,成了效果广告的天堂,商家乐此不疲的投放。
腾讯这种调性保住了品牌环境,但丢失了新生代商家,带来的结果就是,新生代商家纷纷组建了抖音快手的运营部门,这些人又反过来向公司要更多预算做投放,却没有专门的腾讯广告部门。
据财报透露,腾讯在今年七月开始测试视频号信息流广告,朋友圈广告跟社交相关,净化广告环境有情可原,如今视频号广告启动,希望腾讯能更多的重视下电商商家群体的广告诉求,视频广告是特别适合效果广告的,抖音快手都已经证明了,可别再为了区别抖音快手自己捆绑自己,非要搞一个品牌广告的调性,若如此,视频号广告无望矣!
当然,一个平台不可能拥有所有调性,这才是其他玩家的机会。

03



腾讯广告的收入下降是意料之中,但腾讯游戏的收入下降有点意料之外。
财报显示,腾讯本土市场游戏收入318亿元,同比下滑1%;国际市场游戏收入107亿元,同比下滑1%,国内外游戏收入都进入下降状态,这有点说不过去。
记得2020年刚有疫情,大家都憋在家里,其他企业都影响很大,唯有腾讯收入稳定上升,尤其是游戏业务大涨。
两年之后,疫情再次让不少人憋在家里,但腾讯游戏却没有受益,尤其是今年四五月的疫情,虽然主要在上海北京,但有两三个月快递不通,商家也处于半躺平状态,如果京东阿里二季度营收下滑大家还能理解(实际上也没有下滑),结果是腾讯游戏这个虚拟商业竟然比实体电商还受影响。
一方面是因为腾讯游戏版号缺少,新游戏少了,老游戏的吸引力下降了,更重要的是,用户注意力被直播短视频抢走了。大家去刷短视频看直播,花钱玩游戏的却少了很多。
其次,腾讯在海外的游戏业务并没有受到版号的影响,甚至没有疫情的影响,为何也下降呢?
所以版号肯定不是主要原因,关键还是游戏产品老化,游戏从来都是腾讯最核心的收入,比广告重要好几倍,游戏的下降代表腾讯产品创新遇到了挑战。

04



在整个二季度的财报中,视频号作为唯一的亮点,被寄予厚望。
财报显示,视频号总用户使用时长超过了朋友圈总用户使用时长的80%。视频号总视频播放量同比增长超过200%,基于人工智能推荐的视频播放量同比增长超过400%,日活跃创作者数和日均视频上传量同比增长超过100%。
视频号在内容和创作者方面的增长,一直保持的不错,但视频号的天然缺陷一直也很明显,我好几次推动商家做视频号,把视频号和私域结合不是挺好的吗?但商家无动于衷,认为时机未到。
视频号的天然缺陷有几个:
第一,视频号不是一个独立产品,是附属于微信的,是微信出于防御需求做出来的产品,让商家在私域、企微、小程序之后再多一个视频工具,这使得视频号受到很多牵制,变化较慢。
第二,视频号的算法不太行。在微信这个社交体系下,视频号的内容推荐逻辑也是基于社交关系,我的好友看了什么,就给我推什么,可是我并不是对所有好友的兴趣感兴趣,而且好友为了显示自己正能量,看的都是正能量的东西,不敢看欲望深处想看的东西,所以,视频号的算法就没办法算到用户的内心深处,始终隔一层东西。
抖音是兴趣电商,快手是信任电商,视频号仍然是社交电商的延伸,社交痕迹越重,内容带来的新关系就越少,基于内容的算法就没办法成熟,没办法健康的升级,因为总会受到社交关系的“污染”。
为啥做抖音的,从来不会用私域搅动起号?因为做新号,就是要让系统独立识别出你独特的标签,从而更好的匹配更多用户。
当然,视频号有天然缺陷,也有独特的价值。
视频号用户大多是从不玩抖音快手的用户——玩惯了抖音快手,也实在不习惯玩视频号,而这部分用户大多是30到50甚至60岁的人,有经济实力,不像抖音用户,年轻人为主。
这部分用户不浮夸,踏实,消费讲究品质,生活圈子窄,对外界变化感知较慢,这其实是做品牌的理想客群,不会因为几毛钱优惠就跑了,理性,认准的东西比较忠诚,服务好他们,是很容易建立信任关系的。
也正是这些原因,视频号直播带货也很难一下子做爆,只能小规模慢慢做,没办法,用户太理性了,你咋咋呼呼的搞氛围做促销,反而把用户吓跑。这部分用户和品牌广告市场,形成了视频号需要突破的“舒适区”。
关于视频号的规模,著名私域专家方雨估计2022年6月,视频号直播带货GMV突破了100亿,全年可能会有2000亿,而快手2022年电商GMV肯定会超过一万亿,抖音据说也要达到17000亿,视频号的差距还挺大。
视频号能给腾讯带来的广告收入,有媒体人估计是一年300亿,如果是2000亿GMV,恐怕不太可能带来300亿广告费,虽然两者并不完全相关,但也不能太离谱。
最后,还是希望微信在推视频号广告的时候,一定要重点考虑电商商家的需求,不要在广告调性上太阳春白雪。

05



综上来看,腾讯的好牌不算多,但底牌很硬,微信一家独大,没有对手,游戏带来的现金流非常充足,有这两大根基,没什么可愁的。
现在,腾讯停掉了十多个不赚钱的业务,一个季度净减员5000多人,降本增效后,估计明年二季度,会有一波大增长。腾讯的长期价值,依然坚实。

我们有品牌群,渠道群,直播群,欢迎加小编微信(tiaoxids)入群!实名制入群交流,需提供信息:姓名-公司-地区


1

四巨头争霸即时零售,京东美团阿里抖音谁能一统江湖?

2

店长就是团长!团长就是店长!社区团购正在沉默中蜕变!

3

每日优鲜的失败,不是前置仓的错

我知道你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