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馆年度推荐】父母可以读的十二本书(2022年版)
因为做教师专业发展、家庭教育以及书目研究的缘故,每年都会向家长推荐书目。今年开始,我想把书目推荐做得相对系统一些,所以,标注了“2022年版”。
我的基本观点,可以概括如下——
1.父母们必须学习,和孩子一起成长;不仅仅为了孩子,更为了自己独立的生命。
2.父母的阅读,不能止步于家教类图书,而应该对知识、学习、阅读,对儿童的心理、精神、社交等,都有一定的理解。
3.父母的阅读,数量并不一定多。但是,结构要全面、内容要经典、阅读要内化。与其读太多的书,不如把关键的书籍反复消化,再逐步拓展。
孩子千变万化,各不一样,养育的智慧,来自与孩子朝夕相处的经验。因此,重要的不是阅读的数量,而是父母能否把握家庭教育以及亲子关系的底层逻辑,识别自己与孩子之间的生命类型以及交往模型,把与孩子在一起的每一天,当成一个共同学习的过程。
然而,挑选好书非常难。实际的情形是,父母很容易被各种花里胡哨的标题或噱头所误导,陷入到碎片化的育儿经验中去。
为父母挑书,我的原则是:
1.作者必须是著名的心理学家,或者长期的研究者,而不是父母、教师、培训师之类。大部分流行书籍,因此就被排斥在书单之外了。不是真正的研究者,没有长期的研究与实践经验,是无法拥有融会贯通的洞察力的。
2.书籍必须通俗易懂,将深邃的理论,与可学习的操作经验结合起来。所以,许多好书也被排除了,例如弗洛姆《爱的艺术》,阿德勒的《儿童的人格教育》等。也包括一些研究著作,如《教养的迷思:父母的教养方式能否决定孩子的人格发展》,这类书籍,对研究型教师更有益。
3.书籍必须有一定的流行度,经受了市场的检验。
一、《爱的艺术》
教育离不开爱。但是,爱经常被视为一种情绪,一种无理性的激情。因此,许多对教育之爱的倡导,更像是一种政治正确,而没有真正地思考一个问题:
当我们谈论爱的时候,我们究竟在谈论什么?
因此,爱经常成为伪善者的面具,无能者的遮羞布,成了交易,成了捆绑,成了遮蔽是非或问题的万能面膜。
而弗洛姆罕见地把爱的问题说清楚了。我们不能在恐惧时谈论爱,不能在无力时谈论爱,因为爱本身意味着丰盈与自由,意味着我与你,而不是我与它。对这本书的研读,无疑是关于爱的最好的功课。而父母之爱部分,尤其适合父母与教师。
二、《少有人走的路》
不止一次地,有人希望我推荐心理学方面的书籍,这令我非常为难。作为教育研究者,我们阅读的心理学经典并不适合非专业人士阅读,而市面上充斥的大量以心理学为名的书籍,又都容易心灵鸡汤化,真是败坏心理学声誉啊。
但能够作为心理学入门,又十分通俗,且能一读之下就深受震撼的书,还是有几本的,只推荐一本的话,我推荐这套《少有人走的路》。从某个角度讲,人人都有心理问题。读这样的书,能够帮助我们理解人类的一些重大而基本的问题,例如爱,能够帮我们更好地理解自己,当然,也包括理解各种各样的孩子。
提醒一句,今天的时代不同于二十年前,今天的校园里,心理问题和意义问题比任何时代都更为突出。具备一定的心理学素养,或者说心理学意义上的同理心,是这个时代成为一名称职的父母的基础,不可忽视。
三、《父母效能训练手册》
这是一本比较老的书,但是,其中所包含的观念,历久弥新。
父母到底怎样和孩子沟通?到底如何和孩子说话?这是需要进行训练的。
这是一套系列书,认准 作者戈登,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
四、《学习之道》(乔希·维茨金)
这本书,似乎更应该成为孩子,尤其是中学生或大学生的枕边书。
作者少年时曾8次在全国象棋冠军赛中夺魁,13岁即获得象棋大师头衔。他是《王者之旅》(又译《天生小棋王》)一书及同名好莱坞电影的主人公。这很传奇吧?更传奇的是,他竟然摇身一变,又成为一名太极推手大师,同样拥有众多世界冠军的头衔。
这真是“学霸中的战斗机”呀!然而作者说,“我”最精通的,是学习的艺术。更妙的是,作者在这本书中,将自己的学习过程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这本书我真的读了很多遍,从旧版《学习的艺术》就开始读,并推荐给许多人。
推荐给父母们看,是让大家看看“别人家的孩子”是怎么教出来的。可能,我们真的少做了一点什么。
五、《孩子,把你的手给我》
吉诺特的每一本被翻译到中国的书,都堪称经典。
这本书讲的是父母如何与孩子沟通的艺术,更重要的是,传递相互尊重的方式。
六、《习惯的力量》
所有幸福的人生,成功的人生,往往都并不取决于运气或智力,而是首先取决于习惯。而几乎所有人,都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了一些习惯,这些潜意识里的习惯正在塑造着我们。其中有些是好习惯,有些是坏习惯。那么,能否观察一下我们有哪些习惯,然后进行必要的调整,以及持久的自我重塑?
这是个很难的过程,但是,收益是惊人的。而在讲清楚习惯究竟是怎么回事,以及如何重塑习惯方面,没有哪本书比《习惯的力量》讲得更好了。
七、《麦肯锡方法》
麦肯锡方法,是怎么把事情做好的最好的总结,可以配合着《金字塔原理》来使用。我喜欢这样薄薄的小书,却能够把做事的过程,简要地概括为几条原则。同时,化为可操作的步骤。例如,“完全穷尽,互不重叠”,配合着清单来使用,纷乱的事件或思维,就有可能被结构化,从而变得易于操作,或者容易找出重点所在,问题所在。
但是,麦肯锡方法,要内化为一种思维问题的方式,则需要长期的练习。类似的训练,在企业里非常的多,但是,教育培训或教师培训,却往往缺乏对这些工具的有效使用或引入,这也是许多投身教育的年轻人,得不到应用的训练的原因。从企业界的工具中借力,创造更适合教育管理的工具,是当务之急。
而对于家长来讲,怎么训练孩子做事的能力?甚至进一步地,怎么训练自己做事的能力?这本书价值巨大。
不过,认准书名,认准作者,不要买成类似《麦肯锡工作法》之类的书了。
八、《清单革命》
似乎很简单的一本书,要理解却并不容易。因为清单并不是简单地列一个单子,它本质上是一种思维方式。一堆清单是没有用的,除非你能知道关键在哪里,并且把握住它。清单在航空、医疗等领域被广泛运用是有原因的,因为这些领域都性命攸关。在教育领域以及个人领域运用清单,并长期揣摩调整,会带来很丰厚的回报。
九、《聪明却孤单的孩子》
在一个熊孩子越来越多的时代里,传授孩子社交技能非常重要。
当孩子在公共场合表现不佳,让父母生气甚至愤怒时,父母很难想到,孩子并不是天生就要故意捣乱或者各种不得体,他们实际上缺乏相应的社交技能。
社交技能的训练,是家庭的常规工作,但父母常常因为缺乏必要的技巧,而要么指责,要么放任自流。这本书可能会成为一个开端,让我们思考并可能采取行动,从学前开始,避免孩子出现明显的社会化障碍。
十、《异类:不一样的成功启示录》
每个家长都希望孩子拥有成功的人生,那么,影响成功的根本因素是什么?这方面的研究汗牛充栋,但《异类》绝对是其中的异类。
前两章是这本书的关键。一是介绍“马太效应”对孩子的影响,可能这种影响,不知不觉中从一年级就开始了。作者通过大量翔实的案例和数据分析,分析了处境和机遇对于一个孩子成长的重大意义。这本书很容易就引起了我的共鸣,因为我自身的成长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呀!二是一万小时法则,为天赋论与后天努力论的争论提供了一个答案:任何成功都需要有一个智力门槛,一旦达到这个智力门槛,智力就不再起决定作用了。那么,起决定作用的是什么?训练!更准确地说,是刻意练习。(所以本书启发了诸如《一万小时理论》等一批畅销书)
十一、《正面管教》
《正面管教》已经形成了一个系列,由一组作品构成。而且,还有形形色色的正面管教协会或读书会,可见影响力之大。不过,这本(套)书配得上这个荣誉。
作者简·尼尔森不但是货真价实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家,有执照的婚姻和家庭心理治疗师,而且,还是7个孩予的母亲,18个孩子的奶奶或外祖母。
大部分父母教育子女的时候,往往在惩罚与娇纵之间摆动,而实际上,大家都明白,只有将宽容与坚定性结合起来,才能培养孩子的自律、责任感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大道理谁不懂?做起来就不是那么回事了……《正面管教》的价值,就在于它将抽象的原理可视化,化为有结构的行为模式,并且,保持了好书应有的简洁与周到。就是说,你可以像运用菜谱一样运用它。
当然,并不容易。所以这本书需要反复阅读,不断地实践磨砺。只要你认真对待它,收益将丰厚得惊人。
十二、《儿童读写三十讲》(即出)
读写是儿童的核心技能,但是,只有少数儿童最终拥有它。多数儿童的读写能力,在机械的应试时代里被忽略掉了。这本即将出版的书,用非常简明易懂的三十讲,全面而细致地讲解了儿童读写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巧,将思想与技术融合起来。
通过这本书,从幼儿园到中学的家长,将会理解自己的孩子在目前阶段,应该发展怎样的读写能力,以及如何发展读写能力。机缘巧合的话,它会让家长避免错失了培养儿童读写能力的关键期。
给出的封面,不是最终定稿的封面,预计上半年面市。
怎么读这些书才有效?
这些书并不难读,或许有些你已经读过了。
然而,经常是——
并没有什么用!
如何高效地阅读?本身就是一种品质。关于高效阅读的书很多,大部分也并没有什么用,因为大半讲的是信息提取与理解。
而这几本书的阅读目的,并不是信息提取或理解,而是改变行为。
这几本书中讲的道理很容易明白,甚至可以说早就明白了。但是,借着它们改变自身的行为,甚至借以改变学生的行为,这才是关键,才是推荐这几本书的意义所在。
你的改变通常是怎样发生的?
人通常不会主动改变,只有极少数高创造性人才有主动改变的自觉。因为人性本能地会让自己停留在舒适区,以减少消耗。因此,在那些英雄故事中,英雄往往是被动上路的。
一句话,人都是被逼出来的呀。“穷则思变”,这个“穷”,是“日暮途穷”的“穷”,不是“贫”。
你读一本书,认知上受到了触动,觉得哎哟我的妈呀,这讲的太有道理了!但你不会采取行动,采取行动也坚持不下来。我们都是生活的旁观者,很难成为主角。因为很多人以为,通过阅读改变认知,然后再采取行动。
实际上故事不是这样的。
真实的故事是这样的——
被迫上路——遭遇危机——遇到帮助者——成为英雄
这里的“帮助者”,本质上就是“工具”。它可以指一个人(比如教师)、某种实际的工具,当然,也可以指一本书。
一句话,不是观念改变行为,而是行动塑造观念。当旧的观念所引发的行为,无法解决新的问题,观念的调整就成为刚需,这时候书籍就有用了,甚至是“书到用时方恨少”。行为一旦改变,新观念就扎根了。
所以你要改变一个人(包括自己),讲道理(尤其是励志)是没有用的。有用的是让他(或自己)不舒服,然后不得不为再次进入舒适区而改变自身。换句话说就是让一个人遭遇问题。怎么才能遭遇问题,尤其是在明明没有问题的时候?
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改(tui)变(ru)环(huo)境(keng)”。在这里办法是多样的,我就不细说了,我鼓励伙伴们加入海拔五千,本身也是一种方式。
在改变行动的过程中,这几本书是怎么发挥作用的?
理解习惯
设计新习惯
提供反馈
这几者只有逻辑上的先后,在行动上,实际上可以同时发生。
一本有价值的书,往往只是提供了一个或几个观念,或者一个行动框架,可以用一篇文章,甚至一页纸讲得清清楚楚。例如《习惯的力量》,只讲了一个行动结构:暗示-惯常行为-奖赏。但把这几个词告诉你没有意义,因为太抽象,没有办法在你的大脑乃至于行动中活起来,化为任何场景下的自动反应。这种自动反应,本质上就是实践智慧,或者说就是智慧,就是能力。
因此,你需要书籍中提供的丰富的语境(案例),来帮你将这个结构扎根在潜意识中,这就是阅读的意义。这个扎根的过程,不只是读这一本书,还包括其他类似主题的书,每本书可能对同一结构有不同的命名,并揭示习惯的不同方面。最终,你会通过阅读和行动,建构起越来越灵活的关于习惯的默会知识。此过程,即所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是一个摆脱概念乃至于书籍,建构观念和行动本能的过程。
这也是一个把书读厚了,再读薄了的过程。
这就像掌握一个数学概念,需要做不同变式的题目,才能够灵活掌握举一反三。
举个例子,你可以按三步走——
第一步:通读全书。
你可以慢读也可以快读,这无所谓。重要的是带上笔,将你认为重要的部分,包括特别让你兴奋的地方,以及你不太明白的地方划出来。当然,也可以做必要的批注。
第二步:再读一遍,只读划线的部分。
在这一遍的阅读中,你只读划线的部分,有些地方反复读,然后大脑中勾勒书中的逻辑结构,慢慢就明白作者的思路了。这相当于做脑图,或者把书读薄。
当然,你也可以画出来,或者写一篇梗概,或者讲给周围的人听,都是巩固的好办法。
第三步:每次要开启一个新习惯了,就不断地翻看此书,并且,主要翻看划线部分及批注。
这一习惯非常重要。相当于每次做一件事,旁边有个人跟你对话,你可以借反复阅读相关主题的书籍或关键部分,避免自己陷入旧有思维模式中。久之,新的习惯就养成了。
不同的书籍之间,例如这十二本书之间,也有某种关联,读着读着,就相互打通了,头脑中就形成了更大并且更精细的观念地图。
当然,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你也可以加入“老魏的咖啡馆”——你的贴身家教馆,与2000多名父母和教师一起成长。而这里的12本书,咖啡馆也会开设专题,定期分享,帮你理解每一本书的核心价值。
(老魏的咖啡馆第三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