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阅读与语文教学
儿童阅读很重要,已经成为共识。但是,在学校里真刀实枪地抓阅读,还没有成为普遍现象。大多数的语文老师,还会紧紧地抱着教材不放,把更多的时间用于教材落实,而不是阅读。这背后,既反映着一种社会现实,即评价体系还在以成绩来评定老师,也反映着老师们的普遍担忧:抓阅读影响了考试成绩怎么办?
那么,阅读会影响考试成绩吗?儿童阅读与教材学习之间,究竟是怎样的关系?
一
一种观点,认为儿童阅读不会影响考试成绩。这一方面来自于我们的普遍经验:那些读书多的儿童,语文成绩普遍好。另一方面也来自一些可见的案例:许多花大力气做阅读的班级,考试成绩确实偏好,而且,到了中学阶段,潜力更强。
然而,经验不是实验,不是科学。科学的特征,是要经得起证伪。而阅读影响成绩的反例也很多。我们假设阅读真的促进了成绩提升,那么,因果关系可能很复杂。举个例子,因为抓阅读,改善了师生关系,提升了儿童语文学习的兴趣,儿童愿意在语文学习上投入更多的时间,因此,成绩也提升了。另外,抓阅读的老师,往往是责任心比较强的老师。因为抓阅读是费力不讨好的事情,需要老师有更多的付出。而责任心强的老师,无论抓不抓阅读,学生的成绩都很好。换句话说,影响儿童成绩的第一因素,一直都是班级的学习风气。成绩上去了,未必就是抓阅读的功劳。因为阅读要转化为成绩,需要时间,而且,还要有阅读数量的支撑。
而且,考试是一个测评工具,追求的是标准化和区分度,因此相对地追求客观,而舍弃无法测量的个性化部分。因此,就容易形成自己的套路。如果儿童没有经历过充分的套路训练,那么,读书虽然多,也不见得一定能考到高分。真实的阅读理解能力,与阅读理解测评,还不能完全等同起来。一个儿童,可能对诗歌很敏感,感受力极强,但并不意味着在未经训练或训练不足的情况下,做诗歌鉴赏题就一定能得高分。
总之,认为儿童阅读能够促进考试成绩,目前还缺乏明显的证据。
一种观点,认为儿童阅读会影响到考试成绩。这一个观点的论证过程是简单粗暴的:儿童阅读耗费时间,用于训练的时间就自然减少了,成绩怎么可能不受到影响?所以,学习不要搞那么多花架子,扎扎实实地回到训练的道路上来,才是正道。
这一观点的问题,是没有意识到,阅读与语文成绩,并不是风马牛不相关的事情,而是高相关的。能考上清华北大的学生,没有几个是阅读量偏弱的,无论是学文还是学理。至少从大数据的角度,高考成绩的高低,与阅读量是成正比的。阅读会影响到考试成绩的说法,也是站不住脚的。
二
讲儿童阅读与教材学习之间的关系,实际上是讲两种不同的学习方式之间的关系。
当儿童在学习教材的时候,儿童是在学习;当儿童在大量做题的时候,儿童是在学习;当儿童在阅读的时候,儿童也是在学习。那么,教材学习,以及应试的训练,与儿童阅读的学习之间,有什么区别?
区别就在于,儿童在阅读时,他经历的是潜意识里的默会学习,换句话说,学习是无意识中发生的。儿童在学习教材或训练时,他经历的是刻意的精确学习,换句话说,学习是有意识发生的。有意学习是一种高度聚焦的运用意志力进行的学习,无意学习是一种无须运用大量意志力就能进行的浪漫而丰富的学习,这两种学习,是学习的两种不同的形态。
儿童年龄越小,无意学习的比重越大;儿童年龄越大,有意学习的比重越大。但无论什么阶段,儿童都需要将无意学习与有意学习结合起来。在这两种学习中,无意学习是通过外部有价值的动作或语言刺激,完成内在的自然的经验建构。这种建构不是刻意的,所以往往是时间的礼物,意思是需要大量的输入。输入量过少,就无法引发真正本质的变化。有意学习则更重视效率,像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就是针对有意学习而言的,强调的是在一个有限的时间周期内,通过高难度的任务,让经验得以更新。因为有意学习是一种刻意练习,对注意力和意志力的要求较高,所以也容易疲惫,需要不断地休息,这也是为什么需要有课间10分钟休息的原因。
然而,两种学习之间并非毫无关系,无意学习与有意学习的关系,就像地下密密麻麻的根系与土层之上的树干的关系一样,根深方能叶茂。在任何领域,无意识学习的数量越多,有意识学习的质量就越高。一个有良好阅读习惯的儿童,与一个没有阅读基础的儿童相比,前者的有意学习,或者说教材学习相对要容易得多。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比较早地提出无意学习和有意学习区分的苏霍姆林斯基才认为,在学习中,无意学习和有意学习要形成一定的比例,无意学习的比例应该远远大于有意学习的比例。如果有意学习的比例太大,就容易形成“有意识记肥大症”,所学的知识对儿童来讲就过于抽象,难以形成学习效率。
所以他认为,儿童在高段和中学,学业成绩不佳,早期阅读量不足,是根本原因。儿童不应该补课,应该补阅读。
三
儿童阅读与教材学习的关系还不止于此,以上,只是针对知识学习而言的。事实上,儿童阅读和教材学习,还承担着不同的功能。
简要地说,儿童阅读的目的是“人”,而教材学习的目的是“知识”。儿童阅读在指向人的过程中,完成了对知识的无意学习;教材学习在帮助儿童习得知识的过程中,也在完成对人的教育。
很显然,如果只有教材学习,或者主要是教材学习,那一定会导致“人”的缺席,走向我们所谓的“知识中心主义”,这是教材学习带来的显著的弊端。今天儿童哪怕是努力地学习知识,那么,学习知识的目的是什么呢?知识的主题指向什么呢?在没有指引的情况下,在人格指导缺席的情况下,答案是显而易见的:考大学。知识纯粹被当成工具,彻底地功利化了。从知识中获得的快乐,变成了功利主义的快乐,即重要的不是知识本身,而是知识所带来的结果:名声、财富等。
一旦儿童热爱的不是学习,而是学习成绩,那么,内在的动机就被大大削弱了,学习就成了相互之间的比较,甚至成了诅咒。生命的意义,在这个过程中就遗失了,儿童更可能去寻求刺激,更容易被物化,从而丧失了自由意志。这,就是“知识中心主义”对生命的异化。
儿童阅读的价值就在于此,它是明确地指向人的,指向生命、生活中的大主题,让儿童通过想象性经历,自居性经历,内在生活得以丰盈,并更有可能获得潜意识中的指引。什么是友情?什么是爱?怎么克服自卑心理?怎么面对校园欺凌?怎么理解自我?怎么过好这一生?这些问题的答案,往往在阅读中。当儿童在读《丑小鸭》的时候,读《灰姑娘》的时候,读《夏洛的网》的时候,读《小王子》的时候,读《永远讲不完的故事》的时候,他更容易变成一个丰富的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自由的人,一个充满了可能性的人。
换句话说,做好儿童课程,不仅知识学习有了背景,而且,语文教材中的人文主题,也有了鲜明的支撑。知识只有与人结合起来,才是完整的、鲜明的、生动的。这不正是教育的目的吗?
四
综上所述,儿童阅读与语文教材,是相互补充的,而且,必须相互补充。
轻视儿童阅读,或者将儿童阅读形式化,在根本处,仍然是受到了机械教学观的影响,受到了“知识中心主义”观念的影响。哪怕是苏霍姆林斯基,也仍然是在知识中心主义的背景下,意识到了阅读对于智力发展的重要性,但是,没有意识到阅读的价值,远不止于此。因此,在苏霍姆林斯基看来,阅读是服务于知识学习,服务于教材的。而事实决不是如此,儿童阅读和教材学习,就像两棵并排独立的大树,根交织在一起,叶交织在一起,但彼此都不是对方的附庸。
这就意味着,今天要思考儿童阅读与语文教材的关系,必须站在课程的高度,而不能站在教材的角度。站在课程的角度,就要考虑双线并进,时而交织的方式来处理儿童阅读与语文教材。不能再认为儿童阅读会影响语文成绩,而要发挥儿童阅读的综合作用,包括智力发展的作用。而语文教材作为一个训练系统,和儿童阅读遵循不同的学习线路。语文教材学习越高效,儿童阅读越丰富,儿童阅读越丰富,语文教材学习越高效。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就容易相互补充也相互增强。
这种双线并进的课程关系,在不同的年级,也有不同的特征。
低段,阅读以绘本、桥梁书和初阶童书为中心,同时以长文挑战作为儿童阅读与教材学习之间的桥梁,有效地发展儿童的识字量,同时让儿童最初的校园生活变得富有意义。中段,通过海量的童书阅读,刺激阅读自动化能力的形成,为儿童在语文教材中理解篇章奠定语感基础。高段,通过经典研读,对阅读能力进行深度加工。
这样,在低段,儿童阅读无助于成绩,甚至可能产生影响。在中段,儿童阅读与考试就能够相互支撑,确保不影响成绩,甚至大大地提升成绩。在高段,因为深度加工能力的训练,儿童可以迁移到训练中去,从而让训练达到足够的水平,对考试成绩产生本质的影响。
当然,前提是,无论对儿童阅读还是语文教材,都要有深度的专业的研究。
老魏的咖啡馆(第二季)
CCtalk课程号:89355708
觉得有价值的话,可以转发给周围的人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