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目的是什么?
作为一个教育者,我对于技术问题,有一种痴迷。这种技术,当然不是指记忆的技术(虽然也曾经痴迷于此),更多的,是认知的技术、理解的技术、阅读的技术、写作的技术……当然,也包括纪律教育的技术,或人格教育的技术。
试想一下,当我们把企业、法学、航空、军事、医疗等领域的思想与技术移植到教育领域,它引发的不仅仅是效率,而是一种结构性的调整。再加上方法论的引入,例如麦肯锡方法,更重要的如研究与审辨,或者认知革命。这一切,或许会让一切变得更深、更广、更快,并且让教育者本人更有成就感。
但是,这种无休止的进步,就是教育的目的吗?
一
关于教育的目的,教育家,尤其是哲学家,已经谈论得足够多了。比如,教育是关乎意志的,教育是关乎幸福的,教育是关乎情感的,教育是关乎当下的,教育是关乎未来的,教育是关乎自由的……杜威讲教育“无目的”,那也是在说,教育是关乎成长的。
所有这些关于教育的目的的讨论,在我看来,都是对同一个目的的不同的命名。无非是说,教育的目的,是人。区别只在于是这个个人,还是某个群体或者人类全体,或者某种同一性。区别也在于人的“什么”,是更强调幸福?还是情感?或者自由?或者成长?这种风格问题,当然不必强求一致。
每一个时代的教育家,都在不断地重申教育的目的。这正说明,目的是很容易被遗忘的,人总是不自觉地活在目标中。包括丧失了目标,也是一种“活在目标中”。目标大大小小,形态各异。比如,清华北大九八五二一一一本二本三本这些是目标,“挣大钱娶美女开豪车住别墅”这些也是目标,期末考试进入前几名是目标,把今天的家庭作业完成也是目标,不玩游戏还是目标。人不能没有目标,是目标引领着人前进的,给予一个具体的人以明确的任务。人类的成就感,也来自于目标的实现或不断实现。目标实现了,我们快乐;目标没有实现,我们焦虑。旧的目标实现了,新的目标又出现了,所以我们的情绪就像钟摆,片刻不能安宁。
当目标取代了目的,就导致了人的异化。人不再是一个纯粹的人,自由的人,甚至幸福的人,而成了手段,成了工具,成了物。因为当我们一旦活在目标中,我们同时也就活在了比较中。例如,考大学成了目标,就形成了比较,就有了鄙视链,哪怕你考上了九八五,还有和清北比较的痛苦,哪怕你考上了清北,院系和地域的鄙视链还在等着你。你哪怕是别人眼中的赢家,也赢得不安然。
在目标的推动下,生活就成了零和游戏。从小学一年级,甚至学前开始,在“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口号的指引下,一轮一轮地竞争就开始了。我们期待明天的幸福,所以不得不牺牲今天的幸福。结果,因为我们永远只能生活在今天,明天在想象中,所以,我们就都被绑在同一辆时代的战车上,无人得救。
那些选择退出游戏的人,日子会好过吗?不会。
二
这些问题长久地纠缠着我,我称之为“优等生的诅咒”。我们这些在奔跑中获胜的人,跑到某个终点,才发现终点之外还有终点,并且,已经错过了许多沿途的风景。
举个例子,作为七零后,我们保留了硕大的大脑(认知优势),牺牲了体育、音乐、美术,甚至于不能欣赏花草。给我一块地,我只想种菜,而不是养植花草。这种实用主义的态度,导致了我们与花草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上,但是无法欣赏它们。这不是说我不可以买来放在家中绿化,而是说,缺乏真正的理解与沟通。花草可以装饰房间,却无法滋养灵魂。
人生有许多风景,幸福也非常的多元。山川河流之壮,四季更换之趣,一花一草,一虫一蝶,这是自然之美。身体筋骨之强,管弦丝竹之意,色彩之绚,音声之和,这是艺术之韵。哪怕人类社会,也充满了惊奇。“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此中有乐趣;“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此中有乐趣;“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此中有乐趣;“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此中有乐趣。
以我为例,几多臃肿,这是身体;几多木讷,这是交际;几多无趣,这是艺术。凡此种种,当年何曾觉得?何况有人提醒,有人教导?“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读书之外的许多风景,从此错过了;读书之外的许多乐趣,从此丧失了。还好算是成功,这是凄惨的成功,倘若连这点成功都没有,那人生就真的到谷底了。
今天我们的教育,仍然在以幸福为代价去获取所谓成功,以多元为代价去抵达单一目标。今天的艺术与体育的勃兴,也不是建立在热爱的基础上,仍然是建立在目标的基础上,这是对艺术和体育本身的异化。
在《加勒比海盗》中,巴博萨船长和他的船员们受到了诅咒,他们无法活着,也无法死去。他们拥有美酒和美食,却无法真正地享受。这个情节给我印象很深。我觉得,以剪除生命和生活的丰富性为代价的教育,也是一种隐秘的诅咒。除了不断地增强刺激,我们可能在世俗意义上“赢得了生活”,但是却无法享受生活,而变成了欲望的奴隶。
这带来了成年以后的空虚乃至于虚无。我们经常不得不问自己:这一生,究竟是为了什么?就像漫画里的乌鸦,终其一生在衔着石子往瓶子里填,想要喝到里面的水,却没有留意到,离石子不远的地方,就是顺流不息的大河。
那条大河,就叫“生活”。
三
哲学家们一代一代的呼喊,似乎总是石沉大海。
因为批评总是容易的,但是,生活需要真正的建设,需要去平衡蔬菜与花朵,实用与审美,目标与目的。这种平衡,本身也是教育的艺术,甚而是生活的艺术。
离开了目标去谈目的,难免迂阔;但离开了目的去谈目标,必定异化。
我们要鼓励孩子去努力学习,去在一个又一个的知识高地上获取胜利;但是,当孩子失利时,我们也不必焦虑,暂时的失利,并不是长久的失败,长久的失败,也并不代表就丧失了幸福。成功或许能够增强幸福感,但幸福并不完全取决于是否成功。
幸福是什么?
当我们在成长时,我们是幸福的。哪怕,我是成长最慢的那一个。当我们住在陋室里的时候,我们也可以是幸福的,因为幸福不是源自富贵,而是我们与家人朋友相亲相爱。甚至于,我们幸福,因为我们诚实,诚实地面对生活,以及对待其他人。我们幸福,是因为我们善良,我们怀着善意对待周围的人,也因此收获善意。
一旦我们同时意识到了教育的目的,或者生命的目的,是不依赖于他者的对自我的持续肯定,那么,失败就不会真正地伤害到我们。
我们将深刻地理解,失败的,永远只是具体的事情,而不是我们。我们可以经常失败,但不会永远失败;我们甚至可以一直失败,但我们自己并不是失败。失败将引发我们持久的反思与改进,但失败本身,并不是对我们价值的否定。相反,我们拥有的价值,是绝对的。每一个来到这世间的人,本身就是一个奇迹,这一点,是在出生的那一刻,就已经注定了的。
失败,不会让我们气馁,成功,也不会让我们骄纵。因为无论失败或成功,都不是我们自身,而是事件的尺度。
这也是老魏的咖啡馆的价值观,或者说目的。
作为老师或父母,我们自身是有价值的,我们自身的价值,有赖于我们的成长,我们的自我肯定,而不完全取决于学生或孩子。而当我们以帮助者的身份引导年幼的或年轻的生命成长时,我们也将意识到,他们中的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都具有其他人无法定义的真正的价值。在这个背景下,我们才会鼓励并帮助他们达成一个又一个的目标。
但是,我们都是目的,而不只是手段。
对这一点的深刻意识与实践,是幸福之源。
(老魏的咖啡馆第三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