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ChatGPT会让很多人失业?不!可能会恰恰相反!

冯华魁 调皮电商 2023-03-14

是新朋友吗?记得先点蓝字关注我哦~

作者/调皮电商 冯华魁
ChatGPT有多火?2022年11月30日推出,到现在不过两个多月,用户量已经破亿,是史上最快破亿的互联网产品。

但是,由于不对中国用户开放,对ChatGPT的讨论还只是停留在科技圈、投资圈,目前电商圈对这个产品的讨论还停留在调侃阶段:看看ChatGPT给出的各种啼笑皆非、瞠目结舌又或者是答非所问的回答。
一方面是科技圈投资圈把ChatGPT说成神话,是个革命性的颠覆性的产品,甚至要让20多个工种失业;另一方面,圈外人看到ChatGPT给出的生硬回答,难免会觉得,“就这玩意要颠覆我?我怎么不相信呢!”
其实,大家又不是第一次听科技圈“听风就是雨”动辄颠覆革命的报道,上一次说AI要让人类下岗还是2016年,阿尔法狗打败世界围棋冠军李世石,并且随之而来的三年AI投资热门期,直到后来直播赛道崛起,AI之风才逐渐平静,没想到疫情刚刚过去,又一波AI热来袭。
这一波AI热潮在国内有着良好的土壤,《流浪地球2》和《三体》两个科幻影视作品的大热,让不少人热衷讨论未来科技;在国际上,去年底硅谷巨头谷歌、亚马逊、微软、Mate等开启了互联网史上最大规模的裁员,裁员就是因为看衰未来,如今,微软投资的openAI开发的ChatGPT,在web3.0和元宇宙熄火之后,成了硅谷寒冬里的一把火,而且是仅剩的火苗。
国内跟风的百度,在推出类似ChatGPT的计划之后,股价一度暴涨17%,阿里、腾讯、网易有道等先后透露正在内测类似产品,即将推出。
但是,ChatGPT到底能干什么?为什么大家对它的评价差异巨大?它真的会让很多人失业吗?
第一个,为什么ChatGPT的回答很扯淡?
跟很多人一样,当初我试用几次ChatGPT之后,觉得这回答的都是什么玩意?还有人说它会写诗,可是写出来的诗完全没有可读性。
但是,我们可能忽略了一个问题,ChatGPT不是一个成品,而是一个半成品,虽然它经过七八年时间,在3000亿单词的语料基础上,训练出了1700多亿个模型,但是,它仍然是一个半成品,一方面需要openAI继续开发,另一方面,也需要使用者不断训练它,它就跟刚会走的小狗一样,要经过主人训练,才会更懂你。
ChatGPT作为一个聊天机器人,并不是一开始就很懂你,何况,大家目前使用的ChatGPT并不是直接的机器人,而是经过了国内的中介,中介把你的问题给到国外的ChatGPT,得到回答之后再转给你,这中间最大的问题就是,ChatGPT对回答者并没有精准的区分,只是中介一个或者多个ID在和机器人对话。
真正使用好ChatGPT是需要一对一的磨合,才能不断得到高端AI对你的服务升级,否则,永远尝不到AI的“甜”。
不过就算经常使用ChatGPT,也还是很难解决大家的实际问题,需要根据使用场景二次开发,微软就把ChatGPT与自己的搜索引擎Bing结合起来做了New Bing,这样一来,就比单独的搜索引擎更好用,能够得到更智能的答案,还能减少搜索引擎的广告问题(想想百度的广告,你就知道这个产品的好处了)。
第二个,ChatGPT不是什么吊炸天的技术。

在ChatGPT之前,对话机器人早就普遍存在,比如微软小冰,还有各种智能音箱,甚至大家网上购物找客服时,得到的第一个回答,一定是机器人,机器人无法回答,人工客服再介入。
ChatGPT比他们先进的地方在于大语言模型,也就是学习了互联网上的各种资料,建立各种模型,但是,以前的聊天机器人侧重于文字语音理解,然后通过设计无数的固定对话来响应,所以,以前的聊天机器人是解决固定的某些问题,比如退换货啊,促销政策,天气情况,操作指令等,不是开放性的自己组织语言。
ChatGPT是让大家看到了一个可以自己理解、自己思考、自己组织语言、自己调整应答语气和策略的机器人,这是很厉害的。
不过,ChatGPT并非独一份,国际上至少有近十个公司在做这种模型产品,国内互联网巨头要开发相应的产品,也已经有了基础。有媒体报道说,国内跟ChatGPT的差距也就一年多而已,国内巨头们对AI的重视,从未放松过。
只不过,做大语言模型的训练,成本太高,训练一次需要上千万美元。关于训练模式,大家可以参考秦朔老师写的介绍:

(来源公众号:秦朔朋友圈)

第三,ChatGPT对国内互联网公司的挑战,没有想象中那么大。
ChatGPT最先冲击的是搜索引擎,是国内外的共识,所以谷歌百度才会反应很快,你想啊,如果你跟聊天机器人说最近想减肥,它就能给你推荐最适合你的减肥方式,可能是食疗,可能是健身,可能是吃药,你又根据自身情况,询问机器人哪个最适合自己,这样,机器人就成了你的重要信息来源,这对搜索引擎是个重大打击,对于购物网站也会产生重大影响。
但是,刚才也说了,ChatGPT单独使用,很难解决大家的难题,毕竟只是一个文字编码工具,需要结合其他产品使用,所以,ChatGPT对现有体系的冲击,不是单打独斗,而是要结合具体场景。
一旦要结合具体场景,那就是中国式互联网的优势了,把国外先进的东西本土化改造,那可是我们过去二十多年的拿手本领。
一聊到这里,估计大家对于ChatGPT的恐慌会立刻减半吧,无论是中国本土企业自己开发,还是引入ChatGPT产品,都需要结合本地化开发,结合我们的中文语境、国家政策才能正式落地。
但最关键的,还是要结合各个巨头的数据优势,比如,阿里有全球最大的商品数据库,如果阿里不开放给ChatGPT,那机器人的推荐就会受限;如果抖音快手不给ChatGPT开放数据,那消费者最终还是要去抖音快手看直播短视频,毕竟ChatGPT自己不会产生直播短视频啊。
这种博弈关系,会随着竞争激烈的程度而不断演化,各个巨头都有自己的搜索引擎,彼此也不互通,在未来的聊天机器人时代,他们将如何变化都不好说,但不管怎么说,在用户层面,将带来更多有趣的体验。
第四,AI不会替代人类,只是对人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最近,ChatGPT的火爆,让AI替代人类的言论,又一次甚嚣尘上,这种散布恐慌言论的做法,并不是推广科技的好做法,而且这种想法,过于单级思维了。
比如,ChatGPT会替代客服、电话销售吗?
理论上,聊天机器人足够智能的话,会让客服消失,但实际商业应用中,这是绝对不可能实现的,甚至是相反的——ChatGPT会让客服、电话销售更发达。
你先思考一个问题,是现在的电话销售多,还是十年前的电话销售更多?
肯定是现在的电话销售更泛滥吧?
是现在的客服多?还是十年前的客服更多?
也是现在的客服更多。
我记得有电商巨头发布报告说,通过AI技术,让客服智能化应答,减少了客服成本40%!
但是,客服成本降低了,客服人员却并没有减少,这什么道理呢?
除了因为电商规模更大之外,还有一个原因,AI是在更好的辅助客服提高效率,假设,以前一个客服只能服务100个客户,现在,通过AI帮助,能服务1000个客户了,这意味着客服的效率提高了10倍!
但在实际商业环境中,老板并不会裁掉90%的客服,反而可能会增加客服数量,因为客服效率更高了,能够用更低成本接待更多客户,能够带来更大规模的销量和利润,这是其一。
其二,在竞争关系下,如果大家的客服效率都因为AI提高了,达到了类似的水平,这时候为了做出差异化,部分中高端品牌反而使用了纯人工客服,想想看,如果一个奢侈品品牌用机器人服务客户,顾客能高兴吗?
商业动态平衡的博弈关系远比我列举的模型更复杂,单级思维总是认为技术在取代客服,但是,技术真正的价值是提高客服的效率,但效率的提高能让客服做更多的事情,所以老板为了扩大规模,为了应对竞争,就需要更多的客服,这才是实际情况。
人类所有的技术,最后都是推动了人与人之间的竞争,所谓替代人类,只是替代了某些工作而已。
未来的社会,是人与机器合作的社会,以前人是用笔写文章画图纸,后来,用计算机,现在,用AI。
对于我们创作者来说,如果ChatGPT能帮我们统计数据,找找资料,那只会让我们创作更多内容,比如,我要分析拼多多的财报,以前要看他们最近一年的财务数据,还要画表格,如果我问ChatGPT,帮我把拼多多最近一年的营销费用与用户增长对比列一下,再对比下阿里、京东的营销费用和用户增长情况,它能准确的给到我,那我搜集材料的时间,可以缩短80%!从原来的三天写一篇,可能变成一天一篇。
所以,很多人说,ChatGPT会让写作者失业,我发现情况可能相反!
现在最痛苦的是,ChatGPT还做不到啊!



我们有品牌群,渠道群,直播群,欢迎加小编微信(tiaoxids)入群!实名制入群交流,需提供信息:姓名-公司-地区


往期推荐

1

有一半村民想盖二层楼?

2

 被网友“逼”着改行,他靠谐音梗挖到了金矿!

3

抖音开了超市,代表着什么?


电商人深度交流点击阅读原文加入会员群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