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如找个帅boy?
1
有个上初中的女娃,QQ留言给我,说有男生给她发手机短信,全文如下:
生活本来很happy,
何必苦苦study,
不如找个帅boy,
组成一个family,
大把大把赚money,
再生一个小baby……
这girl也精灵着哩,当然不吃这一套。不过,她很也困惑,说老师你说说看,这人生的意义到底在哪儿?这货说的,也不是全没有道理啊!
讲真,看到这“童谣”我都快哭了,这不是我当年上学时同学经常刻在桌子上的名文吗?生命力竟然如此顽强,真是打不死的小强。当然,我并不会把这个奉为真理,我学习好着呢,不认真study,哪里来的money?骗鬼去,还是“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千钟粟”来得靠谱些。不过,我很希望我同桌读到并相信,虽然我没有勇气刻在我们的桌子上。我同桌是女生,并且是美丽的。
但我不能跟girl讲这些,我说你得问自己四个问题:
这童谣在说啥?
它说得对不对?
这货为什么要给我发这个?
你为毛还有了感触?
【从文本细读的角度,这涉及到本义、价值判断、作者(及转发者)意图、接受心理。——此行删除,要说人话。】
2
本义很容易理解。如果要起个稳重一点的题目,最准确的应该是——
你以为是《劝不学》?
NO!早说过要好好学语文。“劝不学”只是手段,不是核心的意义指向。我改几句你就明白了:
我是一个帅boy,
实在不愿study,
想找一个pretty,
假装要建family……
那么,是《哄瓜妹》?你咋这么俗?
《吉诱章》?……这个……诗经都整出来了,是不是太有文化了些?能不能通俗一点?想好了给我公众号留言,咱继续说。
3
好了,咱一句一句读。
生活本来很happy,
何必苦苦study,
其实,生活“本来”不存在“happy”不“happy”的,“happy”是人设立的目标,是生活“应该的样子”,而不是“本来的样子”。说成大白话,就是“人应该追求幸福”或“人应该追求快乐”。
那么,问题来了:“happy”和“study”之间是什么关系?在原文中,“study”已经被定性为“苦”的。Why?“study”是苦的吗?正确的说法是,“study”的过程中,往往伴随着“苦”的情绪。这个情绪可不是你吃了苦瓜的“苦”,而是对许多情绪的一个统称:辛苦、挫败感、自我否定……但说学习是“甜”的或者“happy”的,也完全没有错啊!因为它同时伴随着愉悦、成就感、高峰体验……就是说,它不只是苦的,还可能是酷的。可见,这两句本身就包含了一种片面的选择性书写。更重要的是,它很可能通过诱导你逃避“苦”,从而让你丧失了“happy”。瞧,这就是关键所在。
真正的矛盾,不是“happy”和“study”之间矛盾,而是“happy”和“happy”之间的矛盾。换句话说,就是不同种类和层次的“happy”之间的矛盾。
(你以为我要引用马哥的需要层次论了?偏不引,气死你。)
举个栗子。假如有两种生活,一种是富二代式的,“宝马雕车香满路”,想象一下,你躺在香气扑鼻的浴缸里,里面洒点玫瑰叶子(在几部恐怖片中看到过这场景,不然还真不好想象),伸手可及的地方,有切好的成堆的猪头肉、猪耳朵,再放瓶二锅头……(等等,怎么隐隐有种自相残杀的感觉?不过原谅我,这是一个人民教师关于美好生活的想象极限。)对了,旁边还有一堆pretty或帅boy(请自行选取)。一种是乔布斯式的,穿来穿去就是那件衬衫,没事就苦逼地开会或伏在电脑前,或者站在黑压压的人群面前,拿个麦克风:“让我们一起来改变世界……”
这个矛盾,有一个哲学叔叔已经概括过了,他提出了一个哈姆雷特式的问题:
做一头快乐的猪,还是一个痛苦的人?这是一个问题。
不过,用“痛苦”来形容人,和用“苦”来形容“study”一样,都多少有点片面。这有点像买东西,痛苦就是你为了购买你需要的东西所支付的硬币。如果离开了你要购买的东西,硬币就没有价值了。
问题是,你想买那个东西吗?
4
下面几句,就有点坑人了:
不如找个帅boy,
组成一个family,
大把大把赚money,
再生一个小baby……
帅boy、金money、乖baby,组成一个family,多美好的科幻片啊。别开灯,别散场。因为现实生活中,money不好赚,尤其是当你没文化的时候。,family有风险,入城需谨慎。小baby有时是可爱的,更多的时候他在吃喝拉撒,得组建一个后勤部队去供应。到了上学年龄,还得陪他做作业,送他上补习班。最难搞的是帅boy,因为你不知道他究竟有几个好妹妹。
最关键的是上下文之间的因果结构。
讲真,我怀疑于丹阿姨就是读这类童谣长大的。
用三段论来分析:
大前提:我们要“happy”!
小前提:“study”是不“happy”的,“帅boy”能让你 “happy”。
结论:别“study”了,来找“帅boy”吧。什么?英文不太熟?“帅boy”就是“我”的意思啦。
所有的心灵鸡汤,都建立在扭曲概念和扭曲逻辑的基础上,都必然会强加因果。
5
为什么要强加因果?显然,这涉及到创作心理的问题。
当然,这样的童谣,是没有作者的。它很可能在传播的过程中,经过了不断的修改,直到符合相当一部分人的无意识。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它具有集体创作的性质,而转发者,也可以视为这个集体中的一员,虽然他可能根本就没改动过一个字。
那么,它的“创(chuan)作(bo)者”是哪个人群?
在健康的情况下,它只是应试教育压力下一种自然而然的调侃、宣泄,是生命正剧之间的课间休息,无伤大雅。调侃过了,宣泄完了,再专注地投入学业,奋斗奋斗再奋斗。有时候,一个没有完全脱离低级趣味的人,才是一个真实可感的人。未必可敬,一定可亲。
然而,在不健康的情况下,它则伴随着散漫、沉溺、逃避、低级趣味甚至于龌龊。一个孜孜不倦乐此不疲地发这类信息的人,基本上是个废物。生命就是这样此消彼长,黄钟毁弃,必然瓦釜雷鸣,乔木不成,必然野有蔓草。
另外,它当然是boy创作的,也在boys的圈子里传播。
在这种以调侃的方式营建出来的暧昧中,girl是被物化或者工具化的。男权社会的逻辑,就这样以一种极不经意的方式弥漫开来。
这是男孩子们的游戏。
等他们长大了,游戏也长大了,长成了所谓的段子。
6
为啥觉得还有那么一点点道理?
因为“study”真的苦啊。不但辛苦,到了排名的时候,还心苦。佛教讲众生皆苦,咱大中华的孩纸,早早就体验到了。
然而问题在于,人类与其他动物不同,人类是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动物,因为人类哪怕从生物学角度讲,也是未完成的,需要用很长的时间来自我完善。而学习,就是自我完善之道。可能,要花很长的时间,有足够多的教训才会明白,学习是真正的自由之道。
迎合、取悦,以换取片刻的欢悦或空洞的关爱,都是在时间中吸毒。
这根植于人类内在的软弱性,尤其是女性。所以,莎士比亚才借剧中人物感叹:“软弱啊,你的名字叫女人!”
偶尔调侃一下未尝不可,一笑了之。身边如果这样的人很多,就要反思一下,为什么本girl身边这种人就特别多呢?毕竟,在任何时代,都不缺少优秀的男生,那些真正的学习者,同行者,乃至于卓越者。选择跟谁走得近一点,可不是一件小事哪。
- END -
(与老魏相遇在咖啡馆)
前两本适合学校共读
后两本适合父母阅读